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笼络韦孝宽,相州总管
微风拂面,细柳摇曳。年逾古稀的韦孝宽依旧腰板挺直,风姿飒爽,正阳宫的大门正向他敞开。韦孝宽顿足伫立,远远的凝望着正前方的丞相府,良久之后最终还是大踏步往宫殿里面走去。
“丞相今日召见老臣,不知有何吩咐?”
杨坚看了看眼前不卑不亢的韦孝宽,威严的神情顿时变得柔和。
“吩咐不敢当。勋国公乃大周一代名将,屡建奇功。陛下希望能够重用像您这样的栋梁之才。”
听闻此言,韦孝宽笑了笑,淡淡回道:“老臣年纪大了,早已不复当年勇,恐怕要辜负陛下的厚望了。”
“韦将军老当益壮,放眼望去,如今大周已经找不到能与将军匹敌之人。韦将军何必如此过谦?”
“是丞相过奖了。丞相未及而立之年就已经升任大将军,晋封随国公。如今更是权倾朝野,可比我这糟老头子要强的多了。”
杨坚心知眼前这位老将虽然笑容满面,心中却是满腹埋怨,愤恨难平,索性开门见山的向对方保证。
“我知道将军心有怨怼,所以今日来是想告诉您,只要您肯为陛下效力,高官厚禄任君挑选。”
“韦某已经古稀之龄,一个行将就木之人,要那些荣华富贵又有何用?”
韦孝宽不软不硬的拒绝,杨坚也并不生气,依然一脸温和的劝解道。
“荣华富贵对您来说,也许不会有什么吸引力。那血战沙场,建功立业将军总有兴趣吧。每一个武将都希望驰骋疆场,掌握千军万马,建立不朽功绩的同时还可以光宗耀祖。”
“老朽这一生差不多都献给了战场,我的人生也算是风光无两了,只是光宗耀祖怕是与韦氏族人无缘吧。”
“只要韦将军愿意,光宗耀祖定不在话下。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今后韦氏族人的待遇定会和鲜卑贵族如出一辙。”
“丞相的好意,韦某心领了。一辈子都过去了,现在争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说完此话,韦孝宽默默的注视杨坚的双眼,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杨坚同样直视韦孝宽,没有丝毫躲闪之意。
“韦将军虽然屡建奇功,但作为关中大族出身的汉人,你似乎一直有些边缘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从宇文泰时期到宇文邕平齐,整整三十多年你一直以州刺史的身份镇守玉壁。”
“建国之初,韦将军不仅与柱国无缘,连十二大将军都没排上。直到保定四年才晋升为柱国,就连国公一爵的晋封也排在我这样的晚辈之后。这一切不是因为您的功劳比不上他人,也不是能力不够出众,而仅仅是因为您是汉人出身。”
笑容渐渐从脸上消失,静默片刻,韦孝宽神情严肃,语气变得有些生硬。
“难道丞相有办法弥补我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和愤懑?还是你能将之前我应得的战功和勋爵都补回来?”
杨坚早已料到对方会有此反应,从容回道。
“如果您愿意站在我这边,您所受的委屈,您从前应得的奖赏,您的战功还有勋爵,我都连本带利补偿回来。”
听到此话,韦孝宽心中压抑的愤怒渐渐消散。静待须臾,韦孝宽重新又恢复到之前的温和,笑脸盈盈的看向杨坚。
“丞相还是别开玩笑了,老朽年纪一大把,这些都已经是过往云烟,追回来也无所谓了。”
“您觉得无所谓,那韦氏后人呢?韦将军这一生仕途不顺,长年遭遇不公,这样的滋味只有我才能感同身受。宇文氏还有尉迟氏,他们哪会明白您的苦楚和辛酸?”
见对方若有所思,深表赞同,杨坚接着问道。
“难道您希望韦氏子孙日后重蹈覆辙,继续忍受不公正的待遇吗?难道您希望所有汉人将领都被排挤在外,被边缘化吗?难道您就没想过反抗这个不公平的政权吗?”
看着杨坚略显激动的神色,韦孝宽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一丝希望。
“难不成丞相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周历来鲜卑人高人一等,丞相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汉人出人头地?”
“只要我能牢牢掌权,平稳执政。韦将军所希望看到的,我都会一一实现。大功告成之日,便是大周全盘汉化之期。”
听闻此言,韦孝宽高兴不已,汉化意味着汉人子孙后代能够得到公平对待,这一生自己所追求的不就是公正两个字吗?如今有这样一个人,他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何乐而不为。
高兴之余,韦孝宽静下心来想了想,仍然疑虑重重。
“为了我韦氏族人,丞相可真是下了血本。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何愿意这样做。虽然你也是汉人,可是你们杨家不是有一个高贵的鲜卑姓氏吗?”
杨坚心知对方已经被自己说动,只要再坚持劝导一番,相信很快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我喜欢别人叫我杨坚,而不是普六茹坚。你也说了我是汉人,我这么做不单是为了韦氏一族,也是为了所有汉人氏族。”
“丞相如若执掌朝政,真的愿意将大周汉化?”
“当然。我的目标不只是大周,而是一统天下,复兴汉族。”
韦孝宽心里激动不已,脸上仍是淡淡的微笑。“丞相雄才大略,老朽佩服。”
杨坚悄悄看了一眼韦孝宽,知道此人和自己一样同是谨慎之人,就算心里认同也不会贸然答应。想了想,继续耐心劝解道。
“想必将军心里应该清楚,无论是尉迟氏还是宇文氏都不会汉化,更不会给你还有韦氏族人任何好处。你站在他们那一边什么也得不到,日后继续忍受着不公正的待遇,还有可能会被清算。”
“将军的外孙皇甫绩,族侄韦谟已经拥戴了我的行动,不知将军可有兴趣陪我一起实现这样的宏图伟业?”
殿内突然之间变得安静,四周也是寂寥无声。杨坚也不催促,也不再多说,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对方。韦孝宽也是同样的神态,注视着杨坚的眼睛,双方似乎都在等待什么。
良久之后,韦孝宽爽朗一笑,爽快的开口道:“好,就凭丞相这份雄心壮志,韦孝宽奉陪到底。”
得到对方承诺,杨坚兴奋不已,连忙拱手行礼道:“能得韦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日后韦氏子孙,恩宠不断,富贵难言。”
韦孝宽并没有在意杨坚所说的承诺,上前一步深情感叹道:“独孤兄有你这样一个女婿,九泉之下也该安息了。”
骤然之间,听到对方提起自己的岳父,杨坚心头一震,内心感动不已。“时隔这么多年,韦将军还能记起岳父,实在令人动容。”
“其实我和你父亲,还有岳父交情都不浅。很多年前,我就已经在暗地里观察你,直到你如今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
听着对方语重心长的话语,杨坚突然之间觉得有种父辈的亲切感。低头暗自高兴了一会,杨坚平静的问道:“那将军观察了这么多年,对在下有什么评语吗?”
韦孝宽微微一笑,淡定回道:“丞相本就不是凡人,成龙成凤,成大事。”
*********************************
送走了老将韦孝宽,杨坚随即将高熲召进正阳宫,商议对付尉迟迥的事情。
“据东京小宗伯赵芬密报,尉迟迥和司马消难鬼鬼祟祟,来往密切,看来这俩人不但起了异心,而且早已开始准备行动。以如今的形势看来,我们务必抢在尉迟迥谋反之前拿掉他的军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前丞相已经派了尉迟迥之子魏安公尉迟惇前去传诏,以表诚意和信任。只是尉迟迥迟迟不肯动身,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和您作对了。”
“他不肯来,我们也不好主动撕破脸,把他逼急了只怕他会立马起兵造反。所以我想找个人代替他相州总管一职,看他还能耍什么花招?如果再不来,那可是违抗圣旨,我们就有理由名正言顺讨伐他。”
听到此计,高熲忍不住点头称赞,仔细一想,又发现问题重重。“主意是挺妙,只是谁才有足够的威望能镇得住尉迟迥那些桀骜不驯的老部下?”
杨坚看了一眼高熲,平静的回道:“如今,也只有韦孝宽才有资格和名望取代尉迟迥。”
高熲皱了皱眉,继续追问道:“韦孝宽资历和战功都在尉迟迥之上,而且声名显赫,他会听从我们的指挥吗?”
“跟你聊之前,我已经取得他的明确支持,所以才敢提他。不过,我没有命令他即刻前往邺城,让他缓一缓再起程,最好等尉迟迥动身之后才行动。”
见高熲似有不解,杨坚接着解释道。
“一来不要刺激尉迟迥,二来怕万一尉迟迥不肯交权反把韦孝宽扣下,那麻烦可就大了。”
听闻此言,高熲深表赞同。“以尉迟迥的性子,八成是不会轻易交出相州总管的兵权。丞相估计还得另想办法。”
“我也没指望他会乖乖进京,只是他这样不阴不阳的吊着,拖久了夜长梦多。所以得尽快明确他造反的意图。”
“如今被动等待,恐会失了先机,以下官之见,不妨先派个人去监视尉迟迥。”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任命小司徒叱列长义担任相州刺史,换掉尉迟迥以前的老搭档。今日叱列长义便会动身,前往邺城监视尉迟迥。”
“丞相是想等叱列长义到了邺城,再让韦孝宽起程,以此确保这位老将的安全?”
“虽然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是能让他多一份安全,少一份危险,多少心安一点。环顾大周将领,如今也只有韦孝宽才能制的住尉迟迥了。”
“尉迟迥造反是必然的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丞相担心的是韦孝宽会被扣留,甚至会被杀害?”
“确实如此。尉迟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将韦孝宽骗到邺城。不过,我相信,凭借韦孝宽的机智一定能够化险为夷。”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