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飞向太空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飞向太空港》对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中国火箭部队官兵在饥荒年月相濡以沫的情景的描写是个动人的章节。事件典型,氛围浓重,声情并茂,角度极佳。这是中国翻译官许建国为回答美国科学家斯赖尔先生如下的发问:“听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人已在这山沟里生活了二十年,我一直很难理解,这批了不起的中国人究竟是靠一种什么力量活过来的?而且,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竟能为你们的国家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所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酒泉基地官兵宁以沙枣叶充饥亦不求赈亦不停止发射的情景,周恩来以总理身份含泪向各大军区化缘以解火箭部队燃眉之急的情景,在人类航天史中只怕是空前绝后的。艰难如此,坚毅如此,奋斗如此,牺牲如此,风雨同舟如此,众志成城如此,那就不能不预示这个民族未来的胜利。这段描写的价值不仅在于生动地揭示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的坚韧耐磨、伟大崇高的性质,而且在于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在理解上的深刻性。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必定是孱弱的民族,一个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缺乏理解不知养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进取之心、忧患意识,不是无须加以爱护、可以任意摧残的东西,如加伤害,必遭报应。这就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不但不能使我国的航天事业长足发展,反而使其停滞,拉大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根本原因所在。此间成就固多,导弹发射成功,氢弹试验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作者没有回避这个成就,因为这与“文化大革命”无关。十年浩劫,何功之有?李鸣生如果有兴趣以“东方红一号”为题写一部作品,我们必会看到颠簸沉没、悲天悯人的中国火箭专家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攻坚于前,防范于后;动辄得咎,忍辱负重这种光怪陆离的外在与内在的世界。作品有关于“文化大革命”摧残既有的和未来的航天人才的描写,一是对于当年曾聆听过周恩来教诲的王之任因有留苏经历而被当作苏修特务予以惩办在牛棚依然做着她的航天梦的介绍,一是对于未来有大功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乌可力因系乌兰夫之子而被牵连入狱饱尝铁窗之苦但终不能折断其雄鹰之翅的叙述。引进这种内容是必要的。这不但是因为它是我们航天英雄实有的经历,而且是因为这种经历与他们日后的性格和作为关系甚大。狭窄的牛棚中的航天梦与开阔的发射场上的航天梦,色形自当有别;振翅于长空比之爱惜羽毛于樊笼,感受也将不同;充分而又极富讽刺意味地显示“文化大革命”愚昧、落后、封闭、倒退的本性的笔墨,要属对于1969年中国电视台拒绝转播“阿波罗十一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那件事的勾画。与当时的中国采取同样态度的还有一些自命为领导世界革命新潮流的国家。掩饰落后是典型的阿Q作风,结局自然应该和阿Q相仿佛。
《飞向太空港》的重点、难点、最具艺术光彩之处,是对“长征三号”发射“亚洲一号”整个过程的画卷式描写,是对完成这一过程的航天英雄的群体性刻画,是对凝聚于这一过程的火山般爆发的不甘于平庸不甘于迟慢渴望振兴渴望强大的民族心声的整体性抒发。在这里,情节与人物交相辉映,场面与细节相互依存,作者与作品融为一体,为探索大型的、事件性的、综合性的报告文学之报告与文学的统一,提供了新的经验。
将毕生精力全部奉献于中国航天事业,对世界航天形势了如指掌的宋健,深知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和艰难。他期待着不辞艰难堪当重任者万里请缨。请缨者终于叩门言志,老人于是怆然泪下。老骥之泪,感时忧世,寄望远矣,于是乌可力、陈寿椿、上官世盘、沈荣骏、胡世祥们义无反顾,踏上征途。以宋健落泪标志这个艰难过程的发端,这是很懂文学的写法。
《飞向太空港》的主体结构呈两大板块交叉递进状。一块是外交斡旋,一块是科技攻关。两支大军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胜景迭出。他们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但不乏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在他们身上,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体现得十分鲜明,又能接受八面来风,将这种传统提升到与当代生活相适应的高度。他们勇于为民族建功立业,却不居功自傲;他们善于自勉,也善于励人;他们甘苦备尝,却自奉甚俭,他们羞于内部摩擦,却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作品曾这样介绍乌可力,虽欠生动,仍可惊人:
五年来,为了把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乌可力的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从亚洲到美洲,从美洲到欧洲,他跑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乘坐飞机的时间就多达四千两百多个小时,共计行程九十多万公里。去年(1988年),为了卫星等谈判之事,有一次他从中国飞到洛杉矶,再从洛杉矶飞到巴西;从巴西飞到联邦德国,再从联邦德国飞到伊拉克;从伊拉克飞到巴西,再从巴西飞回中国。连续一个星期,几乎全是在上万米的高空度过的……
在中国,在目下,出国是一种地位,一种荣誉,一种资本,一种骄傲,一种报答,一种犒劳,一种补偿,一种引诱,一种激励,一种平衡,一种机遇,一种心理需要,一种行政手段。像乌可力这样出国的能有几人?如果将乌可力的出国化为一种尺度,一种要求,出国这种趋之若鹜的时髦和追求,有可能会变成一种惩罚、一种畏途吧?上官世盘谈判桌上力挽狂澜的形象给人印象殊深。思维缜密,绵里藏针,彬彬有礼,善于辞令。暂避分歧而申明大义随后词锋一转化分歧为一致,手段极为高明。他并不浮夸地炫耀我们的力量而让人讨嫌,只是以为人类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种谦虚自量其力的态度赢得他人的好感。上官世盘民主作风极好,听其批评亦如沐春风。作者引用宋健老人誉他“浑身是金”,诚有以也。我因此又颇表欣赏于作品对谢总谢光选家中待客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谢总言及“长征三号”并说“发射‘亚星’可以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中国人民争气!”朋友们说:“你这个说法可不可以改一改?”“我们在美国,而美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你能不能把‘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改成‘为祖国争光’?另外,你们的‘人民’的定义很严格,能不能把‘为中国人民争气’改成‘为炎黄子孙争气’?”谢光选听了大为感动,连忙说:“可以改,可以改,现在就改!”——这种察纳雅言、从善如流、当守则守、当改则改的胸怀和气度,多么令人感佩!所作改动并不伤害事物的本质,却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同情。海不捐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不辞友情,方可成其事。以僵硬为坚定,虽忠诚而无可用。
科技攻关不像外交斡旋那样富于戏剧性,《哥德巴赫猜想》那样出之以象征手法的精彩描写也只可表赞叹,不好步其后。急就的报告文学也难于细究科学家属于科技领域的思维过程,可以描写的是科学家们的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情操,只作贡献不图富贵的品格和临难不苟的牺牲精神。任总任新民是《飞向太空港》重点描写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氢氧发动机的奠基人。还在只鼓励政治冒险而不鼓励科学探险的1974年,任总就提出研制氢氧发动机的建议;1978年有关领导将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降为“另一种方案”,任总闻讯,夜不成寐,匆忙归国,登门进谏,诚恳直率,忧国忧民,感动上峰,收回成命。后来需要连续试车但风险极大,又是任总签字画押:“就这样写上:任新民决定试车。出了问题由任新民负责!”这是一句气概非凡的台词,环境与人物同时浮现。任总平日讷讷少言,谦逊自处,临会常居角落,必要时却能虎啸龙吟。这是有大才能、大决断、大气魄者才有的风度,与汹汹然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者相去有如霄壤。至于对任总目光的描写,那就不但更合文学的要求,简直就是作者的一种发现了:“看上去似乎在运筹帷幄,又好像什么也没想……一双深邃平静的目光给人的感觉,有时显得纷繁复杂,有时又显得惆怅空茫。”我们无法确切分析任总目光中的丰富内涵,只是由此而想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切贤者智者的沉浮,一切贤者智者的可以理解和难以理解、无从理解的奋斗和局限,成功和挫折,光荣和屈辱,超然和孤独,未了的恩怨和不死的梦想。能与任总的目光媲美的,是范总范士合的背影:
我送范总出门。范总右手推着自行车……左手还是习惯托着唯恐要掉下来的胃。……范总微驼的背影还在人群中缓缓移动着。……在夕阳笼罩的茫茫人海中,谁也不知道范总姓什么叫什么……更不会有人认得,他就是震惊世界的中国“长征三号”火箭的副总设计师。
注目这个背影,人们会有怎样的感想呢?难免有些敬佩,有些羞惭,有些不平,有些心酸,有些过意不去吧!——从任总形象和范总形象的塑造,可以总结这样的经验:旨在讴歌非凡业绩和英雄气概的作品,应该和能够容纳繁复的人生内容;人生的壮丽感和苍凉感有可能矛盾,也有可能统一。 飞向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