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第一狠人》

南明第一狠人_分节阅读_第24节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7262 2021-04-26 18:46

  D-国觉得自己又看到了希望。

  虽然未必一帆风顺,但大伙儿总归又有了盼头。

  都是铁血男儿郎,有哪个想被异族当做牛马一样鞭挞奴役?

  咱们爷们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活!

  何况就凭现在的形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李定国觉得大明至少还有一半的机会能够翻盘。

  你鳌拜不是要来嘛,来的正好!

  若能一举歼灭上三旗,就能重创东虏,叫他几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

  李定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跟鳌拜正面干上一仗了。

  这厮不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吗,李定国就来验验他的成色!

  ...

  ...

  ps:第一更送到,跪求推荐票啊。第二更要下午了,老坤也在疯狂构思接下来的剧情,敬请期待!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八十二章 郑成功的计划(第二更,跪求推荐票啊!)

  舟山。

  张煌言望着码头上正在卸货的将士,心情总算好了几分。

  虽然这次运粮的都是小船,总共也就够大军吃上半个月。但总归算是走通了一条路。

  四明山区的弟兄们还是靠谱啊!

  只是现在的情况需要郑成功的铁人军忍一忍,少吃一些了。

  永历十二年,郑成功建立了左右虎卫镇。

  其兵卒皆是从官军精锐中遴选,每月各给军饷三四两不等。

  郑成功命人造坚厚盔甲、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又制铁面,只露出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名曰铁人。

  因为要身披超过三十斤的重甲,铁人军的体力消耗极大。所以每顿必须吃肉,饭量也是一般士兵的两三倍。

  即便以郑成功的家底也只能养起五千铁人军,但铁人军绝对值得信赖。

  前不久明军攻打镇江时,郑成功便命铁人军抢占镇江门户银山顶。

  清军提督管效忠率一万五千名满汉混杂的军队迎战。

  在他看来凭借三倍于明军的兵力可以一举吃掉对手。

  只是结果却让管效忠怎么也没想到,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在对铁人军藤牌兵的冲击中都占不到丝毫的优势。经过一番鏖战,清军四千精锐骑兵逃回去的只有四十人。

  至此,铁人军一战成名。

  张煌言也曾想建立一支这样的军队,无奈囊中羞涩别说五千人了,就是五百人他也养不起。

  光是打造这样一幅保护全身的甲胄,就不知要花费多少银子。

  至于日常供养更是不计其数。

  得了穷病,没法子啊。

  却说张煌言快步回到官邸之中,见郑成功对着一幅舆图勾勾画画,他便笑着走上前去。

  “大木,你猜怎么来着。四明山的何总兵派人送来了十几船粮食,够解我们燃眉之急了。”

  郑成功闻言转身,惊讶道:“这么快?沧水兄就是有面子。”

  张煌言摆了摆手道:“大木,你就别挖苦我了。大家都是为了大明做事,还讲什么面子。”

  稍顿了顿,张煌言还是说道:“大木,有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商量。我们随军携带的粮食加上岛上存粮,以及这次从四明山运来的粮食,满打满算也就够大军吃上三个月。我觉得要不你暂时给铁人军削减一下吃穿用度,大伙儿共渡难关啊。”

  按照铁人军的标准,一个人就能吃掉三名普通士兵的口粮。

  张煌言觉得这种时候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该搞特殊化。

  谁料郑成功闻言却是连连摇头道:“别的事情我都可以听沧水兄的,但在这件事上没得商量。当初我建立这铁人军便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这规矩既然是我郑成功制定的,我就得守。若是我现在坏了规矩,那么以后将士们谁还肯替我卖命?谁还会信我的话?”

  张煌言不料郑成功反应如此激烈,苦笑道:“现在毕竟是非常时期,就不能忍一忍吗?”

  “这个真忍不了。”

  郑成功态度十分坚决,毅然说道:“若是沧水兄觉得合营分粮不公平,我们可以先分营。若是我军粮食不够吃,我可以自己去想办法。”

  “现如今这个时候,你有什么办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张煌言心道,这郑大木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太认死理了。

  “我可以干起老本行,去抢!”

  郑成功这话明显带着置气的味道,听得张煌言一愣。

  还别说,这还真是个法子。

  郑家是靠走私海贸起家,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便是当时东南最大的海盗。

  后来郑芝龙接受朝廷诏安洗白,摇身一变成了官军。

  若不是后来郑芝龙叛变投清,这也可以算作一番佳话了。

  不过好在郑成功及时站了出来,弥补了郑芝龙的过错,扶明抗清许多年也为郑家正了名。

  “大木你真要去做海盗?”

  郑成功淡淡道:“抢是肯定要抢的,不过我可以去抢东虏的。”

  “抢东虏的?”

  张煌言瞪大了眼睛。

  “对,抢东虏的!沧水兄你且来看!”

  郑成功把张煌言拉到舆图前,指着描出的一条航道说:“据我派人打探,东虏伪两江总督郎廷佐命人将浙江各府县的赋税抽掉三成走海运运到登州,走的便是这条路线。”

  张煌言蹙眉道:“好端端的大运河不走,这厮为何要走海路?”

  郑成功冷笑道:“若是走大运河,沿途水关皆需要打点,最终到了京师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他总不好再抽油水了吧?但如果走海运,如果不遇到大的风浪,基本不会有漂没损耗。这样郎廷佐便可以把责任归到运河漂没上。即便算上那七成粮食运河运送时沿途的吃拿卡要,也能剩下五成,虏廷那边他也交代的过去了。”

  张煌言点了点头,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我还以为这郎廷佐是个忠心虏廷的人。”

  “郎廷佐、管效忠、梁化凤,这几个人表面上看对虏廷忠心不二,实则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沧水兄怕是还不知道吧,我们在攻打崇明岛的时候,梁化凤这厮就曾经写了信送到我这里,表示要投诚。”

  郑成功径自说道。

  “这事大木一直瞒着我?”

  “我也是怕沧水兄知道了后乱了方寸。因为我一直就不信梁化凤会投诚!”

  张煌言细细一想确实如此。他的性格是比较愿意相信美好事物的。

  如果让他看到那封书信,他一定会劝郑成功和梁化凤合作。

  事实证明,一切都只是缓兵之计。

  梁化凤是虏廷的苏松镇总兵,到手的功名富贵怎么可能冒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选择投诚?

  “梁化凤虽然不会真的投诚,但通过这件事我认清了这几个人的面目,那就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无所不用其极。这种人怎么可能对虏廷真的忠心?他们所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罢了。”

  郑成功侃侃而谈道:“是以我便命人四处打探,得知了郎廷佐倒卖浙江赋税粮食的消息。”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瞒天过海的法子。

  如今京杭运河本就不算疏通顺畅,加上乱世沿河不少河匪水贼,运送粮食过程中有漂没再正常不过了。郎廷佐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把差额吃到自己嘴里。

  ...

  ...

  ps:第二更送到,这章删删改改好几遍才算写的满意,求波推荐票啊!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八十四章 收获满满(第二更,求推荐票!爱你哟~)

  在郑成功和甘辉的指挥下,明军很快就控制了全部的运粮福船。

  除了那些誓死抵抗拒不投降的人,其余船员都被明军捆了手脚丢到船舱中关了起来。

  这些人可以拉到舟山用来开垦田地,没有必要全部杀死。

  经过一番初步查看,一艘福船上装的大米在七千石上下,十五艘福船就是十万五千石大米。

  一般来说,一石米(120斤)可供一名普通士兵吃三个月。但是按照铁人军的标准,每名士兵每月的俸禄是一石大米,还不算额外的银两,相当于普通士兵的三倍。

  郑成功麾下有五千铁人军,五万石大米就够养活这支铁人军足足十个月。剩下的五万五千石,按照普通士兵的标准,可以养活五万五千人三个月。

  也就是说这次行动不但解决了郑成功嫡系铁人军近一年的口粮问题,还额外帮助郑成功和张煌言麾下五万余普通士兵解决了三个月的口粮!

  更不用说还顺道截获了郎廷佐折现弄来的五十万两白银。

  这真是没有钱没有粮,鞑虏给我们送上门!

  郑成功心情大好,立刻命令水师朝舟山进发!

  ......

  ......

  舟山本岛。

  码头上,张煌言看着将士们将一袋袋大米从福船船舱中搬出来时,直是激动的快要流出泪来!

  “大木,这次真是辛苦你了!”

  浑身披甲的郑成功从甲板上跳下来,张煌言立刻迎上前去。

  “真是没想到啊,郎廷佐这厮竟然克扣了这么多的粮食、银子。就这样的蛀虫,虏廷还委以重任,看来真的是无人可用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张煌言早就将之前与郑成功就铁人军粮食配额而起争执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退一步讲,这些粮食是郑成功从郎廷佐手里抢来的,该怎么支配自然应该由郑成功说了算。

  “哈哈,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粮食。这个郎廷佐要是知道后肯定要气得吐血。”

  郑成功在张煌言面前出了一回风头,心情自然是极好的。

  他信誓旦旦的说道:“现在沧水兄相信我说的话了吧?只要我郑成功想要截获的船只,就不可能溜走。”

  稍顿了顿,郑成功接道:“对了,沧水兄,船上还有些俘虏,都是为郎廷佐做事的船员。虽然他们为虎作伥,但罪不至死。我便把他们全部绑了带回来。”

  张煌言闻言皱眉道:“有多少人?”

  “我没有细算,一艘船在百余人吧,杀掉了一些刺头,剩下了千八百人。”

  “呃,这些人可都要吃饭啊。”

  张煌言叹道:“虽说咱们现在粮食充足了,可也不能浪费吧?”

  郑成功心道张煌言不愧是文官出身,一看就是适合搞内政的。

  一共就一千人,一天给他们一斤粮食,一个月也没多少。

  何况郑成功抓他们来是让他们开垦荒地的。

  将士们每日需要保持操练,如果能够彻底从开垦中抽身出来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沧水兄莫慌,这粮食自然不是让他们白吃的。岛上不是要开垦荒地吗?我想着就让这些俘虏来做。我会派专人监督他们。他们若是不完成一天的任务,就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给他们吃饭。这样他们就不敢偷奸耍滑了。沧水兄看这样行不?”

  自打鲁王朱以海自去监国称号后,郑成功和张煌言的关系便日趋缓和。这些时日的并肩作战,更是让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郑成功虽然兵力比张煌言多的多,但还是会询问尊重张煌言的意见。

  “唔,若是这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舟山列岛都是我们的地盘,船只都在我们手上,他们便是想逃也逃不了。”

  郑成功笑了笑道:“除了大米,我们还弄来了银子。足足五十万两,可以奖赏一部分给将士们,剩下的存入仓库之中。沧水兄,这种事情你最擅长了。”

  张煌言闻言眼前一亮。

  处理内政是他最拿手的事情。

  一听到有这么多银子可以入库,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此之外还有十余艘福船,有一些是五桅的,有一些是三桅的,都是好货!”

  没有人比郑成功更了解海船,尤其是原产自福建的福船。

  他说是好货,那就一定是好货。

  “哈哈,关键如此一来郎廷佐手中又少了十余艘福船,一来一回我们赚了双倍。”

  张煌言感慨道:“早知如此,就应该让大木你早点去抢东虏的钱粮。”

  郑成功咳嗽一声道:“这种事情做一次郎廷佐就会有警戒了,下次再想抢救没那么容易了。”

  张煌言点了点头:“确是这个道理。”

  “唔,我们站在这里干什么。来,到屋里说。”

  ...

  ...

  却说张煌言与郑成功相继步入官邸之中,张煌言命人沏了一壶茶与郑成功坐了下来细品。

  “大木,这一回真是痛快啊。那个郎廷佐怕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嗯,沧水兄,这厮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郑成功举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道。

  “这厮是不敢声张的,不然若是被虏廷御史得知了消息参他一本,他这个伪两江总督也就做到头了。”

  张煌言颔首赞同道:“不错,克扣截留的钱粮没了可以再捞,若是官帽没了可就全完了。郎廷佐此贼如此狡诈,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稍顿了顿,张煌言接道:“大木,我听到一个消息,虏廷打算再度启用施琅,命他统率水师攻打舟山。”

  郑成功听到施琅二字面色立时一板,冷冷道:“此贼若敢来,我必亲手射杀他!”

  施琅是福建人,十七岁便从军投到郑芝龙的麾下。

  后其追随郑成功左右,郑成功对其非常信任。

  可惜此人狼子野心,几度降清。他第一次降清后回心转意,郑成功念在他初犯的份上饶恕了他。

  熟料施琅就是一匹养不熟的白眼狼,找到机会再次投清。

  只是施琅再次投清后一直在京师任内大臣,并无兵权。

  现在看来,清廷为了攻打舟山是要给施琅实权了。

  ......

  ......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荐票支持啊,爱你呦~

   《南明第一狠人》正文 第八十五章 振兴蜀中(第一更,求推荐票支持!)

  历朝历代都是上行下效的。

  在朱由榔迁都成都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四川迁移。

  人烟稀少的四川渐渐热闹了起来,虽然远无法达到万历年间的峰值,但好歹让人看到了希望。

  重庆刚刚拿下,但朱由榔却不打算一直在这里待着。

  既然迁都了,朱由榔自然应该坐镇都府。

  在和李定国交代了一应时宜后朱由榔带着新军向成都进发。

  至于李定国统率的大军则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由冯双礼统领回到昆明驻守,以防止贵州清军打昆明的主意。

  一部分由白文选统率驻守重庆,防止鳌拜突袭。

  剩下的中军则由李定国亲率驻守奉节。

  从奉节不管去成都还是重庆都不算太远,可谓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如果哪边需要支援,李定国也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另外按照天子绘制的图样,明军已经开始在一些要冲之地修筑棱堡。

  由于没有经验,工匠们一开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在修筑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渐渐掌握了诀窍,修筑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按照天子的计划要用一年的时间修筑五十个棱堡,封锁所有要冲关口。

  这样东虏即便想要大举来犯也会被切割开来,无法形成合力。

  明军便可以利用地形地势优势对其各个击破。

  对明军来说每一场仗都很关键,绝对不容有失。

  却说朱由榔回到成都后受到成都百姓的热烈欢迎。

  不过他没有沉醉在百姓们的歌功颂德中,而是很快与文安之一道策划振兴蜀中的方案。

  人和土地自然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朱由榔已经在尽力去推了。

  接下来便是兴商。

  蜀中井盐天下闻名,朱由榔决定改革盐税制度,吸引商贾们来四川做生意。

  唯有如此商品经济流动,四川才能真的繁荣。

  “陛下,我朝盐法最早是开中法,吸引商人去九边运粮换取盐引。可惜自万历后开中法崩坏,朝廷滥发盐引,盐商靠囤积的盐引可以从盐场大肆倒卖盐巴,谋取暴利。”

  文安之的性格十分刚直。

  在他眼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即便是朝廷的过错也不需要刻意的遮掩。

  万历后期乱政频发,其中盐政败坏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文爱卿的意思是仿效开中法?”

  朱由榔对于开中法自然不陌生。

  只是他觉得开中法是不是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当然不能全数取用,要做一些改进。”

  文安之解释道:“开中法的核心是减少朝廷运输粮食的支出和损耗,把其转加到商贾身上。如今大明所辖之地有限,不太需要靠商贾来运粮。朝廷需要的是商贾能够带来日常所需的吃穿用度。”

  朱由榔闻言眼前一亮。

  现在成都乃至四川百废待兴,看起来十分荒芜破败。

  仔细一想缺的不就是烟火气吗?

  要想有烟火气光有人肯定不行,还得有生活元素。

  而这正好是商人能够提供的。

  “所以把开中法要求的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