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1.做真实的父母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安心 3510 2021-04-06 16: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Chapter 5 一致性

  整个P.E.T.所倡导的就是一致性沟通。可以说,真诚一致是P.E.T.的基调,倾听需要真诚的心态,表达我信息时需要内外一致,处理冲突时需要真实面对双方的需求。所以,一致性沟通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我们的内在总是有很多种声音,现实社会中几乎人人皆分裂,针对分裂的唯一药方是真诚一致。如果我们活得越来越真实,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也就不会在关系中索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关系来。

  很多时候自欺太深,我们都已当真。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这种自欺,叫作强迫性假装。有一回我跟女儿探讨什么是强迫性假装,她给我打了个比方:“强迫性假装就是你原来是一匹斑马,可是你一直告诉别人和自己说你是长颈鹿,终于有一天,你完全忘记了斑马这回事,认定自己是长颈鹿。”

  好人、贤妻良母、专家、矜持的人、谦卑的人、胆小的人、坏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强迫性假装,成为人生戏码,演着演着入戏太深,装着装着信以为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其实你不是长颈鹿,你是斑马,你一定会以为对方傻了。

  假装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真实的自己不够好。从而形成一个悖论: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所以开始假装,但内在又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痛苦。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遇见的那些活得奔放的人;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惭愧得很,以上提到的或没提到的戏码,我都演过,甚至至今仍在演着。但我有个体会,每减少一出戏码,仿佛身上的重量就少一些,人就更轻盈一些,前行也更容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渴望做真实的自己,当一个人越真实,纠结就越少,力量会更多。

  真实一致,意味着不欺人也不自欺。武志红老师说“不欺人需要勇气,不自欺需要智慧”,我深以为然。在这一章里,我会带领大家从叩问初心开始,探讨我们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父母,想秉持什么样的养育观,想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信念。清晰了这些初心,再加上我们的发心,那么做真实的父母,做内外一致的人,即使难,我们也可以做到。卡尔·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愿你我在欺人或自欺的路上能够止步,甚至回头。

  当我们做回真实的自己,放下羁绊与观念的束缚,就会更有能力在无问题区与孩子相处,陪伴孩子成长。

  1.做真实的父母

  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有一条接纳线,这条接纳线根据每个人的状态和对象的不同,会上下浮动。这条接纳线对我来说,传递的就是,做真实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也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有一位东莞的妈妈,在初来参加工作坊的时候,苦恼于九岁的孩子总是咬指头,情况甚至严重到指甲都被咬得变形了。

  当她问我怎么办时,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不了解你的孩子曾经经历了什么,所以我很难告诉你应该怎么办。咬指头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心中焦虑,或许你可以顺着这样的方向,看看孩子的心中有什么不安的事情。

  在工作坊进行期间,这位妈妈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六岁前,一直都对孩子有排斥心理,常常觉得孩子妨碍了她的诸多事情,近几年,随着在生活上逐渐安稳下来,她才对孩子由不接纳转为接纳。

  工作坊结束,这位妈妈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她回到家后,把她的心路历程一五一十地向孩子坦陈:妈妈怀你的时候,曾想过打掉你,那会儿我和你爸爸刚开始创业,非常辛苦,我们觉得有了孩子可能会妨碍我们的事业发展。在你出生的前几年,妈妈确实无法全力去做事情,心里时常会有抱怨,没有真正接纳你的到来。在你六岁后,家里的环境开始改变,我完全接纳了你,妈妈现在很爱你。

  这位妈妈告诉我,让她惊讶和感动的是,孩子听完她的叙述后说:“妈妈,谢谢你当初没有把我打掉。”更让她惊讶的是,那次谈话后,孩子居然不咬指头了。

  听完这位妈妈的讲述,我一方面被她的勇敢感动,另一方面也被这个孩子打动。妈妈对自己的不接纳,孩子一定感受到了,那些不安一直横亘在他心中。而当妈妈如此坦诚时,那份不安终于得到释放,妈妈的真实带给孩子安全感。于是,孩子不再通过咬指头来平息内心的焦虑。

  与一位好朋友相约见面,自然会谈起孩子。她说到她的苦恼,几年前她因喜欢上了A,离了婚跟A在一起,那时孩子才七岁。

  这几年,孩子时常有情绪上的爆发,指责是她的错,是她离开了他父亲和他,并经常流露出对A的不接纳。我的朋友要么否定,要么选择沉默,但孩子的状况挺让她困扰的。

  我说:“亲爱的,孩子不需要一位完美的母亲,但他需要知道真相。”几个月后,我再次与她相见,她说:“亲爱的,上次跟你聊完之后,我的收获太大了。”

  她说:“上次见完你回来,儿子又一次指责我时,我第一次向他坦陈,告诉他,在这件事情上你是对的,是妈妈做错了。刚开始孩子有点儿愣了,但那次之后,他对我和A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居然会在A要出门时,主动提出来送A,之后跟A的相处也渐渐变得融洽。我真的太谢谢你了。”

  其实,她要感谢的是她自己,是她自己的勇敢,还给了孩子一个真相。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要去指责妈妈,他要的是一个真相,让这件事情在他心里得到一个了结。

  据说曼德拉当年被释放后,别人都以为他会翻旧账,而他只是公开真相——曾经的统治者如何迫害黑人种族。当真相被公开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群情汹涌或出现报复行为,亲人们想要知道的就是真相,唯有真相可以告慰在天之灵,告慰亲人们的悲伤。

  这就是真相的力量。人们以为隐藏某些真相能避免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伤害,但我一再看到,真相能带来疗愈,真相能带来真正的亲密,真相能让人真正地放下。

  我想,这是因为坦陈真相,做真实的自己,需要勇气,而这种勇气对家人来说,就是爱!

  从另一层面来讲,当我们能坦诚地面对自己时,我们也跟自己达成了和解。世界不外乎我们的投射,我们已宽恕了自己,外在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冲突呢。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