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宸华引

宸华引 第267章

宸华引 河阳织造 2690 2021-05-07 03:19

  段庭接过状纸细看,耳旁沙启烈和那女子之间的对话也未停下。

   “昨日文非吾在你房中行凶杀害白秀才?”

   “正是,他还强迫民妇不要说出去,又逼迫家中的小仆从与他一起行凶。小狼,小狼你快到姐姐这里来!”

   段庭抬眼看去,一个站在门外的少年跨步进来,约莫十四五岁,满眼惊惧颤抖不止。

   段庭轻轻将状纸放下,看着眼前的两个人证,恐怕几个差役这次过去,很快就能搜出备好的物证了。

   他心里叹了一声,人证物证都在,沙启烈又存心陷害,此次文公子恐怕有口难辩了。

   或者,他应该说,给文阁老当头泼的这盆脏水,是洗不掉了吧!

   “你来说”,沙启烈指着小狼,“昨夜他是怎么杀了白秀才的?”

   “这个枪头是两层的,最外面是一层空心铁皮,里面的实心枪头可以取出。杀人的时候应该是先将两个枪头刺入,随后将里面的实心枪头拿出,往空心枪头注入滚水,伤口被高热一烫也会翻出白色。”

   崔捕头手里拿着两个枪头推测着,如果不是亲眼见了那杀猪男人的一番演示,他断然想不到这枪头还有如此妙用。

   “头儿,我记得咱们早上过来时,没见这房里有这东西啊。”一个差役问道。

   崔捕头瞪他一眼,他能不知道吗。

   如果没有杀猪男子的启发,他们今天一早见到这枪头也会当没看见,还不如重新被派过来带着目的搜查呢,这样一看就能知道这制作精妙的凶器的用法了。

   他万分同情地看了一眼稳坐在书案后不动如钟的儒雅公子,摊开手里拿着的枪头抱怨道:

   “这也不对啊,滚水很容易就凉了,后面温度达不到人又没死的情况下,也做不出那样的伤口吧?”

   文非吾嘴角轻扬面露嘲讽,他指了指空枪头一侧特制的如同铜爵杯口一样的凹槽。

   “我猜测是这样的”,他笑了笑。

   “滚水注入之后,再将实心枪头插进注满水的空心枪头中,让水慢慢从凹槽中流出,之后再不断注入滚水,如此保证空心枪头里的水温一直是高热的滚水。”

   崔捕头呆了!

   他看看手里的空心枪头,一边的凹槽设计如同铜爵杯口,“文公子你说的很对,但是……”

   但是你没有必要说出来吧,难道还不知现在自己已经是最有嫌疑的杀人犯了吗?

   “我没有杀人,说来可笑,我甚至没有见过白秀才此人,倒是家中老仆提起过几次。”

   “昨日黄昏,家中仆人将珈蓝赶了出去。深夜时她托小狼带消息说要见我,我与小狼一起到了隔壁,给她留了些银两,言明此生不再见。”

   “今早在家里听到她叫喊,我带着家人一起过去,青鸾书院里几个学生也在场,那是我第一次见白秀才,也是第一次见你们所说的死者,人不是我杀的。”

   文非吾摊摊手,“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她住的草屋还藏着这样的枪头……珈蓝是半年前昏死在山道上被家中仆人所救,之后她便自己留下来,住在草庐后屋中。小狼是珈蓝救下的乞丐,我们一起找大夫治好了他的病,小狼就自愿留下来说要报恩……”

   环视四周,只见到泪眼婆娑的德伯和满腔怒火的德婶,珈蓝和小狼同时不见了。

   “我没有认清楚他们藏着的这些心思,怪我识人不明”,非吾叹口气,“从你们找到凶器又找上我开始,我就知道珈蓝和小狼大概会串供诬陷我是杀人凶手了。”

   “不是我们公子,不是!”德婶喊道。

   “我私下跟那女人谈过无数次请她离开,她和我说话时明明是个蛇蝎毒妇,偏偏见了公子又装得贤淑善良,她蒙蔽了公子!”

   “小狼竟然也是要害公子的啊!”德伯呜咽道。

   文非吾摆摆手,制止他们再说话。

   “昨夜把我请过去,现场只有他们两人在,我若想要脱罪需要他们两个作证,但是,他们两个恰恰都想指认我是凶手吧。”

   “崔捕头,我想此时珈蓝和小狼已经到衙门里认罪了吧,他们会清清楚楚地说我是杀人凶手,他们被迫协助我,目睹了整个杀人过程。”

   崔捕头摇摇头,“这个我还不知道。”

   但他心里本能地感到事情是按文非吾所说的在发展。

   德婶尖叫一声哭喊道:

   “公子是冤枉的啊,我们要给老爷写信,我们要让老爷替我们洗清冤屈!”

   “德婶”,文非吾忽地站起身冷声喝道。

   “这件事不要告诉父亲”,他闭上眼身子轻颤。

   “我一个白衣书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书匠,哪里需要这些大人物们下这么大的功夫来陷害?他们本就是想要通过我来击垮父亲。”

   崔捕头神色黯然,果然是文阁老的儿子,他已经将整件事看得清透,这些人是要害他,而且要拿此事打击文阁老。

   文非吾走到他面前伸出双手,“崔捕头可以带我走了,我是嫌疑人,但没有做过的事,我一个字也不会认,至死不认!”

   崔捕头按着非吾的手长叹一声,向身后的差役摆摆手,“带走吧。”

   又向差役嘱咐道,“枷锁进了衙门再上,路上避着人……这案子还没定下呢!”

   几个差役施礼纷纷应是,文非吾向崔捕头拱手做谢,又道德伯德婶保重,便转过身跟随众差役下山。

   崔捕头留在最后,眼看前面几人已经在山道上转过弯,他调转身子又回到草庐门口。

   “两位叔伯婶子,依在下愚见,还是给京都家里去封信把事情说出来更好。”

   崔捕头向德伯德婶躬身行礼后低声劝道:

   “即便为着不连累文阁老,也须得提前给他老人家报个信也好让他提前做准备。”

   “况且,文公子这个案子也并非全无可转圜的余地,文阁老他见多识广又有人望人脉,哪怕请皇上派个钦差过来呢,对文阁老来说也不难办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