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PART 4
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忽然长大
日子长,我们终会长大;
青春痛,我们终会度过;
爱情虐,我们终会结果;
生活难,我们终会坚强。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一
我时常在公司的写作间写作,写完后,通常已经是深夜。孤独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并不孤单,因为我的公司在三里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只不过,这里很少有人有灵魂。这个地方充满着戏剧化,一条马路隔着两个世界,一边是SOHO,另一边是太古里,换言之,一边是工作区,一边是商业区。深夜,SOHO这边,创业的程序员加班回家;太古里那边,酒吧街的夜店灯火辉煌。一边改变着世界,一边消耗着荷尔蒙。
第一次来三里屯时,我有些恐慌,甚至有些讨厌这个地方。那是个冬天,我在星巴克等朋友,零下几摄氏度的北京,也阻挡不了那么多露大腿的女孩,她们时尚地抬起头,面对那些无聊的街拍,挺着胸走在街上。
一路上都是名车、名表、名鞋,每个人似乎都在炫耀着自己的肱二头肌。一到晚上,很多人像是灵魂出窍,只剩肉体。
这个地方,不乏想要成名的人。街拍摄影师要了那些姑娘的微信,说是要给她们介绍电影和杂志封面拍摄。结果,看了新闻才知道这些姑娘陷入一个个圈套,被骗得体无完肤。后来我进了影视圈,才逐渐明白,哪有什么一夜成名,都是辛勤努力的结果,有些就算一夜成了名,也不过是恶名。恶名有何意义呢?但很多姑娘,还是单纯地留下自己的微信,给那些所谓的星探、街拍摄影师,然后一次次被骗,一次次陷入深渊。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这或许是个缺乏灵魂的地方,女人们争奇斗艳,男人们妄自尊大。
离开三里屯后,我说,这辈子再也不会来第二次。
二
当我的搭档尹延告诉我,我们的新办公室定在三里屯时,我吓了一跳。他告诉我,把房子租在那里吧,这样方便出差。
创业后,我定居在了三里屯。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被同化,永远和这个小世界保持距离,保持思考的能力。
一开始,我经常写作到深夜,然后蹲在马路边,看街道那边的场景:
凌晨几点,几个小姑娘喝得酩酊大醉,豪车名牌在眼前晃来晃去;那些要饭的大爷们数着钱,然后转身上了一辆专车;树旁的呕吐物像是在表达着对世界的不满,远处的“动次打次”像要甩出自己的灵魂;瘫坐在一旁的醉汉,趴在树上流泪的姑娘……我再次确认,这是个没有灵魂的地方。
但很快,我竟适应了这里。
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很容易被人接受,只要你什么都不顾,敢消费,敢浮夸,什么都没问题了。
逐渐,我从不喜欢这里,到融入这里,直到最后,我发现自己离不开这里。忽然,我发现自己在环境的影响下,变了。
《肖申克的救赎》里谈到过一个概念,叫体制化。一开始你讨厌这里,接着,你适应了,再接着,你离不开它,这个过程就是体制化。
体制化一旦形成,人形成了习惯,也就没有了灵魂。你仔细想想,人在哪儿都有体制化。
我被三里屯体制化了。
我开始参加一些奇怪的聚会,大家浮夸地谈论着今天买的衣服,夸张地聊着今天花了多少钱,酒精麻痹着每一个夜晚。
直到有一天,我也去了一家夜店,蹦跶了一晚上。第二天,头痛欲裂,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花了好多钱。也就是那天,我忽然明白了,环境是改变人的,而人不能没有灵魂。
但如果一个地方,永远是金钱至上,那这个地方自然就没有了灵魂。
而这些环境是能影响每个人的,大家都在做一件事,信奉一种价值观,你能不信吗?
三
在三里屯生活的第三年,我觉得节奏快到我受不了,直到一个晚上,我忽然肚子饿了,想到了一家陕西面馆。我一个人戴着耳机走了过去,才发现这里早就成了一家虚拟现实游戏机厅。我看了一眼那条街道,发现好几家餐厅都没了。我还办了会员卡呢,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我也意识到,没了就是没了,一个没灵魂的地方,怎么可能做有灵魂的事情呢?
后来我和尹延聊天,他告诉我,在这儿尽量别办什么会员卡。一是你的选择太多,没必要非在一家办;二是因为这里的店,倒闭、搬走的速度太快,定不下来。
我想起前些日子去日本时,那些深夜食堂,几乎都是几十年的老字号,老板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好一碗面。
可是在这个金钱至上的三里屯,这样是不是太奢侈了呢?
这里寸土寸金,所以总是在拆,总是在重建。如果总是这样,又怎么会留下一些有灵魂的东西呢?
这些思考帮助了我很多,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参加过一些没意义的聚会。深夜,我重新让孤独沁透我的灵魂,重新开始思考,那些丢失很久的感动又再次回来了。
有时我写完东西,会去一家叫Hidden House(隐藏的房子)的酒吧跟几个好朋友喝两杯。之所以去那儿,一是因为那里安静;二是因为那里没什么人知道。我们一去就去了三年,我时常跟那里的老板国野哥说,你们这里是文化圈的摇篮,多少好的作品都诞生于此。
前些日子,他们告诉我,这里也要拆掉了。或许,对那些人来说,这里不过是个建筑,建筑该拆就拆,但对我来说,那里有我三年美好的时光。
当然,我也可以把自己假装成一个没灵魂的人,说那不就是一个建筑吗?
可有时候,那些在那里陪我喝过酒的朋友历历在目,我总会自言自语说:“那不仅是个建筑啊!”
四
技术太快,时代太快,更新太快。可是,人却从来没有变过。
毕达哥拉斯学派曾经说过一个理论:灵魂是不死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可现在呢?我们发现,许多人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监狱空荡荡,身体晃悠悠。
科学家说,人没有灵魂。但我认为,人至少应该拥有那些美好,相信那些美丽。
环境很重要,倘若环境不对,至少要让自己别那么错。无论世界再繁杂,也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被这一切牵着走,到头来发现,生命没有意义。
当所有人都被时代的洪流驱逐,无意识地行走在人流大军中时,我们是否应该有人停下来思考,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想想自己将要去何方。无论在哪个群体中,无论在哪个环境中,你就是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有一本书叫《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反抗者》,书里讲了四个普通人在集体无意识的前提下,做出了反抗的故事,他们拒绝接受集体的蛊惑,保持独立思考,哪怕身败名裂。
而他们,就拥有着美丽的灵魂。
这个时代,一点也不比任何一个时代差,可我们的思考却越来越少,越来越被大环境牵着走。
社交软件占用了我们大多数时间,网络吸引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游戏占据了我们的生命。
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被时代牵着走的我们,注定会丢掉灵魂。
《西部世界》里说,一个人当有了自我意识,才是有了真正的生命。
会不会有一天,人工智能进入了我们的生命,它们有了自我意识,而我们只会随大溜,丢掉了灵魂?那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滑稽。 李尚龙套装(共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