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做昏君》

回到明朝做昏君_分节阅读_第29节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7958 2021-11-29 10:56

  D-看来,很快就会有人给自己做事了。

  东林党又不是没有反对者,那些反对者恨不得东林党全部去死。

  至于理学学派,朱由校也不放在心上。自己马上就要弘扬心学了,也就是李贽的学说。

  支持心学学说的人也不少,在他们看来,东林党就是异端,异端比异教徒更应该处死。

  理学这些年没少明着暗着弄心学,压着打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他们也从肉体上消灭心学的人。

  李贽是怎么死的?

  有一个学说立在那里,自己再全力压下去,朱由校相信很多人会反水,毕竟大家都没什么底线。

  大明士绅的底线,朱由校从来就没有高估过。他们都愿意投靠到魏忠贤的手下,还给魏忠贤修生词,他们的底线哪里去了?

  按道理说。读书人巴结太监,这本身就是没有底线的事情。这种事情他们都干得出来,对自己是个皇帝他们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后金入侵的时候,这些人是怎么干的?

  还不是该投降的投降,该做官的做官。

  自己可是正统的皇帝,大明的皇帝,那他们效忠自己也没什么不对的。

  至于不想入世做官的人,只要不造反,老实的待在乡下,朱由校也懒得搭理他们。

  “皇爷,魏忠贤来了。”这个时候陈洪走到了朱由校的身边,轻声的开口说道。

  天启帝这一段时间,总是一个人思考问题,陈洪也害怕打扰了他,所以说话都很小心。

  作为在陛下身边伺候的人,陈洪非常有感触。当前的皇爷和先帝可不一样,他做的那些事情,虽然不敢说出去,可是自己心里边儿有数。

  稍有不对,估计自己就会被拉出去杖毙,还没有人为自己说话。所以陈洪说话都非常小心。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也是知道魏忠贤为什么要来,直接开口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魏忠贤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手里面捧着庭审记录,恭敬地跪在地上给朱由校行礼,开口说道:“臣魏忠贤,参见陛下。”

  朱由校摆了摆手,直接问道:“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难道是三法司那边审完了?”

  魏忠贤连忙说道:“回陛下,出了一点意外。奴婢不敢自己做主,特来向陛下禀报。”

  说着他便将手中的庭审记录举了起来,“陛下,这里是今日的庭审记录。庭审之上,姚宗文说是奴婢陷害了他。不过臣这里有姚宗文在东厂时写下的悔过文书。”

  “李如祯畏惧天威,诚心悔过,在大堂上说出了实情。的确是他想诬陷熊廷弼,他就找了刘国缙,将这些事情交给刘国缙去做。刘国缙与熊廷弼不合,在拿了李如祯的银子之后私下勾结串联,贿赂其他御史诬陷熊廷弼。”

  “不过根据冯三元所言,他虽然收了刘国缙的贿赂,但是他之所以诬陷熊廷弼,并不是因为刘国缙的贿赂,而是有人指使他这么做。”

  “这个人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邹元标与高攀龙杨莲等人,都是出自东林书院,他们相互为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其中方从哲就是被他们这么排挤走了。因为先帝的案子,他们与方从哲达成了和解。只要方从哲辞官归乡,他们就放了方从哲,不再追究方从哲的罪过。”

  魏忠贤说到这里,猛地听到啪一声,一个茶杯在他面前的地上炸得粉碎。

  残渣飞溅,魏忠贤缩了下脖子,连忙以头杵地,口中急道:“陛下息怒!”

  朱由校此时怒不可遏,他盯着魏忠贤怒声道:“真有此事?”

  魏忠贤连忙道:“回陛下,这么大的事情,奴婢岂敢撒谎!”

  大殿里面瞬间就没了声息。

  谁都知道陛下这是真生气了。

  一群臣子为了争权夺利,私相授受,对先帝的案子不管不顾。

  难道一个皇帝的死,不应该查清楚真相吗?不应该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他们居然敢答应方从哲,只要辞官,就不追究方从哲。

  他们这么做,是在用先帝的名号排除异己。对国家,对帝王,何曾有忠诚可言?

  当然了,这些事情朱由校早就知道了,心里面也十分的清楚。

  但是,此时他必须要生气,而且还是要生大气。

  “魏忠贤!”朱由校猛地将声音提高了很多,“这件事情交给你去查,三法司的人犯全部压到东厂去。大理寺卿管辖不力,罢官待审;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罢官待审;察院右佥都御史杨涟,罢官待审。着锦衣卫,即刻前往方从哲老家,将其给朕押解进京!”

  “玩政弄权、结党营私,朕这一次要一起查个清楚!”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朱由校要和韩立闭关

  魏忠贤走了,他带着兴奋走了。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

  在魏忠贤看来,这是他的一次机会。

  巩固权势,报复那些弹劾自己的人,从今天开始,谁还敢小看自己?自从自我阉割入宫的那一天开始,自己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

  权势、财富,自己这一生也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而已。

  现在,就在此时此刻,这两样东西唾手可得,自己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看着魏忠贤的背影,朱由校面沉似水。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的动作,必然会导致无数人对自己的反抗,甚至是厌恶。

  一句话,自己朝着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不过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朱由校里面很清楚,东林党必须要铲除。

  虽然东林党之中,或许有忠正之人,或许有能干之人,但是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陈洪,朱厚照吩咐道:“对外说,朕要和青云门的韩立道长闭关49日,以求将养身体。”

  陈洪一听这话,心里面明白,陛下这是又要躲啦!

  不过他也想到了,陛下不可能亲自出手,出手的必然是魏忠贤。

  陈洪连忙躬身道:“有什么事情需要奴婢去准备吗?”

  朱由校想了想,笑着说道:“准备一间静室吧!”

  事实上,朱由校不想躲,也可以不躲。只不过朱由校懒得搭理这些人,他根本没心思去管这些事情。

  若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百工坊逛一逛。自从百工坊建立起来之后,自己还没去过呢。

  在那里,才是大明的未来。

  徐光启和戚金所练之军,那才是大明的未来。

  其他的无关紧要,自己完全可以不关心。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陛下勒令邹元标罢职待审、杨涟罢职待审。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无数官员人心惶惶,尤其是东林党出身的官员。

  一旦被钦定成结党营私的逆案,自己这些人都完蛋了。

  所有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都在想办法保全自己。

  不过他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弹劾魏忠贤,同时发动舆论攻势。

  仅此而已。

  与此同时,东厂和锦衣卫的动作却非常快。

  锦衣卫已经派人去抓方从哲了。

  一旦方从哲开口,那么东林党便死无葬身之地。

  以先帝之死为威胁,私自放掉了方从哲,这是大罪,一旦牵扯进去就没有人能够脱身。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不害怕?

  东厂那边已经开始审案子了,魏忠贤亲自主持这一次审理,他自然要大审特审。

  第一个被带上来的就是姚宗文。

  对于姚宗文,魏忠贤恨之入骨,恨不得直接将他打死在东厂了大牢里。

  可是不行啊!

  魏忠贤需要姚宗文的口供。

  姚宗文在大理寺翻供,差一点儿让自己阴沟里翻船。差事如果办砸了,自己估计直接就完蛋了。

  现在姚宗文落到了自己的手里,魏忠贤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他。虽然不能弄死他,但是让其吃点苦头还是可以的。

  坐在东厂的牢房里面,魏忠贤端着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水,玩味的看着姚宗文。

  “姚宗文,没想到吧!你居然还会落到咱家的手里。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咱家可没那么好欺负。”说着魏忠贤转头看向等候在一旁的孙云鹤。直接吩咐道:“孙云鹤,动刑!咱们姚大人在东厂认罪,到大理寺翻供,咱家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

  “这一次如果你还问不出真话来,你这个官也不用当了,咱家可以让人送你去辽东。”

  听了魏忠贤的话,孙云鹤心里面也发了狠。

  他现在对姚宗文也是恨得不行。如果没有姚宗文反水,自己何至于落到这个下场。自己可是魏公公的心腹。

  现在倒好,就因为你姚宗文,魏公公开始质疑他老孙的能力了,这怎么可以?这是孙云鹤绝对不能接受的。

  去辽东,那是什么破地方?谁爱去谁去,老子肯定不去!

  想到这里,孙云鹤忙躬身说道:“公公放心,卑职必然不会让公公失望。”

  魏忠贤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孙云鹤可以开始了。

  “来人,弄一桶盐水来。”孙云鹤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拿起了不远处的皮鞭,显然是要给姚宗文来一个皮鞭子沾盐水。

  拉动着手里的皮鞭子,孙云鹤皮笑肉不笑的来到姚宗文的面前,冷笑着说道:“姚大人,咱们也是老朋友了,你说你何苦呢?可别怪孙某,咱们先来点儿开胃菜,大餐在后面。孙某多年没有挥鞭子了,这一次正好让你试一试,也算是咱们没白认识一场。”

  此时的姚宗文被绑在柱子上,脸色非常难看。

  自从进入东厂之后,姚宗文就知道,自己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啊!

  抬头看了一眼孙云鹤,姚宗文心里边儿打定了主意。这一次自己说什么都不会开口。

  开口是个死,不开口也是个死。

  如果开口的话,自己必然遗臭万年,东林党的人也不会同情自己。索性就不开口,即便是死了,也能够留下清白的名声。

  想到这里,姚宗文把牙咬,心一横,直接大声的说道:“孙云鹤,你个阉狗的走狗,有能耐你就来!”

  “姚某读圣贤书,怎么会畏惧了你们这些阉狗的走狗?你们即便是打死我,我也绝对不会承认的!”

  闻言,孙云鹤顿时怒不可遏。

  你姚宗文真是好样的,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敢装大?

  孙云鹤冷笑着说道:“那今日孙某便看看你骨头到底有多硬!”

  说完,他手中的皮鞭猛地抽向了姚宗文。

  啪的一声,皮鞭直接抽打在了姚宗文的身上,姚宗文身上的薄衣衫应声而裂。

  瞬间,一条血印子就出现在了姚宗文的身上。他的身子猛地颤抖了起来,整个人发出了一声呜咽。

  孙云鹤却没停,反手又是一鞭子。

  鞭打的响声在牢房里边儿异常清晰,除此之外还有几声微不可闻的呜咽声。

  半晌,孙云鹤气喘吁吁地放下手中的鞭子。

  再看姚宗文,此时早就晕过去了。

  魏忠贤看了一眼姚宗文,笑着说道:“去了一趟大理寺,果然硬气了不少。上一次去之前只是打了十几鞭子,他就招供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时间很多,慢慢来。鞭子就不要了,直接上大刑。咱家倒是要看看他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正文 第七十八章 派谁去辽东?

  孙云鹤连忙说道:“是,公公!”同时转头对手下吩咐道:“叫醒他,上大刑!”

  东厂在紧锣密鼓的审案子,东林党这边却急得不行了。

  原本东林党人以为是扳倒魏忠贤的好机会,甚至能够趁机扳倒熊廷弼,拿回辽东。

  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自己这些人落入了魏忠贤的算计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保就成了当下最棘手的事情。

  朝廷上下谁都知道,当今陛下并不愿意听自己这些人说话,尤其是魏忠贤进献了那个青云门的妖道之后。

  这不,这边魏忠贤在残酷的迫害大家,那边那个妖道就拉着陛下闭关。

  而且陛下居然真的谁也不见,很显然就是魏忠贤和那个妖道联手做的这件事情。

  邹元标和杨涟被关在家里,但是外面的人却在想办法救他们。虽然不能去他们家里,但是救是肯定要救的。

  因为大家都清楚,现在是同舟共济的时候了!

  一旦邹元标和杨涟倒了,那么所有人都完蛋了。

  这一次生死攸关,没有人敢小看。

  外面纷纷扰扰,皇宫大内却没有受太多的影响。朱由校谁也不见,这就使得皇宫里边儿的人想搞事情都没有地方。

  皇帝在闭关,身边伺候的人只有陈洪,并没有其他人,连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都只能靠边站。

  宫里面选皇后的事情还在继续,这一切也不用朱由校操心。

  当然了,还是有需要朱由校操心的事情。那就是得确定辽东巡抚的人选。

  辽东巡抚薛国用死了,朝廷需要任命一个人过去,而朱由校不可能再选一个东林党人去。

  一个袁应泰,一个王化贞,再加上一个袁崇焕,三个人将辽东弄得不可收拾,或者说是一团糟。

  虽然袁崇焕或许并不像袁应泰和王化贞那么废物,但事实上,自从他杀了毛文龙之后,辽东的情况确实是急转直下。

  辽东或许还能守得住,但是消耗太大了。辽东已经成了大明财政的大漏洞,根本无法填补。

  朱由校绝对不会去相信东林党鼓吹的收复辽东,他们就是想在辽东打仗、想要收复辽东,然后贪污辽东的军饷。

  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秘密,只不过原本的天启帝不知道罢了。如果不是王化贞倒向了魏忠贤,或许皇室还是没有证据。

  他们自己不纳税,在辽东的事情上贪污军饷,勾结辽东的边将。从上到下贪污腐败,压榨士卒,就这种情况下辽东要是能打的赢建奴都有鬼了!

  在朱由校看来,想要整饬辽东难度太大,指望着辽东的明军打赢努尔哈赤,基本没戏。

  至于收拾辽东,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首先是辽东的将士没有战心,文官只想着贪污,百姓苦不堪言。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这上来,还不如另起炉灶,等自己练好兵马之后再说吧。

  所以朱由校对辽东的政策就很简单的,那就是维稳。只要维持现状也好,能够守住就是最大的胜利。

  所以在辽东巡抚的任用上,首要选择的就是主张守的大臣,而不是高喊着收复辽东的人。

  从现在大明的情况来看,想收复辽东基本不可能。所以喊出收复辽东的人。无论是真的看不出来,还是故意的,都不能用。

  这种人不拉出去砍头,就已经是朱由校的仁慈了!

  看不出来的就是蠢;看得出来的但是却不说,大喊着收复辽东的,这种人该死!

  朱由校翻看着手上的资料,这里全都是他选出来的有资格的人。

  至于内阁送上来的名单,朱由校早就扔到一边去了。

  那份名单的意图很简单,那就是主推王化贞。

  这个人自己是不可能用的,并且这一次还要把他给牵连进去。

  现在王化贞是广宁巡抚,这货就是东林党在辽东贪污军饷的急先锋,而且没什么节操,能够反咬东林党一口。

  找了半天,朱由校终于选定了一个合适的人,这个人就是王象乾。

  与王化贞不同,王象乾不是东林党,他是齐党,最关键的是他和熊廷弼的想法一样,都奉行辽人靠不住、灭建奴不能急,建奴已经做大,要徐徐图之。

  可惜,他这种说法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比起东林党的说辞,王象乾的说法太跌份了,丝毫不能蛊惑皇帝。

  所以这种策略一直没成为大明在辽东战略的主流。

  历史上王化贞弃广宁逃,列城尽溃,军民男妇求入关者数十万,象乾闭不纳,哭声震山谷。

  阅三日,熊廷弼至,象乾乃开关门纳军民,而与廷弼计兵事。

  从这里就能看出王象乾和熊廷弼的关系不错,熊廷弼的骄横跋扈丝毫没体现。似乎只有面对东林党所谓的君子之时,熊廷弼才骄横跋扈。

  辽东巡抚用王象乾,广宁巡抚也要换人,那么换成谁呢?

  朱由校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在晋。

  这也是一个稳妥的主张守的官员,他曾经说过,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巳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

  说白了就是我们能收复全辽东的力量,那么打广宁。当我们有了灭建奴的力量。那么开始打全辽。不然就不要开战,只是徒增消耗。

  当时广宁已经丢了,王在晋觉得山海关关城本身存在重大的隐患。

  他建议修重城,重城修好以后,山海关关城才真正能成为雄关天险。

  画地筑墙,建台结寨,

  造营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