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悲剧已经注定,高氏密告夫君
深宫后院,宫墙高耸,庭院深深。两个中年妇女,衣着华贵坐在花园的凉亭内默然无语。秋日的萧瑟还未来临,二人早已沧桑满目,双眼落寞无神。
良久之后,阿史那低头苦笑一声,淡淡的开口道。
“这一眨眼十多年就过去了,没想到这短短十年,我就从突厥公主变成皇太后。这么多年过去,我认识的人也还是那么几个。如今能陪我说上几句话的人,也就娥姿姐姐一个。”
李娥姿出神的看着远处的一簇菊花,淡漠回道:“先帝在时,只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如今先帝离世,才知日子漫长难熬。”
语罢,二人一阵感伤落泪。沉默了好一阵,阿史那轻轻拉过李娥姿的手,哀求道:“娥姿姐姐,以后你多过来看看我好吗?我也很寂寞,很难过,需要找人陪。”
李娥姿扭过头,痴痴的看着阿史那,满目伤心。“我们嫁给同一个夫君,往后也会有着同样的命运。从此以后,怕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相互依靠,相互取暖了。”
“说实话,前些年我曾恨过先帝,恨他表面对我温柔,实际上内心冷漠无情。恨他不顾念夫妻之情,非要平定突厥,那时候我心里只有寒心,甚至对他已经死心。”
阿史那想起过往,满脸痛苦之色。喘息片刻,缓了缓心情,随即又继续倾诉道。
“只是没过多久他竟然就那么走了,一声招呼都不打就那样走了。我以为我会开心,会兴奋,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可是现在才明白,不管他怎样对我,他始终都是我的夫君,他走了我的日子又好过到哪里。”
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争夺夫君十多年的异国女子,李娥姿心里莫名的产生一股悲凉和同情之意。“其实你还是爱着先帝的,对不对?”
“同床共枕了十多年,哪会没有爱,即使这份爱带着无尽的怨和恨。姐姐陪在先帝身边这么多年,一定比我更难过,更伤心吧。”
“先帝离开才一年多时间,我却觉得这一年时间比你来大周的时间还要久。如果不是放不下阿赟,还不如追随先帝而去。”
李娥姿依旧是那样冷静淡漠,只是言语中的伤痛,作为局外人的阿史那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伤心过后,二人都觉得心中舒坦了一点,情绪也不再如先前那么低落。
“阿赟也算好福气,能娶到杨大人家的长女为妻。自从丽华十三岁入太子东宫,我就一直在关注她。果然是温婉贤惠,大度宽宏,还是杨大人教的好。”
想到丽华,二人都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李娥姿一脸平静的回道:“是啊,丽华确实是个不错的女子,性子和容貌都不同于她母亲,倒是和他爹很像。”
阿史那一脸庆幸的看向李娥姿。“还好不像她母亲,否则这后宫的日子可就不得安宁了。你我今日能够如此清净的呆在这闲聊,全靠丽华在后宫主持大局。”
李娥姿悄悄低下头,淡淡叹息道:“可惜阿赟不知道珍惜,丽华能够维持后宫的安宁,却无法阻止阿赟搅乱朝政,祸害百姓。”
“阿赟的事,我多少也听宫女们提到过。丽华劝不住他,姐姐也没办法劝阻他吗?”
“阿赟已经成年,大权在握,没有父皇的约束,谁还能管的住他。我苦口婆心的劝过他多次,他每次敷衍我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到了如今这地步,我也实在没了办法。”
“朝政上的大事,我们女人懂的不多,也不方便管太多。也只能由着他瞎来,不过幸好还有杨大人主持大局。虽然阿赟不像话,可再怎么样他也是岳父,会好好帮助阿赟治理好国家,不会生出什么大的动乱。”
李娥姿苦笑一声,满眼忧伤看向阿史那。“杨大人确实德高望重,能力超群。只是这也非长久之计,想要朝局平稳,阿赟才是关键。”
“姐姐为何这么说?”阿史那一脸不解的盯着李娥姿。
“从古至今,皇权之争都是血腥的。阿赟再胡闹,这一点还是看的很清楚。如今这种局面,长此以往,只怕早晚有一天他们会争斗起来。不是阿赟设计杀害杨大人,就是杨大人生不由已生了僭越之心。”
“那我们该怎么办,才能阻止这场悲剧发生?”
“没有办法再阻止了,从阿赟当上皇帝那一刻起,一切已经注定。悲剧只会轮番上演,直到有一天有人最终胜出。”
良久之后,阿史那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真有那么一天,就当是先帝在召唤我们吧。”
***********************************
天干气躁,烈日无风,马车上下来一个贵族妇女,抬头悄悄看了一眼天空,深呼吸一口默默往杨府里面走去。
杨坚听到管家通报高氏来访,不禁一愣。轻轻皱眉想了想,这才反应过来是谁。
高氏,司马消难的结发妻子,出身高贵,乃齐国高欢的女儿,高洋的妹妹。
司马消难的父亲司马子如与高欢情同兄弟,并肩开国创业,两家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故而高欢将女儿嫁入司马家。
二十年前司马消难投降大周,父亲亲自将他迎回京城。自此之后,杨坚就多了一个叔父,而高氏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杨坚的叔母。
“随国公安好。”高氏神情冷清,轻轻的向杨坚屈膝一礼。
杨坚急忙回礼,随即开门见山的问道:“叔母此番前来,是有要事告知吗?”
“随公果然心思敏捷,聪慧过人。”高氏说完,看了看屋子里伺候的几个下人。
杨坚会意,沉声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随后,杨坚请高氏上座。二人坐定,高氏看了一眼杨坚,淡淡的开口道:“我的夫君性格多变,狡猾奸诈,日后必会谋反。还请随公多加防备。”
听到此话,杨坚震惊的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愣神片刻,随即不解的问道:“怎么会?您和三个儿子不是还留在长安吗?”
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高氏和司马消难至今做了二十余年夫妻,从齐国到大周,从山东到关中,情比金坚才对。为什么会……
见高氏低头不语,杨坚继续问道:“这天底下有几个男人会抛妻弃子,置家人于不顾呢?”
高氏缓缓抬起头,眼里隐隐痛苦之色。“别的男人或许不会,可是我的夫君会。”
“何以见得?”
“我的夫君去勋州带走心爱的妾侍却将我们母子四人留在京城,你觉得在他心目中妻儿真的重要么?”
停歇片刻,高氏扭过头压抑自己内心的悲痛和哀伤。缓了好一阵,高氏回过头接着解释道。
“当年在邺城他对我敬重有加,自从入关以后从来不正眼瞧我,像他这种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怎么会有颗忠诚的心。随公还是多提防一点吧。”
杨坚听完高氏的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只是脸上的表情依然平静如水。“多谢叔母提醒。”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望着高氏寂廖远去的背影,杨坚叹了一口气,哀莫大于心死,二十年的感情也经不起伤害啊,没有人会容忍背叛,哪怕最心爱的人。
经历荣耀卑贱,家国变迁,这个女人还有什么事看不透呢。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