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禅魔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是夜,无羌城又下了一场雨,在徐缓仿似倾诉般的雨声中,洛长安没有再于客栈中落脚,而是随着唐三笑悠悠晃荡到了西林寺。
早在神国未灭,神都归帝城尚未堕于荒漠的时候,无羌城中的西林寺纵使与神都相去千里,香火亦是十分的鼎盛,更是出过“贞元八识”等名闻天下的绝世神僧。然而,眼前的西林寺,却已是断井残垣一片,荒草深深,曾经恢弘雄伟的十里庙堂,如今也只剩下三两盏孤灯摇曳,映照得满天风雨无端多了一丝秋瑟的况味。
已然见识过历经千古的大乾王朝由衰微渐显倾颓的一幕一幕,也经历过神秘非常的凤麟洲于一朝之间彻底沉没海底的往事,此刻面对破败荒芜的西林寺,洛长安的情绪起伏不大,只是随着唐三笑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过漫长而斑驳的石径,于默默然中似还听到了那古老而遥远的钟声。
西林寺的墟径极深极长,仿似人生漫漫没有尽头,却又于某一个不经意的刹那间戛然而止。
洛长安与唐三笑一路前行却又不得不止步于一座倾颓已过大半的钟塔下,昂首望去,塔楼上斜挂着一口铜绿如衣的巨钟,钟口下岿然端坐着一个近乎石化的老僧,一身僧衣早已褴褛不堪,枯瘦脸庞干涸得就像是石缝间夹生的古松斑驳的根茎,纵横交错的皱纹仿似常年的风雨一刀刀刻进山石里的裂口一般,刚硬而略显狰狞。
老僧似乎对洛长安和唐三笑的突然造访早有预料,而且不大欢迎,炯炯的双目在二人身上逡巡了一圈,悠悠落定在唐三笑右手虎口间缠绕的沉香珠串上,嘿地一声冷笑,用冷硬低沉仿似金铁交击的声音说道:“亢龙钟沉寂千年,一朝轰然长鸣,原来竟是佛陀的弟子亲临,老衲有失远迎,实是失礼。”
唐三笑自南朝而去玄青宗,又自玄青宗而来西漠边境,一路上逢寺必入已然成了一种习惯,今夜造访西林寺亦不过照例使然,见那老僧口中虽然说是失礼,但是弦外之音尽是一片冷漠,显然对他不甚欢迎,纵使觉得有些始料不及,却也习以为常,神色平静地合十微微以礼,淡然说道:“大师有礼了,在下唐三笑,得蒙佛陀教诲,千里修行,逢寺必拜,今日到了无羌城,得知贵宝刹乃千古隆寺,特意慕名来拜,还望大师行个方便。”
老僧不为所动,嘿嘿然冷笑说道:“世间缘法,皆如梦幻泡影,西林寺早已繁华不再,大云殿更是一派倾颓,佛陀有道,阁下又何必舍近求远,折节来拜?”
大云殿,乃西林寺主体殿堂的核心,与寻常寺庙以大雄宝殿为主稍有不同,里头供奉的也不是三世佛陀,而是一尊无冕佛,既无金莲云台,也无泥胎塑金,只是一袭布衣芒鞋,悠然长立,高约七尺三分,宽约三寸有余,寻常人身大小,俊眉星目,庄严容和,纵使千万年岁月红尘堆积,却始终昭容新发,栩栩如生。
西林寺当初也正是因为大云殿以及殿中的无冕佛而名扬四海的,据说那尊苦行僧一般的无冕佛便是西林寺的祖师云生大师,而其生平阅历,却是早已淹没在神国的文明废墟中了,西林寺之所以自始至终坚定是自云生大师那里传承而来,是因为当初的“贞元八识”等旷世神僧皆在云生大师的佛前悟道,而早在神国未灭之前,世人争相来此朝拜,亦不过是想得到云生大师遗佛的启示,毕竟永世不朽的佛身的确世所罕见。
松根般遒劲斑驳的老僧直言大云殿一派倾颓,言外之意自然是不想让唐三笑和洛长安二人再往西林寺深处而去,唐三笑也能明白这一层意思,不过对此却感到多少有些意外,虽说同行相忌是亘古不变的人之常情,但同为佛门子弟,于别处挂单常驻亦是常有之事,到了西林寺怎么就入寺参拜短暂借宿一宿都不可能够了呢?
唐三笑虽然很想去看一看云生大师万世不朽的佛身,对钟楼下岿然不动的老僧的冷漠也不太能谅解,但是遵照客随主便的道理,又兼对不同于佛陀一脉的云生大师心怀敬仰,便也不强势作难,微微合手,淡淡说道:“既然贵寺此时不便,在下改日来拜,多有叨扰,还望见谅。”
老僧见唐三笑服软,双目悠然闭合,一脸漠然冰冷之色,丝毫没有客套之意。
唐三笑无奈微微短叹了一声,没有机缘得见云生大师的不朽佛身,始终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不过正如他所言,今日见不过,改日再来,他也算是一个乐天派,短叹罢了便洒脱转身,准备沿原路而回。只不过他的脚步尚未迈开,便看到神色平静的洛长安忽而剑眉猛地一蹙,随即心头一震剧颤,耳畔响起一声沉闷凌厉仿似龙吟的钟鸣。 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