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歇斯底里

10.行有行规(上)

歇斯底里 潦寒 2804 2021-03-28 12:15

  [第1章第一卷:情绪像瘟疫]

  第10节行有行规(上)

  让不让孙虹的作品参评“全国六一工程奖”,吴清江本来主意未定的。一次会后,曹厅长在和吴清江聊起人才培养的事,暗示厅里有意让孙虹代表省里参评这届的“全国六个一工程”时,吴清江反而坚决不同意了。这倒不是吴清江想压制孙虹,而是觉得他的作品还不到那个份上。现在的评奖就像打仗,不仅靠的是兵将,还有钱粮。四年前,吴清江做院长一年不到时,佟文祥的剧本要参评“全国六个一工程奖”,吴清江觉得是好事,想都没想的同意了。厅里办公室主任费功与院里卫小青两人一手操办的,光南江省的地方特产与名人字画用中巴车往北京送了两次,最后每个评委还塞了几万元的红包。奖是评上了,佟文祥个人奖了十万元。厅里出大头,精神生态研究院还支出了十多万元。

  吴清江思考评奖的意义,如果作品有份量,评一个奖增加一些影响力,强化一下宣传效果,能让精品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与关注。问题是,现在众多评奖已经沦落为不再靠作品,而是钱粮时,评奖成了追逐名利的游戏。最可悲的是,为了利益,圈内人清楚评奖已经没什么大意义了却不愿意说透。尤其是得奖的人与评奖的人。圈外的人又不知道,就是听到一些风声也拿不出证据。所以这个没有意义的事也能一直评了下去。

  “远看像土匪,近看是色鬼,仔细一瞅是评委。”吴清江在酒桌上听到过这个段子,仅是当段子一笑了之。在任精神生态研究院院长的第一年后,吴清江有幸当上“省六一工程”奖的评委,发现这些段子都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各地市参评的人轮番打电话,到家敲门的人多得让吴清江甚感震惊。接到一个个厚薄不等的红包时,吴清江问任多届评委的齐正觉,要不要把这些红包退回去。齐正觉和吴清江是一个县里出来的,两个人私交不错。齐正觉很不客气地对吴清江说:“你退回去,我们这些人怎么办。清江,就你清高,就你正直。我们都是贪图小钱,没有艺术良知的家伙。现在世道就这样了,收就收下了。水平不怎么样作品混水摸鱼地评上去了,好作品不被挤下来就算咱们对得起良心了。如果让那一帮子王八蛋当评委,不知道能乱到什么程度哩。”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吴清江还是觉得收这些钱心里不安,堵得慌,就将这十余万元捐给了儿童福利基金会。吴清江自认为在官场里泡这么多年了,已经是如钱得水了,所以捐钱不留名。事情最后还是被圈内人知道了。从此,省文化系统的各项评奖,再也没有邀请过吴清江。

  吴清江的正直在文化系统是有名的,自负也在文化系统里是有名的,但在孙虹这个问题上还是栽了。吴清江在厅文化处任处长时,读过孙虹改编的剧本《泪洒相思地》,创作技巧是欠点火候,本子里透出的那种纯情曾令吴清江大为感动。吴清江专门给阳安市文化局局长打电话表扬孙虹。吴清江到精神生态当院长时,孙虹已经调到省曲剧团任创作部主任了,得过省里的艺术创作奖。令狐明的副院长到届后,吴清江力排众意把孙虹调来任副院长,目的是想让他带领院里的人大干一番。吴清江从来没有给自己争过什么,他了解孙虹的家庭处境,推荐孙虹任省“六一工程奖”的评委。事与愿违。尤其让吴清江垢病的是,孙虹被提为精神生态研究院副院长的第三天,就让院里的司机杜亮开着车回阳安市始固县平板乡孙洼村一趟,围着村子转了三圈。孙虹在他爹的坟上放了一挂一万头的鞭炮,告慰他爹的亡灵——他现在是副处级了,和副县长平起平坐,引得全村的人来围观。

  领导总是最后知道坏消息。这些事传到吴清江的耳朵里时,孙虹已经任副院长半年多了。让吴清江颇受打击的是,孙虹经常让杜亮开车到始固县以副院长的身份找副县长玩。有几次,副县长让秘书接待,孙虹还是乐此不疲。现在的官场都是资源互补。你一个文化厅的二级科研单位,一没权,二没钱,三没有关系网,在那些地方官眼里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屁都不是。“戴帽子不知道头大小。”吴清江嘱咐卫小青与杜亮,今后孙虹副院长再用车出市,需要告知他一声。

  孙虹从来没有当面顶撞过吴清江。但是,吴清江还是感觉到孙虹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孙虹认识吴清江十余年来,都是称吴清江为吴老师,自从吴清江嘱咐孙虹用车的事之后,孙虹就改称为“吴院长”了,让吴清江别扭了好长时间。吴清江曾经私下里和孙虹谈论过院里每一个人的创作潜质与他本人的创作情况,孙虹总是很谦逊地说自己在努力,可能是天赋不够辜负了吴院长的期望云云,弄得吴清江好象是太那个了。“唉,人各有志。”从此,吴清江再没和孙虹私下里交流过。

  吴清江不同意孙虹的《商都花开》去参评全国“六个一工程”奖,真不是因为与孙虹的关系疏离了,借机报复他,而是《商都花开》投机的成份太大。“国家领导到商都市巡视一圈,说南江省是文化大省,有丰沃的创作资源等。”这都是官场话,如果用这个事写个剧本,创作时再别具匠心地加上一些小人物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付出了很多心血的精彩故事,总给人一种“主旋律之嫌”。吴清江并不反对主旋律,那种豪情万丈与荡气回肠曾经感动几代人。吴清江经常说《朝阳沟》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反映时代特征又不失人文关怀,与主流合拍又引导潮流。关键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创作者的格局问题,这些投机作品“主旋律”得不够,时代烙印太浅。

  吴清江把孙虹的《商都花开》认真地看了两遍。在院作品推荐表上签字吧,对不起自己的艺术良心。不签字吧,担心孙虹误会。正当吴清江两难时,曹厅长给吴清江又打电话,提到了孙虹《商都花开》参评全国“六一工程奖”的事。吴清江想起了熊白水评职称的事,直言不讳地对曹厅长说了自己对《商都花开》的看法。“报上去试一试,得奖了是好事,不得奖也无所谓。”曹正源每一次和部下说话都用商量的口吻。“如果厅里不让院里出一分钱的经费,我双手赞称,毕竟是多一份希望嘛!”吴清江在电话中嬉笑着对曹正源说。“这个……”曹正源有些不置可否,吴清江就没有在推荐表上签字。

  孙虹,再也没有问过。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