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重生霸道嫡女_分节阅读_第10节

《国潮1980》 镶黄旗 8378 2021-11-29 11:05

  D-是想停嘴住口,都管不住自己个儿啊。

  如同上一顿那为了拜师,进补的正宗“聚德全”烤鸭子似的。

  这是他第二次发自内心的感叹老字号名不虚传。

  可惜原汁原味的好,全没能留住,日后变成为拿牌子挣钱的套路了……

  “卫民……”

  康术德可不知道宁卫民心里发出何样的感慨,他看着徒弟样子只觉得可乐。

  “今儿个这涮羊肉,好吃吧?这些调料也只有这儿是最全的。别的地儿都不行。”

  “没卤虾油,没鱼露,也算涮羊肉?我还告诉你,这辈子你要不用这么全和的小料吃一次涮羊肉,都不能算是京城人。”

  “哈哈哈。吃过一次就得记住了。下回自己调,否则就不是吃主儿,是吃货了。”

  跟着老爷子笑呵呵递过了放肉的盘子,比他自己吃都高兴。

  “不过,年轻还就得多吃,你这岁数越能吃胃气越壮,这是福气。来来,这盘儿也给你,都倒进去……”

  可这下宁卫民倒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也不知道该应声接过来,还是不接过来。

  因为他这才发现,打一开始端上来四盘子肉几乎都进了他的肚子了。

  自打吃上了这顿饭,老爷子好像还真没夹上几筷子肉。

  净涮白菜、冻豆腐和粉丝了。

  老爷子不爱吃肉?

  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就这样,带着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温暖。

  从小像野狗一样跟别人抢食吃的宁卫民,深刻感受到了有长者关爱的美好滋味。

  要不说人就是人呢,万物之灵。

  他虽然没经历过这种情形,可舔了舔嘴唇,还是无师自通懂得了应该怎么办。

  他谢着接过盘子,一气儿就把羊肉全拨在师父那边的锅子里了。

  跟着还做了一个惊人之举。

  他站了起来,拎着自己的凳子,“蹬蹬”奔餐厅里头就走。

  这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就一个字儿——吃!

  爱多少钱多少钱,豁出去了!

  今儿就是吃一个亿的,也不能亏着师父……

  只是正因为如此,他那咬牙切齿、直眉瞪眼的冒失劲儿,可也把同桌的人吓了一跳。

  尤其是康老头,连声惊问。

  “干嘛去呀?卫民!卫民!……你这冲谁啊?”

  没想到宁卫民一回头,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我……我再加几盘肉去啊。您老还没吃呢。您踏实坐着……”

  “嗨……那……那你抱凳子干嘛?看着跟要干架似的……”

  “我不是怕待会儿回来就找不着了吗……”

  好,这一句,整个大桌儿的食客都乐了。

  这时候坐康术德旁边的一个中年工人搭腔问上了。

  “老爷子,这是您儿子还是孙子啊?看着楞,还挺懂事啊。孝顺。”

  “不是,都不是,您走眼了,这是我徒弟。”

  “徒弟?那更不容易了,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把师父当回事啊。就我们厂那帮小子,个顶个儿刺头儿不服管。背后不把你当仇人骂你祖宗八代就算好的了。还是您有福气呀。您哪厂的……”

  好家伙,越说越是满拧,哪儿和哪儿啊。

  不过老爷子还是绿皮儿萝卜——心里美啊。

  (注:口蘑是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只生长在有羊骨或羊粪的地方,味道异常鲜美。由于蒙古口蘑土特产以前都通过HEB省ZJK市输往内地,张家口是蒙古货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称为“口蘑”。这种蘑菇产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价值昂贵,历来是国内市场上最为昂贵的一种蘑菇。如今真正的“口蘑”已经绝迹,这个词仅代指为一种白蘑菇的种类。和过去已不是一回事了。)

   正文 第二十章 清华

  舒服!

  宁卫民就没有吃过这么舒服的饭!

  自火锅以至葱花,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

  吃饱喝足后,宁卫民的口腔已被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的羊肉汤,给冲得滑腻顺当。

  他的鼻腔也被一股子烤烟儿,熏得腾云驾雾般的快活。

  甚至就连他的思想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颠覆了原有的价值观。

  是啊,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义。

  要不都说民以食为天呢,肚子可是长在人的正中间。

  这就是生命,这才是真理!

  确实是破费了些,可这钱花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且不说为了师父本就该花。

  就说像这样的涮羊肉,这样的口蘑羊肉锅子汤,今后是注定要绝迹的。

  那跟吃鱼子酱和黑松露恐怕没什么区别,没什么不甘心的。

  不过说实话,还别看已经吃得这么美了。

  但距离做个真正的小神仙,那还差着一步呢。

  因为用康老头儿的话说,肚子是饱了,可还得接茬再去洗个澡,才算是完美。

  出了餐馆就是金鱼胡同。

  康术德和宁卫民带着一包从旁边“丰盛公”顺手买的奶油炸糕过了街,直奔路西走。

  其实也不用走多远,就几步道儿的事儿。

  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在人来人往的八面槽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个大门洞高台阶的门脸,那就是师徒俩要去的澡堂——清华园。

  说起京城的浴池业,历史是真不短。

  早在元大都建成时,就有澡堂出现。

  但元明两代,仅仅是宫廷、寺院、官府才设置浴室,并非平民能享受到的。

  京城浴池业真正兴旺发达起来,还是在清代。

  由于民营浴池的出现,才致使京城遍布澡堂。

  尤其清末民初的时候,不但京城遍布拥有池塘和官塘的传统澡堂,发展出了较为全面的搓澡和修脚之类的服务项目。

  甚至还出现了仿照沪海样式建造的,拥有自来水、锅炉、电灯、暖气、电扇的“新式澡堂”。

  于是由此引发了一场相当有声势的产业升级浪潮。

  自此京城澡堂也有了“北堂”和“南堂”之分。

  像八面槽路口这个三层楼高,砖木结构的清华园澡堂。

  就是民国五年(1916年),由曹锟军政府的众议员董慕堂斥巨资,拆除了原先的“北堂”——东兴园澡堂,然后按照津门租界的洋楼式样重新修建的“南堂”。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其实就在宁卫民和康老头的住处奔南不出百步。

  还有一家规模两层楼,名字同样响亮,且非常容易和此处混淆的一个澡堂子——清华池。

  对,这就是日后说相声那位混“清华”学历的地方。

  只是这时候的清华池还在它的原址——珠市口东头路北的位置。

  也就是在丰泽园饭庄的对面,还没迁到湖广会馆那边去。

  由此可见,那位名师宇宙、晃动乾坤的“大学问家”,顶多也就是“清华”分校毕业的。

  而且很可能资历浅薄,恐怕年过三十才“粗通文墨”。

  所以当宁卫民走到澡堂子门口,还没进去的时候,一看见大门上访白底红字儿的石雕门匾,他就乐上了。

  扭头就跟康术德贫上了。

  “老爷子,您看这字号嘿,真够巧的啊。咱家门口是清华池,这儿是清华园。这也不怕混淆了啊?我就不明白了,这都是澡堂子,除了一大点儿,一小点儿,这有什么区别啊?”

  可没想到,一问出口就挨堵了。

  “还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你啊,区别大了。这就跟都是吃涮羊肉,大栅栏那是‘一条龙’,这边是‘顺风来’,虽然相似但不能等同的道理一样,一个是饭馆,一个是饭庄。这澡堂子也一样,同样分三六九等。”

  “原本京城最大的澡堂,是杨梅树斜街的东升平澡堂,可惜建国之后,政府就把那儿改为第一旅馆了。所以这个清华园,现在就是京城条件最好,面积最大的浴池了。”

  “你看,这儿是市中心的繁华之地啊,所以这个清华园,年头不但老,而且一直接待的都是东城的官僚政要,豪门公子。清华池可比不了。”

  “咱家门口那个清华池,那是清真澡堂,原来叫‘小沧浪’,小得很。直至三十年代,被宁夏军阀马福祥买下来改建成的两栋楼,才升格儿成了中型澡堂。”

  “去那儿的客人,过去都是逛完了大栅栏和八大胡同之后奔南走,或是居住南边的商贾去。解放之后也一样,这边都是文化人,当官的,南边就剩下贩夫走卒了。明白吗?要说区别,那就是差着地段,差着档次呢。”

  “这么跟你说吧,我要图省事就不带你来这儿了。我当然知道去‘一条龙’吃涮羊肉,去‘清华池’泡澡,比来这儿方便。之所以还要带你过来,就是带你开眼来的。”

  “好不容易出来花钱享受享受。要吃,咱就吃舒服了,要洗,咱今儿就洗痛快了。对不对?来吧,快跟我进来吧。你请我吃饭,我请你洗澡……”

  嘿,居然让老爷子轻视了。

  可说实话,宁卫民还真不服。

  他是谁啊?什么洗浴中心没去过啊?什么保健项目没体验过啊?

  为了摆平关系,最奢侈的地方,全套的,十几万的客他也请过。

  他就不信了,这儿还能有让他开眼的地方?

  不都是澡堂子吗?所谓老京城那套,他懂!

  于是乎,一边跟着康术德往里走,他一边嘴里叨叨。

  “老爷子,我承认,您说的都对。可正因为这里是王府井,地段太好了,我才担心呢。”

  “您看这儿,这么多人出来进去的,万一待会儿要咱俩等着‘脱筐’,那怎么办?您洗吗?等铺位那得排多咱去啊?”

  “我看,不如还是去家门口。有熟人照应,等的时候还短点。真的真的,其实不就一大点小点吗,能差哪儿去啊……”

  宁卫民说的,主要就是“洗澡难”。

  这个问题不但现实,而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敢情从五十年代开始,尽管政府极力扩大池塘,兴建新浴室,可还是赶不上京城人口扩张的速度。

  除了大机关、大工厂有内部浴池以外,其他的人都只能靠发的福利澡票和自己购买的澡票去公共浴池解决洗澡问题。

  这就等于几百家澡堂子,要负责京城几百万人口。

  再加上洗澡价格核定的太低,两毛六洗一次的澡票价格常年不变。

  浴池行业的经营状况也相当尴尬。

  实际上洗澡的人越多,政府赔钱就越多,大致每洗一人能赔一毛钱。

  这就造成了行业财力有限,陈旧设备无法更换,也使得行业萎缩,现有澡堂一再减少。

  那可想而知,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尤其年终岁末,澡堂子会是什么样子?

  自然是人满为患啊。

  常常是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洗上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澡堂子逐渐开始时兴“脱筐”。

  就是澡堂子购进一种南方挑稻谷用的箩筐,让不愿排队要铺位的人,先洗完先走。

  但纵使如此,澡堂子里也得排大队,尤其是这几年知青大返城,更加剧了这样的状况。

  也就是边大妈的大儿子边建军恰巧在清华池烧锅炉,有熟人照应着。

  扇儿胡同2号院的这些邻居们才不至于洗澡上太发愁。

  所以,还这不能说宁卫民的顾虑一点道理没有。

  因为像康术德这样把“泡澡”当成爱好的人,是怎么也不愿意洗脱筐的。

  可让宁卫民没想到的是,老爷子颇有点轻视的哼哼了几声,压根都没搭理他。

  径自走过门洞擦鞋的小摊,又进了二道门,来到了卖澡票的窗口,排在了三五人的队伍之后。

  最让人出乎意外的是在买票的时候。

  宁卫民还抢着要付五毛二,没想到老爷子一挡他的手,竟然递给了里面两块一。

  “来个对盆单间儿。四张票。”

  而站老爷子后面的人,登时忍不住“嚯”了一声儿。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开眼

  其实也难怪会有这一声啊。

  这可是两块多!

  别说按照宁卫民自己“汇率”,那就是未来的三十万。

  即使是当下,这也够他吃半拉月早点。

  或是大馆子里要一干炸丸子,一个爆三样儿,和一升啤酒的钱了。

  所以等一琢磨过来,宁卫民也是吃惊不小。

  他一边心说了,这什么澡啊,这么贵?

  另一边,等老爷子从窗口里一出来,他就着急伸头去看师父手里的澡票。

  结果他看见的是连在一起的四张粉纸小票。

  上面字儿也不多,除了清华园澡堂的名字,盖着的公章以外。

  每一张的字儿只有“盆塘票”、“五毛二”和“只限一人”。

  盆塘票?这和平日两毛六的池塘票差在哪儿了呢?

  宁卫民想问吧,又有点不大好意思,怕露怯。

  而犹豫间,好在康术德已经看出他的心思,主动为他解释了几句。

  “盆塘啊,就是楼上可以一人一个单洗的池子。上面人少,比底下清净。”

  说完,就打头儿又往里走去了。

  宁卫民这下听明白了。

  可正想跟上去吧,却发现好多人都咋舌看着老爷子的背影儿,或在窃窃私语呢。

  那些交谈的人里,甚至还有一个,以极为夸张的表情跟同伴儿伸出四根手指头。

  就眼里那羡慕劲儿,要按今天来说,就像看进土豪氪金一样。

  哎?这又让宁卫民觉得这事儿好像没这么简单了。

  皱眉一琢磨,老爷子解释的似乎挺含糊啊。

  比如说,盆塘就说盆塘呗,买票怎么又说要对盆儿呢?

  还有,干嘛又非开四张票呢?

  这么一来,他实打实已被悬念彻底勾起了兴致。

  追进去的时候,还真是带着股子迫不及待,想好好看看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还别说,一进二道门就能立刻感觉到,这清华园是和其他澡堂子不一样。

  首先差距就在这里面儿的装潢设施上了。

  那是豪华、典雅、高端的洋派儿啊,和外部洋楼风格是非常统一的。

  头顶有吸顶灯,走廊中间是天井,顶部为拱顶,配有透过天光的玻璃窗。

  要不是这些东西显得过于陈旧了些。

  走廊里澡堂子的特征又太过明显。

  依次有换牌儿的服务台,女浴室入口,男浴室入口,理发馆入口……

  这里真能当电影里的洋房布景用了。

  另外,这里人也太多了点儿。

  那不是一般的多,是超级多。

  男浴室门口完全已经“淤”了。

  队伍甚至还从入口里面排出来了,沿着走廊墙边一溜儿靠着二十几位老少爷们呢。

  或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或是年长的人手拿张报纸一边翻阅一边等着。

  个个神情急不可耐,显然都时候不短了。

  尤其属浴室入口里最热闹,外边都能听见好几个服务员扯着嗓子“撵”人的声音。

  “……洗的洗,晾的晾,不洗不晾您穿衣裳。洗澡别打盹儿,摔了腰和腿儿。买张膏药贴,洗澡不够本儿啊!”

  好嘛,就这还逗闷子呢。

  别说,倒是挺押韵,节奏跟打快板的似的。

  专门针对脱筐的吆喝声也有。

  那不但有行业特色,还兼有指导意义。

  “着急的往里走啊,里面有衣筐,您直接往里脱,号牌儿挂筐边儿。先脱上身,再脱下身,好脱好穿嘞。贵重物品请交柜上,否则丢失概不负责啊!”

  当然,也不全都是这么幽默和从容,也有急眼的情况。

  “哎,我说这两位,穿着穿着,腾个筐啊,前起儿让后起儿啊!”

  “还有那边的,我说各位同志,有话您几位回去聊好不好?咱都抓紧时间,互相体谅啊!”

  很显然,这里面的情况或许比宁卫民所想象的,更为严峻,不容乐观。

  但也正因为洗个澡这么难,就越发显得他们今天这澡洗得规格之高,不同凡响。

  康术德没容宁卫民看热闹,使劲拉了他一把,快步穿过人群,把他领到了一搂最紧里头。

  终于,在师徒俩依次经过男浴室和理发馆的入口之后,宁卫民看见了一个通向二楼的楼梯。

  那楼梯是木头的,阶梯已经有点磨出底色了,但栏杆还是枣红色油亮亮的。

  走在上边还会有咚咚的声音。

  直至从此处到达楼上,那才是真正感觉不一样了。

  不但噪音几乎一下消失了,登时耳根清净了,而且上面的装饰摆设也更高级了。

  楼梯入口处,先是一面能照见人全身的大镜子,再往里还有一张硬木桌子。

  桌子上方另有一面方镜和墙插,桌面上则摆着棉签儿、梳子、电吹风等物。

  在正装镜和桌子的对面则是几张陈旧的蓝皮沙发,但质地非常不错。

  居然是木架子真皮座儿,看着就知道,坐上去会很舒服。

  再顺着墙往里,那就是一排排的小间了。

  墙体都是带木头护壁的,地面上铺着花砖。

  最绝的是临街窗户,居然都是图案各异的彩色玻璃的。

  就这样的场景,那真是和电影中的海派风格完全一样。

  华丽,迷幻,年代感十足。

  另外,大概是因为工作量要少许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