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尚龙套装(共7册)

朋友之间相处要懂得分寸感

李尚龙套装(共7册) 李尚龙 10986 2021-04-19 19:1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朋友之间相处要懂得分寸感

  咱们先聊聊什么是朋友。

  请看下面,这两类“朋友”,是不是一种“朋友”。

  A:他跟我是朋友,从小到大,一起上小学,一起上中学,一起上大学。

  B:人在江湖飘,靠的就是朋友。

  答案:A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B是这些人我认识。

  因为我们经常喜欢模糊用词,或者提高词语本来的意思,所以造成语意的误解。比如我们喜欢把副局长叫局长,副总叫总;还比如我们最喜欢说的“都可以”。所以,这些只能算认识的人,在江湖上也被称为“朋友”。但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两种“朋友”并不是一种朋友。

  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这一生都应该学会从相同词语里,区分不同的概念。

  ◆◇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

  真正的朋友不仅仅是可以一起享福,吃喝玩乐,还是能和你共患难、愿意陪你走出低谷的那些人。真正的朋友可以没钱、没地位、没背景,但一定要善良、真诚、厚道。这也反映出你的为人。因为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大概就能看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一个很著名的定理叫“密友五次元”,是美国著名的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提出的,说的是与你亲密交往的五个朋友,你的财富和声望是他们五个人这两项指标的平均值。你的很多特质都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所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是很重要的。朋友不是等来的,是选择来的。所有等来的朋友,最后都散了;但选择来的朋友却不一样,他们永远在。

  前些时间我跟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见了一面,一开始我以为会很尴尬,毕竟一年多没见了。没想到我们滔滔不绝地聊了好几个小时,仿佛昨天刚见过一样。时间并没有让我们疏远,反而更亲近了,这就是好朋友,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给大家一个真心朋友的定义:在你失落的时候,陪在你身边;在你得意的时候,提醒你保有平常心。就算许久不联系,见面也不会觉得尴尬,这就是朋友。

  ◆◇ 二、朋友间的相处法则

  1.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不知道各位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随便说了一些话,结果却让别人特别不舒服,比如,你真的好胖啊;你这件衣服穿得真的很难看啊;你学习成绩真的很糟糕啊,然后加上一句:我这个人说话直,你别在意。

  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都想一巴掌扇过去,然后说,我这个人手贱,你别在意。

  大家要知道,直白不等于低情商。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的过分直白。伤害了别人的直白,就是自私。

  分享一个干货:可以先说优点。然后说,有一个不足的地方是什么。最后再加一句:但总体特别好。这种方法叫“奥利奥建议法”。朋友之间不仅要讲理,还要讲情,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不要总是一副教育别人的样子。

  出一道思考题:一位同学被老师批评了,很生气,跟你吐槽,你这个时候应该怎么说?

  跟同学分析老师为什么批评他,并告诉他,他这样不对。

  跟朋友一起吐槽老师,顺便聊聊以后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是第二个。

  第二种沟通方式跟第一种最后的效果是一样的,但为什么第二种更容易被朋友接受呢?因为第二种叫沟通的艺术,第一种叫过于直白。

  2.不要找朋友借钱,除非逼不得已

  如果有人找你借钱,请一定要小心,因为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第一,人家确实可能遇到了麻烦;第二,借给了人家不还你,交情就没了;第三,不借,你们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要找朋友借钱,除非你想失去这个朋友。但如果别人非要借你的钱,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打借条。

  第二,做好要不回来的准备。

  第三,要找中间人。

  多说一句,如果对方确实没法还钱,比如遇到投资崩盘、家庭变故、大病大灾这样的情况,你就算找中间人也没啥用。另外,我还有一条建议,不要做中间人,不要做任何担保,这些都是对你信用的威胁。

  当遇到有人找我借钱的时候,我会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个人跟我关系怎么样?第二,这个人能不能还得起?

  如果答案是关系不错,还得起,我就会借。如果这两点有任何一点不符合,就别借。不联系了就不联系了,没关系。

  如果一个人跟你本来就不太熟,他还找你借钱,你拒绝了他,对你没有任何损失。因为他早就做好了跟你绝交的准备,你先拒绝,对你没有任何损失。

  我原来在新东方当老师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到了我的电话号码,给我打电话说:“您是尚龙老师吗?可以借我一万块钱吗?我是您的学生。”

  我问:“为什么找我呢?”

  她说:“他们说你们新东方老师都挺有钱的,所以我想找你借点。”

  我怕她出了什么事儿,接着问:“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她说:“这个不能告诉你,你先借我好吗?”

  我拒绝了她。挂了电话,心想,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啊,但一想,对方就没把你当朋友啊。对方只是产生了错觉,觉得你很有钱。

  我很少找朋友借钱,只借过一次钱,还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确实遇到了麻烦。那时是尹延老师借了我一万块钱,当然后来我也还了,这样的来往反而加深了我们彼此的感情。

  所以,当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你,请你一定要珍惜。

  这几种朋友都应该一辈子珍惜:

  肯借你钱的人,因为每个人的钱都是血汗钱。

  白给你东西的人,不是因为他东西多,而是因为他在乎你。

  合作让利的人,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懂得分享。

  合作时愿意多干活的人,不是因为他傻,而是他知道他多干,你就能少干。

  喜欢埋单的人,不是因为他钱多,而是他知道友情比钱重要。

  愿意帮助你的人,不是他欠你什么,而是他把你当真正的朋友。

  3.不要绕开朋友去求朋友的朋友

  这个我们之前提过,比如你和A是好朋友,你通过A认识了B,你想求B帮个忙,这个时候,正确的步骤应该是这样:你给A打个电话,说你要求B帮个忙,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最忌讳的就是直接找B帮忙,跨过A。

  如果成功了,A会十分不舒服。

  如果没成功,A和B,还有你都会不舒服。

  而且你通过A去求B,成功的概率大一些,A会变成你的一个中间人,成为你的一个背书,而且A与B的关系肯定比你跟B要好,比你直接找B要靠谱得多。

  4.学会换位思考

  好的朋友之间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英文中的换位思考意思是把你放在别人的鞋子里,特别形象。

  我原来有个学生,家里条件不错,他跟我说,他的一个朋友到今天已经不跟他一起吃饭了。他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每次都是他请客,他的朋友还不愿跟他一起吃饭呢?

  我跟他说,你有没有想过,站在他的角度,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他会觉得,他永远被你的光环笼罩着,被请客的感觉让自己永远抬不起头来。而好的朋友应该学会互相彼此承担,相互理解。当然,我觉得那位朋友也没有理解你的苦衷,你应该找他谈一次。

  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原因的确是这个。现在他们吃饭都是AA制,两个人的交流也顺畅了好多。

  英国作家卡罗琳·塔格特有一本书叫《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书里说:什么是换位思考?就是仔细考虑对方需要什么,为对方着想,让对方感觉到舒服、有趣。比如多问这样的话:你认为呢?你能仔细说说吗?你的看法是什么?

  这里有一个窍门,就算你说了一长串的肯定句、叙述句,最后也应该加上一句问句:你觉得呢?这样能给别人一种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和沟通的感觉。

  所以大家发现为什么杠精没朋友,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战胜别人那种快感说话,不能换位思考。我身边有几个总是打辩论赛的朋友,会习惯性地挑别人的错误,让对方很不舒服。比如,你说他好,他马上问你凭什么觉得他好,他哪里好了,他只能说某一个时间好……后来我才知道,不仅身边的朋友不舒服,连父母和他交流都不舒服。这种人有批评家人格,要远离这样的朋友。

  5.朋友就是陪伴,但有彼此的界限和空间

  前些时间,我的一个好朋友失恋了,特别痛苦,打电话找我倾诉。我当时想,我也不懂怎么安慰人啊。但后来我还是陪他在楼下的咖啡厅坐了一天,到了晚上我们去酒吧喝了两杯,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什么话也没说。临走前,他说,你在我身边,我舒服了很多。我仔细一想,那天我讲的话不超过十句,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呢?

  因为朋友就是相互陪伴的,陪伴的功力很大,比语言还大,其实情侣之间、家人之间都是这样,陪伴就是比打电话要有治愈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的年轻人喜欢养宠物,因为陪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必需品。

  这里多说一句,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其实比友情的感觉要强烈,但当爱情的火烧完了,留在身边的,通常是友情。这就是友情的意义——长久、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但为什么说要有距离?

  许多文学作品都讲过类似的故事,两个小男孩关系很好,每天都要打电话,每天都要见面,结果怎么样?肯定吵架,打架,绝交,然后再也不理对方了。

  直到长大,他们才意识到,就是这种腻味的感觉伤害了彼此。

  长久的友情一定是要有界限的,什么叫界限?朋友让你知道的东西,你可以知道,不让你知道的东西,你不能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界限。这是对自我的保护。

  没有界限的感情,就像是一把刀,以爱之名,乱扎人。任何感情都是如此。

  6.防止结交“烂人”

  我定义这样的人为烂人,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一定要远离:

  (1)具有批评家人格的人

  所谓“批评家人格”,就是什么事情都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批评别人。

  吴伯凡老师在课上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医生:你好。

  患者:好什么好,我要是好,就不会到你这里来。

  医生:好,你坐。

  患者:你不能剥夺我站的权利。

  医生:你有什么病?

  患者:你只能说我哪个器官有什么病,你不能说我这个人有什么病。

  医生:今天天气不错。

  患者:你只能说我们这个地方天气不错,南极和北极的天气不一定好。

  仔细一想,这个患者说的每句话都对,但如果我要是这个医生,我肯定就打他了。

  他为什么喜欢这么说话呢?因为批评家人格带来的是自己的自豪感,却让别人产生痛苦感。如果你长期在他身边,久而久之会变得毫无自信,所以尽早远离这类人。

  (2)远离关系未成年的人

  什么都靠你,什么都给你打电话,人格不独立的人。

  (3)低自尊的人

  时刻都在炫耀自己,显示自己强大,同时贬低你,碾轧你。

  (4)“丧”人

  丧人总是把你当垃圾桶,传递坏情绪,把你的心情搞差。重要的是这群人,永远在抱怨,从不解决问题,还把情绪扩大到别人身上。丧是容易传染的。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很简单,打断他的抱怨,说:“稍等,我还有事。”

  说完别理他,几次以后就不来找你了。

  (5)前男友、前女友

  前任就是前任,既然决定放手了,该拉黑拉黑,该删除删除,不删除是对现任的不公平,也是对自己的残忍,更是对他的无情。对谁都不好。拉黑了,世界美好了,该往前往前,该干吗干吗。如果现在还没删前任的同学,赶紧删了,别放不下,从今儿开始,你要展望新世界。

  (6)网上不停散发戾气的人

  李咏老师去世了,我看到那些在他去世前,在他微博、他女儿微博下不停抨击的键盘侠,都消失了。当时,他们骂得都很过分,现在这些人不是注销了微博账号,就是销声匿迹了。

  这些人的情绪很容易传染,因为你很容易跟对方骂回去,变成和他们一样的键盘侠。所以,解决方案很简单,见到一个拉黑一个,千万别让这些人离你太近。

  (7)是非之人

  总是跟你讲别人的秘密、琐事,这样的人要远离,因为他能跟你讲别人的闲话,也能把你的事告诉给别人。

  7.应该怎么道歉

  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吵架后,如何道歉?朋友之间吵架很正常,怎么道歉是门艺术。

  分享几条干货:

  (1)谈初衷

  咱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你熟悉的人,他犯什么样的错误,是你可以原谅的;犯什么样的错误,你会认为不可原谅呢?

  不用想太深,你就当自己是个普通人,想想你的原谅标准是什么。

  斯科特·亚当斯在《以大制胜》里说,这种原谅的答案是“动机”。

  如果这个人的动机是好的,把事情弄砸了是因为自己不行,我们可以原谅他,但如果这个人的出发点也就是动机有问题,我们就不太能原谅这样的人了。

  2010年,iPhone 4刚刚进入市场就被人发现常常接收不到手机信号,问题非常严重,被称为“天线门”。这是苹果公司的一次危机。

  结果,乔布斯紧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会说些什么呢?他是要真诚地道歉吗?

  乔布斯说了三句话:“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手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总是尽我们所能让用户满意。”

  这可不是道歉。乔布斯根本就没道歉。当然,发布会上苹果公司给出了天线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给任何人道歉。

  但这个事情的结果非常好。

  发布会之后整个风向变了,媒体都在讨论乔布斯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有人还列举了其他手机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乔布斯的最关键目标达到了:表明iPhone 4不是一个残次品。没人再说iPhone 4是个残次品了,iPhone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化解了危机。

  这个叫作占领制高点。手机问题已经出了,你分析出错原因、痛哭流涕地说你们错了,消费者只能认为苹果现在不行了。乔布斯没有在这个层面辩解,他向上走了一个层面,说了三句几乎是废话的话:“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手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总是尽我们所能让用户满意。”这三句话厉害之处在于,全部解释的是动机。

  所以,当你和朋友吵架的时候,保守的方式是,解释你的动机。英文里有句特别口语化的语言叫:I don't mean it.意思是,我一开始不是这么想的。这句话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是个非常好的道歉方式。

  (2)用文字写下来

  文字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许多对方听不进去的话,写下来,反而能让对方看得进去。

  (3)该补偿就补偿

  如果伤害太重,比如把别人弄伤了,该赔偿就要赔偿了。

  就算不赔偿,也要送个礼物。错了就要站直挨打,不丢人。

  (4)接受别人的不原谅

  如果对别人的伤害太大,别人不原谅,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谨慎行事,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 三、给生命做减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关系都淡了,彼此说的只有过去的回忆,再就是感叹时间流逝?原因是,我们都长大了。长大了,就要学会和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说再见。所以大家会发现,你和你的高中、初中同学现在联系得越来越少,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也渐渐不往来了。

  不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也有了新的朋友。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看着那些渐行渐远的朋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不要感伤。这就像我们在坐一辆公交车,有人需要坐两站,有人需要坐三站,而你需要坐到终点站,大家终点不同,就只能中途说再见了。没什么好伤感的,道别时,拥抱,给彼此祝福就好。不用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你在同一站下,你要相信,在路上你还会遇到其他同行者的。那些离开的人呢?是不是就永别了?不,他们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永恒。

  另外,大家要明白,许多朋友不联系也就不会再联系了,如果你还在乎他,应该主动些,你想,就算是亲人,许久不见是不是也不联系了?安静下来时,也整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许久不见的,可以给对方发条信息。

  如果你的朋友正在低谷,你要尽力拉他一把,如果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车,你干脆拉着他跟你一起继续往前坐几站,共同进步。

  但如果实在拉不动就算了,至少做到无怨无悔。

  离别是人生的主题,坚强是这一生的功课。

  我们一起加油。 李尚龙套装(共7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