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第二章 着装礼仪“会穿衣”是外在品位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田朴珺 14854 2021-04-06 16:3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章

  着装礼仪“会穿衣”是外在品位

  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承礼学院巴黎结业晚宴

  1 着装原则:巴黎女人,我的时尚启蒙老师

  我在衣着搭配方面真正开窍是在巴黎。

  来到巴黎之前,我穿衣服没有固定的风格,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受当地的影响,买当地流行的衣服。比如,去日本玩,我的风格就会比较偏日系,下一次去美国,可能又会走加州风。但到了法国后我发现巴黎人有一个特点:他们的衣服看起来都很简单,很少有复杂的图案或花哨的颜色,但会搭配很多配饰,比如戒指和项链。有时可能就是一件很普通的大袍子,搭配一个很有艺术感的项链,就能让整件衣服看起来都很有立体感。我觉得这种搭配方式蛮适合我,看着简单随性,但其实是精心搭配过的。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朴素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名字里有个“朴”字吧,所以身上穿的常见色就是:灰、棕、黑。

  我曾经跟意大利使馆的人吃过一次饭,其中有一个官员很会穿衣服:外面是修身西服,里面是一件蓝色条纹衬衫,貌似普通,但仔细看会发现衣服的腰线部位有一个小小的红心图案,也就是一毛钱硬币的大小,像是绣上去的,十分精致讨巧。这种感觉很好,整体很低调,但是细节处常常会发现惊喜,就像眼睛挖到了宝藏一样。

  《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展

  为什么第一印象如此重要?

  在见面的最初30秒内,我们就会形成对他人的看法,其中:

  55%

  来自对方的穿着

  38%

  来自对方的表达、肢体和语调

  7%

  来自对方说话的内容

  衣食住行,衣是首位。行为举止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衣服则体现出外在品位。两个人见面时大多最先注意的是对方的外表和衣服,然后才开始说话,所以良好的衣品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随着时尚的领域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饰的选择越多,难度也就越大,办公室、居家、宴会,在不同的场合如何选择合适的搭配,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学问。

  每个人一定都有过品位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会因此而交上一大笔学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能展露身材的衣服,比如短裙、短裤、露肩的衣服。当时就觉得这是一种时尚,能显得自己很年轻。但是现在想想,其实那么穿有时真的会给别人造成误会。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不管去哪儿都穿得毫无个性,一味地低调或者与别人没差异。在“有个性”和“发力过猛”之间的度,就是你的审美。服装是一种美学,你对美的理解是什么,你对服饰的选择就是什么。

  “会穿衣”并不是指当你五十岁时,衣服能让你看起来像二十岁,那种感觉会像看塑料花一样,有些假。衣服需要能表现出最属于你的年龄和气质的美,这才是最好的。我在日本曾接触过一个形象顾问,她的年龄在五十岁上下,体态和神态都非常优雅,就是那种和她实际年龄非常“合拍”的气质。她总能在不同的场合里穿最合适的衣服:如果这是场很正式的宴会,她会穿得让你感觉得体、高贵、大方,而在休闲的party上,她又会让你觉得很休闲很放松,而且不浮夸。

  十多年前,妈妈曾给我买过一件很贵的大衣,价格很高,直到现在它都是我衣橱里最贵的衣服之一。

  那件大衣的质量很好,当时我觉得特别贵,根本没有考虑买。但是妈妈劝我说:“有些衣服价格便宜,穿不了多久可能就没法穿了,但像这款大衣很简洁大方,质量和布料都很好,完全可以穿一辈子。”由于我还小,对这句话也没有特殊的概念,所以稀里糊涂也就买了。但没想到真的是在之后这十几年里,每次搬家时,我都有一些衣服扔掉或者送人,唯独这件大衣还一直留着,因为它的质地和质量一点问题都没有,再穿个二十年都没问题,没准还真的会跟我一辈子呢。人对衣服有时比对人还长情啊!

  现在因为时尚更新得很快,所以女生会经常买一些最新款式的衣服,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衣服买贵的没问题,可并不是所有衣服都是越贵越好。比如,一些能穿很久的经典款,不妨多花点钱添置些好的,如一双不错的小黑高跟鞋,或者一件小黑裙。因为这些基本款你会常穿,而且也很百搭,买贵的完全没问题。但是像退流行比较快的衣服或者一些比较常洗的衣服,类似T恤什么的,买贵的很不划算。

  便宜的衣服不一定不好看,着装审美的根本在于搭配。我也见过一些朋友,每件衣服其实都挺贵,都是名牌,但是搭在一起却并不是很美。所以对于年轻的女生,我建议没有必要花特别多的钱去买最贵的,而是要买最适合自己的。尤其是当你的消费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能买到不贵、好看,还能搭配出风格的衣服,才是真本事。

  着装得体的三个基本原则

  01

  衬托你的体形。尽量选择能够美化自己体形的着装,扬长避短是选择衣服的基本原则。

  02

  反映你的个性。“个性”建立在职业允许的范围内,比如款型、长短、材质、裸露的程度等,都需要符合你的职业身份。

  03

  符合场合需要。不要穿着平时上班的商务装去参加宴会,也别穿着拖地长裙去上班,要根据场合需求随时变化,这是职业女性应该有的礼仪和素养。

  2 宴会正装:Black Tie不是“黑领带”

  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选择最合适的衣服呢?

  我曾在朋友的聚会上亲眼见过一个“发力过猛”的例子。那个聚会是在一个很休闲的场所,因为是冬天,大家多数穿的都是毛衣、针织衫等相对随意的衣服。但就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里,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女士,身着一件露肩的上衣,戴着皮手套,下身穿一条紧身皮裙。这套行头一看就便宜不了,但问题是这身衣服与这个场合、衣服与她这个人本身,都十分不合适,特别拧巴。当时我的眼神也不是很好,大老远一望还心想:嚯,谁家的粽子进来了?

  请大家原谅我的“腹黑”,可这件事确实让我印象挺深的,所以后来在参加party或正式活动之前,我一定都会先问主办方或邀请人,这次穿衣服的要求是什么,也就是所谓的dress code。而且如果你不是当晚主角的话,着装尽量不要太醒目,以免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如果这个场合大家都穿的是smart casual风格的衣服——精致、休闲、舒服的着装,就你穿得特别隆重,其实也是件蛮尴尬的事情,就比如那位粽子姐。

  这么穿,没错的。

  女性着装指南

  衣领——裁剪式衣领:仿男士的传统商务装,非常正式,适合用在正式的商务会面、谈判中。披肩式衣领:非正式,但仍属于不错的商务装样式。

  手包——目前的流行趋势是白天拿大一点的包,这种包更适合个子高、体形大一点的女生,晚间的社交活动则更适合拿小包。如果你经常在下班后需要参加一些晚宴或者商务宴请,那么可以在办公室备一个百搭的黑色或深色的手包。

  珠宝——数量尽量少一些,而且要保证高质量,显得廉价的珠宝尽量不要在社交场合佩戴。同时珠宝不要体积过大、过于明显或过于耀眼,社交场合光彩照人也是需要各方面协调的,特别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简单大方才是你的社交装扮之道。

  发型——应选择便于打理、高雅的发型,一般建议普通的商务会面以你平时常留的发型为准,比较正统的晚宴则建议将头发梳理成更讲究的造型或者盘起来。

  妆容——在商务会面时最好搭配保守的妆容,不要使用过多的颜色让脸看起来太美艳,这不符合商务场合中的职业女性形象。如果是晚宴则可以让妆稍微浓一点,但也要保持在可控的程度,不要太浓艳。

  指甲——指甲记得保持短到适中长度的修剪,涂一些柔和的颜色最为合适。如果你做了比较花哨的美甲,那么平时上班时还可以接受,但在更为正式的商业社交场合则会显得你过于幼稚及不稳重。

  饰品——控制在五件物品以内,包括腕表和眼镜。太多的装饰会让你显得打扮过度,不符合社交礼仪中的着装原则。

  皮鞋——最好是低跟到中跟的皮鞋,颜色中性,深色系是百搭,皮质要上乘。千万不要穿拖鞋、超高跟或引人注目的超尖款式或材质奇怪的鞋子。

  便鞋——职业女性最理想的鞋就是便鞋,鞋跟高度为3—5厘米,既能保证你在上班时走动得舒适,同时也能增加自身的气场。

  绑带鞋——体现优雅和女性特质。可以搭配裙子或裤子,但一般不与传统商务装搭配。

  芭蕾舞鞋——一般不在商务场合穿着,但有时根据不同职业,也可以搭配量身定制的衬衫在商务休闲场合穿。

  完全露出脚趾的鞋不适合在非常正式的场合穿,切记这一点。不管这双鞋有多贵或造型多特别,它都不会为你在正式场合加分

  最正式的两种女性着装标准

  Black Tie

  一般选择等身长的裙子和衣装,或裙摆在膝盖以上的裙子。

  在家中宴请十名宾客的正式晚宴,穿高雅的齐膝长裙装。

  在宴会厅宴请二十名宾客以上的正式招待会,穿高雅的等身长裙装。

  正式晚宴和舞会,穿高雅的等身长裙装。

  庆祝生日的宴会,穿到小腿或等身长的优雅裙装。

  注意用料和材质:丝绸、缎面、刺绣、珍珠、人造钻石、天鹅绒和金属制品都适合于正式场合。

  如果选择衣服和裙子分开的服装,要学会评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比如:带珍珠的抓绒上衣应搭配等身长、苗条的丝绒裙子,或者丝质透明纱的短上衣搭配全缎面、长及脚踝的裙子。

  White Tie

  一般用于歌剧、芭蕾舞会、慈善舞会、外交和皇家活动。

  正式的晚装长裙一般露出脖子,即“露肩裙”。

  短裙和裤子一样,不论多么奢华都是不可接受的。

  晚间戴长手套是可以的,但是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适合一直戴,手套应为白色,与裙装协调。

  避免戴手表,除非手表上镶有珠宝,并且表面有遮盖物,从外表上看像手镯。

  晚间的手袋应尽量小,且没有手提带。

  饰品应挂在蝴蝶结上,别在胸前。

  常规的长裙一般都适用于正式场合。

  男性着装指南

  衣领——衣领上部应当从外套中露出一截,领带应当处于正中间,与外套完美结合。

  袖子——衬衫袖子应当比外套袖子长出至少1.3厘米,切忌让衬衣袖子完全缩在西装袖子里。袖扣应与皮带扣和婚戒保持协调一致。

  皮带——应尽可能采用低调的黑色,并尽量与鞋的质感或颜色保持一致性。在正式晚宴中,一般应该选择较正式的皮鞋,而非休闲款。

  手表——应该佩戴你所能买得起的最好品牌的手表,手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代表了你的品位与身份,所以在自己的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应该尽量买好一点的品牌。并且手表应当与皮带搭配协调。皮质表带会显得更正式一点儿,潜水表和电子表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佩戴。

  饰品——男士所使用的饰品应当控制在三件物品以内,太多的配件会显得你不够稳重。饰品应该与服饰保持同一色调,并且需要与你所处的场合搭配,比如在需要公文包的场合不能用背包。

  布洛克鞋——这是男士在商用场合最正式的款式,布洛克鞋的脚趾、鞋帮和鞋底都有打孔和锯齿状皮革作为装饰。

  最正式的两种男性着装标准

  Black Tie

  选择黑或白色的丝绸、精纺羊毛或上选羊毛料制作的晚宴礼服,带棱纹丝绒翻领(非缎面),搭配黑色灯芯绒裤,裤子外侧应该有一条黑色穗带。

  如果穿的是灯芯绒裤则不系皮带,但按礼仪必须穿背带。

  白色礼服衬衫,选用做工上乘、顺滑、有褶皱的浆洗棉或丝绸料,有可打褶的前襟。柔软、经典的翻领,袖口应搭配袖扣。

  最好选用黑色链扣搭配袖扣,但使用其他装饰性袖扣也可以接受。

  选择黑色丝绸或罗缎制作的领结。

  自制围巾可以接受,一般与单排纽扣夹克搭配。

  晚间应穿黑色尖头系带鞋,白天应穿黑色皮鞋(非尖头),鞋不能有鞋尖或装饰性布洛克雕花。

  袜子应当为黑色的优质面料。

  White Tie

  如今人们并不常穿,只有在极为正式的场合才穿,在这种场合里必须尽可能正式和干净。

  黑色丝绸晚礼服或燕尾服,搭配黑色裤子,外侧裤缝采用双穗带。

  硬领衬衫配可拆卸翻领,或用珍珠母或白色饰纽(其他欧洲国家为金色饰纽)扎紧翼领,以及袖扣。

  白色丝领结。

  白色丝绸马甲,在白天举行的非常正式的仪式活动中可以戴白领带,但必须穿黑马甲。

  黑色尖头鞋,黑色丝制袜子。

  怀表与表链。

  牛津鞋——这种款式简洁高雅,鞋尖有覆面,采用高档的柔软皮革制作。

  德比鞋——前部宽大,没有覆面或显露的鞋带,这种款式更适合商业休闲装。

  一般的晚宴着装重点都会在请帖中讲明,但也有一些容易混淆,需要特别注意。比如,男生的dress code里会经常出现一个词——“black tie”。

  注意,田老师要敲黑板了:black是黑色,没错吧?下面问题来了,我们大多数学过英语的中国人,看见tie的第一反应都是“领带”,但是它在这里不是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black tie里,tie的意思是领结,领结,领结。

  千万要记住哦。

  还有一个重要细节是穿黑色礼服时,要选西裤中间有一条丝绸的装饰条的才对。西装如果是两粒扣的,最下面那粒是不扣的,三粒扣的话也要记住最下面的纽扣永远不要扣上,只扣前两粒。

  有些更加正式的场合里还需要white tie,也就是要打白领结,包括衬衣的正面是需要有绸缎装饰的,或者是比较新式的有硬挺的质感。如果打白色的领结的话衣领是需要立起来的,只有打黑领结时才可以放下来。

  打白领结还需要穿侧边有两条绸带的西裤,而且一定不要系皮带。有一种方法是裹腰封,还有一种更流行的做法是穿带马甲的三件套。

  男生因为选择比较固定,所以不容易犯错,但对于女生来说,因为没有太明确的标准范式,所以越多选择,越容易选错。

  礼服相对来说是最佳选择,颜色需要依场合而定,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因时制宜”,如黑色永远能hold住全场,但在夏天时,也不妨试着穿得鲜艳一点。我人生中的第一件晚礼服是一条黑色小礼裙,纱质布料做的,还带有小穗穗,类似故意剪坏的那种设计视觉效果。它的裙身比较蓬松,整体还算简洁,但是我现在再看它时会觉得“过度设计”。

  如今我再买一件礼服时,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觉得这件衣服本身真的很好,或者可以适合很多场合,否则平时宁可选择借一些礼服来穿,这样既能保证新鲜感,又不会在这种使用频率很低的东西上花费太大。有时一些快销品牌,比如H & M,也会和一些设计师推出一些限量款礼服,价格不贵,所以如果你没有太多预算的话,不妨将它加入购物车。

  还是那句话:衣服价位不是第一位的,搭配段位才是。

  3 首饰搭配:一枚三年未摘的戒指

  说件好玩的事儿。

  记得第一次去香港拍戏时,很是被尖沙咀林林总总的繁华商铺所吸引。但那时工作节奏快,没时间去试衣服,可是不买点啥手又痒痒,我就跟一个朋友说:“不如我们逛街,去买点配饰类的东西吧,比如墨镜啥的。”于是她就带着我到了Esprit的店里挑了一副。那时她知道我刚入行,手里也没什么钱,所以不会带我去买很贵的东西,但当时我什么也不懂,对品牌也没概念,就觉得人家带我去买的这个东西就是好的,心想这肯定是个高级货,就天天戴出去显摆,觉得自己可帅可拽了,简直就是女版的小马哥。

  在这之后我买了很多墨镜,贵的和便宜的都有,但这副墨镜我直到现在都还留着,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它不仅是我十九岁时给自己买的第一副墨镜,而且也记录了我那段“傻乎乎”的岁月,我相信每个女生都有过这种经历。

  饰品看似很小,却是着装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是细节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而且如果你平时穿衣风格比较低调的话,这些小饰品可以让整套装扮都有亮点。而且后来我也逐渐体会到,和衣服一样,自己的首饰盒里并不一定都需要是名牌或者贵家伙。我的那副Esprit墨镜如果搭配合理的话,戴起来也会很有气场。

  现在我戴的首饰就有在街边淘的,可能是因为喜欢那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风格的原因,所以我特别青睐一些复古的款式。我不喜欢黄金材质,因为自己也不是摇滚范儿,戴太多重金属感的东西我总觉得怪怪的。

  戒指——我有一个美人鱼形状的戒指,戴的频率非常高。它价格不贵,很简单大方,而且它是我的朋友苏珊·洛克菲勒设计的有关保护海洋生态平衡的产品,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枚戒指我已经戴了三年多了,从没离过手。

  在做商务装打扮时,女性的每只手最多戴两个戒指,正式的社交场合或商务场合则更倾向只戴一个。戴的戒指越多不代表越能提高你的地位,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用珠宝堆砌而成的“展示架”。

  耳环——耳环的选择有几个建议:第一,脸型。圆脸的人尽量不要再戴圆的耳环了,长脸的人就尽量不要再戴长条形的了,这样耳环才能体现出修饰脸型的效果。

  第二,安全。如果你戴的耳环是钩环的,一定要避免钩到头发。

  迈步时,用脚踝将后脚从地板上剥离,穿过前腿的脚背。要保持流畅的步伐,可以在膝盖处于弯曲时继续如此行走

  -

  脚踝晃动

  -

  膝盖僵硬时可以稍微前倾身体

  -

  大腿僵直时则可以让身体后倾一些

  -

  脚跟下沉,以避免走路不稳

  第三,尺寸。很多法国女生会选择一些小巧精致的耳环,比较百搭,比如一个珍珠耳钉,或一个小的钻石耳钉。这样的耳饰尤其适合白领戴着出现在办公场合或者小型的晚宴上。

  还有很多没有耳洞的人会选择戴耳夹,但这种耳夹往往会让人有些不舒服,比如耳朵疼或者头疼,我相信一定有人遇到过这种状况。对此我的建议是只有平时戴过这样的耳夹,知道自己戴久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才能戴着它去出席重要场合。

  项链——还是以法国女生为例,她们很喜欢通过戴里三层外三层的“套娃式”项链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这种套装通常是比较细的那种,短一些的戴在脖子上,长一些的缀在胸前,利用不同的叠加来突出效果。项链本身具有工具属性,比如有的人脖子上有一个疤痕或胎记,或者脖子很漂亮,希望更突出这一点,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链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帽子——帽子是非常修饰脸型的。比如我的脸比较长,就不适合向上延伸或向上翘的那种帽子,会显得我的脸更长。我更适合帽檐弧度向下的,这样在视觉上脸会相对缩短一些。帽子的颜色也很重要,黄皮肤的亚洲人就不适合戴偏黄色的。

  在冬天很冷的时候,不论你是否爱美,从保暖性来讲都应该戴一顶帽子,这会对你的脑部血管有好处。真正的美丽源自健康动人,而不是冻人。

  围巾&纱巾&手套&腰带——这四样是非常重要的女性装饰品,一条裙子可能会因为它们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我强烈建议女生在买围巾的同时也能够多学习一些围巾的系法,因为同一条围巾搭配同一件衣服,不同的围法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套不仅关乎保暖,也是提升气质的工具,比如那种长到手肘的臂套,戴着它参加舞会时就很有贵族范儿。

  腰带会重新勾勒一个人的身体线条。有的女生腿不是特别长,如果把腰带向上系,就会有很好的拉伸效果。所以买腰带时你一定不要手软啊,不同粗细、不同质地、不同款式、不同颜色都应该多备一些,而且对女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储备充足,也就不必担心“撞带”了!

  鞋——高跟鞋是女生“足上的皇冠”。

  选鞋首要考虑的一点是舒适,因为再好看的鞋,如果穿着不舒服的话,你也走不了几步,而且脚疼会让走姿显得怪异。从健康角度讲,长期穿不舒服的鞋不仅对脚的损害很大,对血液循环、脊椎等方面也有不好的影响。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美丽更要健康!”

  还有一点是鞋跟高度。很多女生因为觉得个子不高而选择厚底的鞋,但是她们没有想过副作用:厚底的鞋反而加重了脚部的视觉效果,显得人更矮。所以“拉长腿部”不能通过单纯垒砖式的外增高来完成,而是要在提高鞋跟的同时,让整个人显得轻盈。如果你一定要穿松糕鞋,我的建议是配条能够遮住鞋底的长裙。

  如何穿高跟鞋行走

  将重心通过脚跟和高跟鞋平均分配。

  刚开始学习穿高跟鞋应该尽量走小步,而不要步子迈得太大,因为这样不利于身体保持稳定。

  不要像穿平底鞋那样弯曲膝盖。

  要让高跟部分先落地,然后迅速将重心转移到整个脚部,以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要看好前方路面,以针对地形做出步伐上的调整,同时要小心那种缝隙,让鞋跟避开那个位置,避免造成鞋跟卡在里面的尴尬局面。

  避免踩踏、跺脚和大步伐。

  保持臀部运动,通过臀部和膝盖进行放松。

  为抵消重心的移动变化,要保持胸部朝上,使身体重心稳定。

  避免走路时手插兜,手臂不要在身体两侧来回晃动,给人感觉像在行军,会让姿势过于僵硬。

  多穿多练习。

  致/每一个追求美的你

  展信佳。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艺术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可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所以,不管你所处环境如何,不管你的生活方式如何,你都应该向往艺术和追求美。

  生活里有很多具有艺术感的东西,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才叫“艺术品”,尤其在当代艺术领域。我在纽约看到过很多街头艺术家,他们把几个勺子做个造型放在一起,就能让很普通的东西具有艺术感。

  社交场合很多时候会聊到艺术,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高雅的话题,所以大家即使对艺术不是那么感兴趣,也不妨试着找一些你喜欢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做些了解,这样才不会在别人聊到这些时插不上嘴,也算增加一些谈资。你不需要对所有艺术家都了解,但是起码要知道几个自己喜欢的,最好是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那种。我个人就很喜欢毕加索,也看过很多关于他的书,去过他在巴黎和巴塞罗那的博物馆,这增加了我的艺术积累,而且在社交场合,如果大家都在聊毕加索的绘画时,我与别人也会有共同话题。

  多去逛逛博物馆和画廊,你就会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关于艺术,我觉得永远没有统一的标准认定谁是最好的,因为你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千万不要因为大家都说好,所以你就去喜欢他,对艺术切记要保持自己的鉴赏力。

  保持对美的洞察力,在生活中享受艺术,会让你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愉悦。当然,有的人还进入到了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命本身当成了一件艺术品。

  伦敦艺术大学校长、陶瓷艺术家格雷森·佩里是我认为最酷的人之一。因为异装癖的原因,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怪咖,但真正跟他聊过天以后,我发现他其实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作品在打理。他说女人给人的感觉是脆弱的,所以他做的艺术品几乎都是瓷器,因为瓷器给人的感觉也是同样脆弱。

  他成为异装癖的原因是这样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总是打他,把他关在屋子里,所以他就把泰迪熊玩偶当成是爸爸。慢慢地,他开始喜欢上了穿姐姐的裙子,因为裙子能给他一种“被罩住”的安全感。有趣的是,在现实生活里他其实是个异性恋者,他有老婆,有孩子,而且穿正装的时候特别有范儿,胡子拉碴的,很像个老牛仔。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成分构造非常复杂的混合体,家庭因素导致他的作品也有很多性与暴力的元素在里面,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迷幻色彩,所以我很喜欢他,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这个人本身。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伪装不了,而是完全由内而外的一种表达与散发。真正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最普通的外套,往那里一站也会让人感觉舒服。所以除了衣服本身,我们也要重视头脑的美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多感受艺术的魅力,从内心里就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这才是美的真正源泉。

  你的朋友

  Meme T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