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羡之耳听得知府衙门外的杭州城内喧哗声,道:“辽国呈百年太平,逐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外强中干,所以金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咱们大宋朝未尝不是如此!虽说与西夏多有交战,磨练士兵。培养战斗意志,却也是败多胜少。金国崛起才几十年,就打得辽国溃不成军。如果金国一鼓作气,消灭辽国后。继续攻打咱们大宋,大宋又如何能抵挡?”
薛明德拍拍徐羡之的肩膀,道:“老弟啊,未免太过杞人忧天。大宋与大金已达成海上之盟,大宋攻打南京,大金攻打上京,平分了辽国,咱们大宋只要求收回幽云十六州,其它疆土都给金国。如此多的土地和人口,金国吃上五十年都未必吃得下,哪有胃口继续吞并大宋?”
徐羡之对大金并不乐观,道:“怕就怕大金贪心不足蛇吞象!岂不闻得陇望蜀?古人如此。今人亦是如此。”
薛明德笑道:“即便金国撕毁和约攻打大宋,大宋兵多将广,未必怕他,何况辽国的残余力量定会振臂一呼,在金国后方起火,到时候大宋反攻。一举击败大金和大辽,一统天下,岂不美哉?”
徐羡之叹道:“本朝重武轻文,虽然军队将士用命,奈何朝廷不信任武人,总是派文官和太监做监军。诸多掣肘,且百年无战胜,战斗力已经不可和立国之初时同日而语。反观金国携大胜之威,兵强马壮。上下一心,大宋……危矣!就连薛师兄也高估了大宋的战力,唉,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更是如此。难道老恩师孔太傅也堪不透么?”
薛明德望向北方,道:“老弟,你还不知道么?老恩师知道金国每战必胜。幽云十六州收复有望,高兴极了。连连做了好几篇文章,广为传颂!皇上很高兴。也拿过来抄了一遍呢!”
徐羡之惊道:“啊!老恩师也赞成联金灭辽?他不是反对的么?”
薛明德冷笑问:“他什么时候反对过联金灭辽?亲口跟你说过么?”
徐羡之摇头,道:“那倒是没有。在我离开京城之前,他老人家只是叮嘱我好好查案,不要害怕得罪人。但是听他老人家的意思,分明是反对联金灭辽的!起码他是反对丞相和枢密使的!而丞相和枢密使都赞同联金灭辽!”
薛明德道:“你先别激动。丞相和枢密使都是贪官,咱们老恩师跟他们肯定不会同流合污。但是反对他们,不代表一定反对他们的一切。丞相和枢密使也读四书五经,也诵圣贤之言。难道老恩师也要反对四书五经?诚然,一旦联金灭辽之策正式实施,丞相和枢密使都能在其中捞取功劳,攫取利益。可是咱们老恩师不一样。他一心为国着想,为百姓谋利,一旦收复幽云十六州,大宋便有了御敌于外的屏障,有了增加骑兵战斗力的战马,到时候哪怕金辽联手进攻大宋,我大宋又何惧之有?”
徐羡之问:“难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明确反对联金灭辽?”
薛明德道:“当然有。这个人向来独立独行,皇上也拿他没办法。大家都赞成,偏偏他反对。”
徐羡之问:“你说的可是闲散王爷赵子器?”
薛明德道:“不错。不瞒你说,我怀疑刺杀金国使臣的案子就是他谋划的。王爷和你的想法一样,认为金国狼子野心,不可与虎谋皮,但是王爷平常不参与朝政,在朝廷里没有多少自己人,说话并无分量。以前天下太平,王爷乐得逍遥自在。如今三国鼎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王爷便想出手。他无法直接左右朝政,便策划刺杀一事,破坏大宋和大金的联手!”
徐羡之问:“为何怀疑是王爷谋划此事?”
薛明德道:“王爷在庙堂之中并无多少好友,但是在江湖之上却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并且,他在读书人中颇有威望。读书人和江湖人多有一腔热血,不像文武百官瞻前顾后,万事先考虑自己。他们和王爷一起,策划破坏,由江湖高手刺杀,花船之人乃是万花会之参与,帮助刺客掩护,再由谢苍装死造势,双管齐下!可惜,王爷在朝中无内用,不知道朝廷已然动了杀机,以至于始终棋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