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第二章 大咖教我的那些事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田朴珺 14075 2021-04-06 16:3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章

  大咖教我的那些事

  1 琳·罗斯柴尔德&雅各布·罗斯柴尔德“自然”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在礼仪学习方面,伊夫林·罗斯柴尔德的夫人琳·罗斯柴尔德对我有着重要的影响。

  罗斯柴尔德家族每年都要举办一个聚会,邀请来的都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全球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汇丰银行全球总裁这个级别的大咖。在那样的场合里,几乎所有人穿的都是正装,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里有一抹悦目的紫色,那就是罗斯柴尔德夫人。一袭紫衣和会场紫色的主色调,构成了和谐的画面。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她的身材和肌肉都很匀称,体形保持得非常好。给人的印象是充满了活力,对所有人都亲切地微笑,并送上热情的拥抱。

  当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罗斯柴尔德夫人戴的夹耳式耳环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如果换作其他人,可能刹那间会尴尬得不知所措,但她却落落大方地说:“不好意思,我的耳环掉了。”这时查尔斯王子刚好做完演讲走下台,他弯腰把耳环捡起来递给了她。罗斯柴尔德夫人优雅接过,幽默地说:“如果每次都有绅士为我这样做的话,我愿意经常把耳环掉地上。”

  罗斯柴尔德夫人是可以用礼貌与智慧hold住全场的人,她让我体会到在社交礼仪方面真的需要多多见识和磨炼,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另一位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是第八代掌门人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先生,我习惯叫他罗爷爷。罗爷爷对承礼学院的创办给予了莫大帮助,可以说,没有他初始鼎力给予的资源,就不会有承礼学院良好的开端。

  记得那时罗爷爷问我,中国有很悠久的礼仪传统,大家待人接物应该都会很有礼貌,你为什么还要创办承礼学院呢?我说话虽如此,但最近几年国家的发展实在太快,大家都忙着向“钱”看,就把很多规矩和传统给忽视了。罗爷爷说:“你的初衷很好,如果有需要的话,我来帮你介绍一些人。”之后他就安排秘书帮我们联系了礼仪老师、食宿甚至还有大巴车,他还把他的家借给我当作晚宴场地。

  第一期学员到达伦敦的第二天,罗爷爷让我立刻去找他“汇报”工作。在办公室里,他问我项目进行得怎么样,还需不需要帮什么忙,我说一切都很顺利。听到这些他很高兴,然后聊着聊着他还提出会出席结业晚宴。我当时真是喜出望外,但不巧的是,晚宴那天罗爷爷忽然生病了。他连续给我写了三封邮件表达歉意。我的心里话是以他老人家这种身份和地位,能提出赴宴就已经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了,不来也很正常,但他居然还这么客气,真是让人温暖又受宠若惊。

  后来,承礼学院第二期去伦敦上课时,我心想着没什么大事就不要再叨扰老人家了,于是去罗家的庄园参观前就只联系了他的秘书。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到达现场时发现,老先生居然已经在大门口等着大家了。

  我惊讶地问:“您是今天恰好在这里吗?”他说不是,而是专门为承礼而来。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们会来,他说:“因为任何人来庄园参观都需要登记,我在名单上看到了你的名字,就特意赶过来了。而且上次晚宴我失约了,所以今天要给你个惊喜。”

  除了感动,我还能说什么呢?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Jacob Rothschild(雅各布·罗斯柴尔德)

  “自然”是最好的待客之道,它包含两个层面:在身份与地位相同或比自己高的人面前,不做作,不谄媚,落落大方,这是我从罗斯柴尔德夫人身上所看到的;而当面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或小辈时,不傲慢,不自大,包容和帮助对方,这是我从罗爷爷身上所学到的。所谓贵人,除了外在物质层面上的帮助,更可贵的是心灵上的教育与启迪。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罗家这种以诚待人的姿态,我想也是其长盛不衰的重要根源之一,这值得所有人尤其是新贵阶层们学习。“平视”是最好的尊重。

  后来我还发自肺腑地和罗爷爷说过:“如果当初没有您的帮助,给第一次课程开了个好头,承礼学院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而罗爷爷只是慈祥地笑笑,之后再见面时,他还会一如既往地问:What can I do for you ?

  2 苏珊·洛克菲勒“细心”让世界更加温暖

  在美国,有一大家族与罗家齐名,那就是洛克菲勒家族。

  苏珊是小大卫·洛克菲勒的妻子,他们是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我和她相识在英国的一个聚会上,那天她坐在我旁边,我并不知道她是谁,只是觉得言谈很随和,大家聊得挺投缘。后来她给我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去纽约时可以联系她,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女士来自洛克菲勒家族。

  苏珊是个很体贴的人。有一次我跟她去参加一个名流很多的party,像Alicia Keys这种明星都来了。我不太好意思主动跟陌生人聊天,就在一个角落里自己坐着,这时苏珊很幽默地跟我说:“你不要干坐着,你要主动去和大家说话。你来自中国,大家都对你很好奇呢!”然后她就拉着我逐一去做自我介绍,就像我的PR一样。其实我知道,她这样做是想减少我“外来人”的疏离感,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也觉得“comfortable”。

  随着来往次数增多,她的细心和周到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承礼学院在去纽约上课时,苏珊还邀请二十多位学员一起去她曼哈顿的家中做客,这在美国可是非常高的礼遇了。其间有个小细节我特别难忘:去之前她会问每一个学员的名字,然后给每人做一个胸牌,大家进门时直接贴在衣服上。这样一来,即使彼此不太熟悉,聊天时也不会问“What is your name”这种尴尬的问题,而可以直接用“Hello×××”开场。

  苏珊还特意聘请了服务生为茶会服务,她的丈夫小大卫还开玩笑说:“你们知道吗,平常我在家里可没有这种被人伺候的待遇哦。”苏珊是媒体人出身,在社交场合里会侃侃而谈,小大卫则特意准备了一份发言稿,他说:“我的记忆力没有她这么好,所以只能写下来读了。”他的notes上写了很多行字,下面还有修改的痕迹,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在纽约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苏珊提出可以为大家安排一次大都会博物馆的private tour。之前我去过很多次大都会博物馆,每次都是人山人海,但这次我们比开馆时间提前一个半小时就进去了,里面一个观众都没有,仿佛所有艺术品都只为我们而存在,美妙得如同幻觉。苏珊也早早到了现场,特意来跟大家道别。

  与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继承人David Rockefeller Jr(大卫·洛克菲勒)和妻子Susan Rockefeller(苏珊·洛克菲勒)

  苏珊用行动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待人接物,宴请宾客,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气度与风范。现在想来,不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是洛克菲勒家族,对于承礼学院的事如此热心,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大的面子,而是因为乐于助人是他们家族的传统。对于承诺与答应别人的事他们不会失信,并力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当然,你也会见到一些有钱人对什么事都表现出很随便的态度,对自己没有要求,对他人也没有礼貌。举个例子,当我们邀请苏珊参加活动时,她会很客气地回复“好,非常感谢您的邀请,我们一定按时出席”。但也有些人只会说三个字:知道了。既没说来,也没说不来,谱很大的样子,但他们真的比洛克菲勒家还要牛吗?是否知礼、达礼与财富和地位并没太大关系,就算你是社会新鲜人,也可以用礼仪来让自己变得更好,用细心让整个环境都变得更加温暖。

  去年洛克菲勒先生一家人来北京,我请他们吃饭,顺便也叫了几个朋友一起来聊聊天。洛克菲勒听不懂中文,但他走的时候和我说,坐在他对面的那位先生“应该有一颗很纯净的心”,而身旁另一个人“好像不是很快乐”。他说的很准确,我就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这是一种气场和感觉。这说明在社交场合,虚伪的扮演是没有用的,你的内心都会自然地写在脸上,越是试图掩饰自己,越不容易被人接受。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第六感,甚至不少人的第六感比理智分析的结果还准确,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相信第六感的人。

  你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但绝不能假装去表现那些你并不具备的特质。只有这样,你才能交到真正相互喜欢的朋友。

  3 于贝尔·德·纪梵希“真诚”始终是第一位的

  2018年三月初,一代时尚泰斗于贝尔·德·纪梵希先生离世。关于纪梵希先生的生平与作品,书籍与媒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报道,尤其是他和赫本的故事颇具浪漫色彩,作为一名读者,我也为之着迷。

  在拍摄《谢谢你巴黎》时,我十分有幸地采访到了纪梵希先生。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老先生的伟大:他不仅在设计领域是一位巨人,在生活中也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如今每每想起和缅怀老先生之时,这种感受就越发深刻。

  与纪梵希品牌创始人Hubert de Givenchy(于贝尔?德?纪梵希)

  在采访中,这位年过九十的老先生非常平和,始终面带微笑。他会仔细聆听每一个问题,并且非常认真地回答;虽然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不含糊,对提问者非常尊重。老人家陪了我们整整一下午,在整个过程中,他都没说一句“累”或“需要休息”。最后,还是因为我们的摄像设备工作时间过长“快烧坏了”,才停止了采访。

  整个摄制组有十几个人,我觉得这么多人都进入到老人的宅邸里不是一件很礼貌的事,所以采访之前就和大家说先不要进去。采访结束后,当我冒昧地向老先生提出“大家都很渴望和您见面”时,他竟欣然允诺,还拄着拐杖站起身来,一一满足了每个人的合影要求。我们临走时,他还亲自送给每个人一瓶香水。要知道,这可是纪梵希先生亲手送的纪梵希香水啊!他待人接物时真诚平和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

  在社交礼仪中,不论是多大的腕儿,或是多么青涩的新人,真诚都会给你增加魅力。关于这点,纪梵希先生在采访中还讲了一个他和奥黛丽·赫本的故事,他们两人也是因为真诚二字打开了友谊之门。

  当年,纪梵希年仅二十六岁,刚刚在巴黎时尚界崭露头角,而赫本正在为自己的新电影寻找戏服。《罗马假日》已让赫本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电影还未在法国上映,所以她在法国并不出名,当纪梵希听说“赫本女士”会来挑衣服时,他还以为是凯瑟琳·赫本。

  当时工作室刚成立不久,人手紧张,纪梵希一开始拒绝了奥黛丽·赫本制作大量戏服的要求。但赫本欣赏纪梵希的才华,和纪梵希谈了一个下午。她非常有礼貌地问:“先生,您今晚有什么事情吗?如果有空,我们能共进一次晚餐吗?”纪梵希现在回忆起这段往事,仍不无感慨地说:“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我坚持对她说不,那么不仅是这部电影,终其一生,我们都不会有交点,也就没有纪梵希的今天了。”正是赫本的真诚打动了纪梵希,之后纪梵希也用一生的真诚呵护着这段友谊。

  对于一名社会新鲜人来说,请记得不管在任何场合,真诚永远要排在做人准则的第一位。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一个字:假。说好听点,就是扮演。你在扮演一个有钱人,或者一个有教养的人,再或者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但我们不是好演员,这种扮演很容易被看穿。

  4 法国前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萨科齐理性“认识自己”,才会得到喜悦和安宁

  作为法国前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的人生可谓风光无限,除了嫁给一个有名气的丈夫外,她个人也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模特、歌手、演员、慈善家。在这些领域里,她同样耀人眼目。

  但即便光芒如此,布吕尼却始终谦和,始终能清醒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这不仅让她的生活十分幸福,也让她在社交场合风度翩翩。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迪奥的秀场上,当时因为现场有很多明星,所以媒体都挤成一团拍摄。我身边坐着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先生,他是布吕尼的朋友。因为老先生起身不便,所以布吕尼走过来和他说话时,很自然地蹲下了身子。在这样一个媒体聚集的场合,还穿着高跟鞋,布吕尼能以这样一个谦逊的姿态去与人沟通,那一瞬间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特别高大。

  两天后我对她进行了正式采访。在整个过程中,她完全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颐指气使,而且还有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会时不时摸摸我的胳膊,拍一拍我的腿,就像很亲近的朋友一样。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另一方有一种被信任和拉近距离的感觉,当时我的确是在想:哇!她怎么一点儿架子都没有。

  她说的很多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并且了解到了她的内心。她之所以能如此谦和有礼,是因为并没有真的把自己当成什么腕儿。对于自己在娱乐圈的成绩,她低调地总结为“幸运”:“我有个很幸运的人生,对我来说这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做起来不会觉得困难。”当我问及长期以来外界舆论是否会对她的生活产生影响时,她回答没有影响,因为她很感谢生命,她觉得自己能获得这么多已经是件很幸福的事了,所以享受生活并继续努力做喜欢的事就好。

  现在很多人都常常抱怨生活,这其实是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对于名或利或赞或誉看得太重,患得患失。其实生命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做你喜欢做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剩下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与前法国第一夫人、顶级模特、歌手Carla Bruni Sarkozy(卡拉·布吕尼·萨科齐)

  我问她在自己这么多标签里最喜欢哪一个,她很明确地告诉我,虽然当了二十多年模特,后来也曾出演过伍迪·艾伦的电影,但“自己真正的工作是写歌和唱歌”“未来的职业就是音乐人,其他都只是点缀”。她最开心的事也不是得过什么奖,或去过多少国家旅行,而是自己的音乐和歌声能给人带去幸福和感动。对于年轻的女孩们,她的建议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做得越多就会得到越多,尽可能地去尝试,你总会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

  爱自己的前提是要有认识自己的能力,人一旦可以理性地看待自己,也就能理性地看待生活,喜悦和安宁也就会自然而来。

  5 英国前第一夫人切丽·布莱尔“独立意识”是确立自我的前提

  除了卡拉·布吕尼,欧洲的另一位“第一夫人”也给过我不小的震撼,她就是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

  在唐宁街10号之外,切丽的履历让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伦敦经济学院法律学优等生;二十二岁时成为大律师;在成为第一夫人的两年之前,就已经是英国最年轻的王室法律顾问;第一个拥有全职工作的首相夫人,2001年更成为英国史上首位因忙于自己的事业而选择不陪同丈夫竞选的First Lady。

  这不是职场女金刚是什么!

  在传统观念里,一位女性嫁个好老公,然后安心相夫教子就是很好的归宿,但是现在这个观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独立意识”都是明确自我定位的前提。

  女性应该保持人格独立的姿态,而不是依附,而人格独立的很重要因素是经济独立。这不是说一定要有多巨大的财富才能够独立,但你的收入应该能够养活自己;不是说一定要坐拥百万,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女人的工作能力并不输于男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经济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呢?那些到了四五十岁甚至五六十岁还非常潇洒的女人,往往都是因为在某一个领域里有自己的成就,经济上保持着独立性,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所以有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与英国皇家法律顾问、英国前首相夫人Cherie Blair(切丽·布莱尔)一起参加布莱尔女性基金会印度项目

  当下已经不属于“嫁人等于买保险”的时代了,最大的保险就是投资自己。

  我问切丽·布莱尔:“您都成了第一夫人了,为什么还在工作?”

  她严肃地回答:“我不会改变我自己的生活,因为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不会因为嫁了首相就只能当首相夫人。你要知道,我花了二十五年才有了当时的职业成果。那为什么仅仅因为我丈夫换了工作,我就要放弃呢?”

  “你丈夫有没有说过别去工作,安心当第一夫人就好了?”

  她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他不敢这么说,他一直都非常支持我的事业。”

  她也确实做到了。据说她在当第一夫人期间,做过最牛的一件事情是帮尼泊尔的军方和英国政府打官司,而且还把官司打赢了。我听完后的感想是,人家第一夫人都在工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在离开唐宁街后,切丽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法律工作之外,她将自己定义为“为女性权利而战的十字军战士”。她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其宗旨就是有关女性经济独立的。“这样做会让我们人生中有‘选择的资本’,但世界上很多女性都没得选,因为有人替她们选,年轻时有父亲或丈夫,老了可能是儿子。但依靠别人会有风险,因此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女性朋友们建立自信,学习新技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女人最大的自爱,就是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在生活中保持经济独立,就可以把腰杆挺得很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还是那句话: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而只有以这个为前提,才能在感情和事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切丽基金会在印度有“扶持女性”的项目,它并不像国内的天使投资或创业基金,而是从当地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帮助女性学习基本的工作技能,如挤牛奶等,通过“授人以渔”切实保证人生长久获益。

  今年同切丽去考察这个慈善项目时,她还有一个小动作让我印象尤深:印度当地很热,阳光很强,每天都是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我们都戴着墨镜出行。在普纳的一个小村庄里,我们钻进了一个由破旧大巴车改成的“缝纫机教室”,里面有很多女性在跟着老师学习。这时有些女孩提出要和我们合影,切丽欣然同意,还拉着我坐在了她的旁边。而正当一个小姑娘即将按下快门之际,切丽忽然探身到我耳边悄悄地说:“Meme,如果这时候把墨镜摘下来,会不会更好一点儿呢?”

  礼貌和礼仪体现在生活中方方面面,要自尊,更要敬人。这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尊敬他人的前提是尊重自我,“自我意识”与“人格独立”是自尊的基础,而越是自敬自爱的人,也一定会更懂得关爱别人。她没有直接大声说出来,是对我的尊重;而建议我摘下墨镜,又体现了对于拍照者的尊重。切丽不仅帮助女性在经济上受益,也为身边的人在生活中竖立着榜样,这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教育,这让我对她更多了一分崇敬。

  6 “当代设计界达·芬奇”托马斯·赫斯维克发自内心的“谦恭”必将得到回报

  我曾看过张艺谋的一个采访,他说当年为了拍《千里走单骑》,特意亲自去日本邀请高仓健加盟。他和高仓健聊完之后,高仓健把他送上车,车子开出好远之后,他回头看时,发现高仓健还在那里鞠躬。

  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诚然日本人对于仪式感非常重视,但我也更愿意相信以高仓健在电影圈的地位,他没必要刻意去迎合谁。他能做到如此境界,完全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对每个人的尊重,这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换个角度讲,或许正因为有了这种修为,他才在事业上获得了如此高的成就。

  与被誉为“当代达·芬奇”的英国著名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托马斯·赫斯维克)

  任何一个领域里站在最顶端的人,他们的事业高度往往与人格高度成正比。

  看过《谢谢你伦敦》的朋友一定会记得托马斯·赫斯维克,他是伦敦奥运会火炬塔和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师,也是英国当代最有声望的建筑师之一。但他聊起工作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刚入行的人,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激情,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大师而对别的东西评头论足。他说自己在未来还想做一架生态桥,把树栽在上面,这样既能保护环境,还能让树木和人一起成长。等到孩子长大后再看这些树时,就仿佛看见了自己曾经的岁月。

  他说过一段让我感触很深的话:很多年前他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叫《世界上最烂的工作》。在墨西哥有一种清洁工,每天要到渔船上去做清洁,还要帮着刮鱼鳞。当主持人采访他们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出乎意料:我们很快乐。

  托马斯说这让他有种感觉,世界上的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怀着热情去工作,就会把事情做好,也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外人给了你多高的评价,而是踏踏实实把每天的事做好。

  谦恭的人就像海绵,你倒多少东西他就能吸收多少。但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这种品质的人,就会像一个碗,装满后很容易就溢出来了。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一些反面例子。我有个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可能平时耀武扬威惯了,所以到了国外时,也会保持着对待自己员工时的状态。有一次他在海外参加某个活动,想在活动场地里放一个他喜欢的摆件,但因为没有事先沟通,所以活动方不同意,他上去直接就和人家发飙了,这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尴尬。

  谦逊与恭敬之心不是一天培养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宽以待人”“日省吾身”是必不可少的日修课。处处把自己放低一点儿,为他人多想一点儿,自己也就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7 丘吉尔孙女亨利埃塔·丘吉尔“为对方着想”是理想人际关系的精髓

  2015年夏天,《谢谢你伦敦》在丘吉尔庄园拍摄时用到了航拍器,结果它不小心撞到了墙上。

  在拍摄之前,丘吉尔的孙女再三强调,如果使用航拍器,必须离房子远一点儿,以防对建筑造成损坏。我说:“请放心,我们的摄像师超级专业,绝对不会碰到,而且这个航拍器是塑料做的,绝对硬不过石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拍最后一个镜头时,航拍器还是撞到了墙上,瞬间粉碎,而且居然还把墙撞出了一个坑!

  当时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再三和她说对不起,但她的反应却出乎人意料:她并没有生气或责备,而是帮着大家一起找航拍器散落的镜头和零件。面对致歉,她也表示没关系,还说希望没耽误拍摄进程,我当时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内心实在过意不去,第二天我又写了一封邮件,再次正式表达歉意。她也给我回了一封邮件:“你的工作人员其实非常专业,感谢你们把这里拍得这么美,请不要再为这样的小事苦恼了,因为这并没有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你们大老远地飞来英国拍摄,我非常感谢。”真的,看完这封邮件后我脱口而出第一句话就是:“Oh my god !”有教养的家族果然不一样,不光没有让我们觉得难堪,甚至还反过来替我们着想。

  她的礼貌和包容让我至今都受益匪浅:礼仪的本质是换位思考,是同理心。

  说到这儿我还想起戴高乐将军的两个小故事。

  戴高乐在任期间,曾接待一位来自非洲的贵宾。法国人对餐桌礼仪非常讲究,但这位非洲客人不太懂这些复杂的程序,宴会时,直接就把面前茶盅里用来洗手的水当成饮用水给喝了。但他马上就感受到旁边侍应生异样的眼光,立刻就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十分尴尬。结果就在这时,戴高乐马上也拿起了自己面前的洗手盅,一仰头也把里面的水喝了,然后说:“真是太美味了。”

  在巴黎采访戴高乐将军之孙伊弗斯·戴高乐先生时,我问他是否确有其事,他说这是真的,然后他又讲了另一个故事:

  “二战”后,戴高乐会经常出访一些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有一次在某国的独立庆典上,戴高乐和另一国家的元首共同抵达。接待国先奏《马赛曲》,大家起立,待国歌结束后才坐下。按照流程,之后要奏响的是接待国国歌,他们的国歌刚响起时间不长就突然停了,和戴高乐同来的另一国家元首就坐了下来,但这时国歌马上又重新响起,然后时间不长就又停了。

  与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孙女Lady Henrietta Spencer-Churchill(亨利埃塔·斯宾塞-丘吉尔)

  原来,接待国国歌是分为五段演奏的,而那位国家元首不明就里,就反反复复起立和坐下了五次,这让接待国元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戴高乐看出了这一点,为了不让接待国尴尬,他就始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至五段全部结束,在程序和心理层面都展现了对接待国的最大尊重。

  礼仪的更大价值,在于人与人接触时的分寸感和尊重感。礼仪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你某些规矩后,让你拿来约束别人,逢人便说“你不可以这样”“他不应该那样”,而是在学会这些规矩后,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如何给予别人尊重,让身边的人觉得跟你在一起是舒服的,是幸福的。

  每个人都有尊严,也应让别人都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礼仪不是一种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工具,而是一种要促进人人平等,然后帮助大家共同进步的知识。规矩是多变的,但自尊和尊重是永恒的。

  礼是修为,亦是长期的修行。做事之前先有礼仪意识,然后再付诸行动,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就必定会有收获。

  8 “朋克教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真正“了解对方”,才会有深入交流

  “西太后”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称得上是文化界的弄潮儿。作为时尚教母级的大咖,在旁人眼里,她始终是朋克、先锋、无政府主义等关键词的代表。但实际接触后你会发现,“西太后”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像所谓的“摇滚范儿”那么叛逆和躁动。舞台之下,她更像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和社会观察家。她关心人口、环境、发展不平衡等世界性问题,思想维度远远超出了娱乐人物的范畴。

  在采访中,“西太后”说自己认认真真地读过《红楼梦》,她深深地被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所吸引,中国文化也触发了她的不少设计灵感。她对中国的了解,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我们彼此间的了解。

  与时尚界的“朋克之母”、人称“西太后”的英国时尚设计师Dame Vivienne Westwood(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2003年“非典”时期,时任法国总理的让-皮埃尔·拉法兰不被媒体上关于疾病的各种传言所惑,亲自来到中国,成为当时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关系,消除了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误解,让世界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国。这一举动正是源自拉法兰本人对于中国的足够了解,他自己就是“中国通”。关于文化交流,拉法兰在《谢谢你巴黎》中接受我的采访时谈道:“中法两国是尊重文化及相互理解的国家。文化,就是相互交谈并懂得对方的意思,它是和平的桥梁。”

  如果从社交角度来看这两则故事,它们说明如果想真正了解对方并产生共鸣,就必须要先深入地“读人”,这是沟通的前提。如果你连对方的基本背景都一知半解,又怎么可能进行对话,进而产生更深层次的交流呢?

  在社交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几乎是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环境里。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看到的越多,困惑也就越多,是非混淆,真真假假,难以辨别。在当下如何真正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许多误解与冲突的根本,其实不是理念的不同,而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如果想在沟通中消除这种芥蒂与摩擦,就应该是先对对方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做判断。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