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69节
D-杀倭,也能出谋划策……”
钱渊并不打算向吴百朋叙说朝中复杂的局势,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能够在外地翻云覆雨,安抚百姓,领兵上阵,但在京中只是个小泥鳅,一不留神就会被鳄鱼连皮带骨头吞下。
“即使你上书朝廷说明徐海遁逃的真相,赵文华也有很大几率不被召回京都问罪。”
“原因很简单,浙江巡抚如今空缺,浙直总督周珫初来乍到,双江公已经回京,只有南下督战的赵文华……朝廷需要赵文华,严党更需要赵文华。”
“总督衙门已经下令施行募兵制,南直隶、浙江乃至湖广、福建各府都会抽调饷银、人力,抗倭将是朝廷很长时间内的头等大事,严阁老怎么可能不安插人手?”
钱渊仔仔细细的剖析道:“惟锡兄,半洲公、双江公陆续回京,接下来东南战局……赵文华将拥有极高的自主权,你欲有所作为就不可能绕开他。”
长时间的沉默后,吴百朋才勉强点头。
“放心吧,一切关节都由小弟来打通,惟锡兄只需要做一个不偏不倚,只愿意安抚各军,围剿倭寇的浙江巡按就行。”
“那就拜托了。”
吴百朋忍不住在心里猜测,钱渊和赵文华到底是什么关系,居然敢拍着胸脯打这种包票,要知道浙江巡按在东南战局中算得上一方巨头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朝中
眼看还有几日就是年节了,北京城内也愈发寒冷,北风呼啸而过,将文渊阁顶的瓦片吹落,清脆的碎裂声传开,让路过的官员们纷纷绕路而行。
文渊阁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南京修建,藏古今载籍,是一座皇家藏书楼,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建了一座文渊阁,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就是在这儿成书的。
正统年间,南京文渊阁因一场大火毁于一旦,自那之后,世间只有一座文渊阁。
其实文渊阁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阁臣办公的场所,当然了,文渊阁占地面积不小,也不仅仅只是一栋楼,皇帝、重臣、翰林多在这翻阅书籍讲论经史。
放下书卷,揉了揉眉心,张居正将书卷交给小吏,自从嘉靖帝搬迁去了西苑,内阁的实际办公场所就迁到西苑直庐,文渊阁就空荡荡的,所以他常年在这儿打转,一点都不起眼。
透过书架缝隙看见一个中年人正在伏案誊抄,张居正知道那是中书舍人顾从礼,华亭人,精于书法,正奉旨摹抄《永乐大典》。
张居正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个弧度,明年乡试,后年会试,也不知道那厮能不能进翰林院入文渊阁见见这部《永乐大典》。
想起故友,张居正眼神有些复杂,虽然那还是个小小秀才,但这一两年来东南几场大捷都与他紧密相关,甚至可能已经涉入朝局。
出了紫禁城,张居正去翰林院转了一圈,正好取了两封刚刚送到的书信。
还有六天就是除夕,封印休息五日,之后元宵再休息七天,这是明朝官员不多的假期。
第一封是家书,张居正暂且收入袖中,打开第二封信扫了眼落款,华亭钱渊。
迅速浏览了一遍,张居正心中大是疑惑,犹豫片刻后换了个方向,径直去寻了同年王世贞。
“哎,叔大,好久不见。”王世贞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模样。
对于他而言,今年是个好年份,先是父亲王忬进位兵部右侍郎在京中团聚,前几天大司马聂豹被罢官免职,王忬有可能直接上位兵部尚书,上个月王世贞长子王士骐出生,刚刚办了满月酒。
两人本是同年,去年还在杭州碰头,自然关系不赖,张居正寒暄几句后低声问:“椒山在昭狱如何?”
王世贞脸色黯淡下来,“昨日刚刚去探望过,椒山这两年受刑颇重,腿伤不能行,肿硬若木,不能屈伸,不过精神尚佳。”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被关入昭狱已将近两年了,严嵩试图以诈传亲王令旨的罪名将杨继盛绞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嘉靖帝也没点头。
“最近朝中没人提起过椒山吧?”张居正试探问道。
“没有。”王世贞有些疑惑,自己和杨继盛关系亲近,但张居正和杨继盛从无来往,这两年都不闻不问,怎么今天却如此关心。
面对王世贞的疑惑,张居正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心里在琢磨钱渊为什么在信中提到杨继盛。
虽然分开一年多了,但两人联络颇为精密,张居正很清楚钱渊的性子,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到杨继盛这个名字。
“对了,你还记得钱家子吗?”王世贞饶有兴趣的笑道:“当时只以为是个书生,没想到却有将才,杭州临平山一战据说就出自他的手笔。”
“俘虏四百多倭寇,的确是大手笔,不过捷报中说是赵文华和杭州知府胡宗宪吧?”
“嗨,这方面消息你哪里有我灵通。”王世贞笑道:“倭寇猖獗,舍弟如今就在杭州,据说钱展才都成了万家生佛了。”
又聊了一阵,张居正准备找个借口告辞,但临行前犹豫再三,低声问道:“元美,半洲公……朝中可有处置?”
“已经两次提审,第一次是廷讯,半洲公性烈如火,说这半年斩杀倭寇愈五千,王江泾一战更是大捷,只因朝中小人作祟……陛下大怒。”
“据说陛下询徐阁老、吕阁老?”
“不太清楚。”王世贞警觉的住了嘴,这位同年归京后一年多了,一头埋与书牍之中,今日问的多是朝中忌讳之事。
张居正笑了笑拱手告辞,出了王府他并没有径直回家,而是绕到了六部衙门不远处。
并没有什么目的,也不是来找什么人,张居正只是有些伤感,三日前,就是在这儿,他和身着布衣的聂豹见了最后一面。
聂豹已年近七旬,日后再难重逢,张居正虽然在京中,但消息并不灵通,不过他隐隐感觉到了诡异之处。
先是赵文华上书弹劾,之后嘉兴大捷,南下督战的聂豹突然回京上书请求致仕,陛下下旨召张经、李天宠归京下昭狱,然后聂豹被罢官免职。
张居正有一种感觉,这一切似乎和远在浙江杭州的那位好友有些关系,这种猜测来自于这半年来那么多封书信,也来自于袖中这封信中钱渊突然提起的杨继盛。
突然,沉闷的马蹄声将张居正从思索中惊醒,他转头看去,疲惫的士卒从马上跃下,手持封漆的书信高喊道:“军报勿拦!”
用不着专门去打探,站在六部衙门口的张居正很快听到了消息。
六天前,小股倭寇侵袭绍兴、宁波、嘉兴、台州各地,各地官兵抵挡不利,多有城池失陷贼手,更有游击将军宗礼在余姚中伏战死。
不仅如此,永顺州狼兵在嘉兴桐乡纵兵劫掠,有致仕举人全家被屠,江南大震。
刚刚到任的浙直总督周珫茫然无措,杭州知府胡宗宪紧急请调田洲狼兵南下扫平入侵海盐、海宁的小股倭寇,斩首两百。
最先收到消息的并不是兵部,而是锦衣卫。
身形硕长的陆炳手捋长须,皱眉道:“虽多有战功,但毕竟只是个黄口孺子,没想到眼光如此精准。”
“这厮在东南好大名声。”将张经押送入京的浙江锦衣卫千户周宏正点头道:“上阵杀倭,整理内政,出谋划策,更兼目光长远,被誉为这一代东南最杰出的英杰。”
“东南不缺才子,但这钱展才有一份赤子之心啊。”陆炳又看了一遍廷讯记录,“张半洲也兑现承诺,的确提到了……永顺、归顺、保靖狼兵均军纪涣散,唯田洲狼兵勇猛奋战更兼秋毫无犯。”
陆炳微微叹了口气,虽然田洲狼兵正巧露了把脸,但王江泾大捷后,倭寇又赶在年节前上岸侵袭,永顺狼兵又劫掠桐乡,只怕张经、李天宠难逃此劫。
“大人!”外头侍卫高声禀报:“陛下召大人入宫。”
“来人。”陆炳立即起身,平举双臂让随从服侍换衣,转头对周宏正道:“只怕这事儿要在年节前解决,你明日就回浙江,日后那秀才有什么消息,可以送一份过来。”
“是。”
周宏正弯腰恭敬的退出,心里嘀咕只怕日后对那钱家子要客气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
食园。
除夕。
钱渊毫无形象的蹲在走廊里,双手插在衣袖中,笑呵呵的看着不远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妹和王氏。
“姐姐出身军户,穷乡僻野来的。”王氏不停摇头道:“都说东南富庶,还真不假,看的我眼花缭乱!”
“以前我也没见过这么多……”小妹扑到钱渊肩膀上,“哥哥,哥哥……”
“老母鸡啊,咯咯咯叫个不停。”钱渊回头刮了刮小妹的鼻子,“喜欢就都留给你做嫁妆。”
“恭喜恭喜啊,你哥哥疼你,日后出嫁只怕都不止十里红妆。”
“可惜姐姐已经出嫁,不然也少不了那一份。”钱渊摸摸下巴,“要不回头改改嫁妆单子,日后姐姐在家里也多几分底气?”
刚走过来的戚继美嘀咕道:“就算什么嫁妆都没有,大嫂在家里也底气十足,大哥哪里敢不听……”
“哈哈哈!”
小妹笑得前仰后合,王氏板着脸最后也忍俊不禁,戚继光本就是个耙耳朵,现在更是变本加厉……因为临平山一战后,王氏食欲不振时常作呕,请了大夫确认是怀了身孕。
“姐,年后还住在食园,不为了你自己也要为肚子里的孩子想想。”钱渊挥挥手,“侍女、厨子、稳婆都会先备下,你只管安心备胎……正好替弟弟看着库房,真怕有贼子上门。”
王氏知道钱家年后要去徽州府,这次没客气,直接点头应下,又问:“小弟,收了这么多……不会有事吧?”
“不会。”钱渊扶着膝盖站起,伸了个懒腰,“又没出仕,能出什么事?”
如今的钱渊虽然还只是小小秀才,但在东南名望极高,毕竟随着几次大捷,这个名字已经遍传东南,之前还因为假冒军功名声遭贬,但随后的临平山一战让钱渊这个名字在东南冉冉生辉。
也正是临平山一战,让钱渊在杭州民众、士绅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从押送俘虏入城的那天开始,食园宾客盈门,以钱家迁居为由送来大批礼品,金银珠宝倒是不多,但各类精美家具、名人字画数不胜数。
“还赖在这干甚?”陆氏匆匆走来,“说了有厨子,渊哥儿你非要亲自下厨,既然要下厨……眼看着天都快黑了!”
“是是是。”钱渊赶紧应了声,在松江府时候他还担心叔母陆氏不肯去徽州,没想到人家都迫不及待了。
原因很简单,叔父钱铮在徽州府纳的小妾生下了一个女儿,写来书信……大意是命中无子,已将小妾转手,日后看机缘是否能从侄儿钱渊这儿过继一个孙儿。
戴了个简易制作的口罩,钱渊才进了厨房,一脚揣在张三撅起的屁股上,“又来偷吃,小心晚上摆盘不够,把你爪子剁下来充数!”
“哎,少爷你舍得?”张三手里捏着卤猪蹄还不肯放手。
“呸!”一旁的杨文忍不住啐了口。
钱渊也懒得理会这厮,拍拍手问:“护卫那边准备好了?”
“都齐备了,酒肉管够,这半年弦都绷着,这几日轻松轻松。”杨文笑道:“少爷大方,赏了布料做新衣,又封了年节红包,那帮家伙还说待会儿来食园磕头拜谢呢。”
钱渊沉默下来,勉强笑道:“算了吧,都是他们应得的。”
这不到一百的护卫到现在小半年也死伤了十多人,对前世是个刑警的钱渊来说,每个失去的护卫都让他不好受。
将张三、杨文两个跑来偷吃的赶出去,钱渊抖擞精神开始下厨,大部分菜之前都已经准备差不多了,红烧牛肉、卤猪蹄、卤猪耳朵、冬笋炖咸肉,都可以直接上桌,只需要炒几个菜就行。
这边钱渊忙着,那边戚继光急匆匆的赶回城,都懒得回家,径直去了食园,先去探望妻子王氏,拜谢陆氏、谭氏的照顾,才有时间去看看忙碌的钱渊。
“来了啊。”
“我看你下厨还真不是博长辈欢颜,你是真喜欢下厨!”
“你管得着吗?”钱渊翻了个白眼,“有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这是在触类旁通!”
戚继光学着也翻了个白眼,“哪天启程?”
“正月初十左右,正好在徽州府和叔父一起过元宵。”钱渊吼了声,“小火,抽两根柴!”
戚继光凑上去看了眼,鼻子抽了抽,“又是红烧肉……可惜惟锡不在。”
“哈哈哈……”钱渊忍不住大笑,吴百朋这几日只要有空,晚上都是在食园吃晚饭,必点一道红烧肉,但今天再脸皮厚也没脸上门,毕竟是除夕。
“对了,和惟锡兄相处不错?”
“还不错。”戚继光眼神有些复杂,这半个多月,胡宗宪、吴百朋都对他的态度有很大的改善,这一切自然是因为面前这个挥舞饭勺的青年。
钱家虽然是世家大族,但钱渊这一脉人丁奚落,年节时不讲究太多繁琐礼节,钱渊秉承了前世的习惯,干脆专门让人打了张大圆桌,两家男女一起上桌。
八道凉菜,十二道热炒,六道炖菜,再加上两道点心、一道甜汤,每个人都大饱口福,戚继美手持猪蹄吃的满口流油,戚继光啃了两口却只能在王氏逼视的目光下丢下,小妹专爱吃鱼,钱渊筷落如雨只顾着吃冬笋。
一旁的侍女沏茶上来,众人三两成群慢慢聊起来,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还是王氏,陆氏、谭氏不停传授相关经验,小妹竖着耳朵仔细听,而钱渊和戚继光低声聊起其他事。
“那阵型图还真有点意思。”戚继光啧啧赞道:“特别是那狼牙筅,实在是神来之笔!”
钱渊有点脸红,强自镇定,“那图纸上画的阵型未必是对的,不可死搬硬套。”
“那当然,这几日我选了些亲兵正在操练,对了,把王义留给我如何?”戚继光求贤若渴,“倭寇不会流窜徽州府,有杨文、张三带些护卫足够了,再说都是水路。”
钱渊犹豫了下,“这个我要问问王义,如果他愿意,让他带两队护卫留下。”
“那就再好不过了。”戚继光大喜,“反正你明年乡试还要过杭州府,到时候再带走就是。”
“总督衙门已经下令施行募兵制,给你多少人?”
“一千人,毕竟只是个游击。”
“去哪儿募兵?”
“估摸严州府。”
钱渊不自觉摸摸鼻子,他实在有点怕了。
虽然张经、李天宠沿袭历史在大胜后被押解入京,但也有本应该是浙江巡抚的胡宗宪成了杭州知府,钱渊不知道泄露天机会不会带来什么不可测的变化。
迟疑了好一会儿,钱渊才低声道:“惟锡兄是义乌人氏,你去问问。”
戚继光眨眨眼正要问个仔细,突然门外传来杨文高声禀报。
“少爷,亮卿先生来访。”
钱渊霍然起身,王寅身为胡宗宪最重要的幕僚,在除夕夜突然来访,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消息
胡宗宪是个心机深沉,处事不惊的人,就算是天塌了,他那张脸也僵硬的没有任何神色。
事实上,在接到旨意后,并不是胡宗宪让王寅拜访食园,只是后者热心的试探一二,看看钱渊会不会改变离开杭州府的想法。
弄清楚是虚惊一场后,钱渊毫不客气的将王寅赶走,直到正月初四睡了午觉才顶着朦胧睡眼去了趟巡抚衙门。
“总算来了。”王寅埋怨道:“好心上门通报,居然把我赶出来。”
钱渊两眼一翻,“如果是徐文长那厮,信不信他破口大骂……不就是升官嘛,也值得到处嚷嚷!”
“还学的惟妙惟肖。”王寅无语了,摆摆手带着钱渊绕过正堂入了后院。
就在除夕当夜,朝中下旨,刚刚上任不到十天的浙直总督周珫被罢免,调南京户部侍郎杨宜接任浙直总督,同时升杭州知府胡宗宪为浙江巡抚。
总算是走上正途了,绕了个圈子,胡宗宪还是借赵文华之力升任浙江巡抚,钱渊前天晚上那是大大松了口气。
悠悠然走进书房,看胡宗宪脸色颇有愁容,钱渊笑道:“一跃为封疆大吏,还不满足?难不成直接上任浙直总督,这难度太大了吧。”
“展才说哪里话。”胡宗宪挥手示意一旁的小吏退下,“难啊,太难了。”
“汝贞兄难道事前没有预备好?”钱渊斜着眼似笑非笑,“我可不信。”
胡宗宪摇摇头,“巡抚衙门这边虽然权重,但兵权不重,主要负责钱粮供给,如今……”
“梅村公不是说汝贞兄早有主意?”
胡宗宪沉默片刻才点点头,提编法说不上是好是坏,但这几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靠朝廷拨银……京中不少官员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