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尚龙套装(共7册)

任何通往创作的捷径都在通向死亡

李尚龙套装(共7册) 李尚龙 8075 2021-04-19 19:1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任何通往创作的捷径都在通向死亡

  一

  我有一个学生,刚来到北京,连续两年考研失败,开始迷茫,是继续考试,还是找工作。他做事很慢,而且从来不着急,在北京这座车水马龙的大都市里显得格格不入。我和他每次见面,他总是很磨蹭,有时可以迟到一小时。

  逐渐,我知道了他的毛病,和许多人一样:拖延症。

  我经常跟他说:“你为什么不去试试找份工作呢?”

  他说:“我怕找不到。”

  我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找不到呢?”

  他说:“再等等,不着急。”

  就这样,又是半年过去了。

  后来我见到他就骂他,直到他终于决定要去投一份简历。

  在我的狂轰滥炸下,他终于迈出第一步,先做份简历,然后开始找工作。这件他本该在来北京第一天就做的事情,足足拖了两年。

  一周后,我再次见到他,问:“你找到工作了吗?”

  他说:“没有。”

  我说:“投简历了吗?”

  他说:“没有。”

  我问:“为什么?”

  他说:“我看了一篇文章,《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在哪里生活,我只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不知道,他的影响力穿过屏幕,影响到了我的这位学生,让他以为慢吞吞地生活,在北京这座大都市里,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也来到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向我学习,磨炼出一技之长。

  他一开始向我学习的方向是学英语,他制订了一套计划,给我看了他学习英语的方法,问我对不对。

  我仔细端详了他半天,然后跟他说:“无论你怎么学,也不能每次翻开书,总是背诵abandon,背完然后就放弃了,这样你是永远背不到B开头的单词的。”

  他说:“那我应该怎么做?”

  我说:“你应该至少先报个名,参加个考试什么的,设定一个小目标,然后每天背点儿单词,朝着这个目标一点点地进步,就好了。走得慢,但不能不走。”

  他恍然大悟,于是开始了自己背单词的岁月。

  一个月后我见到他,这一天正是他考试的前夕,我问他单词背得怎么样。

  他说:“早就放弃了。”

  我惊奇地问为什么。

  他笑了笑,拿出一篇文章,标题是“上天有更好的安排”。

  我一直不解,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开口闭口说上天,为什么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总希望靠一股不明白的力量安排自己?

  就算真有一个伟大的上天帮助你,让你去中六合彩,但你至少应该自己买一张彩票吧。

  我想,写这篇文章的人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文字能够漂过人海,随着一根网线,浮现到了我的朋友眼前,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从而,给他的懒惰找到了理由。

  这样的文字,每天还有很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被放大,从鸡汤变成了毒鸡汤,从毒鸡汤变成了毒药。

  当你问这些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们说这样流量大啊,点击率高啊,更可能有广告啊!

  二

  朋友圈里有许多自媒体的作者,也有不少自媒体人,他们每次赶热点的时候,都格外兴奋。

  赶热点是自媒体人应该做的事情,但一旦没了底线,只为粉丝量和广告费,只为“十万加”的阅读量和噱头,这个行业就没了生命力,更加没了灵魂。

  从前我们拿着笔,现在我们敲着键盘,其实都是为了传递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的价值观,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听到我们想的内容。可惜的是,现在越来越少的人理解写字者肩上的使命。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曾经说过:“想象力和虚构,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讲故事,而动物只有语言,没有复杂故事。”

  可是现在,我们把故事,讲成事故。怎么哗众取宠怎么来,怎么挑动情绪怎么来,一个传递价值观、传递知识的行业,竟然总是用“月薪×××万”“一门课收入千万”这样的字眼去博眼球,而丝毫不去提及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实在是悲哀。

  有多少自媒体,都在一味追求“十万加”,就算没有“十万加”,也要刷出来。数据是上去了,灵魂也丢了,输局自然也是注定了的。

  我曾经在一个饭局上,跟我的好朋友剽悍一只猫讲过一句话:“好的文字,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灵魂的作品,而不是字数达到了原创标准,要了打赏,破了‘十万加’就够了,更不是以渲染情绪、说脏话、造假、抄袭、博眼球为荣。”

  他记了下来,而且一直在做,我觉得他做得很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放弃无用的社交》,许多自媒体人一看很火,于是照搬了起来。

  几天后,我看到了另外一些文章:《为什么要放弃无用的社交》《放弃无用的社交是什么体验?》。

  我写过《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过了几天,又看到了一篇文章:《他们只是看起来不努力》。

  我写过《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他们又开始写《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着》。

  我仔细看完了这些文章。有一篇文中举的例子,一个女生来到北京,半年后通过努力升职为这家公司的副总。

  我当时看到这段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觉得如果半年成了副总,就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这家公司副总很多;第二,这家公司没多少人,那这家公司可能真的要倒闭了。

  我替他们感到难过。

  我的好朋友诗人、制片人周亚平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捏造生活。”

  既然是一个传递价值观、传递知识的行业,就应该有些责任,有些担当。好的写作,不仅要谋生,还要学会真诚。好的文字,不仅需要传播,更需要传递。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了,自媒体人纷纷追逐热点,有些甚至用于商业和广告,最后,这些人都收到了法院关于侵权的传票。

  我记得当时,连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出书的时候,也要在标题上写“我的前半生”,我气得打电话给她,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才二十五岁啊,就开始谈前半生?那你这辈子只能活五十岁吗?”

  她十分生气:“你管我,这样阅读量多!”

  如果对于一个作者来说,阅读量多,比生命还重要,那这个行业算是完了。

  我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但我一直提醒着自己一件事情:你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或者,你的读者读完这篇文章,会变成什么模样?会变好吗?

  2010年,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蓬头垢面地走了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自杀。”

  你们要知道,一个总是说自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真正自杀的人都是默默无闻把事情办了。

  所以,我调侃地说:“你怎么了?还不快去?”

  他忽然哭了,说:“老师,有人欺负我。”

  我说:“谁啊,欺负一个男人?”

  他说:“我们宿舍的人。我们宿舍有六个人,他们五个人天天打游戏,我是唯一不打游戏的。我早上起来学习,中午回来午休,下午去教室上课,晚上去图书馆看书。他们讽刺我,说我不合群,然后还偷偷藏我东西。老师,我是不是做错了?”

  我当时突然想到了很多,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这就是许多大学生的现状:你能和我一起堕落,但不能一个人高飞。

  我跟他说:“孩子,我脑子有点儿乱,你等我回家,给你写篇文章,你慢慢看。”

  于是,我回到家,给他写了那篇《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在浪费青春》,告诉他:孩子,孤独不怕,这世界永远满足二八定律,20%的人拥有80%的财产,80%的人为20%的人服务。所以,你要学会在孤独中前行,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那少数人。

  孩子看了那篇文章,感动了,说:“老师,写得太好了,我不想自杀了!”

  我欣慰地笑了笑。

  至少,他不焦虑了,很高兴地继续上了路。

  当时我很高兴,于是把这篇文章发到了网上,可是网络的回应让我有些意外。后来我才知道,那篇文章的措辞太犀利,甚至有些挑动情绪。

  于是在出版的时候,我把那篇文章重新改了,除了观点没变,其他的全部修改。也就是那时,我开始明白:在我们写字的时候,请一定想一想,屏幕那头是你的读者,你想给读者带来什么?万一这篇文章火了,能量被放大,你想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许多抄袭的作品都是这样,一开始他们抄得没人知道,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作品有一天会突然火了,会被拍成影视剧。可是,有时候出名不是福,而是诅咒。

  接着,错误也被放大,当时的瑕疵经过互联网的放大,变成了漏洞,漏洞越滚越多,变成了黑洞。

  几乎每个大IP都牵动着官司和舆论,要么是抄袭,要么是疑似抄袭,无非是因为他们当初走了捷径。

  所以,希望每位写作者明白,所有看似捷径的道路,都是通向死亡。

  这些年,我见证了太多人宴宾客、起大楼,然后宾客散、大楼塌,仅仅是因为他们走了捷径。所以,我给各位的建议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无论你走得多慢,都不要停下来,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不要去走那该死的捷径。无论你写的是网络文学、生活感悟,还是鸡汤,都应该尝试着写到最好,不留遗憾。

  很多人一直说,李尚龙不就是个写鸡汤的吗?

  是的,如果一个人,写鸡汤出了三本书,每本书都卖到百万册,其中一些故事还将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说明这样的鸡汤也是有营养的,你要不服,也来写一本。

  写作不仅需要电脑,需要笔,更需要心。你的文字,如果不能感动自己,想必也就很难打动别人。

  今年,我在写作上有了一个转型,写了第一部小说《刺》。

  这本书讲的是校园暴力,提供的是解决方法。如果可以,我希望它能推动大家重视校园暴力,让我们的孩子更少地生活在恐惧中。

  这本书的写作缘起是我的亲身经历。去年,我在广西做签售,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出车祸,大脑受损,父亲当场死亡。他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性格孤僻,不愿交流。

  在互动问答时,他站起来提问,全校同学爆发出了令人难受的刺耳的笑声,而且,连续笑了三次。我问了校方领导,他们说这个孩子性格孤僻,但喜欢读书,他不善交流,讲话还有些结巴。于是,总被大家欺负。

  那是我第一次在签售现场勃然大怒,回到宾馆,我发了一条微博,说这个学校可能存在校园暴力。结果,我被这个学校的学生有组织地攻击谩骂,说我污蔑他们的学校,想借着他们学校火一把。

  我当时十分恐惧,恐惧的不是这些学生能把我怎么样,而是没有一个学生认为那三声大笑是有问题的,没有一个人承认这个孩子被校园暴力了。

  事后,这个学生在微博私信了我,我才知道,他长期被各种人欺负,甚至习惯了被欺负。

  后来,在学校领导的配合下,我们找班主任谈话,联合班干部一起,保护了这个学生。一个月后,这个学生私信我,“龙哥,自从您关注了我,再也没人欺负我了。”

  对我来说,我很弱小,不可能保护所有人,好在我还有笔,可以写字。那么,就让我用笔,去和更多孤独的孩子一起,并肩作战吧。

  盗用《蜘蛛侠》里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希望大家能够记在心里。

  但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能力越大,破坏力越大。

  就像那些动不动就说多少万收入的写作者,是他们让这个本该传递价值观的行业,传递着价格观。

  所以,作者们,你们到底愿意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你的文字,会对这个世界如何?希望各位深思。

  最后,以宋方金先生《给青年编剧的信》中的两段话结尾,希望我们再次明白,什么是故事,什么是讲故事的人,也希望我们用心去写故事,而不是偷奸耍滑,乱走捷径:

  “讲故事是我们这群人的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甚至必须抱有更大的野心,给上帝讲一个故事,跟他老人家捉迷藏。科学家用数学、物理与化学猜测上帝的头脑,我们用故事、人物与情感来猜想上帝的心意。这世界绝不是无缘无故,必有一个终极答案以两种形式分别藏在科学和艺术之中。

  “我们追随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仲马等讲故事的人身后,跟爱因斯坦、牛顿和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赛跑,看谁能先猜出上帝的答案,来到上帝的面前。我希望我们讲故事的这边能赢。”

  愿我们勿忘初心,写出更好的故事。 李尚龙套装(共7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