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飞向太空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曾道平放下话筒,下意识地抬了一下头,一个惊雷便在头顶炸响,他身子猛地一颤!不好,再也不能等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快!立即关闭发射平台!”就在这时,副指挥长胡世祥从山洞里风风火火地冲了出来,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一位叫陈家兴的排长,带着四名操作手,立即向发射架奔去。接着,曾道平、胡世祥和佟连捷总师也跟着冲向了发射架。
于是,同一时空里,在十一层楼高的发射架上,出现了四组人物的画面:
身轻如燕的操作手;
满脸通红的曾道平;
气喘吁吁的胡世祥;
步履沉沉的佟连捷。
本来,平时上发射架,一般都使用电梯,但此刻因加注正在进行,启动电梯容易产生静电,所以只能靠双腿爬!
爬发射架对胡世祥来讲,如同山民爬山,渔人下海。年轻时,他就喜好体育锻炼,尤其喜欢花样溜冰,甚至1960年饿着肚子也溜!所以他早就练就了一副强壮的体魄。当年在戈壁滩的一次发射中,离发射只有七分钟了,为排除一个故障,他竟一连爬了五次发射架!可而今,毕竟是五十岁的人了。当他冲到发射架的第五层时,连气都有点接不上了。
毫无疑问,此刻在发射架上的人,是最危险的;倘若一旦发生雷击,最先遭难的便是他们。但此刻的胡世祥,什么也顾不上想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关闭发射平台,保住火箭、卫星!
说来难以令人置信,不知靠着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十一层楼高的发射架,胡世祥竟然只用了三分多钟,便一口气冲到了顶端。
刚打开的发射平台,又匆匆关闭了。
胡世祥站在发射架的顶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他仰对苍天,挥动胳膊,竟忍不住扯着嗓门大声喊道:“今晚我们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
胡世祥粗犷的吼声顿时回荡在群山峡谷之中。而恰在这时,一声惊雷,横空炸响;接着,瓢泼大雨,倾天而至!
加注,在雨中进行。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也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
尽管发射平台已经关闭,美国的卫星和中国的火箭暂时得到了保护,但危险依然潜在。因为,这时地面的温度只有十五摄氏度,管内的液氢是零下两百摄氏度,二者温差太大。一旦遇有静电火花产生,或者一个惊雷落地,即刻便能将发射场引爆!
此刻,发射场上已积满雨水,身着米黄色静电服的数十名加注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着最后的冲刺;指挥员沈荣骏、胡世祥、唐贤明、唐仕镒等,则奔忙于各个岗位之间,紧张地进行着组织指挥。雨水,汗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所有人员只有一个信念:加注!加注!
加注,终于顺利结束!
发射场上紧张的气氛,出现了短暂的缓和。
然而,当发射程序进行到最后八十分钟时,老天更加肆无忌惮地撒起野来。团团乌云,铺天盖地;阵阵雷涛,滚滚而来。风声、雨声、雷声,声声震撼着人们的心弦!
怎么办?发射程序是中止,还是继续进行?
胡世祥两手叉腰,站在发射场中央的水泥地上。这位从大西北走来的铮铮铁骨汉子,发射场生涯几十年,向来气吞山河,无所畏惧。但今天,在大自然强大无比的威力下,一颗狂跳的心也禁不住阵阵发颤。当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乱云飞渡的天空时,一向开朗的他,额头上似乎也第一次裂开了焦虑的皱纹。
“老胡!”任总这时从发射场西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七十五岁的他步子在雨水中一颠一颠。
“任总!”胡世祥几步迎了过去。
“我的意见,马上中止发射程序!”任总挥了挥干瘦的胳膊,非常果断。
“好!我同意!”胡世祥转身跑向发射场气象预报工作间,拿起电话,匆匆拨通了地下指挥所,“喂,01,我是胡世祥,立即中止发射程序!”
“明白!”
胡世祥“啪”的一声扣掉电话,仰天一声长叹,大步朝地下指挥所走去。
喧腾一时的发射场,顿时陷入一片沉静之中;唯有阵阵凶狠的雷鸣,伴着无情的雨水,还在天边隆隆滚动、滚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此刻,距发射场约六公里的指挥控制中心,早就宾客满座。
指挥控制中心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溪水缠绕的山坳里,与发射架对峙相望。指挥控制中心主要担负火箭和卫星发射时的指挥控制、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时间统一和安全控制等多项重大任务,号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大脑”和“心脏”。
指挥控制中心内设有一个相当豪华的指挥控制大厅。大厅的正面,装有一个长五点三米、高四米的大型彩色电视屏幕;屏幕的两侧,设有无数个像大火柴盒似的信号显示板。通过大屏幕和这些显示板,发射指挥官们和各个系统的专家以及中外来宾便可随时直观地看到发射场区的现场工作情况,以及火箭、卫星的各种参数和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而中外高级指挥官们,均在此运筹帷幄,发号施令。
指挥控制大厅的后方,是外宾观礼台。观礼台上的数百名外宾早已热血滚滚,拭目以待。可由于发射程序突然中断,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他们一看大屏幕就知道,发射场肯定发生了异常情况,但又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于是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有的则索性离开观礼台,爬上楼顶,站在风雨中,面对发射架,仰望苍天,为今晚的发射默默祈祷!
江·可达先生是下午5点40分进入指挥控制大厅的。他自然穿上了那套他夫人特意为他精心设计、制作的褐色的花格子西服。然而,当他匆匆冒雨跨进大厅时,这套富有传奇色彩的西服,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惯有的神韵。
尽管如此,坐在前排位置的江·可达先生仍不失大将风度。与他身边的几位同僚相比,其表情的老练程度非同一般。不过,当发射程序突然中止后,稍加注意还是可以看出,在他镇静的外表上,惶惑与不安还是显露无遗。
是的,尽管这位国际航天界的风云人物曾成功地组织过世界上十多次卫星发射,但碰上今天这种倒霉的气象,这种恶劣的发射条件,恐怕也是第一次。何况,这是他第一次代表加拿大来中国参加组织卫星发射,即便再神通广大,也无法预料今晚究竟能不能发射,到底能不能成功,更没想到发射程序会突然中止。因此,此刻的他一边专注地凝视着大屏幕,一边不时地转过头去看看坐在观礼台上的各国贵宾,一双忧虑重重的目光似乎总想传递点什么。
坐在江·可达先生旁边的,是亚洲卫星公司技术总负责人邱雅惠。
邱先生是中国台湾台南市人。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1973年去美国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去年年初应聘去了香港亚洲卫星公司。大学毕业时,邱先生曾在台湾金门岛当过两年兵。不难想象,十几年前的某个雨夜,当邱先生身披雨衣、端着步枪直挺挺地站在金门岛上,用一双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大陆时,肯定不会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他会与大陆的同胞一起坐在指挥控制大厅发射卫星。
一阵骚动过后,邱先生焦虑的心情似乎比刚才稍稍平静了一些,他推了推眼镜,望着坐在身边的亚洲卫星公司大老板薛栋先生。
薛栋先生是今天中午才乘坐飞机赶到发射场的。此刻,他的手指在沙发的扶手上不停地敲击着,面部表情比任何人都显得更为严峻,更为焦急,更为不安。
邱先生与薛先生的目光短暂对视后,邱先生拿起了直通发射场胡世祥的电话。
邱先生:“胡先生,现在天气情况怎样?”
胡世祥:“邱先生,老天不讲理,情况很不妙啊!”
邱先生:“胡先生,我们老板很着急啊!你知道,本公司邀请的客人全都到了,今晚要发射不成……”
胡世祥:“是啊,我早就说过,中国的气象专家不是吃干饭的。邱先生,现在你们相信了吧?”
邱先生:“胡先生,这毕竟是第一次嘛!”
胡世祥:“邱先生,请转告你们老板薛栋先生,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的,叫他放心吧!”
邱先生:“好的,我们很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胡世祥:“不过,你告诉薛先生,今晚我的火箭要是点不了火,我可要他赔我十万美元哟!”话音刚落,话筒里便传来胡世祥爽朗的笑声。
胡世祥的每一句话,坐在边上的薛栋先生都听得清清楚楚。尽管他知道,这位爱开玩笑的胡先生刚才给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但他身为亚洲卫星公司总裁,心情无论如何还是轻松不起来。两年来,亚洲卫星公司苦心经营,历经艰难,耗资一亿多美元,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自去年年初,他从香港专程赶到北京签署了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正式合同后,公司的全部资产以及前途命运便与“长征三号”火箭紧紧绑在了一起,而他自己也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很显然,成败在此一举。万一今晚不能发射,或者发射出现万一,不仅他个人的声誉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按合同规定,公司必须要赔十万美元!
想到此,薛栋先生坐不住了,起身向指挥控制大厅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他刚一抬头看天,天空突然响起一声雷鸣。不知怎么搞的,西装革履、一脸斯文的薛老板竟脱口骂了一句:
“他妈的!”
指挥控制大厅旁边的休息室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此刻正饶有兴致地在听著名航天专家孙家栋翻来覆去地讲什么叫“发射窗口”。
荣毅仁的旁边,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等人。
采访荣毅仁先生不易。但几经争取,荣先生还是接受了我的采访。
荣先生身着一件灰色的呢大衣,身材魁伟,满面红光,虽然已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了,精神依然饱满旺盛。
六年前,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刚刚成立时,邓小平便送去八个字:开拓创新,多作贡献!但如何开拓创新、怎样多作贡献,是作为公司董事长的荣先生,一直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
1987年年初,当投资问题成为能否发射“亚星”的重要条件时,经中信公司技术开发部与有关部门口头商谈,荣先生决定:由中信公司同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和英国大东电报公司合资创办亚洲卫星公司,然后购买、经营“亚洲一号”卫星,并由中国的火箭发射。
显然,荣先生要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火箭不仅能发射自己的卫星,也能发射外国的卫星!
然而,正当中信公司积极参与筹划此事时,去年春夏之交那场震惊世界的政治风波发生了。西方某些国家因此对中国实行了所谓的“经济制裁”,使中信公司的筹措资金工作一下陷入困境。于是,有的国外客商乘虚而入,企图迫使中信公司退出亚洲卫星公司,以便从中挖走“亚洲一号”卫星。
面对如此困境,中信公司怎么办?
退出去,国家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害;不退出来,一笔巨款筹备不起来,怎么办?
荣先生思量再三,最后向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和英国大东电报公司明确表示:中信公司参股,就是要让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绝不能让其他人挖走这颗卫星!接着,荣先生四处奔波,八方活动,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和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筹资问题。
因此,今晚的发射成功与否,对荣先生来说,同样事关重大。难怪他总是反复问孙家栋,什么叫“发射窗口”。
荣先生问完了“发射窗口”,我问荣先生:“‘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对中信公司意味着什么?”
荣先生笑了笑,说:“我作为股东之一,非常希望国家的科学技术发达兴旺。我今天来看发射,很高兴!‘亚洲一号’能有今天,非常不易,是国内外朋友们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我想,‘亚洲一号’今晚一旦发射成功,就能沟通亚洲和世界的联系,这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一件大事情!”
这时,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一位领导递过一张发射“亚星”的首日封,对荣先生说:“荣先生,我们这儿有一位孕妇,现在岗位上下不来。听说您来了,她想请您给她签个名。”
“好,我签,我签!”荣先生急忙掏出笔来,工工整整地在首日封上,写下“荣毅仁”三个字。看得出,荣先生很为这位孕妇如此坚守岗位而感动。
这时,窗外忽然响起一声雷鸣。荣先生慌忙提着笔,几步走到窗前,趴着望天。
指挥控制大厅的楼顶上,站着香港著名大亨李嘉诚。
六十二岁的李嘉诚先生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著名企业家,也是著名的亿万富翁。他是今天上午,从香港乘专机赶到西昌卫星发射场的。
作为亚洲卫星公司的股东之一,李嘉诚先生对这次“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自然也是再关心不过了。一到西昌,他便怀着急切的心情,要去观看卫星发射场。以至于我想多和他聊上一会儿的时间,都被打了折扣。当他迈着微颤的步子走进发射场,抬头凝望着那高高矗立的发射塔和发射塔上那银光闪耀的“长征三号”火箭时,一种豪情似乎顿时溢满老人的胸间。接着,他又观看了卫星测试大厅和其他发射设施,并不时关切地向有关人员打听航天发射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午,当发射程序进行到最后两小时时,他才来到指挥控制大厅就座,等着观看火箭那腾飞的壮美景象。
然而,没想到发射程序突然中止。当身边工作人员告诉了他这一消息时,他一下急了,显得难以置信:“怎么会呢?刚才还是好好的,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当他冷静下来后,面对现实,不得不沉默了。他坐在那儿,愣了半晌,才慌忙站起,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匆匆登上了楼顶。 飞向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