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探花使的小婢女

探花使的小婢女 第40章

探花使的小婢女 蜜煎梅子 2934 2021-07-22 07:49

  第26章 腊八

  连着下了几场雪,落光叶子的梅树上白雪簇集,团团枝枝,令过往的路人都寒气四溢。可若是仔细瞧去,便能发现,其中有零星的黄蕊,还有淡淡的幽香,在冷风里暗暗地流散。

  是白梅渐次地开了。

  那日得了段景思鞭策,顾蓁一面苦心修改话本子,一面琢磨办法。

  她先按照段景思说的,将《玉蝴蝶》作了大改,在前加了段《清平山堂词话》里的快嘴李翠莲重生的故事。写李翠莲本是从异世界穿越而来的,自请当了尼姑后,踏遍万水千山,经历无数奇事。

  空闲时又在几个书局外面晃荡,盯着看是哪些人的话本子卖进了去。

  熟面孔倒是有些,但还没等她去那些书会才人老师父身上打主意,便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频频光顾。

  段景纯。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莫看松园众人对此人不管不顾,但在街面上,段景纯名气却大得很。顾蓁盯梢书局这几天,人人见了他,都是尊一句“段三爷”。

  那书局的小二,见了他来,老远就从门里迎了出来,点头哈腰地邀了进去。其姿态之恭谦、面前之卑微,令才见了他冷若冰霜之面的顾蓁叹为观止。

  直到她去勾栏听了一场,才知其中的妙处。

  这出戏讲的是,一富家千金在在回乡祭祖的路途上,遭遇了劫匪,所幸为路过的小将军所救,二人最终缔结良缘。这故事本也常见,改成的南戏更是数不胜数,但这班主却出了新招,请了段景纯去。

  故事演到小将军带人与众山匪厮杀时,戏台子上大布一盖,灯火灭了几盏,众人只见长布浪浪荡荡,看不清楚。正在此时,马蹄声、刀剑交接声、哭喊声、求饶声,一时大作,此起彼伏。

  嘈杂乱声中,戏台上的小将军长剑猛挥,一阵厉喝,众人只听汩汩两声,似是匪贼的鲜血已四下乱溅。

  声音十分真切,简直让人觉得这热乎乎的血喷在了自己身上。看戏人中,有些胆子小的,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顾蓁听着戏,从身边人的击节赞叹中才知,这场乱军厮杀的戏里,所有的声音都是隐在幕后的段景纯发出来的。再一打听,竟然连戏剧的底本,也是段景纯自己从话本子里挑来改的。

  可以说,段景纯挑中了哪个本子,加入他的口技,这本子大红的几率便增了三四分,不止戏剧大卖,纸本刊印的话本也会热销。是以,书局里的小二把他当祖宗似的供着。

  顾蓁一边为段景纯的才华折服,一边也打起了小算盘――有这尊大佛在,请他帮忙给书局递个本子,那还不容易。

  只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很快到了腊月,初八这天,松园里熬了腊八粥,香香甜甜的,顾蓁带着柳氏的口信儿,去石榴巷请段景纯夫妇回园子吃粥。

  “段景思怎么说?”

  “老夫人的话,二爷敢说什么?”

  自那日争吵之后,顾蓁三天两头地往石榴巷跑,送了无数银钱、东西给王氏。王氏本来因芸香失踪怕得不得了,从上次服药得了段景纯怜悯后,胆子又大了起来。

  她自然没忘了几月前在松园后巷顾蓁给她受的气,见顾蓁突然转了性儿,以为她在捣鼓什么事儿。

  然而她到底是个势利浅薄之人,日子久了,见了钱财,顾蓁态度又恭顺,就以为是松园那几位因着段景纯,彻底服了软。今日腊八节,既然柳氏都请她去,她焉有退缩之理?

  见段景纯还在犹豫:“夫君,既然母亲遣人来请,我们不去到底不像样子,我也好久没去母亲跟前请安了。”

  顾蓁见王氏这几个月里愈加瘦了,此时神情与过往见的半分也不像,楚楚可怜得真似一朵风中娇弱的小白花,她心中直骂娘,头却点得如鸡啄米:

  “三夫人说得有理儿。”

  *

  入夜时分,柳氏、段景思、段景纯夫妇皆来到饭厅。火盆里扔了橘子皮,暖烘烘、甜丝丝的,清香四溢。

  李嬷嬷早摆了一桌子的菜。一锅热腾腾的羊骨头炖萝卜,四周摆着香炸酥肉、清蒸鲈鱼、一碟清水煮的豌豆尖儿,并玫瑰花馅儿的小花卷、椒盐金饼、清炒竹笋。

  腊八节的主角自然是腊八粥了,熬得粘稠浓软,分装在青瓷小盅里。若要细数,却是数不出来的,略微辨得几样:

  去了红皮的花生颗颗饱满,灰白色的薏米小小巧巧,赤小豆煮得又软又烂,更有那圆滚滚的桂圆,红彤彤的大枣,胖乎乎的芸豆,还有些七七八八的蜜饯果脯,浓浓的一盅,色香味俱全。

  然而,众人尚未细瞧了菜色,就被一道娇憨的声音吸引了目光:“别滚!瞧着你啦!”

  那方小几底下,一个人正趴着,拱来拱去的。这人应该怕冷,穿得夹棉袄,胖乎乎圆滚滚的,却卡在小几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段景纯哈哈大笑:“这胖球儿是谁,这是在玩儿胖狗钻洞?”说着拿眼去觑历来最讲规矩的段景思。

  后者面色铁青,冷声道:“蓁哥儿,你钻那桌子底下作甚,还不快出来!”

  “主子们息怒,方才我东西掉进这里边儿去了。莫慌莫慌,马上就找着了。”隔了桌布,声音瓮声瓮气的。

  段景思嫌弃地看了一眼,再不去理会,自顾自往饭桌前坐了。他今日穿了一身藏蓝长衣,冷肃得不敢近人,而段景纯通身浅蓝,温雅得如清风明月。

  柳氏瞧着蓁哥儿娇憨可爱的模样,脸上笑意还未消,又看了这一双儿子,今日终于坐了一桌,王氏也模样恭顺,她心情大好,不停往三人碗中添菜。到了王氏那里,目光略顿了顿,便低了下去。

  王氏瞧在眼里,胆子更大了几分,不住打量特特装扮了一番的柳氏,口中却客气:“母亲别操心,我自己来。”

  段景纯吃了几口,忽的想起桌上的炸酥肉,少了蘸料,而他所爱的,自来只有自己配得出来,便亲去厨房了。

  段景纯一走,王氏便道:“母亲头上的金钗真是好看,可怜我嫁进段府三载,还没见过这样的钗呢。”

  段景思脸色铁青,柳氏却按住他手,笑道:“这金钗本就是你们年轻孩儿戴的,我这年纪,本就不大适宜,既然你喜欢,那便送了你了。”

  “母亲的珍珠耳环,是南海产的吗?不若也借我瞧一瞧。”

  柳氏依言取耳环。

  正在此时,段景纯回了来。“胖狗”蓁哥儿也终于从“洞里”钻了出来。

  王氏将金钗与珍珠耳环握在手中,难为情地道:“夫君,方才母亲非要赏我这两件首饰,我……”

  段景思冷哼一声。柳氏勉强笑道:“她新妇嫩-女的,是要打扮得贵气些才好。”

  顾蓁这时候窜了出来,小手一扬,嘻嘻而笑:“东西找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