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秋月

13.第十八章第六节 该走的都走了

秋月 玉池 1767 2021-03-28 12:16

  [第3章秋月(下卷)]

  第13节第十八章第六节该走的都走了

  六、该走的都走了

  事情像三六九逢会,都赶到一块儿了。

  齐秋月提出和秦山岳离婚的事情就这么搁下了。不仅秦山岳不同意和齐秋月离婚,郑菊花也不同意,还说要是齐秋月硬要和秦山岳离婚,她绝对不会再和秦山岳结婚,而且立马回西安,再也不回来了。秦山岳也说,要是齐秋月非要离婚,他就回农大住去,再也不来路西村了。齐秋月没办法,只得不再提这事。可是,郑菊花紧跟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齐秋月必须和秦山岳同房起居,否则,她也要回西安。齐秋月顿都没打一下,就同意了。她的意思很明白,只要小姨妈不走,小姨妈和秦山岳就有接触,时间长了,再看事情的发展吧。硬扭的瓜儿不甜,千金难买喜欢,顺其自然最好。

  杨春夏就这样在路西村家里住下来,每天齐秋月做饭,黄晓鸣送饭加陪护,熟悉一点医药卫生常识的黄翠叶利用课余时间来回跑着拿药、消毒。杨尚进有了空儿就回家陪护父亲。齐秋月时不时过来和杨尚进一块儿打扫打扫卫生,洗洗杨春夏换下来的衣服。

  时间不长,杨春夏就不行了。下体溃烂,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虚弱不堪的杨春夏,看着这些曾经受过他的欺负和侮辱的人们来回为自己忙碌,迎着儿子杨尚进充满火气也不乏悲哀的目光,眼睛里不停地流出浑浊的泪水……这个在北岳县经济政治舞台上昙花一现的人物,到死也没弄明白自己是咋一回事。

  杨春夏死后,出殡的那一天正午时分,最前面是一个鼓乐班子捶打着埋人的凄苦乐曲开路,后面跟着年过八旬的李老师挎着一个破筐子,一边走一边把筐子里面的纸钱撒到路上,一边念念有词。接下来是穿一身黑衣服的齐秋月扶着披麻戴孝举着引魂幡顶着瓦罐的杨尚进,再下来就是四个精壮小伙子抬着杨春夏的棺材,最后是村里左邻右舍的人们,他们一起给杨春夏送葬,使他入土为安。齐秋月还通知了杨春夏活着的时候那些一块儿混吃混喝的朋友和一起挖铜矿发了财的哥们兄弟,可是这些人一个也没来。曾经从杨春夏手里捞了不知多少钱的白天赋也没来,据说去了南方,好多天不见人影。

  那天的天气倒是很好,地面没风,天空没云,艳阳高照,不热不凉。恐怕杨春夏连想都没想到自己的葬礼能办得如此体面,如此顺利。埋人的一应事项都是齐秋月先拿出主导意见征求了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意见定下来的,所有开支都是齐秋月负担。出殡的头一天夜里,齐秋月把儿子杨尚进叫到杨春夏灵柩前面给他讲了为啥要这么办的道理,还教育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是杨春夏的儿子,是杨家的后人,一定要招呼好自己的爷爷。杨尚进只说了一句话——“妈,你说咋办就咋办”。在缺少父爱的单亲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杨尚进已经有了一点男子汉的气质,懂得了事情该怎样办。

  杨春夏的老父亲杨大经过这一场变故,衰老的得更厉害了,床都起不来。看到老两口的生活不能自理。齐秋月就和儿子杨尚进商量,雇了一个家里没有多少事情的中年妇女,专门招呼老两口。她和杨尚进时不时过去看看,有啥事帮着料理一下。杨大见人就哭就唠叨,说他这一辈子就活了一个齐秋月,这些年要是没有齐秋月里里外外地招呼,他怕是早死了。村里人也说齐秋月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做的尽是积德行善的事情。齐秋月却淡淡地说自己和杨春夏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是罪孽,都是在还不知多少辈子以前的欠账,找不着一点善良和情理,现在才算是彻底完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