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趣的人,没有那么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尚龙套装(共7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PART 02
|提高情商|
做一个高段位沟通者
无论科技如何改变,
社交软件怎么更新,
要抓住“让对方舒服”这个原则。
做一个有趣的人,没有那么难
同样一门课,不同的老师讲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老师讲课,外校的学生都跑过来听,每次上课都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学生坐在台阶上。但可能换了一位老师讲课,大家听着备受煎熬,每次来的人都寥寥无几,只能靠点名维持住听课的人数。
其实,两位老师讲的内容一样,只是传授的方式不同。
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类老师不仅讲得有用,还有趣。第二类老师讲明白了但很生硬,人的注意力有限,所以很难让人集中精力去听。
这个时代,有趣其实比有用更受欢迎。
如果不学会把正经的事情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是很难被人听进去的。现在的信息量太大,信息源也太多,而且人人都会讲话,只有幽默的表达才能凸显出你的独特性。
有人抱怨,我天生就不是个幽默的人。
说这些话的人,请一定记住:没有人天生注定是什么样的,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的思维都可以被重新塑造。也没有人天生就自带幽默,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哭着降临到世上的。幽默都是后天训练的,是经过学习得到的,是不断精进养成的习惯。
在职场中一定要警惕这样的人,也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人,他的口头禅是:“我就是××的一个人……”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我就是这样,你想怎么样;第二,我不准备改变了。
一个不准备改变的人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你还在改变,还在进步,他却已经老了。
“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也是一个动词,要去行动,要用在生活里。
比如在讲话、发朋友圈前思考一下: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把幽默当成一种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你的生活也会更有趣一些。
◆◇ 一、幽默可以化解很多矛盾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Does Santa exist?,书名表面的意思是“圣诞老人存在吗?”。其实这是一本哲学类的书,作者是《生活大爆炸》的制片人,但中文翻译成了一个特别诡异的书名《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书里详细论证了圣诞老人是否存在。
从逻辑角度来看,圣诞老人不存在,因为你无法用逻辑推理出圣诞老人的存在;从神秘主义角度来看,圣诞老人存在,因为圣诞老人就是宗教的产物。在两方争论不下,剑拔弩张的时候,还有第三个角度,即从幽默的角度来看问题:你们别吵了,昨天我看到一个像圣诞老人的老头摔了一跤,踩了个香蕉皮,我笑着走了过去,心想,装什么圣诞老人,结果一看,是我爸。
幽默能解决矛盾和争吵。书里说: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三个方式去理解:从逻辑角度,从神秘主义角度,还有最高的智慧形式——幽默的角度。
人就是学会了幽默,才可以避免许多争吵。
◆◇ 二、跟乐观的人做朋友
原来有个朋友是专门推销不锈钢杯子的,他正在给别人推销时,杯子忽然掉在地上摔坏了,很尴尬,这说明他之前推销的话术有很多都是假的。
但他很聪明,马上接话说:“像这种杯子,我们绝对不会推销给您的。”
虽然这有骗人的嫌疑,但他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尴尬。
你想把人弄哭很容易,但你想把人逗笑却非常难。
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着苦痛和酸楚,你越长大越发现,让人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笑点和泪点会变得越来越高,人会变得越来越麻木。
我很感谢那些让自己哭过笑过的人,更珍惜那些把哭和笑都放在脸上的人,这些人没有被时间洗涤,变成和别人一样麻木的人,他们依旧满怀感情。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很难得,要多和他们交朋友。
因为他们在你身边,你会感觉到喜怒哀乐是真实的。
◆◇ 三、学会吐槽
其实,所有的幽默都是可以学会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专门从事幽默解读工作的人,逐渐把这门学问破解了。
看了很多资料,我才明白,幽默是有公式和方式的。
首先,先分享幽默的第一个方式:吐槽。
你可以去看看美国的《吐槽大会》,那种面对主咖无情吐槽给予致命打击的感觉,特别好玩儿。
为什么吐槽很有趣呢?因为吐槽别人,提高了自己的优越感。
吐槽别人的缺点,可以产生幽默。
大家为什么觉得小品好笑?因为小品一边吐槽社会现象,一边吐槽生活热点。幽默必须有吐槽的合作,才算得上是幽默。
比如你只夸我,龙哥你好帅,好有才华。这就是失败的幽默。
你可以说,龙哥,你今天怎么不洗头啊?因为可以吐槽,才显得更有趣。
我每次签售的时候,学生总问我为什么不洗头。我很尴尬,不是不洗,而是总忘,太忙了。逐渐这就成为我的一个槽点了。
所以,吐槽的第一个重点是:寻找槽点。
分享一个5w法则:
比如你可以尝试吐槽一下这句话:龙哥殴打石麻麻。
Who:龙哥打得石麻麻从黑色变成了红色。
Where:据说是在厕所里打的,石麻麻很享受那种味道。
Why:粉丝给龙哥送了当地特产,石麻麻吃得还剩个袋子。
When:石麻麻吃饱了刚准备下班,龙哥来了,给打得满脸血。
What:据说龙哥下手十分轻,掐人都是掐一小块肉,还旋转一下。
你可以灵活运用这个法则,试试寻找话题,看看怎么吐槽。
◆◇ 四、如何自嘲
说完了吐槽,我们来看一个吐槽的高级版本:自我吐槽,也就是自嘲。
如果说吐槽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么自嘲就是把别人的欢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自嘲跟吐槽别人不同,因为你要吐槽别人,必然会有得罪人的风险,自嘲就没什么风险。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涉及吐槽其他老师的话题都是提前跟对方打招呼,吐槽他的时候不准发脾气,还会提前问对方,这个话题能说吗?那个话题能碰吗?
但是,自嘲不一样,自嘲是一种针对自己的贬低方式,不会造成人际纠纷。自嘲是你把自己放低了,别人也就不好意思,也没有空间甚至不舍得吐槽你了。
大家看看高晓松老师,原来大家都吐槽他长得丑,他也天天自嘲长得丑,现在没人吐槽他的长相了,因为不舍得。甚至还有人专门做了他的定制抱枕,表达对他的喜爱。
自嘲是一种需要强烈自信的幽默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悦纳的表现,你对自己的弱点有很清晰的认识,又有勇气说出来,知道自己是谁,懂得自己的不完美。
这也是我要给你的关于自嘲的第一个建议: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敢于把自己的弱点展示出来。
第二个建议:你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固定吐槽点的“人设”,把这个“人设”当作你经常自嘲的对象。
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设计几个大家都容易感同身受的标签,这些标签得是负面的,像矮、胖、穷、丑就是自嘲的几个通用标签。
我们拿穷来举例子,吐槽自己穷特别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穷。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讲他比自己还穷,听者立刻就产生了优越感,这种压抑就得到了释放。
比如,一个人自嘲穷时可以这么说:
乞丐向我抖饭碗时,我都觉得他在向我炫富;
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我三位数的存款;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嗯,有钱了;
我从来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
…………
相信你可以感觉到了,自嘲的方向一定是“我很差”“我很糟糕”。
你还可以找一个生活的具体细节,然后把槽点夸张到荒诞的程度。
比如你要形容自己矮,可以这么说:
他们都特别羡慕我可以坐在板凳上,把双腿荡来荡去;
我跳起来能打爆你的膝盖,你呢,趴着才行;
一个孩子想去十五楼,我踮起脚帮他按了个二楼,对不起,只能帮到这儿了;
…………
你要形容自己笨,你可以这么说:
他们说吃鱼会让人变聪明,所以我养了一池塘的鱼,现在鱼吃完了,我还是我;
我的脑袋长在脖子上只是为了显高;
我从来不怕别人说我笨,因为他们说得对;
…………
你要形容自己丑,能说的就更多了:
他们说喜欢我的颜值,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我怎么也有点儿才华吧;
我和身份证上的自己是一模一样的;
我一直怀疑,我妈怀我的时候,肚子里不是羊水,是硫酸;
…………
记住自嘲的要点:第一,负面标签;第二,我很差;第三,细节夸张。
其实,自嘲是一种高手沟通的方式。
只有极度自信的人才会自嘲;相反,那些不自信的人,才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有多厉害。那些饭局上的油腻大叔为什么遭人讨厌?因为他一遍遍卖弄自己。真正的高手从不卖弄自己,都是自嘲,让别人夸自己。
◆◇ 五、幽默的本质
总的来说,发笑的机理有三个,它们分别是:意外感、优越感、宣泄感。
1.意外感
康德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一切大笑里,肯定有荒谬、悖理的东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笑话中的逻辑,跟我们平时认知的逻辑不一致、存在矛盾,所以幽默才产生。
举个例子,宋方金老师讲过一个段子:
我们电影工作就是在减分,编剧写了个剧本一百分,导演来了减十分,美术来了减十分,道具来了减十分,小品演员来了,直接减到负分。
但有小鲜肉的戏不一样,编剧来了加十分,导演来了加十分,美术来了加十分,所以有小鲜肉的戏,一共三十分。
这叫意外感,因为正常逻辑是一直加到正分,但这里突破了正常逻辑。
再举个例子:
我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地域歧视的人,另一种是黑人。
相信你一定反应过来了:讨厌黑人本身就是地域歧视,所以这个表达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这是我们产生笑声的根源。
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富豪要娶老婆,他就跟三个姑娘说,给你们一点儿钱,你们谁把这个屋子填满,我就娶了谁。
第一个买了好多棉花,填了整个房间的一半。
第二个买了好多气球,填了整个房间的四分之三。
第三个买了一根蜡烛,点亮了,填满了整个房间。
现实中,最后富豪会娶了最漂亮的那个女的。
2.优越感
托马斯·霍布斯说过:“笑,是发现事物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时,那种突然的荣耀感就是幽默。”
听起来很绕,其实它的意思是,每次当你看到有人尴尬或者被羞辱的时候,你会在对比下产生一种优胜心理。
比如,你在路上看到有人踩到了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你可能会忍不住发笑。
这种情况就属于优越感,你走得好好的,而他却踩到了香蕉皮,而且摔得很难看,你的优越感一产生,笑也就产生了。
优越感是人的本能。人看到对方不如自己,还不停地显摆着时,就会发笑。
3.宣泄感
哲学家斯宾塞说过:笑是对压抑神经的释放。
所谓对压抑神经的释放,就是宣泄感,宣泄能产生笑,产生幽默。
给人宣泄感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敏感话题的段子,因为不让聊的话题忽然被聊到是有一种很强的宣泄感的。
带有色情意味的笑话就是这样,但这里建议,女孩子尽量不要讲这样的段子,尤其是在公开场合。
我再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宣泄感能产生笑:
电影《海王》里有个情节:
海王在一家酒吧和爸爸喝酒,忽然后面来了几个黑手党一样的大汉,身上全是文身,走过来一巴掌拍过来,说:“你就是电视上那个人吧!”
爸爸说:“去吧!”
海王说:“你们最好别惹我。”
说完就站起来了,准备开打。
忽然,那几个大汉说:“我们能跟你拍张照吗?”
看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你想达到最后的宣泄和释放,你就要先营造一种紧张感,后面再忽然解除。也就是说,你前面冒犯得越过分,后面解除得就越爽。
◆◇ 六、段子的基本公式
段子总的来说有一个公式,这个基本公式非常基本:
段子=铺垫+包袱。
解释一下:
段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面的一句话,我们把它叫作铺垫。第二部分是后面的一句话,我们把它叫作包袱。
其中,铺垫是建立第一个思路,把你引向方向A;而包袱是揭示第二个思路,把你引向方向B,往往A跟B甚至可以是相反的。这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意外感。
前面的铺垫不需要好笑,你只需要陈述一个事实,越正经越严肃越好,好笑的在后面的包袱部分,要反转,要意外。
比如,我上课经常讲:“只要你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坚持练习听力,总有一天,你会习惯听不懂的!”这个就是包袱。
再举个例子,歌手大张伟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它们非常好吃。”
前半句话,“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就是铺垫,他这句话采用的是我们在社会语境下比较常用的一种逻辑,因为环保,大家都应该保护小动物。作为一个明星,提倡保护小动物很恰当,大家都是往这个方向去想的,这是方向A。
后半句话,“因为它们非常好吃”就是包袱,它产生了一个转向,把这些小动物转向成了食物,把观众引向了方向B,这个时候幽默感就产生了。
再分享几个小窍门:
1.直面冷场
倘若你真的冷场了,没关系,你就直接说一句:我是不是冷场了?
这个叫包袱转移,把你自己变成包袱。
凤凰传奇中的玲花就干过这个事儿,她的包袱失败了,自己强行加了句说:不好笑吗?
然后全场爆笑。
2.偷换概念
你可能听过这个段子:
我问我的朋友说:“你有《时间简史》吗?”朋友说:“有,我也不捡那玩意儿。”
这里面“有时间捡屎”,当你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大家会默认是指“有《时间简史》这本书”,但是这个词,可以有第二种解释,也就是有没有时间去捡大便,在这里面的连接词就是“有《时间简史》”。
还有《黄金大劫案》里有段对话:
“老实点啊,我大哥常杀人。”
“大哥!我太原人!”
这里就偷换了概念,常杀人和长沙人谐音。
3.押韵
你先找出一个哪怕是常识的道理,然后变成押韵的。什么东西一押韵,就显得特别有道理。比如:“怀才和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才能被发现。”
押韵有两种押法,一种我们叫头韵,另一种我们叫尾韵。刚才这个是头韵,怀才和怀孕,押在了头韵上。
《乡村爱情故事》里面有一句台词:“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这个“果”字是这里的一个尾韵。
再如,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挂就是我挂。
所有的这些头韵和尾韵都能够增强你表达的效果。
最后,如果你真的不是一个幽默的人,也没必要刻意让自己幽默。
讲好故事,这个比其他的都重要。
认真也是一种美好。 李尚龙套装(共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