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忠孝暴富

三十六、东风浩荡红旗飘飘元帅升帐基础动摇

忠孝暴富 鸿顺 8401 2021-04-07 03:37

  第三十六回 东风浩荡红旗飘飘

  元帅升帐基础动摇

  一九五六年下半年,洪顺德接到儿子洪庆祥的来信,要妻子儿女去都津,他表示支持并拿出家中的积蓄分与儿媳,程秀珍携子女晓鸿晓华,千里遥远赶赴都津。这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前的古城,都津城东环山,盛产建筑石材石料,城北二十里湖区水泊,物产丰富,城西城南沃土百里,旱涝保收五谷丰登。

  洪晓鸿的父亲在他们到来之前于南关慈安巷购置了一处住宅,待全家安顿后,洪庆祥店中的几位股东到家中迎贺,其中为首的叫王延盛,长洪庆祥三岁是他多年的朋友,也是店中的大股东,此人文化不高但很有经营头脑,说话做事讲究直来直去,这时晓鸿才知道父亲开的店叫冷食店,位于都津南门里繁华处,按新币算当时投资了五万。

  王延盛告诉晓鸿母子,“五三年同庆祥来闯荡铺摊子,当年冷食店就开业了,那时群众生活水平低,冰棍二分一个并不好卖,头一年赔钱,第二年好转了,第三年开始挣钱了,政府就搞公私合营了,庆祥兄弟老实怕事,我心里这口气不顺,当初来的时候政府欢迎鼓励,答应政策不会变,本钱是咱出的赔钱的时候没人管,看着挣钱了把买卖收上去了,名义是公私合营实际上公家一分钱没掏,定的是对私有资本国家实行赎买,机器、房产通过折旧以后五年还清,其实今年挣得钱就用不清,公家一分钱不投,店的招牌就更换了,兄弟还不让我说话,当个副经理管什么用,还不是得听人家的。”

  洪庆祥说:“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改造,这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我们应该积极的响应拥护,这也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不接受改造,问题的性质就会变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共产党执政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经济基础还是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还不强大的情况下,任凭资本主义发展,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实行公私合营是过渡阶段,但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的利益显而易见。目的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政策是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着想。延盛哥的意见代表咱个人和少数人利益,在外少说为佳。今天你弟妹和孩子们都来了,亲朋团聚咱喝酒不谈这些事了。”

  此后洪晓鸿在离家附近的都津市四中心小学四年级,妹妹洪晓华同校一年级就读,对社会问题产生疑问是在一九五七年,洪晓鸿的班主任陈朝东,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师范大学,其教学方法赢得学生的尊敬、及同事的好评,提拔为学校教导主任不到半年突然从学校消失,学生们原以为他们尊敬的老师工作有调动,后来听到风声,陈老师被打成右派,洪晓鸿就去问老师,什么是右派,陈老师为什么成右派了?老师说:“我给你讲不清楚,想知道的话今天晚上教育局领导来学校开批判会。你去听听就知道了。”

  当天晚上七点半,洪晓鸿在会议室外,偷听对陈老师的批判,屋里老师们都坐满了,主席台上的一位老师说:“陈朝东你利用整风之际向党发动进攻,攻击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绩,宣扬资产阶级那一套,要深挖思想根源,做深刻检查。”陈朝东说:“这次整风运动是党中央号召的,参加学习是组织上安排的,局党委领导要求大家,放下包袱打消顾虑畅所欲言,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本着对党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发表了个人意见,提出解决教育事业的落后局面,首先要从领导做起,领导自己不懂教育或者知识浅薄,文化水平不高,是不能胜任和搞不好教育工作的,这同搞技术工作是一样的,外行管理不了内行,至于师道至尊这是古代圣贤说的话,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为党的教育事业着想的,不是个人有什么野心,我认为这些话没有什么错误。”坐在上面的领导说:“陈朝东你这个态度很危险,拒绝领导和同志们对你的帮助教育,发展下去就是极右分子。内部矛盾将转化为敌我矛盾。”会议室响起“坚决同极右分子陈朝东斗争到底”的喊声。

  洪晓鸿回到家中,把在学校的见闻给父亲叙述了一遍,洪庆祥说:“这位老师说的有道理,但是对本人和家庭来说犯错误了,讲话不看时代和对象,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人民群众能接受拥护的传统,谁打的江山谁坐,胜者王侯败者贼,江山打下来了,论功封赐先看功劳,其次才是品德和才干。谁说他们搞教育是外行,领导认为谁要争权,高级的大知识分子,肩负重任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现在提出来不合时宜。”

  进入一九五八年,在反右派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国家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在小学六年级的政治课上,洪晓鸿听老师讲到,毛主席为我们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多快好省力争上游,要打破常规实行大跃进,全国人民热情很高,要十五年超过英国,三十年赶上美国,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当前国家的钢铁工业还很落后,国家建设需要钢铁,国防建设需要钢铁,党中央号召全民动员大炼钢铁,以钢为纲现在钢铁元帅升帐了,工农兵学商要大力支持积极行动。

  教育系统大炼钢铁的任务下达到学校以后,校长召开动员大会,全校十三岁以上的学生,每天下午三点至晚十一点参加大炼钢铁,当时四中心小学选中的地点是白家大院,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从工厂拉来了耐火砖,按老师傅的指教,垒砌二十多座小土窑,教育局用汽车送来了煤炭和铁矿石,炼铁的方法,在窑内一层煤炭一层矿石,结果是有的窑点不着,燃烧的窑到了半夜,放不出铁水来,到天明一看,从窑里面掏出来的都和炉渣一样。

  校长抱怨钢厂来的工程师,技术不过关工作不负责,因此工程师和校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说:“你们现在采用的方法技术,是古老原始被淘汰的工艺技术,不客气的讲,老祖宗的土法也比这个弄法强,根本不可能炼出合格的铁来,咱都津的钢铁厂设备是大炉子,使用的焦炭,那也只能是炼铁,厂里的技术人员都下去了,我也刚从农村回来,现在农民也不种地了,有的地方放着成熟的庄稼不收也在大炼钢铁,这些娃娃能炼出钢铁那还用我们干什么,这样搞法造成的浪费太大了,奉劝立即停下来吧。”

  校长说:“全校师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你不要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全校师生不怕困难挫折,有决心有信心炼出争气的钢铁,即使炼不出好钢,但精神可贵,你这位工程师要注意言论,当心拔你的白旗。”校长的话音未落,工程师很生气说道:“身为一校之长应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冲昏头脑了,这里的事情我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另请高明吧。”言罢扬长而去,工程师这番言行给在场的师生泼了一头冷水,洪晓鸿在想,如果工程师说的有道理,校长没黑没白图个啥呢?

  一个礼拜下来,学校的麻烦来了,几位教师累病了,学生上课磕头打盹,课堂上老师无精打采,学生呼呼入睡。有的学生家长找到学校来,天天三更半夜弄得孩子灰头土脸,咱还是不是学校,谁叫这样干的,校长好言相劝,打发走学生的家长,上面的电话又催着要钢铁,急的校长一筹莫展团团转。有的教师建议,看来炼是炼不出来,咱学校有四百多学生,动员一下把家里的废旧钢铁交上来,挡一阵算一阵吧,通知传达到各班级以后,连续几天收效甚微。

  这时间有个四年级的学生,他家的锅漏了,父亲揭下来准备去补,学生认为不能用了,结果把锅砸烂了交给学校了,孩子的父母跑到学校来了,抓住校长不干了,靠老百姓砸锅卖铁能增加钢铁的产量吗?校长说:“学校给学生讲的是,收集废钢铁,没教他这样干。”学生的母亲说:“锅收下了也砸烂了,学校赔俺的锅。”校长说:“学校没法赔。”校长一说不要紧,家长出去抓住孩子就打,弄得校长没办法了,给学生的父母说:“别打孩子了,我拿工资给你买新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校师生参加大炼钢铁活动虽然停止了,但是政治课上的宣传,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老师讲,现在国内外形势越来越好,国际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坚如磐石,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四分五裂日薄西山。国内形势农业战线广大人民群众,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思想大解放,精神变物质了,树立了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夏粮丰产丰收不再是几百斤的问题了,现在已经达到五千斤了,各地都在创高产放卫星。秋粮亩产可以突破万斤,现在实验田的产量已经超过三万斤,那个年代住在城市的人们,都在为农业的大丰收充满喜悦感到陶醉,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场灾荒和饥饿正在悄悄的逼近。到了一九五九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普遍的感觉到了,粮食供应紧张定量压缩,副食品供应逐渐减少,开始出现吃不饱了,到了秋天,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而且继续恶化,普遍的挨饿了,各种野菜野生植物摆上餐桌了。

  到了一九六○年的春天,人群整日饥肠辘辘饿的晕乎乎的,洪晓鸿的母亲把每天的粮食定量安排在早上和中午,晚上全家都喝稀饭,她给孩子们说:“人是一盘磨躺倒就不饿,睡着不觉饿。”这天早上妹妹晓华喝了半碗稀粥,书包装着半块窝头准备课间时吃,走到校门口听见预备铃响了,撒腿就往校园跑,把书包里的半块窝头颠出来了,后面的老师看见了,拾起来三口两口就吃下去了,妹妹回来找窝头时看见被老师吃了,就在校门口哭起来了,弄得老师尴尬含羞满脸通红。

  三年困难时期,城市人口孬好的还有基本定量,但农村就不同了,当时冷食店有位家在农村的徐师傅,他请假回来之后全身戴孝,说父母因挨饿身体严重缺乏营养得了水肿病,双双病故,他那个村里还死了十几口子,都是老弱病残,年轻的都离乡背井找生路去了。洪庆祥问:“农业不是连年大丰收吗,为什么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徐师傅说:“那都是虚报浮夸,根本没有的事,到处都在创高产放卫星,谁报低了就是右倾保守,就得拔白旗,逼得一个比一个能吹。产量报的多上面调的也多,生产队留不够社员的口粮,连农民自家庭院种的粮食也得平调,再就是参加大炼钢铁把农时耽误了。当时老年人就说了,该收不收,该种不种这是要命的事,公社成立后不允许社员在家开火,都得吃食堂。不让农民家中存粮,这是开天辟地没听说过的事。”

  这期间洪晓鸿已经在都津第二中学读书,他听老师私下议论,开国元帅彭老总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提出要纠正党在农村的政策,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早就罢官为民了,关于国民经济暂时的困难,是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造成的,带着这些问题他向父亲请教。洪庆祥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局部的自然灾害避免不了,历史上也发生过严重干旱和大的洪涝灾害,但从来没有全国范围都挨饿都吃不饱的情况。苏联人撕毁合同、撤回专家、逼债还款给国家造成损失,增加人民负担确实很大,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吃不饱饿死人,是因为粮食紧缺,造成这种形势原因,是农村政策上有严重错误。”

  建国初期农村的互助组是客观情况需要,也是群众自愿自发的所以效果很好,到了高级社土地的私有制过渡成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随后发生的“左倾”冒进、急于求成、虚报浮夸使农村的生产力受到很大的破坏。当前要想恢复国民经济,首先得纠正在农村政策上的错误,事情很简单,只要分田包产到户,很快就能好转。洪晓鸿问父亲:“这得等到什么时候,饿着肚子有点等不及了。俺同学的爸爸说了,虎恶狼恶没有饿恶,再没饭吃你就偷去抢去,犯了法也是社会逼出来的。都是小孩子家,政府又能怎么地。”洪庆祥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当父母的不能把儿女抚养成人,就不是合格的父母,政府领导不能让群众吃饱肚子,就不是合格的领导,有了江山社稷政党,希望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如果不爱护、关心人民,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创业开国执政的老一代都健在,一旦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肯定是要纠正错误的,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了。”

  当时洪家的经济状况,主要是靠父亲的工资,母亲料理家务,兄妹俩上学,生活上也是捉襟见肘。政府开放自由市场以后,利用暑假期间,洪晓鸿向母亲提出要到市场摆摊做小买卖。母亲支持他的想法,给他十块钱当本。洪晓鸿开始在城边头倒腾点农副产品到自由市场去卖。

  这天摊子前头来了一个壮实的青年人说:小弟弟,摊子帮我卖点货好不好? 洪晓鸿高兴地答应了。青年人拿来一匹白布,‘卖价一元二角一尺’,从中抽一成给洪晓鸿,布卖得很快,摆到摊子上两个小时就都出手了,午后那人又拿来一匹。

  下午收摊之后,这人带洪晓鸿去了高级饭店,边吃边谈,青年人自称宋华,姑父是棉纺厂的书记,布匹是通过这个关系搞来的,头一天生意做了240元按事先说好的意见,洪晓鸿应得24元,剩下的归宋华,饭店分手时宋华交代明天上午要晓鸿到车站一家旅店取货,随后两天的时间洪晓鸿为宋华销了三匹布。

  第三天上晓鸿正忙生意,来了两个中年人:“小朋友,你的布我想多要点有没有?”洪晓鸿说:“布是替人家代卖的,你们要多少?等人家来了我问问吧。”两位中年人问道:“那卖布的都是什么时候来?”洪晓鸿说:“下午两点来送货,最好你们也来一趟,生意你们自己谈好啦,”两位中年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那我们下午一定来,这布先扯几尺回去看看好孬” ,二人买了五尺布即离去。

  约半小时宋华出现面前,向洪晓鸿要一百元,晓鸿边数钱边述说刚才谈妥的生意,宋华听后神色显得严肃,随后说:“下午你可以答复他们,数量三五十匹,价钱让一毛,我下午回厂里拉货,明天上午十一点,在汽车站国营旅店二楼二○五房间交钱提货。”宋华说完匆匆离去。

  下午两点两位买布的人准时来到,洪晓鸿说:“您二位上午刚走卖布的哥哥就来啦,你们的意思都说啦,哥哥说三十五十匹能拿出来了,每尺便宜一毛钱。打谱要准备好钱,明天上午汽车站旅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布人听了有些不相信,“这么大的生意我们要跟卖主谈。小孩子说话我们不踏实,你把他叫来最好。”洪晓鸿说:“这卖布的宋哥哥是在市场上认识的,才四天的时间。都是他来找我,我无处寻他。”二人中的其中一人说上厕所,另一人仍在摊位前同晓鸿扯生意,好一会时间那人才回来,两人私下说了几句,随后对洪晓鸿说:“明天上午十一点旅店门口见。”

  二人走后,洪晓鸿心想明天就能多挣钱。晚饭后,去工人俱乐部跟明光侠师傅习武,练完功夫回家路上,听到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正是宋华。急忙转身,宋华说:“跟我来。”二人走到僻静处坐下来,洪晓鸿说:“买主下午来啦,你的话都说清楚啦,明天中午这生意能做成吗?”宋华说:“工厂里机器设备出毛病了,等生产恢复正常,生意才能开始。我外面还有些事情需要料理,暂时得离开几天。需要时我找你。”

  次日早八点,居委会主任将洪晓鸿带至辖区派出所,送进办公室让他蹲下讲话,上座的领导发话:“叫什么名字?”答:“叫洪晓鸿,”上问:“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洪晓鸿答:“不知道。”

  上问:“最近都干什么了?”洪晓鸿答:“家中生活困难,学校暑假到自由市场做点小买卖,挣点钱给母亲看病。”上问:“做的什么买卖?”洪晓鸿答:“从农村弄点地瓜干、粉条、蔬菜,这两天给人家卖了五捆白布。”上问:“给你布的人过去认识不?年龄有多大,长的什么样?”洪晓鸿说:“这个人他说叫宋华,在市场上他找的我,过去不认识。年龄多大说不上来。看上去跟坐在你身边的那位叔叔差不多。”询问的公安人员拿来一张照片,让洪晓鸿看看,是不是这个人。洪晓鸿看后说:“就是这个人。”

  这时上面的领导把桌子一拍:“小小年纪不说实话,你那里是做买卖,政府现在给你讲清楚,你所说的那个宋华真名叫宋才理,是一个越狱潜逃的大盗窃犯,你卖的那些布匹都是他偷来的,他偷你卖按法律是销赃罪。”

  正蹲在地上的洪晓鸿往后一仰坐在地上,“人家没说是偷的,我怎么会知道。”随后任凭问什么光哭不答。这时办案的公安人员不再吓唬了,找了个小板凳让洪晓鸿坐下说话,言道:“办了错事不要紧,要紧的是错了不回头,要相信政府,和政府一心,宋才理这个坏蛋害你,政府救你,只要配合政府把这个坏蛋抓住,宽大处理你,有立功表现政府还要奖励你。”洪晓鸿说:“我听政府的,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上座人员态度严肃起来了,问道:“昨天宋才理见面了没有?”洪晓鸿答:“有两个买布的刚走,他就来了,我把买卖的事说了,他说很好,货大批的答应人家就是,明天你自己来,别带他们见我,说完就走了。昨天晚上我练完武术回家的路上见面了,宋华说厂里的机器出毛病了,答应的事暂时不好办了。”上问:“你说的都是实话,”洪晓鸿答:“我不会说假话。”上问:“你说的旅店房间宋才理白天还在那里睡觉,晚上一夜未归,他还其他落脚点吗?”洪晓鸿答:“旅店房间是他说的,从前没问过他住哪里。”上问:“宋才理在本市还有什么亲戚朋友吗?”洪晓鸿答:“不知道。”

  办案人员面面相觑,出去了一会回来之后,通知洪晓鸿上旅店等着,看到宋才理用手一指,你小孩子就立功了,随后洪晓鸿去了汽车站旅店,楼上楼下找了一遍没看见宋才理,只好在登记处外面一坐,直至中午不见动静,洪晓鸿想回家吃饭,刚离开旅店不远被两个便衣拦住,“干什么去?”洪晓鸿答曰:“饿得慌,想回家吃饭。”其中一人说:“小熊孩还想吃饭,滚回去。”说完用手一推,洪晓鸿随势倒在地上哭起来,其中另一人见势不好,示意那一人退下好言安抚晓鸿,“先回旅店,叔叔给你送馒头。”这样直至晚八点仍不见宋才理的踪影。

  办案人员将洪晓鸿带回派出所,局领导正在那里坐镇,听到是这种结果,一气之下命令,对洪家进行搜家,三小时后,派出人员回来复命,洪家老少呆若木鸡,倒是配合但希望的证据一无所获,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请领导定夺,局长又召集办案人员商量,其中派出所所长发表意见他说:“搜家时洪母确实卧床,根据服用药品来看患的是痢疾,洪晓鸿的班主任向我们介绍,这个学生在校倒是品学兼优,根据审问和出现场的情况来看,洪晓鸿开始不知道宋才理真实身份,从被盗现场看,布匹放在百货站第四排库房,外边是三米的围墙,这一进一出不要说是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非轻而易举就能参与,洪晓鸿属于销赃,百货站报案后,局领导果断神速,我们当天就侦察发现洪晓鸿有重大嫌疑,但他已经销了五匹了,按洪晓鸿说的宋才理一尺给一毛二分钱,当然这个问题待查,不能光听小孩子的。”

  据刑侦科长说:“宋才理的去向有三种可能:一、洪晓鸿给他通风报信;二、刑侦人员办事不慎,被其识破;三、去干其他勾当。最先接触洪晓鸿,是我带人去的,洪晓鸿一听说有钱挣高兴得了不得,嚷着要买冰糕给我们吃,我们的真实身份他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小孩子通风报信可以排除。”局长听完意见之后说:“洪晓鸿先行放回,所里负责监视居住,不准发生意外,明确地告诉他只要发现宋才理,立即报案否则将严肃处理,关于他的罪不是不追究了,待党委集体研究后再定。一个小孩子飞不了他,要紧的是宋才理一旦回来逮不住他,那我们的失误就大了。”领导说完众皆赞成。

  洪晓鸿放回家中已是深夜,母亲扶病下床倚门而望,父亲挑灯夜读,见儿子归来,母亲先煮了面条,饭后洪庆祥说:“发生这种事情,父母有责任,今后学生以学为主,不许与陌生人交往,更不准再去做买卖。”

  根据洪晓鸿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在全市布控,仅一天的时间,宋才理落网。在他临时住处查获四十五匹,加上洪晓鸿销赃的数量,同百货站被盗的布匹完全一致在审讯中,宋才理还供认,见洪晓鸿机灵听话,准备把孩子带往外地,强迫加入团伙。正是:

  大盗抛财藏祸心,年少无知,识得钱来不识人,多亏政府挽救早,离阴暗免坠深渊。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忠孝暴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