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真正的创新离不开旧有知识体系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是知识分子常用来自谦的词语。有人说“我述而不作”,意味着他是把前人的东西综合起来传递给大家,并没有去创作新的东西。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世界上真正创新的东西相当有限。有的学术科研机构经常要求数量,比如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创论文或者著作。人们为了凑数,挖空心思地创造各种新名词、新概念。但对于孔子来讲,他认为能够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讲透彻就不错了。
孔子认为自己的治学方法、教育方法述而不作,说明他谦虚,也代表着他对于前人的尊重。
“樊登读书”讲书、分享内容的过程,秉持的也是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我们希望把他人好的知识传递和扩散给更多人,这也是一种价值创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述而不作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是对过去的事物和认知进行解构,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重构的过程。“美团”创始人王兴和记者有过一段对话,大意如下:
记者说:您并没有做创新,您的项目是把过去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变成一个新公司。这其中没有颠覆,就不算创新。
王兴说:您写文章,有没有哪个字是自己造出来的?您也只不过是把字重新组合,就变成一篇文章,但这依然会被认为是原创。
所以,述而不作,既可以代表一种治学的态度、传播的态度,本质上也可以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信而好古”是孔子经常说的词,他特别相信前人所写的东西。孔子讲的“信而好古”,我认为并不是老古板的意思,可以把“古”理解成经验,“好古”就是“温故而知新”。今天学习牛顿算不算学“古”?学爱因斯坦算不算学“古”?学钱学森算不算学“古”?当然算,因为这都是过去的经验。
与“好古”相对而论的,是“妄作”。妄作者根本不学习过去的经验,不研究他人的案例,也不在乎别人有什么理论,凭着自己的异想天开来做事情。
“窃比于我老彭”的意思是,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关于老彭,目前有多种解释。第一个解释是两个人,“老”指老子,“彭”指彭祖。第二种解释老彭是一个人,仅指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多岁。
彭祖在古文中经常出现,传说也非常多,但并没有像老子这样被大众熟知。按理说,彭祖可能比老子存在的年代更久,影响力应该更足,更被人了解。但因为他被过度神化,是“活了八百多岁”的传奇,导致彭祖人物形象模糊化、神圣化,与大众的认知疏离。大家说彭祖的事迹是假的,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个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塑造一个偶像的时候,真的不能太过夸张。
孔子讲“窃比我于老彭”,说明孔子认可自己的好古、好学。
学而不厌:延迟满足能力多强,成就才会有多高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何有于我哉”是一个倒装句式,古代汉语中很常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事对我有什么难的。孔子说了如下的三件事对他不难。
第一件事叫“默而识之”,就是能够积累知识、默习功课,能学到东西,还能够把它记在心里。孔子的记忆力很好。
第二件事叫“学而不厌”。有人认为“厌”是厌恶,其实在古文当中,“厌”经常表示满足的意思。当一个东西特别多了之后,大家就烦了。“讨厌”的“厌”和“厌倦”的“厌”,从根子上来讲是一样的,就是因为过于多,超出了某个度,所谓过犹不及,使人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学而不厌,就是学习起来,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永远都不会觉得太多。
第三件事叫“诲人不倦”,孔子教别人的时候不觉得劳累。教别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遇到像子路这样的人,偶尔还会抬杠,容易让寻常人生气。但是孔子对教学有追求,所以有诲人不倦的境界。
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合在一起,会发现,孔子强调的治学思想是“有恒”。孔子说我见不着圣人,我也见不着仁人,这两类人境界太高,很有可能这辈子都碰不到,能够碰到的一个是君子,一个是有恒者。
有恒者就是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有毅力的表现。
为什么对普通人来讲很难的三件事,对孔子来说不难?
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延迟满足”:一个人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做成大事。
假如你想干活后立刻拿到钱,那最好做小时工;如果能够忍受周薪,可以去咖啡馆打工;如果能够忍受月薪,可以找一份相对稳定而长期的工作;能够忍受年薪,那可能就是CEO的岗位;如果能够忍受用这一辈子慢慢地耕耘一份事业,才有可能收获像曹雪芹潜心创作《红楼梦》一样不凡的果实。
对一个人来讲,延迟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很多人是一学就厌,一教别人就希望得到回报。没有好的回报,没有及时的反馈,马上就没动力了,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很低。
一些人做不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根源在于他们学或者教都是为了得到回馈,而不是享受学和教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孔子在学和教这两件事上,本身能够找到快乐,所以他对此没有困顿。他不是忍耐着去学习。忍耐着去学习的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学出个头,什么时候才能考上研究生,一旦考上研究生就终于可以不学了,这都是把学习当作通往最后结果所要忍耐的过程。教也是同理,不赘述。
对于孔子来讲,学习本身就是目的,所以他能够做到不厌不倦。
他说做这三件事对他没什么难的,听起来像是讲大话。实际上孔子所传达的是,如果一个人真的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学的乐趣,那么就不会觉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什么难度。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乐趣,这是终身学习的内在保障。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应该怎样审视自身缺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是“孔子四忧”。
关于德之不修,有两种解释。
一派观点认为,担心德之不修等的主语是社会。孔子担心整个社会层面不修习德行,不尊重教育,不从善如流,不提升自我。
另一派观点认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担心。我个人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因为本篇第二节孔子说有三件事对自己来讲不难,这紧接着的第三节说有四件事对他来讲是比较担心的,这顺理成章。
孔子很少要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何必担心和要求别人?管好自己的事尚力不能及,哪里还有工夫去操心别人做不好。
孔子担心自己德不能修:有一天不能认真地对待我的道德修养,让自己不断地提升;担心自己学之不讲:不愿意去讲学,不愿意去传播知识;担心自己闻义不能徙:获知了正确而有益的事情,却不能去接近、跟从;担心自己不善不能改:做错了事,或者有一些缺点,却不能及时改正。
生活中,“不善不能改”的问题很常见,值得我们深思。“改”的难度在哪儿?在于自我认知能力的缺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不善”之处。一个真正知道自身问题的人,多少会有点改变。最可怕的就是生活在惯性之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习以为常。
孔子所担心的这四个问题,最大的难度和敌人就是惯性,当一个人在惯性中生活的时候,就会把错误视作正常。有人在家里发脾气,觉得这很正常——难道家都不是一个可以发脾气的地方?有的人在单位里跟别人争斗,觉得这很正常——不争斗怎么获得权益?由于惯性的存在,很多人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自然就做不到“不善则改”。
被惯性遮蔽,不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法正确地看待自我,这是孔子的担心。
子之燕居:对待家人应该和接待朋友一样谦恭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郑玄认为“退朝而处曰燕居”,就是孔子每天下了班以后,退朝回家闲居的时候。申申如也,舒畅而严整的样子。孔子回到家很放松,但是又不是很放肆。他不是直接换上便服,而是依然穿着整洁而舒适的衣服。《诗经》里边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是树叶绚丽茂盛的样子。本句“夭夭如也”,指的是孔子体貌舒适、和容悦色的情态。
这一段讲孔子下班以后的状态,“观其言而察其行”,了解孔子闲居的行为举止也非常有意义。
分享一个窍门,当我们要识别一个人生活是不是真的幸福时,不要看他在工作岗位上怎么表现,而要看其居家的状态。人们在职场中当然需要表现得很成功、很棒,需要充满阳光、有战斗力。只有在家里的状态,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幸福指数。
比如有的孩子,本来开开心心在家里玩,突然看到下班回家的爸爸,感觉有一片乌云压过来。家里其他人也都不自在,不继续闲聊。因为这位爸爸在单位里受够了气,已经忍了一天,回到家里脸色不好看,谁也别惹他。通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判断他白天的好状态都是演给别人看的。
我们也能够从一个人的居家情况来侧面分析,生活中他会如何对待他人。有些人把家当作发泄的地方,觉得“我在家还不能够放松一下吗,我还需要把自己管得那么严吗”。当他说这种话的时候,只是把家人当作放松的对象,而不是当作可以沟通的“人”。如果你把家人当作“人”,当作和单位里一样需要有所顾忌的“人”,就能明白,大家都一样,需要被尊重、被爱。辩称“因为你是我的家人,我冲你发脾气是应该的”,是把对方物化了,当作转移压力的对象,而不是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
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真正的仁爱之士,对家人和对外人的态度,应该一样地谦恭。
上古传说尧、舜、禹三代禅让。尧听说舜很不错,因为舜在哪儿,哪儿的人就变好。他去打鱼,渔夫就变好;到山上打柴,樵夫也都变好。尧也认为这个人不错,但依然没有轻易地把天下让给他。他继续安排自己的大臣去跟舜交朋友,让自己的儿子去跟舜交朋友。最后还存有一些疑虑,干脆又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舜。“外人”交朋友以观其外,女儿嫁给他以观其内,最后内外结合,判断此人是圣人,才把天下托付给他。
总而言之,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状况、道德水准、个人修养,要看他下班的状态,看他回到家以后跟家人怎样相处。这样才能够知道,他工作时的表现是不是费力的表演。
我们也要重视自己在家里的形象和状态,不硬挺、不假装。我这样倡议,大家不用悲观地看待,认为自己以后的生活,上班累,回家也累,要一直累。大家应该积极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烦扰。上班的时候,真诚对待同事;回到家里,真诚地对待亲友。严于律己,诚以待人,谦恭谨慎,积极沟通,生活才会越来越顺畅和谐。
过去很多人认知里的真诚,是有话直说、有脾气就爆发。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里所讲的真诚,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应该慢慢变得更加理解和包容,让自己的境界不断提升。当内在和外在都能够表现得非常从容自在的时候,就接近孔子所展现的那种自如舒适的生活状态。
《论语·乡党》,我们会看到孔子如何待人接物。孔子教学生,不只靠言语教导,还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学生跟他生活在一起,能够看到、感受到、学到孔子是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的。
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的偶像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段话令人感慨万千。这应该是孔子年过七十岁,回到鲁国后说的话。
有思想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偶像,孔子一辈子的偶像就是周公。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跟着武王伐纣。周武王去世以后,周公就辅佐周武王的儿子,实际上相当于是摄政王。周公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出现过,里边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用的周公的典故。周公帮着侄子打理朝政,尽心尽责。有一回他正在洗头,有人找来处理公事,他马上把头发拧一拧,握着便出来谈事情。等处理完回去洗,洗到一半又有人来了,便再去处理事情。吃饭也是如此,经常吃饭的时候有人来谈事情,他立马就将没咽下去的食物吐出来,先将事情处理好再吃饭。周公就是这样勤奋、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为什么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周武王打下江山,周公辅佐治理天下、制定周礼。孔子信奉周礼,认为如果周礼能延续,用周礼来治国治家,整个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在年轻的时候,经常梦见周公,觉得这是很好的警示。这是孔子年轻时候的心劲儿。
我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比如经常听到有人说梦见马云,也许是因为他非常想赚钱,也许是因为他非常渴望创业。
但此时,孔子感叹:我现在真的老了,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有的老师批评上课走神的学生时常说“你是不是见周公了”。老师说的见周公,主要用的是睡觉的意思。实际上在孔子的意愿中,能够见到周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像孔子这样,真正地把理想完全渗入到自己的身体当中,日思夜想只为做好某件事,才能够超凡入圣,才能够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有教育工作者的匠人精神,他真的沉浸其中,他热爱教与学。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沉浸式地思考怎么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经常梦到的是孔子,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关于梦见周公,也有生理学的依据。我看过一个研究,晚上做梦越丰富,梦的层次越多、情节越复杂,这样的人越聪明、智商越高。因为大脑活跃度极高,晚上睡觉才会经常做非常复杂的梦。
此时的孔子,很明显大脑的活跃程度不如往昔,每天晚上一睡觉就昏昏沉沉,他梦不到周公了,由此才有这么痛惜的感慨。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怎样看准一个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安身立命,要把这四件事做到。
孔子曾说怎样看准一个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能够解决所以、所由、所安的问题。
志于道。一个人立的志向,如果是赚钱、买房,这实在是太单薄了。假如一个人的毕生所求都是物质层面的,生活上必然会感到非常痛苦,无论其最终目标是否实现。物质的追求是最容易达到的,但又是最难以满足的。立这种志向的人,多数都浮于人生、社会的表面,熙熙攘攘、争名逐利,在个人思想上升华不了,于社会来说意义也不大。孔子提出志于道,就是要去追求真理,人生的目标要突破物质的束缚,进入到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当中去。比如牛顿、爱因斯坦、老子,就是志于道。他们想要搞清楚宇宙、人生,在这样大的志向之下,人生不会无聊,追求的道路永无止境,完全能在精神上满足自我。
据于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据”是依据、凭借的意思,指做事得有底线,德是行事的基本准则和警戒线。德者,得也。比如在路上行走,人人都能按照规矩沿着右边走,那么所有人都能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如果有人沿着右走,迎面来的人非得沿着左走,那就撞在一块儿,对双方都不便。大家应该相互尊重,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的目的就在于此,让社会更有秩序,效率变得更高。
第二种解释,有人认为“据”是熟悉的意思,一个人需要对道德体系非常清楚。不了解什么是“德”不重要,能够遵循“德”的要求做事情才有意义。目不识丁者不一定熟知“德”的内涵、外延,但是不妨碍他们尊长爱幼、乐于助人。所以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解释。
依于仁。“仁者爱人”,一个人的行事方法应该以仁作为依靠,这样才能利人惠己。
游于艺。“游”是广泛涉猎的意思,“艺”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指要在礼法、音乐、射箭、驾车、读书、识数等技艺中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人生得有趣味,不能只是谈仁义道德,还要将这一切付诸实践。孟子讲“必有事焉”,说的是人只有历经实践磨炼,才能看到自己的仁和德到底修炼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孔子认为,做好这四件事便是正确的求学方向。
这对当下的生活有没有意义?我们看看当下社会的情形。
有的人志于钱财,目标是过上奢靡的生活;有的人据于法规,只要不犯法什么都可以干;有的人依于手段,只要手段强、有效果,不在乎仁义;有的人游于手机,沉迷于游戏。
如果一个人志于钱财、据于法规、依于手段、游于手机,生活就会变得很颓废。没有高尚的追求,长此以往,与亲友、主流社会渐行渐远,幸福感会越来越低。
自行束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是干肉,一束脩,即十条干肉。当别人问我:你做“樊登读书”为什么要付费?为什么不免费讲书?我就引用孔子这句话回答:你看孔子都收了十条干肉。
古代的人没有冰箱,想吃肉不容易。可能杀一头猪,要吃一年,这就需要做成干肉存放。孔子收的肉到底值多少钱,我们不好估算,从孔子的说法来分析应该不太贵。但是中国古代,很多老百姓是吃不上肉的。
孔子说给我十条干肉,我没有不教的学生。他不会因为对方是个犯人,或是工匠就拒绝收为学生。孔子教学的对象,不分贫贱富贵。孔子的学生从王公大臣到贩夫走卒,从监狱里边出来的犯人到残障人士,都有。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他开启了一扇大门叫“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能够接受教育的多是贵族,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够识字,才能够受教育。但是孔子把“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带到了民间,开始教普通的大众识字,让大家能够学礼习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们有时候经常开名校的玩笑,说名校没有太了不起,考上的学生本身就特别厉害。有的学校录取学生万里挑一,培养了四年,最后学生毕业却变成了千里挑一的人才,哪有什么成就感?当然这仅仅是玩笑的说法。但在今天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孔子的教育理念依然值得深思、借鉴。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就特别不喜欢哈佛大学,说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是教小鸟飞。小鸟本身就能飞,然后非得念念有词地教它:张开翅膀,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最后说:你看,我教它学会飞了。这其实根本不是教会的,而是鸟本来就会飞。
孔子这种“广开方便之门”的教育做法,是颠覆传统的。想要学习的人交十条干肉,通过教育学习,慢慢地成为一个能干的人,一个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南怀瑾先生提出了一个说法:孔子为什么强调他要收钱?这是代表着孔子没有野心。因为孔子弟子三千,这个数量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有的国家才几万人,与孔子亲近的、信奉他的、很有才能的人就三千个,如果孔子造反,鲁国受不了。孔子用此表态:我不造反,我是挣钱的,我收十条干肉。孔子让当政者安心,认识到这不是一股政治力量,而是一股教育力量。
孔子那时候就开启了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这对于我们民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到一位老师被派去一所像少管所一样的学校,学生都是别的学校不要的,情况极为复杂,没法分类,没法挑选。老师运用音乐的力量,慢慢地教育、改变这些学生,使他们往正方向成长,并获得了成功。这是相当感人的一部电影,我强烈推荐做老师的人去看看这部电影。
老师们应该做到有教无类。让我特别难过的是,有的老师对孩子说:“你成绩太差了,能不能转学?”这样不负责任的话,不应该出自教师之口。一个学生出现在你的班级里面,坐到你的讲台之下,这就是一份信任。你应该想办法把他教得更好,而不应该因为他会拖累班级的分数,影响到自己的工资和奖金,就白眼相待……学业好的学生成了为学校招生的广告,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恳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广开教育的方便之门。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让人喜爱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启发”,便是从这里来的。
“愤”是一个人憋在心里的感觉。孔子说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那种憋在心里边说不出来的痛苦和挣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问题,就不要着急地去启开他的思路。“启”的意思有点接近于提问,指的是老师用提问式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问题。
“悱”就是话到嘴边了,组织不好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到这样的时刻,就不要跟他讲明白。
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老师培养一个孩子,最好的状态叫啐啄同时:鸡蛋要孵开的时候,小鸡在里边拿嘴啄蛋壳。外边的母鸡一看,小鸡拿嘴啄蛋壳了,也“啪”地从上面“啄”一下,小鸡就出来了。
假如母鸡不等小鸡在蛋壳里有点反应,就着急地梆梆梆啄开了,小鸡很可能就没生命了。假如外头的母鸡看不到小鸡使劲啄蛋壳也出不来,不帮忙啄破蛋壳,小鸡就会憋死。这讲的就是里外一起努力,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类似。
这种教学策略相当于我们所提倡的“翻转式教学”,让学生先讨论、先体会、先发问。学生心中对一件事真的感兴趣,觉得自己太想知道答案了,心里好像有点感触,但又说不清楚,怎么办?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能不能帮帮自己。这时候,老师再给他启发、提问、指导,进行引导式教学,这样学生的收获才会最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什么意思?“隅”就是桌子角,一张桌子有四个角。老师讲明白了其中一个桌角,学生若不能明白其他几个角,就太不变通了。孔子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动脑,学会自己推演。
“则不复也”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比较残忍,孔子虽然是有教无类,但并不保证教会所有人。对于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就不再教了。
我个人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在教育学生方面,孔子不是没有耐心、毅力的人。从《论语》中看,孔子除了因为德行问题批评学生,很少说某某不是他的学生。
第二种解释认为孔子不是不教,而是不希望代替学生去思考,进行填鸭式教育。当他讲清楚了一个角,学生想不明白其他几个角的时候,孔子便不再往下讲,而是让学生好好体会他讲的第一个角,直到其理解后能推测其余的几个角为止。
很多老师给学生讲课,讲明白一道题,当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题却不会做时,依然只是继续给予讲解。这并不能激发学生去思索,反而让他们感到“痛苦”。这里所说的痛苦不是体罚,而是大脑中的矛盾与冲突。这种教学,学生很难对这个知识点有很深刻的理解,遇到稍有变化的同类题型依然不会。
《认知天性》讲人的大脑内部要产生摩擦:大脑使了半天劲,无论是想出来了,还是没想出来,都有收获。最怕的是大脑不使劲,老师讲了一个角,学生说还有另外一个角也不会,老师再给讲另外这个角。接下来学生再问下一个角……虽然老师全面地讲解了很多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本质上的感悟,只了解到表面的知识点,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孔子提倡不要再讲了,应该让学生自己好好思考问题本质。
在我看来,孔子的教学方法相当科学。孔子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带那么多的学生一块儿出去郊游,在野外、在树下、在河边,在玩的过程中、吃着饭、聊着天,身体力行,就把学生给教了。这是多么不容易。
灌输式教育方式,从两百多年前沿用至今。教室里坐着足够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在前边讲台上讲。在我小时候,中学的一个班要坐七十多个学生。课堂上,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还有一半的学生早就懂了,没耐心听下去。老师没办法,只能讲大部分人听得懂的东西。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浪费了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就这么随大溜地学。
一些孩子,脑子很聪明,但是因为在某个环节有一个概念没学会,可能就会被耽误了。比如有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学会分数,将来他的微积分能学好吗?有可能他这一辈子就被落下了,因为没有老师能帮助他补足分数没学好的知识盲区。
孔子针对每一个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内在生出动力来,他才给点破,这样每一个学生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去更好地成长。
教育的重点和难题,在于如何看待和引导孩子的愤与悱,如何让一个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想知道答案。
教育不是注满一盆水,而是点燃孩子内心中的那团火。
让孩子有理想,要让孩子有乐趣,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本身的魅力。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如果做对了也很简单。当不否定孩子,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做的事就不会太多,孩子能动地去寻求答案,很容易便能学会。
有的老师喜欢用批评、恐吓,甚至威胁的方式对待学生。有些老师看到学生不按自己的想法来,就说“你要再这样,我就叫家长”“你要再这样,将来长大了没出息,连工作都找不着”等。这是极为不恰当的,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让他们变得讨厌学习。
如果整天吓唬孩子,导致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让自己身心都很痛苦的事,他不愿意愤,不愿意悱,启发将无处施展,教育便成为难题。教育若是难做下去,绝大可能是因为方向不对。如果方向对了,教育其实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我们要明白,孩子有向往学习、求知若渴的本性。
教育孩子跟造汽车完全不一样,造汽车是把一堆不会动的钢铁整合到一起,变成一辆能按照操作开动的汽车。但孩子本身就会成长、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大人唯一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人生,让他们主导自己的成长,仅此而已!
不少大人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讨厌学习,甚至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太多的孩子希望活在幼儿园时代,不愿意上小学,甚至不愿意上学。这是多么失败的教育。所以,我们一起来读《论语》,学一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一顿饭就能看清人的素养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这是很感人的场景:孔子去参加葬礼,如果坐在服丧者的旁边吃饭,他从来不会吃饱。
《论语》中经常会出现参加葬礼的描述,原因很简单,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短,人口繁衍更迭较快,丧葬之事较为频繁。加之孔子所交甚广,也受人尊重,有葬礼就会被邀请。
为什么我说这很感人?那个年代不比医疗、卫生水平比较发达,人均寿命八十多岁的今天,一个人可能因为某个小病而失去生命。一件事情常见,很多人便会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但是经常参加葬礼的孔子并没有习以为常,没有漠视生命的无常,每一次参加葬礼,都以实际行动对死者及其家人表示尊重。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参加葬礼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活动,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我在很小的时候,上二三年级,回村去参加过一次葬礼。在我的印象中,不像是在办丧事,好像是全村人在欢庆。在做丧事期间,全村人每天到我们家来吃饭,我还看到有人拿我家的鸡蛋、馒头。我告诉大人怎么有人拿馒头,大人说没有关系,作为主人不要提这事,拿了就拿了吧。
这跟孔子参加葬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去参加葬礼,不吃饱。吃饱是生理需求、口腹之欲。
周国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探讨灵与肉的关系,我高中时读过,启发很大。文章大意是说,人的灵魂需要追求高尚的东西,但是高尚的东西经常被物质牵绊。比如一个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痛哭、难过,但是过段时间她不得不去吃饭,因为她饿了,饥饿使她暂时远离痛苦;恋人吵架吵得天崩地裂,觉得没有爱情了,一时间好像人生都失去了色彩,但是到点了照样要上厕所。灵魂和肉体,一个在空中,一个在地上,互相纠缠。
对孔子来说,当然需要吃饭。但这是参加别人的葬礼,死者亲友必然很难过,他不会为了口腹之欲而大快朵颐,忽略他人的哀恸。吃一顿饱饭和照顾亡者亲友的感受,二者之间,孰轻孰重?
很多人会说,吃饱饭并不影响我的同情心。所谓知行合一,行动是认知的表现。在丧礼中只顾自己吃饭的人,必然不守礼法,缺乏真正的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爱人是尊“礼”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真诚地关爱他人,参加葬礼是真心致哀,不是走过场,坐在那儿稍微吃一点,用行动表达内心的悲痛与同情,这是“礼”在具体事情上的应用。
哭则不歌:乐观的人更能体会哀伤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这句话我引用得很多。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了矿难、爆炸、地震、海啸等令人难过的事件,这句话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孔子如果某天参加了葬礼,哭了,就不会再唱歌了,一整天安安静静度过。这是因为孔子感到难过,这也体现着他对生命的珍视。
从反面来揣测孔子,在他的生活中,只要不参加葬礼,每天可能都唱歌奏乐,内心很快活。如果不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孔子,便会觉得孔子距离我们太遥远,肯定是个老古板,而且他说的很多话都没法执行。实际上孔子活得乐观积极,不是像贾政那样的假正经,不是一个假道学,不是一个燕居在家也道貌岸然的人。
如果没参加葬礼,孔子可能每天都会哼哼歌,很怡然开心的样子。他歌唱得也不错,后边我们还会讲述。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一定会请求再唱一遍,跟人学一遍,再和一遍。由此可见,孔子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来自灵魂深处,并且能通过音乐找到快乐。
对别人致以哀伤的时候,我们应该静默一天。不要高高兴兴地哼着歌,随意说着“我挺你”之类的口号,漠视和轻视别人的痛苦。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创业不能靠勇气和热血,要有规划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颜回总是被孔子捧在手心上,子路则经常被孔子敲打提点。
这一次,孔子跟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咱们两个人能够做到吧?”孔子跟颜回多亲近!
“用之则行”,国君如果用人,要让我出山,让我去当官,我可以马上上任,没有任何问题。孔子做过大司寇,所以这话并不是吹牛。“舍之则藏”,得不到任用,能心情很坦荡地回家修行、认真学习。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胙肉不至,挂印而去。鲁君祭祀,完成后其用的肉会分给每一个大夫,这代表一种国家的荣誉。孔子等了好几天,没有分到肉,官印一挂,便走了。孔子到了边境线上,又等了三天,看肉会不会送到边境,还是没人来,这才开始周游列国。
在我看来,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中一条就不容易。
人的性格不是完美的,当用一个人的时候,他有可能推三阻四、害怕、犹豫,怀疑其中是否有陷阱。林则徐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这种用之则行、立刻承担责任是需要勇气、能力和担当的。
“舍之则藏”也很难做到,人们常常“舍之则怨”“舍之则难过”。在家里辗转反侧,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受气了,怨愤难平。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明明能力很强,但是别人总看不到,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
孔子认为颜回和自己就能做到如上两点。这一天,不知道孔子为什么这么放松,当众说了这么一句夸奖颜回的话。子路在旁边听着可能有些小情绪,毕竟自己很早就跟着孔子学习,可以说是大弟子,得有点儿面子和地位吧。
于是,子路就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老师要去打仗的话,带谁去?这句话可能是说颜回身体羸弱,打仗肯定不行。
孔子回答子路,“㨃”得好狠,认为子路是暴虎冯河,做事情一味地凭借勇气,过于莽撞。“暴虎”指的是老虎来了,徒手与之搏斗。想想看,连武松打虎都还有一根哨棒,徒手对付虎,是不是太莽撞?“冯河”指的是如果没有船、没有桥,过河的时候就直接从河中间蹚过去。
孔子说自己不带这样的人同行,这种人“死而无悔”,从不觉得自己的生命有多么重要。
我国古代有一个时期流行“玄谈”,大家袖着手,聚在一起聊一些玄之又玄的内容。突然战争爆发,国家有难,打不过对方,怎么办?临难一死报君王。死给君王看,显得自己很忠诚。可这有什么用呢,国家又不缺一个去死的人。从古至今,总有人以死来表示自己的忠诚,表示自己的勇气。在孔子看来,这种死而无悔者,不值得与之同行。
孔子认为,人的生命很重要,不能轻易地处置自己的生命。孔子欣赏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并非胆小懦弱,而是一种饱含智慧、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有些年轻人说话常常把“做”了什么事情,说成“玩”了什么事情。比如,把“学摄影”说成“玩摄影”。更有甚者,面试的时候,介绍自己的过往工作经历概之为“玩”。一个人把过去的工作都叫作玩,用对待游戏的态度来创业、工作,心中缺乏敬畏,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更不会追求自我超越。
有部分人觉得“认真做事”很没有面子。我和考北大、清华MBA的同学们有过一次座谈,他们内心觉得上考前辅导班很丢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怕别人说“考MBA还要上考前辅导班?自己在家里看看书就行了”。他们不愿意提这件事,因为存在心理上的弱势。我引用了孔子的这句“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来开导他们。当你认定了自己要考名校的MBA时,也必须认定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临事而惧,就是知道竞争很激烈,这不容易。那应该怎么做?应该好谋而成,努力地去上辅导班,认真对待,好好学习,而不要整天标榜“我无所谓,就是试试看,考不上也不要紧”。
内心很在意,表面上看起来却无所谓。这么做主要是秀给别人看,让别人觉得自己好像很轻松就把一切事情都做了。这种态度不对。做一件事情,要知道做事的责任和难度,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地规划,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想清楚,尽最大努力做成这件事情。
拿破仑一开始横扫欧洲,总打胜仗,因为拿破仑清清楚楚地把握了战争的每一个细节:一条路有多少个谷仓,大概能够容纳多少士兵,带多少士兵需要多少粮食,有多少门大炮,安装这些大炮需要多少个位置、需要多少颗螺钉,拿破仑都能够一口报出来。这就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后来为什么失败?打俄国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俄国可没有那么多的谷仓,没有那么多能够得到接济、吃饭、磨面的地方。听到没有磨坊,拿破仑当时犹豫了一下。但他认为自己都赢了这么多场了,自大忘我,认为不会有问题,便没有改变计划,最终招致失败。
这一段话,孔子对子路确实是有点严厉,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教益。
尤其是学生,我希望你们能明白,不论是要考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需要认认真真对待。不要总希望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玩耍着就能考出好成绩。能够考出好成绩的人,一定都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富而可求:创业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是跟风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我觉得这一节是孔子在跟学生开玩笑,他说:“如果真的能够求到富贵,哪怕成为一个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去做。”
关于执鞭之士有不同解释。过去很多人将执鞭之士理解为车夫,因为驾车要甩鞭子。孔子驾车技术很高,他能教人怎样驾车。简单理解,就是孔子说自己愿意当司机。
后来有人考证,执鞭不是指拿着驾马车用的鞭子,而是指给官员开道。古代官员出行,前面有人拿着鞭子开路,警示民众让开、回避、肃静。
无论怎么样,执鞭之士被古代很多人认为是低贱的差事。
接着孔子又说:若是求不到财富的话,我还是去做我想做的事,从心所欲,逍遥自在。
孔子的这个观点,对当下的创业者来讲不是一个好的激励。
创业者不要觉得可以求得富贵就去创业,求不来富贵就不创业了。因为没有人能保证创业一定会成功,没有人敢承诺只要现在先创业,今后保证能够上福布斯排行榜。以这种心态创业,够呛能成功。创业是干出来的,结果不可预知。
我觉得孔子更想表达的是,提醒学生们务实一点。通过正当途径能求得财富,就努力去做好,不要觉得做某份工作是丢脸的事。如果求不到财富,也不要执着,别成天瞎折腾。不能为了求得财富,老折腾些不高级的事情,总想着送个礼、喝酒拉关系之类,各种钻营。这些不务实的做法没法保证你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守住本心,干自己该干的事。
我们看看当下的创业市场,人们都瞄着风口在哪儿,总是看别人做了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这种人往往追不上什么好机会,还忙得团团转。真正能够做出成绩的,是把自己喜爱的事做到极致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守住本心,把自己最爱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做到极致,把自己做成专家,这时候就有话语权了,这样才能成功。
孔子说的这句话,前半句是开玩笑,后半句是告诫我们要认认真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量把它做到极致。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孔子极其成功,他建立了儒家的体系,最终成为至圣先师。
这句话很适用于我们普通人自我安慰。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折腾,好不热闹时,要提醒自己别跟着折腾,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守住本心,认真地钻研,干好自己的事。
这句话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但都能给人带来激励或者安慰。
子之所慎: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最慎重、最小心认真对待的三件事情:“齐”念“zhāi”,同“斋”,是祭祀;“战”是打仗、战争;“疾”是疾病。
祭祀、战争和疾病,往往能影响人类历史的走向。读一读《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丝绸之路》这种贯穿着世界历史的书,我们会发现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比如黑死病暴发,比如蒙古人席卷而来的战争,比如君士坦丁大帝突然信仰基督教。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某些信仰、战争和疾病事件,已经给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转折。
孔子对待这三件事是非常谨慎、非常睿智的。
祭祀、斋戒这种宗教方面的事情涉及人和天的关系,孔子认为,在看待人和天的关系上,人要端正地对待天地自然,不可无敬畏之心。
战争,是人和生命的关系,战争总是以剥夺别人的生命为基本手段来谋得其他目的,是非常残忍的一件事。
疾病,是人和健康的关系。
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妥善处理信仰、战争和疾病相关的问题,让这三种最难以控制的事物得以掌控,国家才能够沿着所设想的方向不断地前进。这是孔子之所以重视这三件事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极有借鉴意义。
三月不知肉味:怎样进入忘我的心流境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有个词叫“在齐闻韶”,还有一个说法叫“三月不知肉味”,都是从这句话里边来的。
有人考证过,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五一七年。孔子大概三十五岁,刚刚进入中年,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韶乐》是舜的音乐,我觉得孔子受当时音乐的背景影响。有可能孔子喜欢舜,所以舜的音乐在他听来特别好听,好听到回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是一个爱吃肉的人,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切得不整齐,他不吃;肉做得不好吃,他也不吃。孔子讲究生活情趣,很有格调,喜爱音乐艺术。孔子听了《韶乐》回去后,三月不知肉味,吃饭都没味,发愤以忘食,可见他对《韶乐》的痴迷程度,远远在吃肉之上,判若云泥。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特别投入、深入钻研的时候,他会沉醉其中,物我两忘。
牛顿的妹妹讲,牛顿四五十岁的时候,有些行为就跟五六岁的小孩一样。如果没有人叫他吃饭,他往往不会吃饭。到了饭桌上,如果没有人把饭放在他的盘子里,他也不会吃。牛顿还经常穿着睡衣拖鞋,头发也不梳,就在剑桥大学校园中到处闲逛、乱走,脑子里想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还常常会拿着东西在地上乱画。他完全沉浸在学术的世界里,对于吃饭这样的事毫不在意。
有一回数学王子高斯走在马路上,突然想到一个公式,觉得不得了,太棒了,千万不能忘了这个美好的证明。当时他手头没有纸笔,但突然发现街上有一块黑板,就赶紧抓了个东西往黑板上写公式。写着写着,黑板就“跑”了,高斯就追着黑板写。后来才发现,他是把证明公式写在别人的马车上。这就是完全投入的状态。
要想体会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可以去读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创作的在心理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心流》。书里有论述,当一个人做一件事进入到心流的状态时,会对时间的流逝没有感觉。
有的女孩子跟闺密喝下午茶聊天,两个人坐在那儿相聊甚欢,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如果是有人规定,她在咖啡厅必须坐够四个小时才可以走,她一定会说“凭什么剥夺我的权利”,觉得坐四个小时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但是她跟人聊天聊兴奋了,四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
我有个同学跟他老婆结识,属于真正的一见钟情,介绍人也是我的同学。他俩一坐下来,互相看了一眼,就完全忘记介绍人。介绍人坐在旁边坐得实在没意思,起来买单离开了,两人也没在意。后来他俩聊了一晚上,第二个星期就结婚了,到现在他们还生活得很好。
当一个人能够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进入心流的状态时,时间、外部环境就变得都不重要。
孔子最后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句话有两种读法:第一种是“乐”读“lè”,第二种是“乐”读“yuè”。
我认为都可以。第一种解释,“乐”是快乐,没想到《韶乐》能带给人如此的快乐。
第二种解释,“乐”是音乐,没想到这个音乐有这么美好。
求仁而得仁:成熟的人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一段话如果不进行讲解,很难懂。
当时的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名声不好,跟宋朝有染,风言风语很多。因此卫灵公的儿子蒯聩非常厌恶南子,就与人合计暗杀南子。但是同党临阵反悔,被南子察觉,向卫灵公告发。卫灵公因此大怒,要杀蒯聩,蒯聩便逃到邻国晋国避难。晋国是一个大国,所以蒯聩得以保命。
公元前四九三年的春天,卫灵公想立郢为太子,但是公子郢不接受。同年夏,灵公去世,南子秉承灵公之意希望公子郢即位,但是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的儿子辄即位。最终辄即位,为卫出公。
这时候,事情就复杂了,因为卫出公辄的父亲还在晋国。晋国一看这是介入卫国事务的好机会,就把蒯聩送回卫国,所持有的态度是蒯聩回来了,辄必须把王位让给蒯聩,否则就是不孝。但一旦把位子让给了蒯聩,晋国的大兵跟在后边,直接就打进来了,卫国就算完了。
孔子此时在卫国,做类似于参谋的角色。冉有和其他学生私下里聊天,猜测咱们的老师会不会保护新的卫君,要不要为现在的卫出公做事,会不会留在这儿……因为这个牵扯到其他学生的动向。夫子如果留在这儿,大家可能就要跟夫子一块儿对抗晋国、对抗蒯聩,必然会爆发战争,一定要小心。
他们要打听这事,子贡便说他去问问。子贡很聪明、很灵活,没有直接问孔子这么敏感的问题,说老师打算怎么做。这种直指站队的隐秘问题不能直接问。
子贡进来以后问“伯夷、叔齐何人也”。这是明知故问,因为古代人都知道伯夷、叔齐的典故。他们俩是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想让位于三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认为长子伯夷应该继承王位。尊于礼法仁义,兄弟俩都不愿意继承王位,不约而同地跑了。他们是礼让之人,孔子说这是古代的好人、贤人。
子贡又问:这两个人难道心中没有怨恨吗,国君也不当了,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说了一句名言,也是我的座右铭——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意义非凡。求仁而得仁——你不就是想做个好人吗?你现在当上好人了。你求的是仁,又不是名,如果你求名而得仁,或者你求利而得名,或者求利而得仁,你怨恨都是正常的。但是你声称就是求仁,你本身就想成为一个好人,那你现在成为好人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说到这儿,聪明人全明白了。子贡就属于“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孔子跟他说一个角,别的角子贡也都明白了。
子贡出来跟冉有说:夫子不会留在卫国帮卫出公的。
因为这场战争怎么打都是乱象丛生。想想看,如果是蒯聩回来,带着晋国灭了卫国,这明显是卫奸的做法,等于蒯聩把卫国拱手让给了晋国。而且最重要的是,蒯聩是被父亲卫灵公驱逐出去的,若是带着外部势力打回来,孔子肯定不会帮蒯聩。但是,如果帮着卫出公来打蒯聩,儿子打父亲,这在孔子看来也是大逆不道的一件事。
子路后来就死在这件事上。有人请子路去帮卫出公,子路那时候年纪也大了,判断力可能出了一点问题,就答应去一趟。孔子说:你不要去,太危险,根本没法保命回来。但是子路说: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必须去,一诺千金。子路去了。孔子很早以前就说过,依照子路这种性情,“不得其死然”,将来怎么死都不知道,结果一语成谶。
卫国大乱,子路为了保护王子,被乱刀砍死。子路死得非常英勇,临死之前,帽子打歪了,还自己扶正了。因为夫子说了,君子在任何时候,帽子都应该戴正。
卫国的这件事情,在当时影响非常大,孔子不愿意参与其中。
当我们听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时候,就知道孔子不会为了当官,不会为了获得利益,留在卫国这样的地方。伯夷、叔齐是礼让之人,现在这父子俩都不是礼让之人,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理念,这是孔子离开卫国的原因。
在这一节中,我们要记住的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充满力量,我在“樊登读书”里讲了很多书,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怎么做一个好人,怎么样倾听对方,怎么样体谅对方,在对方生气的时候怎样表达情感。
有一次我的朋友对我说:为什么你教的那些东西,都是教我们做好人,教我们去礼让别人,教我们感受爱,教我们做情感反馈?别人为什么不学?为什么不是别人来对我们做这样的事?
这就是认为做好人是吃亏的观点。如果觉得做好人吃亏,就根本感受不到做好人的快乐,这时候可以默念“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做一个好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不需要感到痛苦,不需要感到委屈。因为你是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把这句话经常放在心里默念,我们的人生就会生出特别多的力量。算计、占便宜只是外在的表现,一个人内心是不是觉得安稳、平和、喜乐,是在于他有没有求仁得仁。
乐亦在其中矣:如何理解幸福?幸福应该是一种能力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孔子的自我评价,说的是他自己的状态。
“饭疏食”就是吃一些粗粮,也可以理解为食物粗糙简陋。那时候热水被称为汤,“水”指凉水。饮水,就是说平日里喝凉水,热水都不一定有,别说酒之类的了。我们今天说粗茶淡饭,对比孔子的饮食来说,不异于山珍海味。“曲肱而枕之”,就是没有枕头,枕在胳膊上。这些在孔子看来,自有一番滋味,“乐亦在其中矣”。然后孔子总结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如果做一些不义的事,比如和阳虎、季氏这样的人在一起谋划,打成一片,即便能获得土地、财物、权力、地位,变得富且贵,也只不过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宋儒考学生的时候,问“孰为孔颜之乐”。颜回的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的乐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什么是生命本源的快乐?比如一个人需要呼吸,呼吸本身就是人生最伟大的奇迹。难道不觉得生命很奇妙吗?一口气呼出去还能再吸回来。如果只出气不进气,那就不奇妙了。当一个人能够体会到呼吸的快乐、生命本源的快乐时,“法喜充满(修行顿悟的快乐)”的感觉就来了。
孔子感知快乐的能力很强大,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快乐。幸福不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认为幸福是执宰一方,幸福是腰缠万贯,幸福是香车十乘等这样的标准,那么幸福就是一种状态。实际上,有人有马千乘,内心照样颠沛流离,魂无所依。因为幸福跟拥有多少东西关系不大,而是需要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如果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也能很快乐;假如没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即便拥有很多,也会焦躁不安。
我个人从这句话当中还读出了一些感悟:正常思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后边紧接着的应该是“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什么插入“不义”二字?从逻辑上讲,既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已经很好了,所以又富又贵,应该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应该如乌云,这才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从这个逻辑上能够看出来,孔子并不排斥富且贵,他排斥的是不义而富且贵。有人理解得比较浅显,说孔子是个会生活的人,是犬儒主义。关于犬儒主义,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来诠释。
有人和海边的一个懒汉对话——
“你干吗躺在海边,什么事也不干,大好的青春浪费了。”
“你忙着干啥?”
“忙着工作。”
“忙着工作干啥?”
“工作挣钱。”
“挣钱干啥?”
“挣钱买房子。”
“买房子干啥?”
“买房子给儿子。”
“买房子给儿子挣了钱,然后你干吗?”
“我要躺在海边好好享受”。
“我现在已经做到了。”
犬儒主义者常用的说法是你想享受的,现在已经享受到了,比如躺在海边,海南岛那样的地方不会饿死人,靠椰子都能活下来。
如果这样理解,就把孔子的境界理解得太低了。孔子根本不是一个能闲下来的人,也根本不是犬儒主义者,只是他不仅仅追求物质。富且贵,对于孔子来讲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不义而富且贵就更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了。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如何理解幸福。
五十以学《易》:若十年前没种树,最好的时机是现在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句话确实不太容易理解,我们需要先普及一点常识。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易经》:《连山》《归藏》《周易》。
如果一个人有兴趣,可以尽量多地研读以上书籍。《连山》《归藏》不见传世,所以《易经》基本上指《周易》。
“加我数年”,“加”是通假字,通“假”,就是借来的意思。孔子说:假如生命能够再借我几年,我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周易》,我的人生便不会犯什么大错了。可见,孔子把《周易》看得很高,这句话很明显是对《周易》极大的褒奖。
这句话令大家产生一个疑问:这是孔子五十岁以前说的,还是五十岁以后说的?
很多学者经过复杂的考证,认为这是孔子五十岁以前说的。但是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就是说孔子到了晚年的时候,开始喜欢《周易》。孔子活了七十多岁,所谓“七十三”“八十四”是迈不过的长寿的坎儿,七十三岁是孔子,八十四岁是孟子。按司马迁的意思,孔子应该是六七十岁以后喜欢《周易》的。
有人问: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学没学过《周易》?我认为,肯定是学过。
一个人没有接触过《周易》,不可能突然说,如果让我学了《周易》,我就可以少犯很多错误。这样从逻辑上根本讲不通。
我觉得从情理上来讲,这句话应该是孔子五十岁以后说的一句回顾式的感慨。
孔子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学到了《周易》,突然发现《周易》原来饱含人生真谛。《周易》讲的不是算命,《周易》讲的是生活态度,“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都是人生态度。
《周易》中,为什么乾卦那么重要,就是人要随时随地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很棒的卦象。再如“否极泰来”,是告诉我们,如果人生暂时走投无路,只要自己坚持奋斗,好的情况就会出现。
《周易》给孔子,包括给我们后来所有的读者提供的最重要的知识,绝对不是卜卦算命。没有哪个国家靠卜卦能够治理好,没有哪个企业靠算命能够经营好。《周易》带来的文化上的积淀,不在于算命和预言,而在于让我们理解世界的规律,让我们知道人要能够学会控制好自己生命的节奏,做事不要做到极端,要学会中庸之道。
孔子在晚年读了《周易》后,发现对他提出的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支持和印证,所以他感慨“如果上天再借我几年,让我回到五十岁的时候,就能够学《周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这一生有哪些大过?很难下结论。但是他五六十岁周游列国的时候,一定吃了很多的苦,遭遇了很多悲凉的事。他的学生也跟着他遭了很多的罪,他内心难免有一些自责。
如果当时学过《周易》,孔子能够更好地经营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领导的关系,那么他犯的过错可能就会少一点。
子所雅言:人生有很多事情,要执着以待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当时各地也有不同的方言,雅言相当于官方规定的通用语言,大概是夏朝的语言。
孔子的语言口音跟雅言不一样。他在讲《诗经》《尚书》,还有执行礼事、做主持人的时候,都用雅言。不用熟悉的腔调,而用雅言,说明孔子对这三件事特别重视。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示,一个人能够当着其他人的面,坦然地讲自己的方言,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我上大学的时候,班上有很多同学不会讲普通话,站起来就讲方言。同学们哄笑之后,老师安慰讲方言的同学,说这是自信的表现。
我过去讲陕西话。但是,当我要在其他人面前跟我的老乡讲陕西话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说不出口。现在没关系了,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陕西话我也觉得无所谓。
乐以忘忧:自信的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有个成语叫叶公好龙,“叶”以前应该念“shè”,今天不用这个读法。古代大的县的县长叫公,小的县的县长叫尹,叶公是叶县的地方长官。可能原来有个小国叫叶国,被吞并了以后,就成为叶县。
叶公的名字叫沈诸梁,在《论语》中出现了好几次,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叶公跟孔子不熟,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叶公就问子路:“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讲讲你的老师。”
子路嘴比较笨,概括不出来,就告诉孔子:“叶公问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没说。”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么跟他讲:‘他这个人忙起来、工作起来,非常努力,连饭都可以不吃。他在这个状态中享受快乐,把很多烦恼的事都抛在脑后,每天高高兴兴带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周游列国。虽然年龄很大,但是他像不知道一样,还觉得自己活在年轻的状态当中。’”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在社交活动中,一个人怎么介绍自己,代表着他内心的自信程度。有句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介绍自己时强调外在地位,就没有轻松写意地介绍自己爱好的人自信,前者本质在于希望获得别人认同,后者并不在意别人认同与否。好比营销助理的名片写满了联系方式和职位,而很多成功人士的名片上可能只有姓名和电话。比如有人说:“我是外企的职员”“我是好爸爸”“我是名校毕业生”“我是海归……”介绍的全是自己的外在条件,属于社会的位置。这种介绍越是全面详细,他内心的担忧焦虑就越多,压力越大。
当一个人看到的全是身份性自我,强调并放大这种社会属性时,其压力自然会变大。因为他要配得上海归身份,配得上爸爸身份,配得上名校毕业身份,配得上外企白领身份……
怎么介绍才能让自己轻松愉快呢?“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特别乐于帮助的人,我是一个你可以信任的人……”以上介绍,所流露出来的自我不是身份性自我,而是本质性自我。如果这些不是说谎美化自己的话,而是你平常所展现出来的东西,那么你自然就能做到,当然就不会有压力,也就不会产生焦虑了。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柳永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样。
当一个人经常性地回归到本质性自我,去看自己的特点的时候,会很轻松愉快,内心很有力量。回到自我价值观,人就有力量。
人们在社会中觉得压力大,就是因为脑子里常常想的是身份性自我,关注自己又获得了什么身份,荣誉是真的假的,我对不对得起自己的头衔,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万一别人瞧不起我怎么办……但我们想想看,有人会瞧不起一个正直的人吗,哪怕这个正直的人就是一个贩夫走卒?你会瞧不起他吗?不会!因为他的本质比钻石更珍贵。
当我们能回到自己的本质,更多地看到自己内在的生命特性,而不是外在身份的时候,压力状态就会改变,人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自信,做事有章法。
孔子的这段自我介绍,没有说自己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当过鲁国的大官。孔子心中没有这些,因为这些对他来讲太不值一提了。即便流落至此,孔子也没有想到去说那些外在性的东西。
孔子对心流的状态了然于心,一个人只有又努力又快乐,才能到达心流的状态。只快乐、不努力,不会产生心流。比如一个人总去蹦迪,蹦到觉得一点劲都没有,没意思、不好玩;一个人去打游戏,打到一点挑战都没有,觉得分分钟闭着眼睛都能打过关,也不好玩。这便无法进入心流的状态,只有努力与快乐加在一起,才能叫作心流。
孔子所言,发愤忘食就是努力,乐以忘忧就是快乐,不知老之将至,就是已经进入了心流的状态。所以,孔子向子路展现的,实际上是一个活得很愉快的人。孔子更看重的是本质性自我,而不是身份性自我。
希望大家在读这一节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我非生而知之者:认知失调是成功路上最难跨越的坎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有人跟孔子说,“你是圣人,你厉害,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在当今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喜欢将别人封圣,喜欢神化天才。比如莫扎特钢琴弹得很好,大家就会说,我们没法比,他是天才,五岁就会作曲。有人说贝多芬厉害,马上就有人说那也是天才;有人说华罗庚厉害,同样会有人说他是天才。
我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别人的“表扬”:“樊老师讲书讲得好,这是天赋。你别否认,我告诉你,你就是有天赋。”
我说:“我之前不爱读书,这真不是天赋,我是工作以后才慢慢学的。”
“不可能,你小时候常常参加诗歌朗诵会,你肯定得过奖!”
有些人往往把别人的一些长处归于天赋,从而给自己的不行动找理由和借口。
人就怕认知失调,做了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事情,从而引发内心的不舒服。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人,为什么我就达不到莫扎特的水平?觉得自己不如莫扎特有天赋,自己在钢琴方面天生笨拙,莫扎特能做到的我做不到!这就会感到痛苦,感到很难过。
因认知失调而感到难过的时候,怎么办?人就会想办法改变。很多人没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并非天赋极差,而是因为不愿意像莫扎特一样去做大量而有针对性的练习。
既不愿意下功夫练习,又想解决认知失调,只好说莫扎特是学不来的,他是天才,几百年就出这么一个。这样给他人贴上一个神圣的标签,自己就得到了安慰。莫扎特没有从这种神化中得到任何好处,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孔子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是圣人,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老百姓和学生希望孔子是这样的人,因为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轻松了,不用像他一样学习,不用那么努力,解决了认知失调。这就是人们喜欢给出色的人贴圣人标签的原因。
我们如果真的有志气,就要相信,孔子能做到的事,自己一样能做到。王阳明十八岁的时候,在江西遇到大儒娄谅。娄谅跟王阳明说的一句话,让这个小伙子转变了整个人生的方向。他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这意味着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人们通过学习也是能够达到他那个程度的。只要努力学习,其他人也能成为圣贤,这让王阳明豁然开朗。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周围那些厉害的、很棒的人,贴上“天才”“天赋异禀”的标签,那我们就堕落了,就算自己有天赋也难免泯然众人矣。
孔子在这儿跟他的学生强调:我根本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明白。
接下来,孔子说“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其实就是爱学习,孔子喜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
孔夫子解释过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提倡,对于学习知识,要非常敏锐、勤奋,讲求主动、能动地学习。“敏以求之者也”,差不多就是这种求学状态。
要想把这句话理解透彻,推荐阅读《刻意练习》,它点破了关于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像莫扎特、帕格尼尼这样的人,全是靠勤奋练习才取得的成就。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讲出了这个道理。
孔子把人做了分类:最上的人叫圣人,生而知之;其次,学而知之;再次,困而知之,就是有疑难了才去学习;最次者,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被问题困住了还不学,每天生活得很痛苦,在痛苦里挣扎,天天“㨃”人、骂人、难过,就是不学习。
孔子说他没见过生而知之的人,这种人可能有,但他没见过。他认为尧、舜可能是圣人,孔子对死去的人一般比较宽容,死去的人得一个“圣”“仁”名号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一个人活着,孔子不会说这个人是圣人,这个人是仁人。他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通过学习这一节,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相信“敏以求之”,相信“好古”,去努力地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非要说厉害的人都是天才,其他人没法达到他们的程度。
子不语怪、力、乱、神:成功者都是专注做好自己事情的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
清朝的时候袁枚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子不语》,其序开篇便道“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表明书的内容就是说孔子从来不说的事情。其实古代还有别的书,也叫《子不语》,元朝就有一本,可见大家对于子不语的事都很好奇。
很多八卦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怪力乱神。“怪”就是超自然的现象,比如百慕大三角海域灵异传说;“力”就是施暴、强权、争斗;“乱”就是悖乱、八卦、绯闻之类的事情;“神”指的是神出鬼没,鬼神系统里的东西。
孔子对于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从来都不说,别人讨论的时候他也不参与。
一个人管好自己的言谈举止很重要,语言会影响到思想,思想会影响行为,行为会影响习惯,习惯到最后变成命运。
说话负责任,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明白的不乱说,有争议的不妄论,不仁义的不宣扬。对怪、力、乱、神,孔子的原则始终是存而不论,可以有,但不讨论。
在传播上来看,讨论怪、力、乱、神最容易吸引眼球。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好处。比如某个地方发生了自杀事件,被纷纷报道。这类事件报道得越多,反而引起某个地域的自杀现象增多,这叫曝光效应。所以,媒体对暴力事件的报道,一定要谨慎,尤其要注意相关报道不能对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其实,那些神神怪怪、八卦舆情,都与己无关。比如明星们的情感纠纷,与我们并没有什么瓜葛,何必费心思关心这样的事情。所有怪、力、乱、神,通通都是关注圈内的事情,我们其实只要做好自己影响圈内的事,做好那些自己能做的、能够改变的事即可。
择其善者从之:自律反熵而行的人才能具备成长型心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大部分人都懂。几个走到一起的人,其中一定有在某些地方比自己强、能够做自己老师的人。分辨出这些人的优点,就跟他学;对于他们的一些缺点,也对照自己的情况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以便自我反省,努力改正。
曾经有人批评说孔子的这句话是废话,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看问题太简单草率。这句话是“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非常难。
观察一下我们的现实生活,就知道孔子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择其善者从之,不仅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明辨善恶,还得相当谦虚。如果不够谦虚,就不会对别人的成就随喜、开心,也不会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人特别能干,周围会有人跳出来说,他其实也没那么好。还有的人,总盼着公众人物出丑闻,大家能一起“吃瓜”。
为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什么吃瓜能令一些人兴奋?可能它能解决一部分人认知失调的问题。看到一个人比自己好这么多,就会认知失调。只有或主观或客观地发现他没那么好,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很糟糕,认知就能再次回到协调的状态。
择其善者从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反熵行为,是一种生命行为。在了解反熵行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熵增行为。熵增行为,通俗点理解就是不约束自己按照规范要求或者社会道德等做事情,想做什么做什么,怎么舒服怎么来。比如,一个人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把沙发搞得越来越乱,家里边搞得越来越脏,他觉得很舒服。再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好,看到别人厉害,就开始挑毛病、挑刺,挖掘各种八卦开始吃瓜。这类都是熵增行为。这类行为就好比把一个杯子摔碎,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反熵行为与熵增行为相反,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让自己往好的方向改变的行为,这可以看作一种能力。反熵行为简单比喻一下,就是尽管工作一天很辛苦,但是回到家依然先打理卫生、收拾房间。更通俗一点说,就是将摔得支离破碎的杯子重新制造成一个完好的杯子。也就是说,尽管别人身上有缺点,我依然能够看到他的某些优点,承认有比我强的地方,努力地向他比我好的方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次,其不善者改之,就是看到别人做了错事,第一反应是“哎呀,我也可能做这样的事,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苗头,我要把它改掉”。但有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看到别人做错事,第一反应就是骂别人。对别人落井下石的时候,他快乐得要命。他只想证明自己好,别人差。
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在网上发评论,都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只想证明自己是好的,只想证明自己知道很多东西,那我们就陷入了《终身成长》里说的固定型心态,是很难有进步的。
相反,一个人能够做出很多反熵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就能长期保持成长型心态。因为无论别人做得对还是不对,他都找得到自己可以借鉴学习进步的地方,长此以往,他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人。
这句话是孔子非常重要的贡献。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希望我们能够把这句话悟透,在生活中努力实践。
天生德于予:只有心怀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创造奇迹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这里可以学一个古汉语句式:“如予何”,意思就是“能拿我怎么样”。
这大概是孔子六十岁的时候说的,并经过考据证实。孔子离开卫国去往陈国,路过宋国的时候,被刺杀过一次。据《史记》载,孔子在大树底下跟弟子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将大树伐倒,希望砸死孔子。未果,孔子便只好离开宋国。途中弟子劝孔子快点离开,于是孔子说了此话。
这里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宋国司马要杀一个流亡的老师,用得着用砍树这样奇怪的方法吗?一箭射杀不就好了吗?
我认为伐树的动机,更多的不是谋杀,而是羞辱孔子,将孔子赶出宋国。因为孔子来宋国的时候,宋国国君打算恭迎孔子,并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正得宠的桓魋却怕孔子师徒来后,会取代他们的权势,所以孔子在哪里讲学,他就在哪里捣乱。孔子离开,也就遂了他的心愿。
发生了刺杀,弟子劝孔子:老师,快走快走,这里很危险,尽早离开为好。这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德行赋予我,我身上肩负着很多的责任,我需要去传播德行,上天自会厚待庇佑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还有一次,孔子在匡地被匡人围住威胁,很危险。孔子说了一段话,其中也有一句“匡人其如予何”。整段话这里不赘述,大致意思是我是有责任的人,我有很多事要做,上天将让我肩负这些责任,我就不会有事情,这些人能把我怎么样。
这种自己给自己打气的自信心,到底有没有用?
在历史上,王莽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汉军打来的时候,王莽对周围的人讲“汉兵其如予何”。王莽觉得自己是继承正统的人,所以说“这些汉兵能把我怎么样”。后来王莽惨死,他说了这句话也没有用,可能是因为老天没有把德给他。
这种话给儒家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力量。民国时有一位大家,从内地去香港的时候,日军在天上轰炸,渔船在海里漂荡,很多船被炸翻了。很多人躲在船舱里不敢出来,吓得瑟瑟发抖,这位老先生挺立在船头,并不惧怕。
他踏踏实实上岸,接他的人一看说:老先生,炸弹乱炸,您站在船头,不害怕吗?老人家说:我还有两部书没写,怎么可能会死。
这是一模一样的道理。熟读《论语》的人,找到了这样的精神寄托和力量。
我前两天在看《加缪传》,加缪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萨特是好朋友。在这本书中讲到,德军在巴黎撤退,盟军的飞机过来轰炸德军,巴黎人跟在后面跑。他们看着轰炸德军的炮弹在那儿爆炸,感到欢庆、开心。大家后来回忆起来很奇怪,为什么那么自信,觉得炸弹只炸德军,不会炸到自己?其实他们跟德军离得很近,很有可能会被炸弹误伤。这可以归结为纯粹的精神力量——胜利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实际上解放巴黎的时候,死了很多法国人,巴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盟军进来就赢了,德军潮水般地撤走。当时法国人全都拿起了枪,说“我们要让盟军看到这是一个战斗中的巴黎,而不是一个投降的巴黎”。在最后那段时间,巴黎天天发生巷战。
加缪写文章有这样的表达:在这儿拦住一个敌人,我们东部的战区就会少花费一颗子弹。巴黎人就在巴黎的街上,跟德军进行巷战。
孔子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叫天命,也叫使命感。使命感有时候会创造奇迹。
吾无隐乎尔:给自己怎样的定位,就能有多高的成就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是孔子跟他的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二三子”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的诸位弟子。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没教的东西吗?我从来不隐瞒。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表示:我所有的行事方法、行为都在你们面前暴露着,从来不会有所隐瞒,这才是我孔丘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欧阳修有副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肯定是一个坦荡的人,但孔子是不是就没有隐私?一个人可以保留有自己的隐私,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没必要把自己家里所有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全都告诉别人,认为那才叫无隐。孔子并不是没有隐私,而是行事坦荡。
他不需要刻意地向学生隐瞒什么东西,也不需要贩卖自己的隐私给别人。那为什么孔子的学生会怀疑孔子有隐瞒呢?甚至有一个学生就真的跑去问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父亲教你的东西,跟教我们的东西一样吗?
当时很多学生怀疑老师讲的不是全部,觉得老师一定会有所隐瞒,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古代是小农经济,真的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事。比如一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了学生,学生会了,以后祭祀、婚丧嫁娶的事情都不用请老师了,老师就没饭吃了。
那为什么孔夫子无隐乎?正如孔子跟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为小人儒,把做儒家当作养家糊口的饭碗,村里办红白喜事都得求着他,那么老师在教学时有所保留完全可以理解。这就是过去的木匠教徒弟,手艺越传越糟糕的原因。老师总是留一手,一代老师留一手,都遵循“猫教老虎,不教上树”的原则,到最后老家具打造不出来了。
但孔子是君子儒,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是君子儒,君子儒以天下为己任。当孔子的愿景是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天下变得更好的时候,教三千多个学生都未必够用,所以干吗要隐瞒呢?这就是孔子跟其他很多老师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个原因,孔子的学生产生这样的揣测,是因为孔子因材施教。孔子对不同的人教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有的学生会猜测:是不是我交的钱少,所以学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孔子跟学生们解释这件事情,他说的两句话,前面讲教学并没有隐瞒,后边又补充说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对学生隐瞒。老师的行为、做事的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叫作行不言之教。由此可见,孔子不论是在教导学生方面,还是行为规范方面,都是非常坦荡磊落的。
文、行、忠、信:我们应该学习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方法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这是别人对孔子教育内容的总结。
孔子教学生主要是四个大类的内容:文,知识和文化;行,身体力行做事;忠,处世的原则,要忠诚;信,立身的准则,要讲信用。
我个人认为,孔子未必完全认可这个说法。因为这个概括对于孔子来讲,不是最理想的概括,孔子教的东西要远远超过文、行、忠、信。比如君子,比如仁等,孔子所教的内容都蕴含着渊博的智慧。
这句概括很具体,就难免窄化了孔子教的内容。在我看来,孔子教的是人生的境界和生活方法,文、行、忠、信尽在其中。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放空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自己这辈子是见不着圣人了。孔子曾经评价自己,他还达不到圣和仁这两个境界。
孔子把人分成圣人、仁人、君子、普通的世人。
圣人是天纵英才。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光有能力不行,还得有事功,得有机会发挥出力量,能够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在孔子眼中,能够称为圣人的,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都是当权的人。
孔子说自己不是圣人,也见不到圣人,能够见到君子,就觉得不错了。
君子,可以在生活当中见到。孔子评判君子有很多标准: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就孔夫子设定的这些标准来说,在生活当中能看到有的人是可以称得上君子的。君子的标准,是一个行为层面的标准,是可以看到的。
孔子讲自己没见过善人。如果善人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心地善良的好人,那孔子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失之偏颇。其实,孔子说的善人等同于仁人,是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的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今天普遍理解的善人,内涵、外延都与孔子的时代相去甚远。
为什么孔子讲没见过仁人?是因为仁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境界,进无止境。一个人内在的境界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可能只有等到最后才能盖棺论定。
所以,被孔子说是仁人的基本上都是过去的人。
孔子从来不说自己是仁人。他说能够见到一个始终朝着仁的方向不断努力的人,这就很好了。
最难体会的是最后这一句: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说得通的解释至少有三种——
第一种:一个人没有而装作有,一个人空虚而装作充盈,一个人很穷而装作富足的样子,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有恒的人呢?
这种理解,就是字面上浅显的解读,我觉得意义不大。
第二种:所有的人都希望从无到有,所有的人都希望从虚到盈,所有的人都希望从约到泰,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朝着那个方向奋斗,看到自己没有别人有的东西,都想拥有。
当一个人心中有强烈的欲望,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怎么能够做到有恒?有恒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仁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有钱人。可是更多人希望自己成为有钱人、有地位的人、有名声的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个人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附会。
第三种:如同老子的境界。孔子很少用盈、虚这样的词,盈、虚很像老子语言的风格,也有可能是后人在《论语》中添了这么几笔,令我们搞不明白了。
这个解释是说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无有、虚盈、约泰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一种高级的境界。
把虚无和拥有两者统一起来,这是老子的观点。老子说一间房子,当其无,有室之用。一间屋子,里边是空的,这个没有就是有,可以放东西进去;如果里面不空,塞了满满的粮食,人就进不去。正因为屋子里是空的,所以它有了用处。
约而为泰,就是看起来很穷,其实很富足。有的人虽然穷,但是也过得幸福快乐。穷而没有心事,拥有一些自由的时间,可以游山玩水,过得快快乐乐,难道这不是另一种富足吗?有些人一天到晚忙于赚钱,想着升职,旅游过吗?玩过吗?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有闲者得之。一个人都没闲去享受,那就谈不上得到。
这种解释接近道家的思想。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有恒者,想成为一个君子,你得能够把亡(无)和有、虚和盈、约和泰对立统一起来,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各位读者可以自己琢磨这三种解释,自己决定采信哪一种。古文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微言大义,其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似若山水画的留白,给足了人揣摩的空间。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君子处世要有原则和底线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古代的人要参与打猎,孔子也会参与。孔子追求仁、善,却并非不杀生。
但是,孔子钓而不纲。有一个词叫纲举目张,纲就是网,网一打开,孔就张开了。孔子钓鱼,但是不会拿网子捞,用网杀伤性大。这证明孔子钓鱼,可能就是为个乐趣,或者自己家有限地吃一条就够了。
孔子抓鱼,有节有制。如果真的是拿网去捕鱼,就变成渔民、渔夫了,这不符合孔子的身份。孔子志不在此。
还有一种关于捕鱼的说法,就是渔网的大小与仁心有关。现在我们国家对海上捕鱼都有相关规定,限制着渔网网眼的大小。人越贪心,用来捕鱼的网眼就越小,将水里的大小鱼都给捞起来。小鱼捞光了,鱼就越来越少,甚至会造成物种灭绝。
孔子“弋不射宿”是什么意思?
弋是一种射箭的方式,就是在弓箭的后边连着一根绳,啪,箭射出去以后,命中一只鸟,扽着绳子就可以把鸟带回来。
孔子也射箭,但不射回巢的鸟。回巢的鸟要哺育孩子,巢里边有小鸟嗷嗷待哺。大鸟出去忙活一阵,带着虫子飞回来,小鸟张着嘴,等着被喂食。如果一箭射死,有可能一尸多命,所有的小鸟都得饿死。
孔子认为这样做特别不道德、不仁爱,对生物太残忍,要让大鸟回去喂小鸟。这是爱惜生灵的表现,孔子的仁爱之心可见一斑。
但很多人喜欢射宿,因为鸟要归巢,飞行的方向更容易判断。只要在鸟巢边等着鸟飞回来,一箭一射,马上就射中了。
我们不是不能够去打猎,不能够吃肉,人也是动物,也是生物链当中的一环。但是,要有底线,有取有舍,珍惜那些小鱼小鸟,这才是未来。
多见而识之: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多闻多听多学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那种既不懂也不经过学习就去做事的人吧。但我不是这样的人。
有人把“不知而作之者”解释为妄作。
有调查表明,创业的失败率约为百分之九十八,这个数据很吓人。创业失败往往由于“不知而作”,创业者没有学过创业的任何知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经营一家公司,只是感性上觉得自己该创业就跑去创业。这样不知而作的创业,就有很大的失败风险。
以我的理解,孔子说不知而作,未必全是批评,可能还带有一些肯定,一丝羡慕。
因为不知而作者,有点接近于圣人的状态,天生会做生意,或者天生会当领导。孔子说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的办法是多闻、多听、多学习,然后择其善者从之,别人做得好的赶紧学;多见而识之,识就是记住,多看别人,赶紧动脑子记住。孔子把自己学习的这种方法叫次一等的求知方法。
孔子说最高等的是生而知之,接下来是学而知之,他把自己定位在学而知之的层面。更往下一点,就是困而知之的层面。
困而学之,就是当某个人在生活当中被疑难问题困住了,觉得创业、带孩子、带团队都很难,不知道怎么做,就努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是困而不学,遇到了困境也不学。
人要想进步,首先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如果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就根本想不到要去学习,这样怎么能进步呢?
孔子提醒我们,人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困而不学的人如果能进入困而学之的状态,就是进步。
人洁己以进: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处理矛盾
互乡难与言(童子)。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方,关于“互乡难与言”,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互乡的民风不好,很难与那里的人打交道。
第二种说法:民风再不好,也不可能那里的人都难打交道。我的理解是“互乡难与言童子”,“童子”因避复而被省略。这句话的意思是,互乡一个特别难打交道的小家伙,来见孔子。
总之,来了一个互乡的童子,十来岁的年轻人,孔子见他了。
孔子的学生很奇怪,说:他们那么讨厌,那么让人生气,老师怎么还见?
孔子说:我们赞同别人不断地进步,不赞成他退步,何必那么过分呢?人家现在都知道求学进步,跟咱们讨论问题,咱们应该欣喜,应该支持他进步。
别人追求洁身自好,希望把自己变得更好,求上进。我们就要支持他这个行为,而不去死守他过去的表现,认为他曾经令人讨厌,就一辈子都令人讨厌。那样就把自己困在了原地。
比如我们跟人打交道,难免有摩擦。可能是对方没有做好,导致争议发生,然后大家都在气头上,情绪没有得到控制,结果闹了很多矛盾。如果对方醒悟了,向我们道歉,我们就应该坦然而大度地接受,并且鼓励他、肯定他。
孔子是在用进步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我们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道理就在这儿。如果有人以往做事情并不是很好,但是现在能够发自内心地进行改变,而且这个改变可能会很持久。
我们不要一生气就跟别人断绝往来,也不要因为别人有缺点就否定他的一切,否则就把自己困在了原地。
大家都可以前进,我们可以向“互乡难与言”的童子学习,主动地寻求学习和进步的途径。
我欲仁,斯仁至矣:世上无难事,想做、去做,就能做到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论语》中,凡是提到“仁”,都说仁是非常难做到的事。问孔子某个人算不算仁,孔子通常说不知道。
在这里,孔子突然问了一句:“仁,远乎哉?”——仁真的很远吗?真的很难吗?
孔子自己也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只要想到仁,我就已经具备仁了。
佛教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既提倡通过学习一点一滴地进步,也不否认可以通过顿悟而忽然明白某些道理。比如他说不断地学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渐渐地学,一步一个脚印。
但是孔子突然说的这一句“我欲仁,斯仁至矣”,可以说是顿悟。既然我求仁,那么按照仁的标准去做事就成功了。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向善的状态。当某个人在某一刻心念一起,突然想做一个好人的时候,那一刻就是仁。
仁到底难在哪里?一时的仁不算难,难在保持。比如净土宗说一心念佛,也是同理。只要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接引西方。但很多人念了一辈子,也体会不到佛的境界。因为做到一时心不乱不难,但是要一直保持心灵纯净,就无比艰难。
我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一个道理: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具备这样一个特征,既难也不难。
比如我去演讲,别人就问我:“樊老师,演讲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说:“演讲最重要的事是放松。”他说:“放松很难。”我说:“放松很难,放松也很简单。”若说放松很难,但放松难道不就是最正常的状态吗?所以,放松是一件既难又简单的事。
再比如,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爱最重要。爱孩子很难,爱孩子又很简单。简单是因为你真的爱他,但是正确地爱他非常难。所以,爱是一件既难又简单的事。
孔夫子说“仁”,老子说“道”,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共同的特点是,既难也不难。
这些不仅要把握度,要合适,更要能够坚持。像颜回,已经连续三个月都处在仁的状态当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要觉得孔子讲的东西我们做不到,其实只要我们想做、去做,就能做到。
苟有过,人必知之:向成功者学习怎样去承担责任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这段故事讲了孔子被骂的事情。
当时孔子在陈国做官,陈司败是陈国的司寇。有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国的国君鲁昭公懂礼吗?”
这个话其实是悖论。陈司败知道鲁昭公做过不合礼法的事,才故意问孔子这个问题。孔子知不知道鲁昭公做过错事?连陈国人都知道,孔子肯定知道。但是孔子咬着牙回答:“知礼。”
孔子无论怎么回答,都一定会犯错。若说鲁昭公不知礼,陈司败就会说孔子居然说自己的国君不知礼。孔子认同的关于礼的体系当中,父为子隐、臣为君隐,直在其中。就是父亲做错了事,孩子不能跳出来整天讲。说亲长是非,不是孔子所倡导的。孔子说一个国家真的民风淳朴,父亲做错了事,这个儿子要默默想办法帮父亲弥补过失。不能帮父亲补救犯下的错,反而想着大义灭亲、四处宣扬,捆起来送到法院去,这是不孝。而且,这也并不是真正的正直,不符合礼。
所以,孔子明知道鲁昭公做过错事,但仍只能回答“知礼”。陈司败问的这个问题,若在辩论赛当中,能一击定胜负。
孔子走了,陈司败在门口给巫马期作揖,让他进去,说:“我听说君子群而不党,不党意味着人不可以结党营私。难道君子也结党营私吗?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而吴国是太伯之后,鲁国是周公之后,都姓姬。他们跟武王姬发一个姓,同姓不能婚娶,这不合礼法。而鲁昭公为了遮掩,不把自己的老婆叫吴姬,而叫吴孟子,欲盖弥彰。如果说鲁昭公知礼,那谁不知道礼?”
巫马期回来以后,告诉孔子说:陈司败说你这事做得不对,鲁昭公不知礼,你非得说他知礼。
孔子的回答很精妙,我为什么说这句话很精妙?一般情况下,有人可能会这样和巫马期说:“那你让我怎么回答。鲁昭公是我的国君,我必须说他知礼。我怎么能说他不知礼呢?我说他不知礼,还有人臣之礼吗?”
如果孔子在意自己的名声,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他就可能跟别人这样去解释,从而将国君不合礼法之事间接地宣之于口。
但既然孔子前边已经替国君承担下了“不合礼”的问题,那就承担到底。孔子在这里被人骂,是替鲁昭公承担错误,这是有责任感的臣民应该有的表现。
孔子根本不去跟巫马期解释,而是说:“我真幸运,只要我有错,别人就一定会告诉我。”
事情发展到这里变成一个“闻过则喜”的过程。这里至少隐藏着三层不同的道理。
第一个叫作臣为君隐,要维护国家形象。
第二个叫闻过则喜,苟有过,人必知之。
第三个叫勇于承担责任和错误——这事是我错了,不去找原因推卸责任。
孔子这样处理,事情结束后,陈司败可能扬扬得意,觉得自己明辨是非,能揭人之短,孔子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孔子做到了遵守本分。如果孔子在鲁国,可以进言批评鲁君不知礼。但他作为鲁国人,到了陈国,别人指责自己的国君,孔子就有责任替鲁君扛下指责。
子与人歌而善之:向优秀的人学习,生活更加有趣味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反之”在古汉语里出现,经常是再来一次、重复一次的意思。
孔子跟别人一块儿唱歌,如果发现别人唱得特别好,就一定求人家再唱一遍。别人唱第二遍的时候,孔子跟着一块儿哼。
那时候的歌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曲调都很简单,变化不多。孔子喜爱并精通音律,学上一两遍就会了。
如果是学一些难度高的歌,我估计孔子没法跟着和。
这一句话至少说明了孔子好学,生活得开心、合群,所在的地方气氛很好。
躬行君子:君子怎么做事?勤奋努力,谦逊虚心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文莫,乃“忞(mǐn)慔(mù)”之假借,形容一个人做事很勤奋的样子。
孔子说:“我可以和别人一样勤奋,但是真的像君子一样地做事,把身段放下来努力地做事,我还没有做到。”
这是孔子特别谦虚的一句话。我觉得孔子至少应该承认自己是君子,如果孔子做事都算不上君子,其他人恐怕更无望成为君子。
这段话还说明,知易行难。
也有人从“文莫”中间断句,即“文,莫吾犹人也”,“莫”是也许的意思。这也说得通,意思就是:“从书本知识来说,也许我跟别人一样,都能够掌握。但努力和做到是有区别的,我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勤奋,但真要与那些躬行君子比较,我还没做到。”
两种解释,都是孔子自谦的说法。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成功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圣和仁这两个境界,我可不敢当,我做不到。只不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就只能这么说了吧。”
为之不厌,意思是学习起来不满足,做起事来,一直在追求圣与仁。
诲人不倦,就是教导别人不觉得疲倦。
公西华说:“这个境界听起来很简单,但这正是我们努力却学不到的地方。”
公西华的这句话是有自知之明的。一个人真的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非常不容易。你需要成为一个有恒者,需要知道学习本身的乐趣,需要找到心流的状态,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你的顿悟,有时候只是别人的常识;你的追求,有时候只是别人的起点。”比如公西华、子贡,他们拼命做到的言行,其实只是孔子的日常行为。一个人想要达到的那个状态,对孔子来讲可能只是常态。
可是,孔子还是很谦虚。他说自己只是做自己努力能做的,至于将来能够得到什么,并不知道。我只要在通往圣与仁的路上,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就行了。至于将来别人说我是圣还是仁,跟我没关系,不重要。
孔子跟樊迟说过先难而后获是君子,只问耕耘,少问收获,就在于此。
后来,子贡推举孔子,把孔子封圣的时候说,“学而不厌就是智,诲人不倦就是仁,智且仁难道还不是圣吗?”也因此,孔子逐渐地被封圣。
丘之祷久矣:了解并学会运用心理安慰剂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古汉语中,疾是小病,病则是较为严重的病。
这是很温馨的一段对话。孔子生病了,并且日渐严重,子路就给孔子做祷告的仪式,祈祷孔子早日康复。
诸,“之乎”合音,也是“之乎”的意思。“有诸”,即有这样的事情吗。更进一步,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这样做有用吗?
子路有他鲁莽的一面,但是也有他天真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子路非常敬爱孔子。
子路说:“是有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会有用吧。我看一些诔文上描述,天上地下的神仙啊,向你们祈祷。”诔是祭祀的文章,给去世了的人写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就给晴雯写过《芙蓉女儿诔》。子路说的诔文,不是他为孔子祈祷写的文书。应该是子路从一些诔文上听说神灵的能力,觉得祈祷神灵能帮助孔子康复,以诔文举例。
诔文用于祷告,是替死者祷告神灵。子路在这里引用“诔曰”,很不恰当,孔子有点生气。
孔子说:“我的祷告早就做过了。”孔子隐含的意思,估计是说祷告没什么用,也可能是说“是的,我早就被你气死了”。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祷告可能是有一定用的。有一本心理学著作叫《安慰剂效应》,书中讲述给患者吃药,吃的就是普通维生素片,但告诉患者吃的是灵丹妙药,结果真带来了一些正面作用。
生活中有一些通过祈祷而使得病情好转的案例,很多人想不明白,就把它神化,归功于神迹显灵。其实不然,绝大可能是安慰剂效应。
科学证实,心理是能够影响生理的。心灵有了足够的慰藉,有了足够的信心,对一件事有足够信念的时候,人的行为、行动便会足够自信。事情往往都是人做的,做事的人意志坚定不移,并且信心十足,慢慢会促使所做的事情发生好的改变,有时候改变的幅度还会非常大。
祈祷有时候有效,并不是迷信,而是缘于安慰剂效应,这是常见的心理学现象。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孔子和子路讨论的,其实是关于安慰剂有没有用的问题。
奢则不孙,俭则固:爱自己,但别太爱面子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奢侈,一种是过度节俭。
“孙”通“逊”,谦逊恭顺的意思。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奢侈的话,他会桀骜不驯。
一个过奢侈生活的人为什么会桀骜不驯?这两者有什么样的联系?电影中的富二代开着跑车,和别人说话都是抬着下巴,特别目中无人的样子。为什么一个开跑车的富二代往往就会表现得特别牛?
因为奢侈是为了面子,是为了证明或者炫耀自己某方面的实力。不少人买跑车,穿贵的衣服,拿贵的包,很大的原因是在意外在的评价,在意外在的面子,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不逊,同样也是为面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希望别被人看低。这两者是同一个源头出来的——在意自己外在的身份和面子,怕别人瞧不起,这都是固定型心态所导致的错误结果。
俭则固,如果一个人特别节俭,他容易固陋。固陋的毛病就比如见识短、死心眼、吝啬、待别人苛刻。
如果两者选其一,孔子认为“俭则固”犯的错误要小,而不逊犯的错误更大。
我认为孔子持这个观点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这两个状态转化起来难度不一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比如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的苦,到了晚年想过得富裕一点,这很容易。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就适应了坐头等舱的生活,突然变成骑自行车,他就会觉得受不了,可能身心都跟不上。
第二个原因是俭是恋物,只是爱某个东西;奢是恋名,恋的是外在的东西。老子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为腹,吃饱就行,是内在需求,是本能;为目,追求感官享受,是外在欲望,是享乐。若是为名,名是虚的,则更难断,为物则易断。
所以孔子认为“宁固”不容易惹祸,也容易改。而奢因为难断,所带来的不逊特别容易犯错、容易骄傲。与其恋名,不如恋物。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既不奢,也不俭,保持在中庸的状态。中庸就是,不仅能够做到慷慨,也能够做到爱物,不浪费。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
君子坦荡荡:不求于人才能生活自在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荡荡”,因为君子求诸己。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哪儿做得不对,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他不把自己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就能每天坦坦荡荡、开开心心地上班,回到家里也舒舒服服、快快乐乐。
“小人长戚戚”,“长戚戚”就是忧愁的样子。紧张、担心、抱怨,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永远有心事,走到哪儿都显得一副心情沉重的样子;总容易和别人爆发矛盾,焦躁不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人求诸人。比如,生活能不能过得好,跟领导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跟孩子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内心就全部被外在的东西牵动,当然“长戚戚”了,毕竟外在的东西可控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人根本没法控制很多外在的、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如果自己又依赖它们,每天就会感到焦虑、痛苦、难过。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做出来的,向内求,就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出了问题自然会明白该怎么做。
希望我们每个人过坦荡的生活。生活坦荡自在,便会觉得没有那么多需要责怪的事情,没有那么多需要抱怨的地方,没有那么多需要担忧的问题。
那些所谓不可控的因素,该怎样发生就怎样发生。我们能做的,是控制好该做的事。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力量。
威而不猛:领导者应该具备这些气质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学生们对孔子的描述。有人描述过孔子的外貌,说“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远看孔子,庄严肃穆的样子,觉得不好接近,但是你跟他接近、聊天,发现他挺温和的。
有一些大领导就是这样。有的人刚接触他们,就觉得很紧张。领导开开玩笑,并真心勉励,比如说“小伙子加油,好好学习”,后面交流就很和谐了,便是即之也温。
孔子该生气的时候也生气,这就是菩萨心肠和金刚怒目。孔子一方面爱众人,但是另一方面,当他需要点醒你,重视一件事的时候,他也会表现得严肃、严厉。这是一种教育方式。
孔子温和又有威严,但是威而不猛。“猛”是咄咄逼人。如果一个人过度威猛,就跟打仗时的武将一样,那么他的进攻性就太强了。孔子个子很高,很雄壮,力气也很大,射箭又很厉害,驾车、打仗都在行,加之孔子又是师长,对学生来说当然威严不凡,但他没有攻击性。
“恭而安”也是孔子表现出来的气质。“恭”和“敬”是两种状态,“恭”是对自己,“敬”是对别人。孔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样貌衣着端庄整洁,行为举止谦恭得体,让别人一看就觉得他安稳、安详,也让来跟孔子结交、沟通、求学的人安心。
康熙皇帝说过,皇帝跟臣子的关系要可亲而不可犯。皇帝可以跟臣子们很亲近,大家在一起唠家常,没有问题,但臣子不能过来随便跟皇帝勾肩搭背。
孔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