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秋月(下卷)]
第14节第十九章第一节大雪天的喜与忧
一、大雪天的喜与忧
还真叫秦山岳说准了。办完了杨春夏的事情,齐秋月还是没有轻松下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潮潮的小风慢慢刮过来,人们感觉到有一点喘不过起来,天上的黑云压了好几天,终于压不住了,后半夜里就下开了雪,赶到天亮开门的时候,地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土地道路,房顶院落全叫晶莹洁白的雪盖住了,喜鹊抖动黑白相间的翅膀在村子里的树上飞来飞去,一边飞还一边欢叫。雪花还在不停地飘落下来,一股清凉新鲜潮湿的气息直冲人们的鼻孔。人们仰起头看着天地间飘飘忽忽的雪花,高兴地啊啊啊地叫唤起来,有的人禁不住连打几个响亮的喷嚏……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下得这么大,老百姓看着高兴。
“哎呀,好大的雪呀!”齐秋月站在房门口看见铺天盖地的雪,先是高兴地叫唤了一声,接着想到的是赶紧把前两天买好的过冬的衣物给杨大老两口送过去。原先好歹还有个儿子杨春夏,现在只剩老两口了,啥都得齐秋月操心。她把两套棉衣棉裤棉鞋装到一个大提包里面,叫儿子杨尚进抱着,踩着厚厚的积雪朝杨家大院走去。正在院子里扫雪的秦山岳看见了,知道她干什么去,就跑到前边给母子两个扫雪开路。
齐秋月说:“秦哥别扫了,没几步路。”
秦山岳说:“没几步路也要扫,要不你的鞋也会叫雪浸湿了。再说雪路很滑的。等你们返回来的时候,积雪厚了更滑。”
齐秋月说:“那我扫雪,你和小尚进抱着东西。”
秦山岳说:“算了,还是我扫吧。”
齐秋月说:“秦哥你看,这不是我——”
秦山岳笑着截住齐秋月的话茬:“肯定又是你年轻,我的岁数大。张嘴就是这句话。能不能再学上几句叫我听着高兴的话呀。”
齐秋月还要争秦山岳手里的扫帚。秦山岳没理她,弯着腰一股劲地在前面扫。齐秋月只得作罢。
郑菊花站在院子门口,静静地看着齐秋月和秦山岳、小尚进三个人边说话边扫雪边朝杨家大院走去,在他们身前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一条清晰的黄白色的土路,很快又叫不断落下来的雪花盖住了……
从杨家大院回来,齐秋月又想起了那五十组窑洞里的蘑菇,她知道蘑菇已经到了出菇的时候。蘑菇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就要及时采摘,不然的话蘑菇就长过了头,而长过了头的蘑菇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齐秋月看着外面的大雪,对秦山岳说:“咱们的窑洞蘑菇可是快到采摘的时候了。这雪下得可真不是时候。”
秦山岳一下子站起身子,说:“秋月你提醒了我。一下雪,外面的温度低,再加上大气压高,窑洞里面的温度肯定会上升。温度一高,蘑菇长得更快。再不能及时采摘,就会出问题。快,咱们看看去。”
于是,齐秋月就让小尚进叫来齐安心和黄翠叶几个年轻人扫雪,那些种植窑洞蘑菇的人家看见了也出来扫雪。一会儿就把村里到村西蘑菇窑洞的路扫开了,每个窑洞之间的通道也扫开了。山野间响起一阵嘻嘻哈哈的说话声,惹得贪睡的家雀子唧唧喳喳地乱飞。
齐秋月和秦山岳赶到村西一排排蘑菇窑洞边上,随手揭起头一个窑洞门口厚厚的草帘子,一股夹杂着蘑菇香味的热气呛得他们连打了几个喷嚏。进到窑洞里面一看,地上全是雪白圆润的蘑菇,比黑夜里天空的星星还要密,还要光亮。秦山岳摘下一个比较大的蘑菇看看,说:“秋月你看,已经到了采摘的时候,再不采摘,等蘑菇的伞长开了,就不值钱了。”他们连看了好几个窑洞,都是这样。
齐秋月着急了,说:“这场雪下得可真不是时候。收购蘑菇的汽车一下子也来不了,这可咋办呀。”这时候,窑洞外面传来人们的说话声——
“蘑菇长得差不多了吧。该摘了吧。”齐春月也看出了问题。
“我看还得再长几天,个头大,分量重,卖的价钱才好呀。”王金秀跟着就说。
后面的黄晓鸣边走边说:“我可是听说,蘑菇长过了头,就不值钱了。烂的也快。蘑菇这东西很娇贵,不好伺候。”
“赶快问问秋月和人家秦教授。看该咋办。”王金秀着急地说。
齐秋月和秦山岳走出窑洞,人们就围了上来。
不等众人开口,齐秋月就笑着说:“大家别着急。今年咱们头一年种植窑洞蘑菇,就获得了成功,这是大好事。我和秦教授那会儿看了几个窑洞,发现咱们的蘑菇长得很好,出苗齐,后劲儿大。有些已经能采摘了。糟糕的是下了大雪,给运输蘑菇惹下了麻烦。一会儿,咱们回家商量个好办法再说。无论如何,决不能叫咱们这么好的蘑菇窝在洞子里面。大家放心。”
秦山岳说:“请大家注意,咱们的蘑菇刚开始长,现在窑洞里面的温度有一点高,通气不太好。晓鸣你赶紧通知各家先把两头的保温草帘子揭开,朝窑洞里面送一些凉气,降低里面的温度,回头咱们再采取一些降温措施,抑制蘑菇生长。估计三两天以内不会有啥问题。再想办法联系销售蘑菇。咱们回去商量一下。再就是头场雪,存不住,很快就化了。只要咱们措施跟上了,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齐秋月说:“大家先回去吃饭。吃完饭到合作社院子里一块儿商量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