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_分节阅读_第31节
D-扯着嗓子喊道。
鳌拜心道此人应该就是安义方了,点了点头道:“你靠近一些说。”
他见出寨之人手中皆无兵刃,自然放心了不少。
毕竟就是再勇猛的人也不可能赤手空拳行凶。
“遵命!”
安义方深吸了一口气夹了夹马腹向前而去。
在距离鳌拜还有五十步的时候,安义方翻身下马,一众安氏族人纷纷效仿。
在安义方的带领下他们牵着五花大绑的安似道缓缓而去。
鳌拜见状直是十分得意。
早些这样子多好嘛,也省的折损八旗将士了。
八旗子弟的命可比这些土人高贵的多!
“鳌将军...”
安义方吞了口唾沫道:“安氏举族投降。”
说罢跪倒在地。
鳌拜思忖片刻还是翻身下马趋步上前。
这周围都是他的人。安氏族人手无寸铁,鳌拜有什么好怕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br />
他号称大清第一巴图鲁,如今虽然年岁有些大了,但身材还是保证的很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鳌拜走至近前,一句话还没说完安义方便突然暴起,挥拳朝鳌拜下巴打去。
这一拳极为突然,鳌拜完全没有准备。
生生吃了一拳,他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安义方跟上又是一拳直朝鳌拜面门而去。
这下鳌拜被打的鼻血横流!
狗娘养的!
鳌拜在心里咒骂一句,挣扎着想要抵抗。
谁曾想对方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纵身一扑将鳌拜扑倒!
“还不动手!”
安义方嘶吼道。
电光火石之间,安氏族人纷纷从袖中抽出一炳短刀,朝鳌拜亲兵冲去。
这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不少清兵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不少清兵都被砍伤,发出阵阵哀嚎。
鳌拜与安义方仍在缠斗之中。
安义方的优势是年轻,力量足。
鳌拜的优势是经验丰富,技巧多。
在顶住安义方的三板斧后,鳌拜渐渐开始反击。
这种近身缠斗十分野蛮,只要能够制服对方任何动作都可以做。
鳌拜用拳头砸,用脚踢,用膝盖顶甚至用牙咬...
他如同野兽一般搏斗,无所不用其极。
安义方显然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鳌拜如此有韧性,在被他占据先机的情况下竟然能扳回这么多。
但安义方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很快便做出了调整。
双方你一拳我一脚,拳拳入肉。
在逐渐的缠斗中,安义方年轻的体力优势渐渐体现了出来。
鳌拜渐渐支撑不住,被安义方抓住破绽一拳打歪了鼻梁。
“哇!”
饶是一个大男人,在受到如此剧痛之后也痛呼出声。
远处的清兵见鳌拜和亲兵被围殴却是不敢动手。
万一他们放箭误伤到自己人怎么办?是以只能傻傻的站在那里看着。
鳌拜疲态尽显,安义方抓住机会乘胜追击。
一连几记老拳下去打掉鳌拜几颗牙齿。
“狗贼,叫你兴兵来犯!”
安义方又打又骂,鳌拜已是鼻青脸肿,直是狼狈不堪。
“叫你的人都退后,不许上前!”
安义方啐骂道。
“别打了,别打了...”
鳌拜已经放弃了抵抗连声告饶。
“快叫他们退后!”
“退,都退后!”
鳌拜唔噜噜的说道。
“说大声点清楚点!”
鳌拜无奈遂又重复一遍。
这下他的亲兵算是听到了,连忙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清兵听到了指令,纷纷向后退去。
虽然心里恨不得将鳌拜生撕活剥了,但安义方心里十分清楚现在不能杀了鳌拜。
如果鳌拜有什么三长两短,整个安氏族人肯定会被愤怒的清兵屠光。
现在鳌拜就是安义方手中一块重要的筹码,保全他和他的族人的筹码!
至于能谈到什么程度安义方不知道,已经闹到这个地步是撕破脸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
...
ps:第二更送到,这章老坤写的很爽哈,大家应该也看的爽吧?求波推荐票啊,周四了推荐票飞起来吧。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恩仇(第二更,求推荐票!)
挣扎犹豫了很久,鳌拜最终还是妥协了!
蛊毒带来的那种未知的恐惧直是能把人逼疯。
当鳌拜答应那三个条件后,安似道下令放鳌拜下山。
当鳌拜回到清军中时惊讶的发现洪承畴也在。
他老脸登时一红,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回端是把老脸都丢尽了。
洪承畴却是眯着眼睛笑道:“鳌大人平安归来真是可喜可贺啊!”
鳌拜却觉得洪承畴是在暗讽他,心道这个老阴比,真是可恶!
“罢了罢了,回去再说吧。”
洪承畴惊讶道:“鳌大人这就要撤兵?为何不一举捣毁山寨?”
鳌拜自然不能如实作答,支吾道:“回去再说吧。”
...
...
四明山的惨状传到双屿,郑成功不禁勃然大怒。
东虏实在狡诈,竟然趁何守义去双屿的空隙发动突袭。
四明山明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将士们死伤无数,直是让人心痛不已!
何守义是郑成功的袍泽,更是他刚刚认下的兄弟,郑成功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他当即找来张煌言商议。
“沧水兄,东虏欺我明军无人,着实可恶!这口气我咽不下!”
相识这么多年,张煌言很少见到郑成功愤怒的样子。
通常而言,郑成功都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形象。
“四明山一直是东虏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一直想要拔除,可惜总是找不到机会。若不是这崔秀才叛变,即便何总兵离开四明山,东虏也是不敢攻山的。”
张煌言不提还好,一提这崔秀才郑成功便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个读书人真的是靠不住!”
说罢他才发觉自己说的有些问题,连忙解释道:“沧水兄我不是说你啊。”
张煌言淡淡一笑道:“无妨。”
以他对郑成功的了解自然清楚郑成功不是在指桑骂槐。
“所以,大木是想替何总兵和四明山的将士们出气?”
张煌言沉声问道。
“不错!”
郑成功豪气干云的说道:“我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虏贼!”
“宁波余姚一代有数万绿营兵,战力可谓不俗。大木这次准备带多少兵去?”
“一万人足矣!”
“呃...”
张煌言自然不是忌惮清军绿营兵的战力。
就这些虾兵蟹将还真不是明军水师的对手。
只是分兵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从舟山本岛来双屿时就分了一次兵,若是郑成功要去攻打宁波余姚一线,势必又要再分一次兵。
毕竟双屿是要分兵驻守的,这兵力会不会显得太少了些。
“大木,一万人对上绿营数倍兵力,会不会有些托大了。”
自打长江之战后张煌言更为谨慎了。
在他看来除了铁人军一枝独秀外,其他明军的兵员素质并不比绿营兵高出太多,靠的还是兵刃火炮的优势。
以一敌三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次次都发生的。
“放心好了沧水兄,这一战我有十足的把握!”
郑成功攥紧拳头道:“将士们家眷都在岛上没有后顾之忧,便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
“陛下该用膳了。”
成都皇宫,朱由榔批阅了半天奏疏确实有些饿了,便点了点头。
“传膳!”
韩淼一声唱诵,宫人们便鱼贯而入,将早已准备好的膳食一盘盘的端上来。
朱由榔发现有一盘炒土豆丝,眼睛顿时一亮。
他已经多久没吃过土豆了?
作为一道国民菜肴,土豆丝绝对是美味无比,老少皆宜的典范。
这个土豆还是有些发芽朱由榔才命人挖去芽眼炒了做菜,不然他还真不舍得!
朱由榔拿起筷子夹了一道,缓缓送入口中。
清脆的土豆丝配上四川特有老陈醋,味道真是绝了!
见天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韩淼便在一旁道:“皇爷,这土豆真有这么好吃?”
朱由榔心情大好,和声道:“人间美味。”
“听文阁老说,陛下新切好的那一批土豆长的很好呢。”
“朕心甚慰,只要土豆能长得好,百姓们便不会挨饿了。”
虽然没有尝过土豆的味道,但看天子的表情就知道这土豆味道一定很特别。
如果真能像天子说的那样替代稻米麦子,那便是遇到灾荒之年,也不会有人饿死了。
这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啊。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啊。”
韩淼这句话倒不全是马屁,在他看来一国之君能如此爱民如子,真不是装出来的。
朱由榔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又吃了几块炒饵块,朱由榔满意的闭上了眼睛。
这个被永历帝赐名为大救驾的菜肴果然味道很特别。
午膳用到一半突然有人奏报,文安之求见。
朱由榔心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他大手一挥道:“宣!”
片刻之后文安之阔步上殿。
看其精神状态真不像个七十余岁的老者。
“臣文安之参见陛下!”
“文阁老坐吧,正好一起用膳。”
朱由榔早已命人备下锦墩,文安之也不推辞撩袍便坐了下来。
“文阁老尝尝这土豆丝。味道真是不错。”
如此美味朱由榔却不舍得多吃,还留下一些命人给皇后和太子送去。
文安之夹了一道细细咀嚼着。
这种感觉很特别,酸酸的口感很让人舒服。
“谢陛下赏赐。”
“文阁老,这土豆还是你发现的。要谢也是朕谢你!”
朱由榔话音刚落,文安之便接道:“陛下老臣此来是为了昆明之事。”
“哦?”
朱由榔沉声道:“昆明怎么了?”
“陛下,黔国公发来急报,说近日东虏动作频频,攻打各土司不说,还在向云贵边界调兵。”
文安之显得忧心忡忡道:“看来东虏是在打昆明的主意啊。”
朝廷迁都之后,昆明一代的兵力有所减少,如果鳌拜真的要集合兵力猛攻的话,确实很危险。
但重庆兵力肯定不能动,只能叫李定国派遣一支偏师去支援了。
“这件事情朕会安排好的。”
朱由榔顿了顿道:“文阁老放心吧。”
...
...
ps:第二更,求推荐票!好累好疲惫,求安慰啊!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方略(第一更,求推荐票!)
鳌拜回到省城后便大举向云贵边界调兵。
一开始他是想要攻打重庆的,但因为土司的问题耽搁下来。
现在时机已经延误,若是强行攻打,明军早有准备,他很难讨到便宜。
云南的明军兵力相对较少,鳌拜决定一鼓作气拿下昆明。
当然鳌拜本人决定镇守贵州,这是因为他被水西安氏种了蛊毒。
蛊毒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鳌拜虽然从未亲眼见过旁人蛊毒发作时的样子,但光是听安氏描述便是不寒而栗。
他堂堂大清第一巴图鲁,岂可承受如此痛苦?
据安氏说,被种蛊之人需要按时服药来压下体内蛊毒,是以鳌拜是不敢轻易离开贵州的。
不然万一没有按时服药,体内蛊毒发作,那万虫噬心之痛可不是闹着玩的。
坐镇贵州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鳌拜也可以和洪承畴好好讨论一下西南的局势。
“洪经略,本官听说贵州土、汉混杂,你是如何管治他们的?”
在中原地区,朝廷推行严格的剃发令,男人无论老少必须剃发,以此来加强统治。
但贵州肯定不行。一来土人相对独立,各自占据一个山头。
若要推行剃发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很可能落得一个四面八方揭竿而起的局面。
现在的恶果便是当时种下的,鳌拜显然低估了这些土司的自尊心,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特殊的群体。
洪承畴眯着眼睛微微笑道:“鳌大人,其实汉人也好,土人也罢,所图的不过是一日三餐。只要能够饱腹,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洪承畴看问题比鳌拜透彻的多,在他看来土司也好军头也罢所图的是荣华富贵,而普通底层百姓只求有一口饭吃。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所图是相悖的。那么为何那些底层百姓会心甘情愿的被土司军头们驱使去做马前卒呢?
自然是因为清军不肯给他们这碗饭,而土司、军头们愿意给。
对这些即将饿死的人来说,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跟着谁干。
这一点何崇祯年间流寇四起,朝廷镇压不过来的情形何其相似。
“鳌大人听说过观音土吗?”
洪承畴饶有兴致的问道。
见鳌拜摇了摇头,洪承畴遂解释道:“观音土其实并不是土,而是一种白色的黏泥。其是用来烧制瓷器和釉料的。这种东西照理来说不能吃吧?可我亲眼见过有人吃观音土来果腹。这种东西吃了确实会有饱腹感,不会感到饿。肚子甚至会胀的很大。可是人吃了之后拉不出屎来,会活活憋死!”
鳌拜闻言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他娘的也太可怕了吧?
“有饭吃的话谁肯去吃土?但现在的情况就是朝廷逼得他们吃土啊。那他们为了活命只有跟着这些土司干了。”
见洪承畴这么清楚,鳌拜不悦道:“既然如此,洪经略为何不给他们一口饭吃?”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他们要吃饭大军就得饿着。贵州这穷山恶水的地界,粮食极为不足。仅仅靠从湖广来运是不足以支持十几万大军的。所以只能在当地搜刮。”
听到这里鳌拜沉默了。
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何清军拿下贵州却迟迟无法更进一步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贵州是云南的屏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但换一个角度看,其也是一个拖累。
云贵山区不适宜种植粮食,大军日常消耗全靠外省输送。
要想减少这种消耗只能靠抢。
抢谁的呢?自然是抢这些土人。
可贵州的土人自己也吃不饱饭啊。
活命的口粮被抢了,任谁也不会沉默。
于是这些土人在土司的怂恿下开始袭击清军。
清军被土人袭扰的不胜其烦,无法抽身出来攻打云南的明军。
这就像一个泥沼,一旦陷进去了,就无法抽身而出。
至于这些土司,倒未必真的是忠心于明廷。
便说这水西诸土司之首的安氏,也是做出过背叛明廷的事情的。
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想要为自己的家族争取更多的利益,这就需要表现出一定的实力。
只能说安氏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玩的过了火。
清军要想从泥沼中抽身而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速战速决拿下昆明。
只有拿下昆明,云贵连线才能让土司们死心,拜倒在大清朝廷的权威下。
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对付四川的明军主力。
但是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出征的大军和驻扎的大军对粮草的消耗可不是一个数量。
毕竟士兵们在战斗中体力消耗极大,需要迅速补充食物来恢复体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打下来了还好,如果打不下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鳌拜向云贵边界调兵,但迟迟没有下令进攻的原因。
“其实朝廷有些太急了。”
洪承畴侃侃而谈道:“重庆虽然重要,但说到底只是一个水陆要冲。天下粮仓在湖广,只要湖广在手中朝廷便有绝对的优势。我们可以耗下去,凭借粮食储备把残明耗死。”
鳌拜闻言却是摇头。
“不行。即便粮食够也不行。皇上特地嘱咐我要速战速决,不能给明贼喘息的机会。”
洪承畴闻言心中叹了一声。
当今皇上真是有些死要面子啊。既然圣意如此,也只能打了。
“如果真要打的话,我建议分兵。一路围攻昆明,一路北上切断残明援兵。”
洪承畴毕竟是老狐狸,十分清楚如今云南明军的实力。
虽然不说是空城,但也不会有太多兵力。
这种情况下明军是一定会从四川回援的。
清军与其合兵一处围攻猛打昆明,不如分兵一支截断明军援兵。
北上的那支清军只要依靠地形优势拖住明军即可。
昆明城中明军迟迟等不来援军军心肯定会崩溃,届时破城将会十分容易。
“那么谁去做这支北上偏师的统帅呢?”
“如果熬大人不嫌弃的话,洪某可以推荐一个人。”
“谁?”
“赵良栋!”
...
...
ps:第一更送到,下周仍然没有三江,老坤在痛苦的挣扎之中,靠着信念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