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三百两?倒是不贵。”
王锦脸上有了兴奋之意,没等他开口。
谢至又道“何家小子被烫伤,也不多与你要,一千两这身衣服都值三百两,一条人命总归是值一千两的吧,本县看你也是受家里出来,也不为难你,给你个对折,五百两,何掌柜赔了你衣服,你还得拿二百两吧?”
王锦原本以为谢至是来给他做主的,没想到做主对象却是换成了何二。
王锦气急,起身指着谢至,道“何狗屁知县,知晓也是谁吗?”
这王锦绝对是个名副其实草包了。
谢至官职虽小,那也是朝廷任命,竟还敢当面辱骂?
扣上一个藐视朝廷,当场斩杀都可能。
未等谢至表示,一旁的李甲就已经是一巴掌打了过去。
也不知晓李甲用了多大力气,一巴掌下去,王锦被打倒在地,嘴角处也被牙磕破。
其随从扶着自己少爷,愤愤想要指责李甲,却被李甲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二百两,那二百两,你们走,不然,本县就得派人往你家中走上一趟,讨要这笔银子了,不过,在此期间,可就得委屈你去衙门吃几日饭了,当然,这个饭是免费的”
谢至虽不知江南王家名气有多大,但王锦一身华衣,且如此嚣张,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王锦迟迟不见行动,谢至吩咐“既然这位兄弟不愿拿这笔银子那便带回去了,天越发冷了,莫要再有冻死囚犯之事再发生了。”
谢至完全是在吓唬王锦,县衙大牢也没关过人,何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
谢至这番恐吓终究还是有些效果的,王锦很快利利索索的拿了银票出来,找了两张一百的,咬牙切齿的递给了谢至。
谢至收了银票,顺手给了何二,道“先治伤,剩下的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拿了银票,谢至又道“吩咐下去,我云中陶瓷不再卖与江南王家,这两人也能尽早让他们离开云中”
。
第172章 视察云中卫
从茶肆出来后,谢至便带着弘治皇帝和谢迁走至一旁,悄声问道“陛下,爹,你们怎来了?”
茶肆中,谢至的处理方式,弘治皇帝应是还较为满意的,面上扯起了一道笑容,笑呵呵的道“怎么?不欢迎?”
这是谢至欢迎与否的事吗?谢至不欢迎,也不来吗?
再说了,谢至若说不欢迎的话,弘治皇帝他还能打道回府?
谢至嘻嘻一笑,回道“哪能呢?走,会县衙,臣吩咐准备酒席,粮食都是今年才打下来的。”
没成想,弘治皇帝却是拒绝了,道“不必,先带朕去云中卫瞧瞧。”
弘治皇帝下达旨意后,又与谢迁询问,道“谢卿,不累吧?”
谢迁即便累,也得回答个否定之言的,“不,不累。”
弘治皇帝在听谢至回答后,也不再多言,道“那好,先去云中卫瞧瞧,在两狼山上还有书院吧?听说程敏政也被你拉过来了?”
云中的一些事情固然是谢至报于弘治皇帝的,那更多的却也是弘治皇帝从锦衣卫和东厂得知的消息。
毕竟,弘治皇帝对云中的期待也是很大的。
谢至笑了笑了,如实回道“是啊,程先生学富五车,辞官归隐着实有些荒废了,唐寅与臣说起了此事,臣便让他请来了程先生,现书院已有学生五十余人,至少也有秀才功名,都可参加下一场的春闱,这些学生中贫寒子弟占数较多,春闱高中便可外派于知县,他们所治之下便就是下一个云中。”
一县富一国,本就是弘治皇帝同意的,所以在当着弘治皇帝面说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忌讳的。
弘治皇帝带着些意味深长的笑意,道“这么说来,你已在培植自己的门生了?”
这话说的怎这么吓人呢?谢至即便有这个想法,但也只能是强大大明之时多增加些人手而已,可没有其他想法的。
谢至连扯起一道笑容,回道“他们倒也算作是臣的门生,但更是天子门生啊。”
不管谢至是否有这个想法,但该辩解的时候还要辩解的,不然的话,误会只能是越来越深。
弘治皇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回道“你小子倒也会说,行了,先去云中卫,朕自此微服私访出来,莫要暴露朕身份,若实在需要解释,便说朕与谢卿乃是京师来的客商便好”
弘治皇帝果然是老实人,撒谎编制个借口都显得那么拙劣。
只是可能有资格去云中卫吗?只是客商能带十几个护卫随行吗?
这话说出来,可不容易被人相信的。
算了,皇帝的错误也不是那么容易指出来的,客商便客商吧,由他陪着,即便有人怀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他自己开心便是。
谢迁侯在一旁,所有事情都与他没什么关系,但自家儿子与皇帝的对答,却让他不甚欣慰。
看来,自家儿子也已经是对官场这一套融会贯通了。
没想到,自家儿子天生就是做官的料。
谢至带着李甲陪着弘治皇帝上了两狼山后,便直往云中卫营地而去。
有谢至带路,即便是多了几个陌生人的面孔,也不曾有人阻拦。
一路进了营地,谢至带着弘治皇帝率先到了校场。
校场之上,正有新兵练习长矛。
而率领兵丁练习长矛着正是朱厚照。
朱厚照早就听贺良说弘治皇帝到云中微服私访的消息了,因而练兵比往常更卖力。
弘治皇帝站在一旁,也不知晓是真没瞧见,还是假没瞧见,只管专心练兵,对弘治皇帝根本就不做搭理。
倒是一旁陪着朱厚照的张永和谷大用瞧见了下面的弘治皇帝,看到朱厚照练习的这么卖力,叫不合适,不叫好像也不合适。
就在二人为难之际,谢至朝其摆摆手把二人喊了过来。
张永和谷大用两人屁颠屁颠的跑来之后,正准备行礼被谢至拦了下来。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作甚,这二位是从京师来的客商。”
张永和谷大用能在宫中混的风生水起,那都是有玲珑心的,谢至这么简单的一句,他们便也就明白了,停止了行礼,只是拱手示意表示了礼节。
弘治皇帝点头示意,未作多言。
谢至随口问道“守仁兄在何处?”
云中所有的训练都是由王守仁负责便指定的,找到了王守仁才知晓云中卫兵丁所有的训练都在何处。
张永开口道“当是在后山,进日有兵丁在练习火炮。”
谢至有些急切的出言问道“怎么?实弹?”
谷大用抢着回道“是实弹。”
张永之后淡淡的又道“今日,不仅是火炮练习实弹,火铳都装填了实弹。”
张永话音才落,突然,远处传来轰隆了一声。
紧接着,一阵浓烟伴随着升空。
弘治皇帝比谢至都着急,急吼吼的道“走,去后山”
后山,一排二十几门火炮齐刷刷的对准远处的山坳。
“点火”
随着王守仁的一声命令,二十几门火炮齐刷刷的朝远处发射而去。
现在云中卫所使用的火炮虽说还是点火式的,但是射程却是厉害了许多。
比以火器著称的神机营都强。
随着火炮发射,弘治皇帝和谢迁皆都有些诧异,弘治皇帝开口道“谢卿,这火炮比神机营还要强些吧?”
弘治皇帝对谢至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谢至也没自作多情,以为这是在称呼他,所以并着急作答。
站在弘治皇旁边的谢迁,听了弘治皇帝这番回答后,顿了一下道“是要厉害些。”
神机营自创办以后,便一直在原地踏步了。
半晌后,弘治皇帝又道“这火炮为何如此?朕记得这工匠也是从神机营派给你的吧?”
谢至颇显自豪,得意洋洋的“那工匠着实是神机营的,臣自己研究了些想法,本是想交于那工匠改进一下,没成想,那工匠没能掌握好关键途径,出现了炸膛,没办法,臣只得自己动手了,自己研究了一下,交于那工匠的儿子打造了第一杆新式火铳,后来稍微改进了一下原本的火炮,便有了现在这种火炮,这种火炮虽说没办法取掉火绳,但射程已是极大的提升了。”
火炮射程,只需要提升一火药的配置,另外在改进一下跑堂便能够办到了。
但若想取掉火绳,变成填充式,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就很多了。
即便只是这些,足以让弘治皇帝兴奋了,在谢至身上拍了一把,笑呵呵的道“不错,不错”
连道三声不错,谢迁脸上的笑意比谢至的都大、
若谢至只是武略高深,谢家诗书传家底蕴深厚,谢迁或许不会为之兴奋的。
关键是,谢至可是连中过三元的,且还有着才思敏捷之称的。
这两样结合在一起,便已经足够了。
又打了一次,王守仁便下令收了火炮。
现在云中所赚的银子虽说是可以支撑云中的训练,但该卖的惨还是得卖的。
“陛下,这些火器倒是强大,不过所需银子却是不少,一门火炮发射一次至少得需要十两以上,完全就是在烧钱,没办法,臣训练也只能是许久才能弄一次实弹。
不过,幸好有殿下陪同着,士气高涨,即便是隔三差五才训练一次,兄弟们训练却依旧却是极为用心。”
弘治皇帝哪能不知晓谢至的心思,问道“需银子的话尽管开口。”
谢至若是与弘治皇帝要银子的话,势必会有朝臣反对了,反正他现在的银子也够,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不招惹为好。
谢至信誓旦旦,拍着胸脯道“臣可自己想办法,需要之时臣再开口。”
。
第173章 丢人现眼的麻烦
在观赏过火炮的威力之后,又查看了燧发枪的发射。
几轮射击之后,谢至得意洋洋的介绍道“陛下,这个燧发枪射程提升只是一方面而已,最关键的是,取消了火绳结构,会极大提升实战之中的效力。”
这个燧发枪虽然还做不到连射,但较之火绳构造也是方便了不少。
弘治皇帝亲眼见识自是比坐在深宫看几眼折子更直观一些。
自见识到火炮威力之后,弘治皇帝便颇为满意,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又道“既是上来了,去书院瞧瞧”
两狼山书院,程敏政正带着五十余个士子分析今年春闱的策论试题。
毕竟这些士子是为下一场春闱准备的,自然是得多训练些有关策论方面的内容。
在五十余人的考桌之前来回转悠的程敏政瞧见门口站着的弘治皇帝大吃一惊,随即快步走出。
走至弘治皇帝身边,正要见礼,弘治皇帝便道“卿莫要多礼,朕微服出来,不必太大声势。”
弘治皇帝既然制止,程敏政也未再做坚持。
弘治皇帝紧接着便出言问道“这些士子来年春闱可有希望高中?”
程敏政如实回道“有十几人应当是差不多的。”
程敏政进士出身,好歹也是做过主考,对这个判断多多少少的也都是有几分把握的。
不过,程敏政所言的这个数字还是有些保守的,最起码在谢至看来,是如此的。
弘治皇帝点头,温和道“两狼山书院不过才五十余人罢了,若是真能高中十几人那可真算是不易了。”
聊了几句,弘治皇帝又看了这些士子先前所做的策论才离开了书院。
在离开书院之后,弘治皇帝便道“朕本是准备自己在云中转瞧瞧,在茶肆中却是没成想发生了那般事情,走吧,再去其他地方转转。”
云中如今的治下谢至还是很放心的,弘治皇帝说是要再去转转,他倒是也未有担忧,问道“不知陛下,要去何处?”
这个问题可是得问清楚的,不然的话,还以为是谢至专门挑好地方过去呢。
沉思一下,弘治皇帝并未给出一个具体之处,回道“先走着”
说着,弘治皇帝便命一旁的萧敬,道“吩咐护卫走远些,莫要跟的太近”
若是距离太远,弘治皇帝这里有事可就不能快速反应了。
萧敬有些为难,但瞧着弘治皇帝如此坚定,不得不应了下来。
萧敬照旨安排之后,弘治皇帝又与谢至吩咐道“把你的人也遣远些。”
谢至虽说对云中的变化有自信,但却也不敢保证,不会哪个贼人知晓弘治皇帝的行踪,做出刺驾之事来。
弘治皇帝在云中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话,谢至可吃罪不起。
谢至满是为难,劝道“陛下,还是差衙役跟着吧,禁卫也撤走了,若再没了衙役”
弘治皇帝既然出来,就是想把云中的情况看个明白的,自是不想带着官府之中来招摇过市,板着脸,沉声道“是对你云中治安不信,还是对你自个儿不自信,若真有险情,你没能耐顾朕与谢卿安危?”
这个险能冒吗?
弘治皇帝踌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