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来?这张世杰对王八阵就那么执着吗?“爹啊!你不会看不出来吧?崖山都没守住,琼州这四面漏风的地方就能守得住?太尉这一招固守,实乃昏招。”一番肺腑之言,说得赵与珞都有点不确定了。“你是说张太尉错了?”“呵呵。”赵维冷笑,“错了倒还好说,就怕”赵与珞皱眉,“就怕什么?”“就怕太尉明知是死,还有意为之。”赵与珞一听,登时炸了:“不可胡言!太尉赤胆忠心,怎会如你所言?”不想,赵维根本不吃老爹那一套,“还真不是胡说。爹你不在崖山,有些事不一定有孩儿看的真切。”啪!!赵与珞一拍桌案,“我看你是讨打!你可知,这些话要是传将出去,太尉做何罪名?”“那是卖国!!逆君!!”却闻赵维道:“卖国倒不至于,太尉忠还是忠的。”“那你还说这些话?”赵与珞气的不轻。要知道,故意落败,毁崖山防务,和战略有失,那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不得不让赵与珞多想,张世杰为什么要这么做?“爹啊!”赵维直视赵与珞,“孩儿再和你说点当日实情吧!当时太尉落败,派人接官家突围,可是陆相公”“陆相公却以不是江氏族兵,恐为元军细作为由拒绝了。”赵与珞心中狐疑,“这有何不妥?江氏族兵自临安城破之后就护卫官家左右。当时甚乱,谁也保不准会不会混入元军细作,陆相也只信得过江家人了吧?”“是吗?”赵维一挑眉,“爹真觉得妥当?太尉身边怎么会有江氏族兵?”“!!!!”赵与珞脑袋嗡的一声,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是啊!张世杰与江钲不合,大战之前甚至把江钲挤走。御前的江氏族兵都在江镐手中,张世杰怎么可能派来江氏族兵?陆秀夫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又怎么会以非江氏族兵为由,而不前往呢?但是,陆相为什么会说出这句?为什么不往?信不过张世杰?有可能!如果按赵维说的,张世杰故意败,那还真有可能。可不对啊?如果陆君实信不过张世杰,以他的手段和权力,完全可以把张世杰挤下去,又为何等兵败了才不信任呢?赵与珞越想越头疼,越想越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陆相也不信太尉吗?”今天赵维说出这些,着实惊到了赵与珞。只见赵维摇了摇头,“不是陆相不信太尉,而是陆相与太尉就算没有暗中勾结,也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什么!?”赵与珞声调都变了,“怎么又牵扯到了陆君实。”“爹!”赵维站了起来,“还看不明白吗?张太尉一代良将,逃亡数年,怎可能不留后路地摆什么王八阵?”“他明知水寨连舟没有退路,还决意如此,那就是没打算让大宋逃出崖山!”“而陆相等太尉一败,不想着带皇仪突围,而是找了一个理由拒绝,甚至要抱我大侄子跳海。这说明,他也没想过要出崖山。”“崖山在他们眼中,那不是战场,而是大宋的陵寝之地!”
第12章 等死
赵维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张世杰和陆秀夫之间已经有了某种默契。君死崖山,臣等效之,留下一个千古绝唱,以告后人。这当然不能说他们不忠。事实上,如果没有赵维,在原本的历史中,陆秀夫随君陨落,张世杰虽突围成功,但得知赵昺跳海之后也没有独活,在风浪之中任由舰船落海,追随赵宋而去。实打实做到了,尽忠尽义。那为什么还要故意输掉崖山,故意放弃突围呢?说白了,就是看不到希望。人是有极限的,古人也是人。当所有不可承受之重都压于一肩之上,古人也会崩溃,会选择自我毁灭。张弘范对天祥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哀莫大于心死!虽然大宋还有皇帝,虽然还有可战之兵,虽然赵宋各处还有不屈的宋人在顽强抵抗。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义旗被推倒,越来越多的守国义士或战死,或擒于敌手,大宋可以抗争的力量越来越小,臣民的心气儿也越来越低。一路逃亡,什么时候是个头?又什么时候可复国兴邦?这些重担,都压在末宋这些臣子身上。而随着天祥被俘,江万载西去,百姓、臣子、君王的希望又只凝聚在张世杰和陆秀夫身上,这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世杰看不到希望,陆秀夫也看不到希望,随赵宋沉海的二十万军民也看不到希望。也正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才选择毁灭。没办法,古之节义便是如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悲壮赴死,也不想苟安于世。他们管这叫气节,赵维以前不懂,现在有些明白,但亦不苟同。“爹!”看着失魂落魄的赵与珞,“你儿子我是混蛋不假,但却不是傻子。这些就差摆在明面儿上的东西,还是看得清楚的。”赵与珞怔怔看着赵维,想着他那句“我只是混蛋,但却不是傻子。”这哪里是不傻,简直就是通透。自赵维那里出来,赵与珞有些失魂落魄。尽管他心如明镜,大宋覆亡只是早晚之事。他们这些人,不过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但是听到张世杰掘坟赵宋,陆秀夫居然也听之任之,赵与珞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这一夜,注定辗转无眠。第二天,赵与珞依旧像丢了魂儿一般,早饭摆在面前却是一口未动,怔怔发呆。直到内侍来发旨,说是官家邀朝臣皇帐议事,还是关于琼州防务的问题。赵与珞先是愣了愣,随后面色潮红,内心极不平静。要不要反对?要不要拆穿张世杰?要不要救大宋于危难?带着这样的忐忑,赵与珞憔悴出帐,向皇帐而去。一路上,与昨日相比,却是天差地别。此时,璐王于崖山救国于危难的诏御已经通报三军,百姓之中也已传开。之前风传的宁王救难自然被压了下去,一路所闻,皆是夸赞璐王,谩骂宁王之声。大概就是宁王跋扈,无恶不作,怎么可能救国救民?那些坚称宁王的人都是居心不良。甚至听到有兵卒暗自议论,当斩杀宁王,为官家锄奸。赵与珞听的很不是滋味,但也无从辩驳,甚至没多看那些兵卒一眼。国至于此,还哪有心思管这些流言蜚语呢?浑浑噩噩地到了皇帐之中,默然班中。“张弘范水军隶属北地,补给要从北方千里而下。加之若南下追击琼州,需有元帝招御,才能与阿里海牙合兵一处。”“所以,两三月之内,张弘范之军不可能出现在琼州外海,我们要面对的只有阿里海牙的两广之兵。”看来,沉默的不止是赵与珞,除了张世杰机械地陈述军机之外,所有人都是低眉颔首地静静听着。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意味。这一幕,让赵与珞有了一丝明悟。不是张世杰、陆秀夫怠政等死,是大宋已经到了这一步。“成王殿下”“成王殿下?”也不知沉迷于悲痛之中过了多久,忽闻张世杰在叫他。“啊?”赵与珞茫然应声,“太尉有何计较?”“呃。”闹的张世杰一阵无语。“世杰刚刚在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布置防御,赶在张弘范南下之前巩固琼州防范。成王对琼州形式的了解当比我等明了,不知成王以为如何?”“这”赵与珞不由得想起赵维昨晚的话:“张世杰在掘坟!陆秀夫有默契!若依他们,大宋必亡!!”时机!!赵与珞知道,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机。如果他当殿反对固守琼州,也许大宋还有救。踌躇良久,赵与珞眼圈泛红,向高位的杨太后与赵昺一拜。“臣附议!!”说完这句,赵与珞仿佛用光了全部力气,腾了一声瘫坐帐中,整个人就像丢了魂儿一样。是的,挣扎良久,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也许陆相公和张太尉是对的,既然救国无望,那就选择体面一点的结局吧!这时,苏刘义、陆秀夫,还有一众朝臣,无声围拢而来,陆秀夫亲手将赵与珞搀起,与之并肩,颓然说出一句,“臣等附议!”哀莫大于心死,张弘范那句说的一点没错。赵与珞茫然看着众人,终于明白,原来通透的不只是混蛋儿,这里所有人其实已经早有准备。扑通一声,赵与珞面北而拜,“臣万死啊!”上首的小赵昺不知道相公们为何愁容不展,但杨太后却是心如明镜。抹了一把眼角余泪,“祖宗在上,哀家与众卿家已然尽力。”说完,吩咐内侍,“就依太尉之策传旨吧!无论结果如何,终对得起祖宗了。”“”“”皇帐之中,哪像是抗敌议政,倒像是特么的灵堂悼念。“且慢!!”正当所有人为大宋提前默哀之时,帐门前一个浑身缠满绑带,衣冠不整的少年一声高叫。“老子有话要说!”正是赵维这个混蛋宁王,出现了。说明一些事情:首先,江镐这个人物是有历史原形的,但是死的时间不是崖山。是为了剧情需要,临时挪过来的。其次,咱是一个喜欢轻快风的作者,奈何宋末的时间节点,开局还是崖山,着实有些沉重。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后面还是以轻松为主,提前给大伙说一声。最后,新书不易,能接济,就接济一点吧!投资、投票,对作者真的很重要,再次拜谢大伙儿了。
第13章 尚有生路
赵维这一嗓子,把皇帐里的众人吓了一跳。心说,谁啊?敢在殿上自称“老子”?结果扭头一瞧,好吧,是混蛋宁王,那就比较合理了。其中最尴尬的,当属陆秀夫。别忘了,这位让赵维一脚踹海里去了。其次就是赵与珞。不单单是因为这是自己儿子,有辱家门。更重要的是,这个节骨眼,赵维出现在这里,是何用意?由不得他不往昨日的父子恳谈上去想。赵维那边“且慢,老子有话说”一出来,赵与珞便急急地抢前一步,“孽障!还不退下!!”结果,赵维恶狠狠地瞪了亲爹一眼,就差没张嘴吐槽: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窝囊爹呢?都跟你说的明明白白的,结果还是和张陆二人穿了一条裤子。不理老爹的呵斥,赵维缓步入帐。来到班前,与杨太后一拜,“臣弟拜见太后!”随后又和赵昺挤了挤眉眼,算是见礼了。只见杨太后秀眉微皱,又有几分局促,“宁王快快平身,不知来此何事?”嗯,杨太后也心虚。依她对赵维的了解,被抢了功劳,这肯定是来理论的。可惜,她想错了,赵维这趟可比抢功来的生猛得多。环视当场,蹦出一句混的,“嫂子莫听太尉和我爹的!琼州守不住,万不可在此等死。”“这”杨太后登时噎住。其实都知道守不住,只不过没有说破罢了。赵与珞则是眼前一黑,气的胸口起伏。下意识左右扫看,就想找趁手的东西,打死这混蛋算了。赵维看在眼里,“爹,先让我把话说完。说完再打,打死都行!”不给老爹反驳的机会,赵维把矛头直指张世杰。“太尉领兵二十年,比这里任何一个人都深谙兵法之道。且说一句实话,真能守得住琼州吗?”张世杰眼眸一眯,看着赵维,猜这混蛋到底在想什么。良久,道出实情,“守不住。”“好!”赵维点头,“那为何守不住?”只见张世杰深吸口气,“琼州无险,且与两广元军隔海相望。若张弘范杀到,与阿里海牙合兵一处,以大宋残兵,确难守住。世杰观之,不出半年,必败无疑!”说完这些,张世杰冷眼看着赵维,“宁王满意了?”赵维点头,“太尉终于肯说实话了。”张世杰听闻,又是冷笑,“说不说实话,有何分别?难道宁王此来就是要世杰一句实话,好让这满朝武更添愁云?”赵维不接,反问一句,“既然守不住,那为何不走?”“走?”张世杰气笑了,“走到哪去?宋土尽入敌手,宋民尽成元奴,你让我张世杰又往、哪、走?”说到此处,张世杰铁打般的汉子也是红了眼眶,近乎咆哮,也是发泄。“宁王轻佻一言,说走就走,可是世杰不行,世杰肩挑十几万军民!”一指赵昺,“还有官家和大宋社稷!你让我往哪走?”“啊?往哪走!?”张世杰不是懦夫,陆秀夫更不是庸才,可是,赵宋至此田地,已然无力回天,换了谁也只剩下绝望。赵维看着张世杰腥血的眼眸,竟有几分心疼,本想当殿戳穿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默然良久,却是对朝臣们深施一礼,用极正式的语气道:“诸位相公原谅则个,小王有些话想单独与官家和太尉说,可否请诸位帐外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