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宸华引》

宸华引_分节阅读_第59节

《宸华引》 河阳织造 4542 2021-05-06 16:49

  D-了,将手臂倚在榻旁,手里拿了个镂金丝梅花嵌螺钿剔红边框的盒子解释着:

  “这几日孙女又新得了个古方面脂的做法,以零陵香、丁香、辛夷……说多了怕皇祖母记不得,总之是足足十七样香料,混了鹅脂、羊髓、羊肾脂、猪胰、猪脂一起煎制而成的,世间怕是只此一家,先赶着给祖母用。”

  她揭开盒盖用手沾了一些,轻柔地抹在太皇太后的手背上。

  李宫令心里一紧,却见太皇太后的目光仿若无意地看过来,只得重又垂首肃容站着。

  第114章 败笔

  太皇太后抬起手背嗅嗅气味,又对着光仔细端详半晌,脸上神色十分满意受用,口里说道:

  “你这丫头打小知书达理,手上灵巧不说,单是捯饬这些物件的心思,啧啧啧,也不知谁有这个福分当咱家的驸马呦。”

  打小知书达理?

  李宫令心里笑了笑,太皇太后在晏安行宫足足困了二十年,哪里见过嘉和公主打小的模样。

  这天家的情分也真是奇怪,单看今日两人的相处,比之寻常人家的嫡亲祖孙也要亲上几分,谁又想象得到这二人毫无血缘关系,甚至到了今日二人见面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过来了?

  “皇祖母您瞧”,嘉和公主将自己的脸凑到太皇太后眼前,“这东西我用了几日,要是皇祖母这样的顶顶美人儿用了,姿容怕不是要更美上几分?孙女儿都不好意思跟您站在一起咯。”

  二人又絮絮半晌如何养肤护颜之类的话,太皇太后面上逐渐现出些疲意,嘉和公主乖觉地起身道:

  “孙女儿再回去多做几盒这样的面脂,赶明儿给秋姐姐和暖晴妹妹他们也送上几盒去。”

  说着又搂着太皇太后的胳膊腻歪道:

  “祖母可别嫌孙女儿烦,孙女儿之后可要常来您宫里的。”

  太皇太后也一脸慈爱的笑意,拍拍女孩儿的背,“就怕你不来呢,可别嫌弃老婆子黏人才好。”

  李宫令亲自捧了嘉和公主的大红猩猩毡羽缎斗篷来,又将她一行人送至福宁宫大门上方回。

  刚跨入暖阁,便听到太皇太后清灵的声音问道:

  “你说昨夜张平独自去见了仪太妃?”

  李宫令正正神色,点头应道:

  “是。”

  “你说,这仪太妃会不会也是当年的她留下的人?”

  当年的她?

  李宫令仿佛记起了什么令人不安的事情,一贯四平八稳的面色有些惊动,她歉意地躬身下礼:

  “太皇太后恕罪,婢子这就去查。”

  太皇太后摇摇手,“你别急,咱们不在宫里二十年,想要事事尽知还需要时间呢”,她唇角浮现两个梨涡,“人手不够可以找万侍卫帮忙,他是少些历练,但至少是个忠心可靠的。”

  “依婢子看,这嘉和公主在您跟前好像太过伶俐讨巧了些,会不会也是仪太妃授意的?”

  想起嘉和公主的生母便是仪太妃,太皇太后嘴角刚浮现的笑意也隐去了。

  “不管是不是,小心些总是对的”,她目中寒光乍现,“不管是谁,都别想在哀家和皇帝身上动歪心思。”

  嘉和公主因尚未婚配,仍然住在后宫之中。

  此时她和心腹侍女孑然穿行在冬雪初霁的午后宫巷,两人一前一后地在谈论着什么。

  “难为公主了。”

  那侍女满腔歉然心痛,从前是尊贵荣宠的金枝玉叶,先帝的掌上明珠,如今在这宫里只如同个寄人篱下的客人。

  “萧关,你想多了,我并未觉得有多难为。”

  嘉和公主满脸平静无波,与方才福宁宫中娇俏讨喜的少女判若两人。

  她有两名心腹侍女,名字也是她自己在四岁时取的,分别叫征蓬和萧关。

  她最爱的并非是寻古方炮制香料胭脂,她爱骑马射箭,四岁读王摩诘文集,便对这首使至塞上分外神往。

  征蓬出汉塞,萧关逢候骑,正是她两名侍女的名字出处。

  “虽然对我来说她算个生人,但我知道她很关心铮哥哥,铮哥哥不会害我,她就也不会。”

  公主的话很简短,但后面的意思萧关已经领会到了。

  公主和皇帝感情好,她也可以尽力去讨好皇帝的祖母。

  “眼下这宫里,我和母妃算什么?”

  嘉和公主笑得惨然,“不过是仰人鼻息罢了,公主哪有什么娇贵的?遇到不太平的时候还要被送出番邦和亲呢。”

  萧关低头默默,对于眼前的处境,公主比她看得清,也比她想得开,但是,仰人鼻息,对于一个公主来说,真的是太苦涩难熬了。

  “咦”,嘉和公主伸手挡住萧关,望着远处的巷口,“皇帝哥哥不是去了卫府吗?这么早就回来了?”

  萧关也抬头望向远处,红墙琉瓦的夹道尽头,正是皇帝日常的仪仗在缓慢经过。

  “这是要去太皇太后那里吗?”

  时序近年下,京都城里经过这大半年的平静和休养生息,大街坊巷之间渐渐生出平和之气,小年之后,每日都有炮仗烟花在京都的街头巷尾燃起,劈头盖脸溅落满地喜气。

  连居于重重宫阙之内的天子,也偶尔被这些平民喜气沾染,常日里的皇帝眉梢眼角总带些笑意,今日却是不同的。

  “皇上”,乔公山落后皇帝一步,低声回禀道:

  “邝离那里刚刚递来的消息,昨夜张平去见了仪太妃。”

  皇帝拧起的眉头在前额虬结成一团,“仪太妃?张平?”

  这后宫中七折八拐的关系还真是处处让人惊喜。

  “还有”,乔公山迈了一小步缩短与皇帝之间的距离,声音轻若蚊蚋:

  “邝离还说,不止咱们在留意张平的动静,昨夜他也看见了福宁宫的李宫令。”

  “大伴你发现了吗”,皇帝咧咧嘴,“皇祖母对延陵王和张平的恨意比我还多。”

  他的这位血缘上的祖母,前十几年的人生里从未谋面的祖母,也是一个有秘密的人罢。

  “太皇太后关注张平的动静也属正常,毕竟她如今能仰仗的只有皇上,那对皇上不好的人,她也都不会喜欢。”

  乔公山斟酌着词句,谨慎地回答。

  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虽然是祖孙两个,但皇帝对她的情分甚至比不上卫老太太。

  太皇太后既然能对张平如此关注刺探,背地里对皇帝的窥伺揣度自然也有,这个发现对皇帝来说终归不是件愉快的事。

  “你说得对”,皇帝笑容和煦,但眼中没有笑意,“至少现在看来,祖母和我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她不会做对我不利的事。”

  这话乔公山不敢接,又知他今日因林宜秋之事心里不痛快,只得打岔道:

  “皇上和卫大人联手,果然是什么难题都迎刃而解。这什么空城计呀、金蝉脱壳呀、围魏救赵呀这样戏文里唱的好计谋,小人是如何也想不到的。”

  乔公山指的是昨夜皇帝和卫承晔用计,暗中将钱石护送往西南路军中,却让陆祥的巡防营在卫府周围故布疑兵吸引对手,卫府早早布置了人手和机关只待引君入瓮,果然引来了一大批死士。

  皇帝听他说得不伦不类,噗嗤笑了。

  “大伴你别瞎说了”,他收敛了几分笑意,“这现实可比戏文里唱的难过多了。”

  但是难得这么一次,他和承晔联手将对手诱入圈套并且大获全胜,他心里还是痛快的。

  唯一的败笔是,最后留下的活口逃掉了,剩下的人要么被杀,要么在被俘获的第一时间便咬毒自毙。

  明天上架啦

  明天要上架了。

  第一本书,目前只有25万字,仅仅是个小开端。

  鞠躬致谢能走到这里的小可爱们。

  其实这个开端,也是我作为一个新手作者不断发现、调整、沉淀的过程。

  很任性地想写男主文,在历史频道和女频之间犹豫良久,最终落定女频古言;

  这书其实在写了15万字存稿之后才开始发布的,签约很顺利,但大约在30章的时候,发觉故事情节的强度不够,因此放弃掉剩余的存稿,开始重新拟定大纲、改故事;

  在推进故事之时,又希望能有节奏地出现反转和爽点,这段时间就出现写了大段之后不满意,重新回头再写的时候,但是我相信作为一个作者,这些笨拙的虔诚是应该有的态度,这是我会一直努力的方向。

  ……

  新手常见的错误,基本也都试过一遍,如果大家一直追读,应该能发觉我在逐渐地调整写法,希望能将好故事写好,在大家能轻松读下去的同时,觉得舒爽愉悦,偶尔还能有些触动和思考。

  当然,行文至此还是有许多不足,比如作为新手开文就是双主角,故事开头便已将视野放在了朝堂天下,各个角色的代入感立体感还是差些……写文过程中就逐渐发现自己需要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多,但新发现让我欣喜和感激,我喜欢写愿意写,我还有机会一直写。

  就够了。

  但是,,,新手为爱发电也需要米粮吖,希望小可爱们可以用零钱支持首订,后续多多支持订阅~~

  首订,首订,明天的首订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截止这一刻后台收藏5646,作为新手其实在发觉有人喜欢这个故事时已经很满足了,但作为想一直写下去的作者,,,这数据无疑是扑了(⊙︿⊙)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把故事写下去,努力写出更好的故事。

  目前的计划是上架后稳定日更6000+

  新手做个梦,如果遇到打赏,或者单日打赏总和到,会有加更~

  请大家原谅,我作为一个新手,想认真写好故事,因此更新速度偶尔会卡壳,希望后续在越来越顺手的情况下能够每日爆更一万。

  《宸华引》顺利完结之后,还会有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

  我还想一直写下去,也希望小可爱们能一直读下去~

  ps明天的章节会在上午11点发送,小可爱们记得订阅。

  第115章 毒药

  孙老刀昨日连连受了惊吓,一整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但是今天一早坐在衙门里,他觉得自己往后要发达了。

  先是在街头偶遇皇帝,自己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想必在皇帝他老人家,啊呸,不是老人家,是少年天子,想必在少年天子的心中能留下些印象。

  当夜他家陆大人又被皇帝单独召见,还分派了秘密任务,由孙老刀全权负责的,他可以直接给皇帝办事了。

  这种机会,他们老孙家往上追溯七八代恐怕也没有这样的体面。

  昨夜他带着巡防营的兄弟分成五股小分队,以加强巡视为由将卫府周边的要道都封死了。

  这情景,连他这个粗人都知道定然会有不速之客要意图潜入卫府作案。

  果然刚刚入了夜,就有十来个黑衣人飞掠过来,老刀铆足了劲带着手下弟兄穷追不舍。

  那帮狗贼还真够本事的,巡防营的兄弟全靠人数上的优势压制他们,几乎追了半个城才将那伙贼人全部灭了。

  “头儿”,一名巡防营的老兄弟凑近孙老刀禀报,“伤亡情况报上来了,咱们巡防营的兄弟死了三十七个,重伤十二个,轻伤十六个。”

  “哎呦”,孙老刀咧嘴咝一口气,“下手轻点老杨!”

  他冲老杨头上轻轻扇了一巴掌,昨夜立功心切,死咬住一个黑衣人不放,自己腿上还被人划了一刀,好在是皮肉伤。

  “把名单列好,连带家属抚恤一并报上去罢,大伙算是立功了。”

  孙老刀叹口气,跟着他们陆大人,连厉氏之乱时都能全身而退没有被牵连,这次巡防营确实损失很大。

  但是俗话说祸福相依,他们这次牺牲,新皇帝一定是记在心里了。

  要发达了呀,孙老刀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头儿,我方才听见陆大人跟师爷说事儿”,老杨轻手轻脚地帮老刀包扎着伤口,嘴里却一下没停,“昨晚那些黑衣人分了两批,那群人把咱们引开后,余下的十来个进了卫府。”

  “你说啥?咱们中计了?”

  孙老刀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被人调虎离山了?不是立功是犯错了?!

  老杨又悄声在他耳边嘀咕:

  “我方才还零零碎碎听了一耳朵,大人和师爷仿佛在猜测,卫府是个空城计,黑衣人要找的目标不在那儿,咱们只是故意布在外面的疑兵。”

  老杨记起他们陆大人做出这番猜测过后,在孙师爷面前又把皇帝狠夸了一通,末了还颇有兴味地说了句:

  要做疑兵就做好疑兵,皇上不说咱们就当不知道。而今咱们这个成果,算是立了功了,这个功劳皇上一定记在心上。

  “大人还说,咱们是立了功了,皇上一定会记在心上的。”

  老杨将陆祥的原话复述给孙老刀,又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了。

  此时卫府前院。

  皇帝离开后,承晔和宜秋仍然留在费鸣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