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脸谱下的大明》

脸谱下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47节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7730 2021-11-29 11:04

  D-些细节钱渊前世就知道,可惜他穿越而来,只感受到家的温暖,从未感受到族……不,在丧礼上,他看到了族人的冷漠、失礼、不屑。

  所以,在钱渊的心里,只有家,没有族。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敬谢不敏

  钱渊前世并没有听说过陶宅镇这个地方,不过他大致估算了下,大概是在奉贤区,或许曾经路过。

  如今的上海远不能和后世相比,除了华亭县、上海县之外,也就几条河流两岸有些还算繁华的小镇,大部分地方都荒无人烟,前几年倒是新设立了青浦镇,但就在去年又撤销了。

  这其中,陶宅镇是最为繁华的一处,因位于陶溪和黄浦江的交汇处,水运发达,元朝时期就客商云集,遂趋兴盛,如今更被视为苏松地区沿海要镇。

  当然了,几个月前倭寇大规模侵袭松江,没有城墙保护的陶宅镇没能逃过这一劫,钱渊漫步在陶溪岸边的青石板上,放眼望去处处可见残砖破瓦。

  “可惜了。”杨文看钱渊视线落在半边墙都被推倒的小屋上,低声嘀咕道:“老刘家的馄饨挺有名气的,去年从嘉定回程还吃了回。”

  钱渊沉默片刻后继续向前走,苏州、嘉兴、松江、通州,类似的场景几乎遍地都是,常年安享太平的东南沿海除了正式城池外,很少有如北方边境的城墙护卫,所以根本无力抵抗倭寇的侵袭,至少如陶宅镇这样的小镇没有这样的能力。

  沿着青石板走了一段又拐了个弯,远远看见一栋宅院门口,兵丁肃立在门两侧,在苏州见过面的周师爷正在大声吆喝指挥。

  聂豹夹带中本来就没多少人,门生弟子杰出者大都考上进士入仕为官,唯一肯跟着他下江南的只有这位周师爷。

  让杨文给门房递了帖子,周师爷立即转头走过来,笑道:“钱公子来的好快。”

  “周先生是长辈,称展才便是。”钱渊勉强一笑,“护卫乡梓,义不容辞,自然是越快越好。”

  “说的是,说的是。”周师爷双目狭长,笑起来两眼眯成一条缝,“展才暂且在外稍候,昨天才正式落脚,里面实在乱哄哄一片。”

  “周先生先忙。”钱渊客套几句,往后退开。

  眯着眼仔细打量,虽然的确里面乱哄哄的,但进出的人大都行动利索,孔武有力,应该都是驻扎在松江的官兵。

  “双江公好胆气。”杨文低声赞道:“陶宅镇无重兵驻守,无城墙护卫……”

  “的确如此。”钱渊附和了句,“不过……如今东南,论权柄之重要数张经,但论地位之高,聂双江当之无愧,他可不是个莽撞人!”

  “少爷?”

  “地图。”钱渊让人将自己亲笔绘制的地图张开,聂豹选择驻扎陶宅镇,钱渊自然要摸摸底细。

  “陶宅镇位于华亭县和上海县之间,水运便捷,向西北通嘉定,向西南通嘉兴。”钱渊虚指道:“侯继高驻扎华亭,董邦政守御上海,而俞大猷营地在陶宅镇前方的川沙镇附近。”

  “大股倭寇从金山一带登陆,如果想劫掠松江,就必须击破这条封锁线。”

  “布局合理的同时也显示了双江公的胆气和决心,一旦双江公有失,从俞大猷到董邦政、侯继高,乃至两县的知县、县丞……一个都跑不掉。”

  “那双江公是以己做饵?”杨文脱口而出。

  钱渊叹息点头,“是啊。”

  杨文迫不及待的追问:“为什么不去上海、华亭,再不济去俞总兵军中啊。”

  “双江公也实在是迫不得已。”钱渊微微摇头,“半洲公为浙直总督……”

  杨文听不懂,但一旁的王义是听懂了的,张经掌控大局,聂豹虽然位列其上,但不能横加钳制,否则军令不一,有损大局,要知道松江周围还有江北通州、苏州、嘉兴呢。

  但将客人送出府的周师爷听懂了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张经手掌重兵,聂豹又是兵部尚书而且南下督战,在朝中某些文官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不稳固的态势。

  如果聂豹直接掌军,那朝中御史必定蜂拥上书弹劾,要知道就是聂豹本人提议设立浙直总督一职,同时也是他一力数次举荐张经出任此职,而且张经还是聂豹举荐起复,两人同为正德十二年进士,是公认的同党。

  “这位就是华亭钱展才?”周师爷身边的中年人含笑颔首。

  “正是,不知先生是……”钱渊看这中年人不携兵刃,不着铠甲,应该是个文官。

  “这位就是苏松海防道佥事兼吴淞副总兵,董邦政董克平。”周师爷笑着介绍道。

  “原来是董先生。”钱渊正色行礼,“先生守上海,援华亭,松江人无不敬仰,请受晚辈一拜。”

  在上海县失落之际,董邦政率兵来援驱逐倭寇,之后倭寇两攻华亭,又是董邦政从后夹击保下华亭,钱渊这一礼心甘情愿。

  周师爷讶然看着面前的少年郎郑重其事的行礼,在钱渊于苏州码头拜会之后,聂豹曾经私下提起过,这是个内心极为骄傲的少年。

  别看他对着谁都一团和气,但心气极高,不管是对聂豹本人还是对严嵩干儿子赵文华,都将自己和对方隐隐摆在对等位置上。

  董邦政愕然,但赶紧两步将钱渊挽起,大笑道:“不敢不敢……别说不敢受这一礼,仅仅是这称呼……董某人都担不起!”

  周师爷缓步走过来劝道:“担得起,克平也算科场前辈嘛。”

  “周先生这是打我嘴呢!”董邦政嗔道:“人家是松江案首,别说举人了,就是二甲进士也是十拿九稳的。”

  一阵寒暄后,看着董邦政熟练的翻身上马挥手作别,钱渊忍不住低声向周师爷问个仔细。

  苏松海防道佥事这是个文官,而吴淞副总兵却是武职,董邦政应该是有功名的,这实在让钱渊百思不得其解。

  听周师爷解释后,钱渊这才明白,董邦政出身官宦世家,其父祖都是进士出身,但他自己乡试三次不中,取入副榜被送往国子监,做了一名贡生。

  理论上,贡生是可以做官的,得益于父祖人脉,董邦政被任命为六合知县,对境内盗匪抚剿并重,多得赞誉,升任苏松海防道佥事后又大展身手。

  俞大猷兵败嘉兴,金山卫被毁,是董邦政一人撑起了松江,在如此紧急的状态下,朝廷才会让其担任新设立的吴淞副总兵,造成文臣担任武职的古怪现状。

  “别看克平科场出身,但骑射俱精,长于兵法,极有胆气。”周师爷领着钱渊入府,口里不停道:“这次他是为上海县城墙而来。”

  “噢噢,晚辈知道,上海城墙有一段被倭寇推倒。”

  “大约四十丈左右,想要修建就得有银子,可是……”周师爷苦笑着两手一摊。

  钱渊闭上了嘴巴。

  周师爷迟疑片刻继续说:“据说展才在崇德县……”

  “周先生,城墙修建好,董克平有把握取得一场大捷?”

  周师爷愕然不语。

  钱渊脚步不停,继续说:“至少也要斩首近千,报上去近两千呢。”

  崇德大捷报上去的就是斩首近两千。

  周师爷安静下来了。

  钱渊不屑的撇撇嘴,一个多月前自己以纵兵洗城为挟逼着崇德县大户出银子,那是死里求活,要不是后来勉强夸口成一场大捷,自个儿加上俞大猷、卢斌不被士林骂死才怪。

  俞大猷自然是不肯的,董邦政自然是不敢的,这个周师爷想让老子来背锅……钱渊自然是敬谢不敏。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只是如此?

  聂豹心情不好,非常不好。

  时隔数十年重返松江,一路眼见旧地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自然心情不会好。

  但聂豹心情不好还有其他原因。

  嘉靖帝放自己南下督战是聂豹预料之外的事,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嘉靖帝给自己划出了非常明确的区域,松江府或苏州府,而放赵文华去了浙江。

  虽然早就打定主意不会去杭州干扰张经的全盘指挥,但聂豹很失望,失望于张经居然特地来苏州相会……这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来杭州。

  这是张经的弱点,他性烈如火却又稍显量窄。

  于是聂豹决定驻扎在苏州府,但很可惜,苏州知府尚维持和实际领军的同知任环都很不欢迎他。

  原因很简单,任环太湖三败,聂豹曾经起意将其调离,让常州兵备道副使王崇古顶替,这种事并不是什么机密,任环早就知道了。

  而聂豹曾经担任过苏州知府,名望很高,尚维持怎么可能接受聂豹驻扎苏州。

  偏偏聂豹这个人属于那种愿意牺牲个人顾全大局的圣母型人物,于是,他重返松江府,并选择了陶宅镇作为临时驻地。

  “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聂豹长叹一声,自从嘉靖二十九年起复担任兵部尚书以来,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双江公。”钱渊进门作揖行礼,“不知为何事忧心?”

  可惜钱渊试图行使一个幕僚的本分,但人家不领情……

  聂豹勉强一笑,“来的好快,老夫还以为你不会来了。”

  “怎么会?”钱渊做激昂状,捏拳道:“护卫乡梓,责无旁贷,晚辈义不容辞!”

  聂豹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打量着对面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的青年。

  钱渊突然话风一转,“其实之前拜会双江公,晚辈还以为驻扎苏州府呢?”

  “松江府顶在前面,能维持战局不至于崩溃。”聂豹随口应付道:“松江一失,倭寇盘桓,北至通州,南至嘉兴,西至苏州、湖州,都不得安宁。”

  “说的是,说的是。”钱渊看似随意的继续道:“双江公驻守松江,胆气非凡,县人、守军都士气大振,有人原本以为双江公会去杭州……”

  “陛下指定老夫督战苏州、松江。”聂豹指了指一旁示意钱渊坐下,“杭州有张廷彝、吴百朋。”

  “如若双江公有信件来往,晚辈倒是可以相助。”钱渊笑吟吟道:“杭州府晚辈也有不少朋友。”

  聂豹眯着眼盯着钱渊的双眼,良久后才吐出两字,“不用!”

  “那是晚辈多事了。”钱渊脸色笑意不退,“对了,双江公召我随军整理文书,不知从何下手?”

  “周先生已经安排了住所,距离此宅不远,如果有事他会使人唤你。”

  钱渊脸上的笑意缓缓褪去,泰然自若的端起茶盏喝了口,“只是如此?”

  聂豹没有继续说话,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猜测,现在钱渊能确定,聂豹将自己召入账下随军,用意只在于不让自己和赵文华有所接触,他甚至不准备让自己参与到实际事务中。

  聂豹所想的很简单,也很直接,他很清楚这个松江秀才的分量,赵文华并无军略之才,如果想抢一份功劳,就必须和军中将领拉上关系,那么钱渊就会很有用。

  聂豹无所谓严党从中得益,他怕的是赵文华扰乱抗倭大局。

  就在今天,聂豹刚刚收到杭州来信,初来乍到的赵文华指责浙江巡抚李天宠贪杯误事,又召见回杭的卢镗卢斌父子,为此和张经公开闹了一场。

  一句话,赵文华在杭州很有存在感。

  聂豹更不愿意让钱渊去杭州了,这位松江秀才和卢家关系极为亲密,卢斌两度守城背后都是他在主持,据说此子对钱渊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虽然说之前已有猜测,但钱渊还是很失望。

  自己不想做的时候,偏偏两次倭寇围城逼得自己赶鸭子上架。

  自己想做的时候,偏偏别人不允许。

  门外周师爷听里面没声音,探头看了眼,主位上的聂豹面色凝重,坐在客位上的钱渊脸色淡漠,手中把玩着已经喝完的茶盏。

  将茶盏翻过来,钱渊专心看着水滴凝结在杯口,缓缓落在衣衫上。

  钱渊最后一句问话,以及之后良久的沉默证明了一切。

  聂豹早知此子早慧,但没想到对方这么快拨开迷雾,将一切看的仔仔细细,透透彻彻。

  正犹豫间,钱渊曼声道:“就在前日,叔母还在发脾气呢,说要问问双江公,召尚未满二十的生员随军,这是哪条规矩?”

  聂豹认识钱铮的妻子陆氏,这是个很和气的妇人,听了这话不禁嘴角抽搐了下。

  “不过,我愿意。”

  钱渊放下茶盏,起身道:“但我能来,其他人也能来,对吗?”

  “这是何意?”

  “不管是替官兵打理后勤,替大司马整理文书,还是定下心神钻研制艺,都是需要助手的。”钱渊缓缓道:“只是希望大司马允许晚辈挑几个能帮的上忙的朋友。”

  聂豹一皱眉,“有必要吗?”

  钱渊呵呵笑起来,“如果晚辈今日没来陶宅镇,而是径直去了杭州,大司马会派人捉拿吗?”

  顿了顿,钱渊来回踱步,继续道:“如今,大司马是想将晚辈囚禁在陶宅镇?”

  聂豹的眉头越皱越紧,他很清楚,这是对方提出的条件。

  聂豹也听得很清楚,此子之前一直称呼“双江公”,这几句话中却换成了“大司马”。

  恍恍然,聂豹有些心神不定,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类似的交易,但从未有一个如此年轻,和自己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对手。

  眼神平静如水,踱步间的从容不迫,把玩茶盏的自如随意,都显示出,面前的这位青年将其和自己这位兵部尚书作为平等的交易对象。

  聂豹很快回过神,“可以,但不得有举人功名。”

  “谨遵命。”钱渊行礼笑道:“秀才不值钱,举人才金贵嘛。”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还有四个

  聂豹在华亭的名望之高是有些人很难想象的。

  从正德十五年到嘉靖四年,聂豹在华亭搜查贪吏,为民举冤,同时两袖清风,这些都只是一个正直官员应该做的。

  但除此之外,聂豹最华亭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讲学,他亲自朝夕授学,广收门徒,时提学副使曾说,“云间素称文薮,君一纲尽矣。”

  虽然聂豹后来在苏州、江西、京城各地都长期讲学,传授心学,但真正能被称为江右学派的只有华亭士子,因为江西的邹守益、欧阳德等人都吸收了其他学派部分。

  不过聂豹在华亭的名望之高不仅仅只是这些原因,除了士子,他在普通百姓心中也有极高的地位。

  嘉靖元年,华亭先大旱,后大涝,疫情大起,民不聊生,聂豹上书朝廷减免税赋,此举不知道活了多少百姓。

  所以,聂豹驾临松江府,华亭县内颇多讨论,人人都说,双江公一到,倭寇当退避三舍。

  当然了,事已过迁,华亭县中大量读书人眼里只看得到,聂豹如今任兵部尚书,还是内阁次辅徐阶的老师,这可是一条大粗腿。

  于是,在传出聂豹要召几位文人协助整理文书的时候,整个华亭县都轰动了。

  他们没有看到如今松江危若累卵的局势,只看得见跟随聂豹带来的好处。

  华亭县中世家大族不少,除去暴发户徐家之外,还有顾家、何家、陆家、张家以及渐渐泯然的钱家。

  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名额落到了钱家。

  平常来往人流并不多的状元巷被挤得满满当当,府衙的文员笑着恭维,钱氏族人个个笑逐颜开,羡慕又自豪的看着被围在中间的钱渝。

  一身宝蓝色长衫让年轻的钱渝显得俊朗飘逸,刻意保持的平静表情下,嘴角忍不住微微勾起一个弧度。

  “华亭钱氏连出少年英杰。”府衙的文员赞道:“说是随军,但实际上是服侍双江公,得老大人点拨,日后必定是青云直上。”

  “这是哪里话!”旁边的族人不屑道:“那渊哥儿只知道喊打喊杀,哪里有渝哥儿这般文才。”

  “就是,这一代就要看渝哥儿的了。”

  “咱们华亭钱氏那是书香世家,渊哥儿那般的……啧啧,不像样!”

  “也别这么说嘛,渝哥儿做文官,渊哥儿也能做武将嘛,哈哈,咱华亭钱氏也算文武双全了!”

  哄笑声登时炸开,就连钱渝也忍不住咧嘴偷笑。

  武将地位之低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这话一是捧钱渝,二是将钱渊踩在脚底。

  毫无疑问,昨日钱渊让马管事送来的帖子惹怒了所有得益的族人。

  在一片赞誉和鼓励声中,钱渝志得意满的离开了华亭。

  能得双江公指点一二,日后也算是其门下弟子了,说不定还能被收为亲传弟子呢!

  有双江公做招牌,秀才功名搓手可得,日后举人、进士也不在话下,当年双江公门下弟子可没几人没中进士。

  嗯,内阁次辅徐华亭是我师兄,虽然朝中严嵩势大,但都七老八十了!

  自己金榜题名之日,说不定正好是师兄上位之时!

  中进士,入翰林,取娇妻……

  对了,据说师兄有个女儿还没定亲呢……啧啧,以后怎么称呼是个问题,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