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_分节阅读_第30节
D-,设公馆,
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重关设险,
卫山海,
以卫京师。
一句话,就是建城死守,让你打不进来,然后我慢慢地积蓄力量。等到力量足够之时,一举将你歼灭。
王在晋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
袁崇焕要求修筑到二百里之外的宁远,但王在晋不听。
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
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
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不久王在晋就辞职了。
正文 第七十九章 摆明车马
从袁应泰、王化贞以及孙承宗和袁崇焕的主张,就能看得出来东林党在一些事情上的态度,说他们眼高手低其实一点儿都不冤枉他们。
辽东就是在这些人的手里变得越来越糟糕,从最开始的丢城失地,到后来的疯狂烧钱,全都是他们搞的鬼!
站到他们对立面的则是熊廷弼、王象乾和王在晋,这些人对大明的情况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大明已经衰落了,国内问题严重,朝廷赋税入不敷出,百姓苦不堪言,辽东军队毫无战力。
显然一味地强调收复辽东,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实现的。
历史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大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并不在辽东。
辽东本就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一个建奴罢了。
大明这么多年,打过倭国、灭过西南,在北方一直和蒙古人作战,有鞑靼、有瓦剌。比起这些,此时的辽东建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大明的问题就是自身的问题,要从内部找寻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叫嚣着收复辽东。
朱由校看得明白,也想得清楚,他不可能重蹈覆辙。
所以启用王象乾和王在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朱由校转头看了一眼陈洪,直接开口说道:“传旨内阁,着内阁拟旨,王象乾为辽东巡抚,王在晋为广宁巡抚。广宁巡抚王化贞,回京听用。”
陈洪连忙道:“奴婢这就去。”
对于王化贞,根本就没有什么回京听用,朱由校这一次准备把他打成东林党,直接干躺下。
甚至可以以王化贞为突破口,撬开东林党贪污辽东军饷的事情,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东林党增加罪名。
一个结党营私、善政弄权,足够他们去死的了。
之所以要查这些人贪污军饷,目的很简单,当然是为了追回钱银。
虽然内库还有一些银子,可是这点银子对于朱由校要做的事情来说,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朱由校要的,是东林党这些人的钱。
京城的事情越演越烈,这一点从弹劾的奏章上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之前大家主要攻击的是魏忠贤,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大家攻击的目标隐隐已经开始牵连天启皇帝了。
有些人怕了,越怕反应又越激烈。这一点也在朱由校的预料之中。
坐在龙书案的后面,朱由校翻看着面前的奏章,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
看着看着朱由校突然笑了,这是一份为杨涟辩驳的题本。
上面说杨涟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
看到这里朱由校实在是忍不住了。
纵观整个大明朝,如果要说清廉的官吏,除了海瑞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更何况那时候的杨涟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县令,谁会管他是否清廉?
一任县令不过三年,再清廉又能怎么样?以大明的通讯手段,谁会知道一个县令是不是清廉?
这要不是有些人鼓吹的,朱由校怎么也不相信。显然这就是东林党互相捧臭脚的结果。
看到这里,朱由校突然有了一种感觉。那就是东林党互相捧臭脚的习惯,或许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
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吹出来的,你说我好,我说你好,结果就是众正盈朝。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后世也不少见,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商业互吹。
想到这里,朱由校就笑的更开心了。
果然历史是一个圈子,一直在不断循环往复着。
轻轻地将手中的题本扔回桌子上,朱由校笑说道:“行啦,都拿走吧。”
陈洪不敢怠慢,连忙走过去,将所有的题本都拿走了。
在陈洪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惹皇爷生气的东西。
原本皇爷要看,陈洪还十分担心,生怕皇爷因为这些东西生气,到时候再牵连了自己。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皇爷不但没生气,而且好像还看得很开心。
朱由校自然不会搭理陈洪是怎么想的,这些人如此抱团,反而让朱由校的心里升起来一股要把他们一扫而空的想法。
这么多的题本、这么多的奏折,全都是弹劾魏忠贤和熊廷弼,甚至是在弹劾自己的。
这里面就没有一份题本关注事情本身。比如陷害熊廷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些人究竟有没有收钱?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没有一个人问,也没有一个人想要去探究。
你说这些人装聋作哑也好,你说这些人相信是魏忠贤诬陷的也好。按照办事的程序,不应该先把事情查清楚吗?
而他们呢?
他们只是一味的攻击,攻击魏忠贤。
他们做的事情朱由校也明白了,这种做法在后世也是有说法的。
那就是既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一劳永逸。
一旦魏忠贤被打倒,甚至是被处死,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解决了。
走到大殿的门口,朱由校伸了一个懒腰,脸上的表情也淡然了起来。
这样也好,大家就摆明车马,打一场!
“皇爷。”
这个时候陈洪转了一圈回来了,走到朱由校的身边,恭敬的说道:“内阁大学士韩爌求见。”
朱由校一愣,对于韩爌,朱由校的观感是不一样的。
韩爌虽然也是东林党,但是韩爌这个人与邹元标和杨涟等人不同,他基本上不怎么嘴炮。
在朱由校看来,如果他不参与这一次的事情,只是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的话,朱由校也不准备把他牵连进来。
没想到自己没找他,他却先找上门来了。朱由校的心里面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这样也好,和韩爌谈一谈,看看他的想法。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对陈洪吩咐道。
时间不长,得到应允的韩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朱由校在看着韩爌,韩爌也在看着朱由校。
虽然并没有很久不见,但是两个人却都有一种相见恍如隔世的感觉。
尤其是韩爌,他清楚的记得陛下刚登基之时的样子。
韩爌记得自己的皇帝在当皇孙的时候,未曾出阁读书,请求皇帝从十二日起开讲经筵,以后每天讲筵不要停止,皇帝接受了。
在那个时候,皇帝还不是现在的样子。
现在虽然皇帝看起来很虚弱,斜靠在卧榻上。可是韩爌却感觉,卧榻上的那个人,充满了生杀予夺的力量。
正文 第八十章 是否该彻查到底?
“臣韩爌,参见陛下。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韩爌给朱由校行礼之后。恭敬的说道。
朱由校一笑,轻轻地摆了摆手,直接说道:“这又不是在朝上,爱卿不必如此多礼。”
说完,他转头看向了陈洪,吩咐道:“赐坐。”
等到韩爌坐下之后,朱由校这才开口问道:“爱卿今日来,可是有事情?”
对于朱由校的装傻,韩爌心里边儿再清楚不过了。
他知道这是陛下不想听自己说那些事情,如果自己现在退出去,那么陛下可以当事情没有发生。
可是不行啊!韩爌不能看着这件事情越演越烈,如果再继续下去,牵连的那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了。
想到这里,韩爌把心一横,连忙说道:“陛下,臣是为了熊廷弼一案来的。”
朱由校看着韩爌,似乎有些好奇的问道:“为了这件事情吗?不知爱卿有什么想说的?”
虽然陛下的语气很淡然,似乎并没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但是韩爌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说魏忠贤所作所为的背后没有陛下在支持,韩爌是如论如何都不相信的。只不过这件事是没有办法挑明。
沉吟了片刻,韩爌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冯三元之言不足以为信。”
听着韩爌的话,朱由校笑了,坐直了身子看着韩爌,“爱卿此话怎讲?”
韩爌一愣,此话怎么讲?
还不是用嘴讲,自己又没有证据。
不过韩爌还有说辞,“陛下,冯三元的话毫无实证,实乃诬陷之言。朝中重臣虽然有人私德不修,有人行差就错,但结党营私是没有的。臣子不应以党侍君,君也不应以党疑臣,如此方能君臣相偕。如果今日因为冯三元之言,陛下大动干戈,必然会使君臣离心离德。”
韩爌脸上的表情非常认真,神情严肃,感情真挚。显然,他的那些话都是发自肺腑的。
朱由校看得出来,不过他却没往心里去,反而笑了。同时他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果然东林党的人都会说。
看了一眼韩爌,朱由校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而是直接反问道:“爱卿的话很有道理,朕深以为然。臣子不应以党侍君,君也不应以党疑臣,说的很好。朕不以党疑臣,难道臣子就不以党侍君了?熊廷弼的事情难道还不明显吗?”
“太祖设立都察院的目的是什么?你来告诉朕!”说这句话的时候,朱由校的脸上已经没了笑容,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韩爌心里面顿时感觉发苦起来。
说起来,都察院那些人干的那些破事儿,韩爌是不知道的。
弹劾熊廷弼是杨涟等人主导的,并不是韩爌主导的。
身为内阁大学士的韩爌,自然不会去参与这些事情。但是逼走熊廷弼,将辽东置于自己这些人的掌控之下,韩爌是知道的。
不过他知道的,只限于逼走熊廷弼。因为他也看不上熊廷弼。
在韩爌看来,熊廷弼志大才疏、脾气暴躁,又是方从哲的故旧,自然就要拿下。
只是韩爌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里面儿还有勾结李如祯的事情。
要知道自己和李如祯的关系并不好,当初李如柏、李如桢兄弟有罪,应当逮捕治罪,而宦官却传旨宽免他们。
是自己和刘一燝执奏,按照法律逮捕了他们。
不过这让韩爌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李如祯被捕之后,不少人曾在自己面前说过好话。
理由也都一样,李如祯是辽东李家的人,李家在辽东根深蒂固,不宜大动干戈。现在辽东建奴猖獗,如果此时严惩李如祯,势必会使辽东将士离心离德,不利于大明剿灭建奴,不利于辽东安稳。
当时自己觉得这些人说的有道理,是一心为国,乃是君子所为。
现在调过头来看,这里面藏着多少私心?有多少人是受了李家的贿赂才跑到自己这里求情的?
想到这些,韩爌的心情都不好了。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还是不能扩大,酌情处理几个就可以了。否则朝廷动荡、吏治不宁,不是大明的福气,反而是动荡的开始。
如今的大明虽然不是山雨飘摇,但是也实在是亏损了元气,此时真的不宜大动干戈。
何况韩爌还是相信那几个人不过是害群之马,清退了也就是了,没必要牵连甚广、炮制大案。
不过此时看陛下的态度,自己想要劝服陛下怕是不容易。想到这里,韩爌有些无奈。
面对朱由校的问题,韩爌也没办法不回答。
他直接说道:“都察院为陛下耳目风宪,都察院官员当为百官表率。”
这话说出来之后,韩爌都有些丧气。
这些人干的事情太跌份儿了!
收钱弹劾边疆大臣,这样的人怎么配做都察院御使?
尤其是那几个小人在东厂的时候供述了李如祯,到了三法司就翻供;现在魏忠贤审案,他们就又翻供了。毫无气节和底线可言,简直就是世人之耻!
对于这几个人,韩爌都想弄死他们。
朱由校点了点头,看着韩爌说道:“爱卿说得好,为天子耳目风宪。可是这些人怎么做的呢?收人钱财、替人弹劾,诬陷边关大臣!这还是天子的耳目风宪吗?朕看来,定他们一个玩忽职守、收受贿赂、诬陷朝臣都是轻的,应该直接定为欺君!”
韩爌心中大骇,他倒是不担心朱由校真的将这几个人定成欺君之罪。他担心的是陛下表现出来的愤怒。
这件事情显然让陛下不再相信都察院,不再相信他们这些清流官员,转而去相信魏忠贤。
看来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
“陛下,”韩爌连忙说道:“虽然都察院出了几个害群之马,可是都察院大部分御史还是兢兢业业、忠心爱国。臣以为,严厉整肃都察院,清退害群之马,乃当务之急。”
朱由校又笑了,看着韩爌随意的问道:“爱卿以为此案是否该彻查到底?”
这就是一个诛心的问题了。
如果你说不应该,那你前面说的都是废话,内阁大学士这个位置你也不用坐了;
如果你说应该,那么就必须要查下去。
现在事情已经架在这里了,韩爌可以保证,一旦自己说应该,自己出宫之后就会听到这个消息传遍京城!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好人坏人
韩爌也知道陛下问自己这件事情的用意,说白了就是想让自己表态。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
作为内阁大学士,自己的态度或许比自己的说辞更重要,陛下想看的就是自己的态度。
可是这个态真的不好表,无论怎么说,自己都会让人不满,只不过不满的人不同罢了。
赞同陛下,不满的是其他人;不赞同陛下,不满的就是陛下。
所以这件事情怎么办都不合适。
不过现在陛下问起了,自己总要有一个态度。
略微沉吟了片刻,韩爌直接开口说道:“臣以为,此事应该彻查到底。这些人罔顾法纪、收受贿赂、诬陷大臣,不查不足以平民愤,而且臣以为,这些人必须严惩。”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其他的先不说,至少韩爌的态度是好的。
无论是被自己逼迫的,或者是他就是这么想的,这都不重要,只要他有这个态度就好。
朱由校直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等查清了再说。爱卿也不必担心,朕不会胡乱惩罚任何人,也不会做宁枉勿纵之事。”
“爱卿可以在旁边看着,朕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这话朱由校说得光明磊落,只不过他自己的心里都不信。
谁会根据好人坏人来区分大臣?
后世人都知道,小孩子才分好坏,大人只看利弊,何况皇帝?
作为一个皇帝,别说什么好人坏人,看的只是对自己有没有用。
之所以对韩爌说这些话,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朱由校还不想放弃韩爌,说这些用来安抚他的话罢了。
惩治那些人必然是有理由有证据的,这些理由和证据大部分都不用编出来诬陷,他们自己本身就不干净。
朱由校相信韩爌也听得懂,即便是听不懂,以后的事情他也能看懂,只不过是他愿不愿意接受罢了。
虽然韩爌的风评很好,但是朱由校也不会对他的道德水平抱以更高的期望。
能够成为内阁大学士的人,必然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爬上来的,不可能是小白羊。
这是官场,就不存在小白羊。
如果真的是官场小白,估计早就被吞掉了。
自己给韩爌的无非是一个说服他的理由罢了,看的就是他接不接受。
如果他接受了,他就会装糊涂。他装了糊涂,不能继续用他;如果他不装糊涂,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韩爌虽然算不上老奸巨猾,却比不上方从哲,也比不上叶向高。
正因为他比不上方从哲他们两个,自己才会用韩爌。
自己不过是一个根基浅薄的新皇帝,那些能够团结朝臣的老奸巨猾的大臣,自己也不敢用。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爱卿就退下吧。”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韩爌可以走了。
皇上让自己走,自己自然不能赖着不走。韩爌站起身子躬身道:“如此,臣告退。”
看着韩爌的背影,朱由校脸上的笑容缓缓收了起来。
即便是用韩爌,也要将他身边的东林党人剪除掉。想来魏忠贤那边儿应该已经有结果了,如果还这么慢的拖着,朱由校真的要对魏忠贤失望了。
出了紫禁城,韩爌一脸严肃。
虽然陛下没有赞同自己的话,也没有听自己把话说完,但这一次面见陛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