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590 2021-05-02 12:55

  D-弘治皇帝是否在世,是否康健,又是否被软禁。

  毕竟弘治皇帝突然便下达了这道旨意,这从始至终都让人有些费解的。

  说句实话,刘健这些人也是许久不曾见过弘治皇帝了。

  自弘治皇帝突然让谢至监国之后,他便就没见过了,若不是他相信谢家的人品,他也就怀疑是谢至联合朱厚照把弘治皇帝给怎么着了呢。

  刘健虽说没见过弘治皇帝,他却非常清楚,对于这个问题他必须采用肯定回答,一旦回答一个否字,这里必定会乱。

  片刻后,刘健点头应道:“见过啊,昨个儿还才见到。”

  刘健出言保证之后,虽还有人心有存疑,但此事总归也是过去了。

  倒也没人再在此事之上抓着不放,不过这些朝臣却也是三心二意的,难以把心思放在平叛之上。

  谢至也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弘治皇帝怎么着都有必要露一面了。

  不然的话,京中朝局也会不稳。

  谢至正想着,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道陛下驾到的声音。

  心中还疑惑的朝臣很快便来了精神,默默的等待着弘治皇帝入殿。

  朱厚照更是激动,起身三步并作两步便迎接了出去。

  走至弘治皇帝身边,眼里都快要含着泪水了,喊道:“父皇。”

  弘治皇帝对如此这般激动的朱厚照却是表现的颇为淡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应了一声,便抬脚走近了大殿。

  进入大殿之后,那些文臣武将的张望了半晌,才终于反应过来开始见了礼。

  见礼之后,弘治皇帝依旧如往常那般坐在了龙椅之上,平淡道:“太子这些时日监国可还好吧?”

  朱厚照监国如何,弘治皇帝可是一清二楚的。

  厂卫的那些探子,现如今效力的可还是弘治皇帝,不说是朱厚照和那些文臣武将的行动,就是谢至所有的行动待在乾清宫的弘治皇帝可也是了然于胸的。

  就单单只是这个事情,朝臣的反应以及表现,弘治皇帝用不了多久便都能掌握的。

  说来的话,平了安化王的叛乱之后,弘治皇帝对朝臣的一些试探也都差不多了。

  藩王叛乱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在其他问题之上朱厚照也没有不能解决的了,弘治皇帝完全也可放心了。

  在弘治皇帝询问之后,原本还吵吵闹闹,好像有很多话要说的朝臣一下子都哑口无言了。

  其实这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敢当着弘治皇帝的面说朱厚照的不是,而是在监国的这几日时间,朱厚照表面还算是不错的,对于一个少年,能在处事之上做到有理有据便已经是不错了。

  没有人回答,弘治皇帝便自行出言,道:“这样看来的话,太子表现还算可以,既是如此,朕想着便还是让太子再继续把这个监国太子做下去吧,借着这个机会,太子也正好可历练一下,而且朕也还在,出了问题,有朕和各位卿家帮着也不会出大问题。”

  对于这个事情,这些朝臣也无法再做反驳了。

  虽说在皇帝在宫中之时便让太子监国,这样的事情史无前例。

  但若说是让太子历练一下,这也不是不可。

  不论那些朝臣出否存在不同意见,反正是弘治皇帝也并未再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大手一拍,道:“安化王叛乱,朝廷也许及早应对,各位卿家有何意见,便早些说来吧。”

  弘治皇帝开口提问之后,终于有人开始就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道:“臣以为,安化王既然是以讨伐谢至为借口,不如处决谢至,以寻求安化王尽早退兵,如此也可避免免去刀兵之祸。”

  当事人还在这里,这便直接说是要处决他,这真的好吗?

  弘治皇帝在,自然是要以弘治皇帝为主的。

  弘治皇帝不说话,朱厚照心中虽有火气,也有不同意见,却也是保持了沉默,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都没有表示,谢至也就颇为的淡然。

  谢至还是相信弘治皇帝还是能够有这个洞察力的,安化王起兵的狼子野心,关键之处根本不在谢至身上。

  当初朱棣起兵,也是以讨伐朝中奸臣的,可若是建文皇帝真的杀了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三人,朱棣便会罢兵吗?

  答案肯定是否认的,这点即便是身为朱棣后代子孙的弘治皇帝不愿承认,那都是事实。

  第356章 一月克敌

  有人如此开口之后,立即便有人出言反驳。

  能在这个时候出言说话的那定然是与谢至关系非同一般之人。

  “放屁,安化王谋反之心昭然若揭,他若意见,直接与陛下提上折子替便是,从他带兵闯进衙门,诛杀朝廷命官,其反派之心便已经是昭然若揭了,汉时七王之乱,晁错被诛杀,依旧也并未让藩王罢兵,如今我朝廷兵强马壮,也并非当初汉时,非要以诛杀臣子来平息藩王怒火之时,你这般行此意见,难不成是因谢至搞没了你手中的地,你在公报私仇不成?”

  没错,敢这么毫无顾忌,又站在谢至立场说话的人,除了张懋也没别人了。

  经张懋这么一质问,刚才还慷慨陈词之人立即哑口无言了。

  半晌之后,结结巴巴的道:“休要冤枉人,在下是贱卖了土地,但却也是公私分明的,岂会公报私仇,某说这些实实在在的都是真心话。”

  真心与否的不得而知,从其结结巴巴当中的回复之中体现的都是底气不足。

  被张懋指责了这么一番,本来还想借此刁难谢至之人,由于心中有鬼,担忧被张懋抓住机会回怼也不敢跳出来多言了。

  肃清了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张懋紧接着便又出言,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先祭祀宗庙,削安化王王爵,之后,便派将领督宁夏甘肃军务,紧急调兵围堵安化王一党。”

  张懋好歹也是身经百战的,见过的大阵仗可不少,对付区区安化王的叛乱可谓是小菜一碟罢了。

  说句实话,张懋听闻安化王叛乱后,除了大骂一句乱臣贼子之外,内心还是有那么些许的兴奋的。

  毕竟,他手里的那口大宝刀也是好久没见血了。

  张懋出言之后,弘治皇帝终于问道:“英国公有如何退敌妙计?”

  张懋在听闻安化王叛乱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考量了退敌的计划,之后才进的宫。

  在弘治皇帝问及之后,张懋很快出言回道:“若能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臣愿亲自领兵克敌,定能在一月之内克敌。”

  张懋绝非说大话之人,他既然敢这般保证,那十之便是能够成功。

  有了张懋的这个保证,弘治皇帝完全就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的话,弘治皇帝便也就不着急了,直接朱厚照询问道:“太子,你看呢?”

  朱厚照想了一下,嘴中最终却也并未把他想要亲自领兵出战的想法说出口,点头附和道:“儿臣之见可行。”

  朱厚照可以领略不到弘治皇帝的意思,他却是知晓张懋这样安排是否可行,对于排兵布局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朱厚照回答之后,弘治皇帝轻轻颔首,道:“那太子以为除了张将军所言这些,还需有何种安排?”

  弘治皇帝从一开始对这些事情的安排便全都是对朱厚照的历练。

  在弘治皇帝问出口的时候,朱厚照觉着已是没什么需要安排呢的地方了,但他父皇既然询问了,好歹他也是应该回答上一句的。

  因而回了一句:“儿臣以为让张伴伴随英国公一道前往总镇军务吧,如此也方便朝廷与平叛大军的联系。”

  弘治皇帝已打算把朝中大事渐渐托付给朱厚照了,对朱厚照的一些建议,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都会毫无条件的答应下来的。

  在朱厚照才刚说了自己的想法,弘治皇帝便没有任何停顿的道:“那便带上张永吧,明日英国公陪同太子革除安化王王爵,英国公之后便立即出发平叛吧。”

  丢下这个安排之后,弘治皇帝便站起了身。

  在起身之后,才道:“朕只有太子一子,无论如何,将来都是要有太子来即位的,太子顽劣也是因没有其他兄弟比较,身上所担负的事情太少,为了能让太子得到历练,避免祖宗江山社稷蒙尘,使我大明百姓受苦,朕便想着多给太子历练机会,好让他快速成长,将来能做一代圣君。”

  弘治皇帝所言的这些有理有据,没有丝毫的破绽。

  就弘治皇帝刚才的这些表现又以往那宽仁的圣天子也没什么区别,那些朝臣也实在是不相信那个夜夜笙歌的人会与站在他面前的是同一人。

  弘治皇帝讲完这些话,在那些朝臣们未有所反应的时候,便直接离开了大殿。

  弘治皇帝离开,谢至才在朱厚照身边,道:“殿下,时辰也早了,天马上也便亮了,不如就让下面人准备些早饭,让大臣们吃了后便回各自公房去吧,平叛之事虽说只需英国公出动便是,却也还是需要朝廷后盾保障的,实在没时间再让那些大臣们回家歇息上一趟再回来办公了。”

  在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八小时工作制,官吏加班,随时被叫回来上班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只要朝廷有事,连续干八十个小时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谢至的建议也有理,朱厚照挥手喊来谷大用准备早饭。

  随之便朝殿中的大臣,道:“早朝时间马上便也到了,现在除了平叛也没什么大事要商讨了,借着这会功夫,各位吃了早饭,便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像这种连轴转也是常有的事情,朱厚照这般安排,这些朝臣倒也没人有不满的地方。

  安排了这些后,谢至便与朱厚照打了声招呼直接离开了奉天殿。

  不知晓是否是因为他心里作用,他感觉弘治皇帝好像憔悴了些。

  对弘治皇帝的身体,谢至还真是有些担心。

  离开奉天殿后,谢至便转身去了乾清宫。

  等谢至到达乾清宫的时候,弘治皇帝正在萧敬的服侍之下褪去外面的衣物,瞅见谢至到了,抬手道:“来了,坐吧,朕叫了早饭,一道吃点吧。”

  弘治皇帝既然邀请,谢至倒也没拒绝,笑嘻嘻道:“谢陛下。”

  谢至坐下后,弘治皇帝开口问道:“依你之见,英国公在一月之内能否克敌?”

  弘治皇帝对外外面说要让朱厚照监国,实则朝中内内外外的大小事情,弘治皇帝都在操心之中。

  对于弘治皇帝的这个问题,谢至想都没想,便道:“臣之见或许用不了一月便能够克敌了,也许在英国公还未赶到地方,安化王叛乱也便解决了。”

  史书当中安化王叛乱到底是如何平息的,谢至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唯一一点谢至还是知晓的,安化王叛乱都不及宁王叛乱进行的时间久便被平息了。

  这两场叛乱看起来好像虽都不是朱厚照直接指挥才平叛的,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没进行多长时间。

  就这两场叛乱就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开始的毫无征兆,平息的也是毫无征兆的。

  以前卫所成那般都能够轻易平叛,现在的卫所在谢至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明显改观了很多。

  就这般情况之下,还愁不能平叛。

  弘治皇帝却是并没有谢至那般乐观,道:“平叛容易,但骑兵叛乱所造成的影响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宁王叛乱,朝中一大批为之摇旗呐喊,安化王叛乱恐也有不少这样的人。”

  谁为安化王叛乱摇旗呐喊很容易便显现出来的。

  人都是自私的,对于这个问题谢至也着实不好言语。

  谢至不说话,弘治皇帝倒是自己叹道:“不管怎么说,太子在这些事情的处理之上倒也还算可以,今日朕若是不出现,太子自己也便处理了。”

  说起这个事情,弘治皇帝还是带有些许的欣慰的。

  第357章 来存钱了

  朱厚照的表现无论从哪方面来讲的确也算事无可挑剔了。

  弘治皇帝的满意虽说不会当着朱厚照的面去说,但在私下当中也是能够说说的。

  对于谢至来说,他好歹也是朱厚照的伴读,而朱厚照的这些改变也都是在他做这个伴读之后才开始的。

  说来说去,朱厚照的改变也是因为他,他的欣慰可是丝毫不比弘治皇帝少的。

  弘治皇帝对朱厚照的表现虽说还算欣慰,但在谢至面前,弘治皇帝反过来调过去的也就只要一句话,让谢至尽心帮扶着朱厚照。

  对于弘治皇帝的这些期盼,谢至也便只有答应的份儿了。

  对弘治皇帝的所有鼎湖都答应下来之后,又与弘治皇帝吃了对顿饭之后,谢至便直接离开了乾清宫。

  才从乾清宫出来,还没走几步走,萧敬便从后面追了上来,开口问的第一句话便是道:“可寻到良医了?”

  在这个问题之上,谢至绝对要比萧敬上心。

  自从弘治皇帝病了之后,他可是每日都就此事督促一遍手底下人。

  可若想找个一般郎中或许简单,可他要找的是一个能够治疗绝症的良医,这岂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