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末雄图

第71章 人事任免

晋末雄图 尚书台 4902 2021-04-06 16: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晋末雄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杨先生怀才不遇,可惜可惜。今日难得与先生相逢,这天下态势,不知先生可有以教我?”

  高岳本是对杨轲的一笔好字,惊艳不已。但是开口之间,却并未提关于书法的半个字。为何?书法,兴致也,乃是闲情逸致时候的雅好。

  如今乱世之秋,巴巴的将一个有学之士招来,于军国大事而不顾,于百姓民生而不谈,开口便聊这些无关痛痒的个人技艺,便显得格局浅薄、德行幼稚,也容易招致对方的轻视和不满。

  杨轲听闻高岳发问,哪里不知道高岳有探询考较的用意。他微微一笑,并不开口即答,只道:“天下纷乱,胡人肆虐,此老幼皆知,何用多言。”

  “高某不才,真心实意的愿意驱逐胡虏,复我中华。奈何目标艰难远大,而个人力量又微小幼弱,故而彷徨反侧,夜不能寐。不知先生可能点拨一二?”

  杨轲略有迟疑道:“在下只是流浪漂泊的乡野平民,国家大事,军政方针,哪里能够有我随意置喙的道理?”

  “不然。须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且先生能写出这般锦绣犀利的好文,就算当下略有困窘,也是蒙尘明珠罢了。先生放心,我乃是真心向先生求教,愿与先生探讨一番。”

  杨轲却有些沉默。他本是抱着有些敷衍和客套的态度,只用些冠冕堂皇的话来说话。但交谈下来,他却听出了高岳的话中,发自肺腑的诚恳和真切。这种真诚和尊重,让杨轲冷淡避世的心,有些动摇起来。

  “将军既语出诚挚,在下不敢不尽些愚见。”

  高岳见杨轲终于愿意说到正题上,很是兴奋,直言洗耳恭听。

  杨轲端坐椅上,不慌不忙的将罩衫下摆轻轻抖了一抖。他张口便让人大吃一惊:“王朝更迭,自古使然。依在下愚见,我大晋朝,覆亡不远矣。”

  虽然晋朝当时已经确实是四面楚歌,朝不保夕,但这样公然的说出朝廷将亡的话,仍然有些大逆不道的意思。

  冯亮满面惊愕,下意识的就去看高岳,只待高岳面有怒色,便唤进兵士,先将这口出悖逆之言的狂生,捆缚起来再说。

  冯亮转眼望去,不特高岳面色如常,连那杨轲也是悠然自得,毫无惊慌不安的神色。冯亮心中暗道此人倒有些胆色,便立时垂首退后,把自己当作了石头人。

  见高岳毫无怒色,杨轲自信微笑,娓娓而谈:“将军决心勤王,正譬如父母年迈将死,子女辈断无不请医问诊的道理。这乃是圣人所传的忠孝之本,并不会因无法治愈,就舍弃双亲于不顾,此中道理,无需多言。”

  “将军慷慨忠义之心,将会为天下所赞。不过,不要说将军现在力有不逮;便是羽翼丰厚,兵强马壮,也挽救不了朝廷的覆亡命运。朝廷内忧外患,积弊深重,乃是病入膏肓了,即便没有胡人作乱,也会有其他的因素,来做这倾覆大厦的最后一根茅草。”

  “朝廷必亡。将军首要便是自保以待将来。如何自保?有个稳重的根基之地,乃是重中之重。昔日,刘先主流离一生,累经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牢固的根基地。待到据有巴蜀后,方才一飞冲天,遂成鼎足之势。”

  “陇西,东西扼雍凉,南北控羌氐,实乃战略要地。如今被将军拿在手中,将军之幸也。不过,将军不仅是拿,更是要牢牢地握在手中,不得任何人染指,使其为栖身之地,方才能谈将来发展。”

  “秦州司马保,庸劣无断,却心怀不忠,时欲篡立,天下皆鄙。眼下虽号称强大,徒有虚表耳。将军待到根基牢固、军马强实后,可伺机窥视秦州。司马保虽为宗室,届时名节、人心、大义等,皆不如将军,胜之应在情理之中。”

  杨轲投袂而起,清瘦的身体仿佛充满了力量,双目之中明亮闪烁。

  他直言不讳道:“彼时,将军收秦雍劲卒,抚关中黎庶,劝课农桑,整军备武,重视贤能,打压不法。如此,上可驱灭胡虏以安中原,下可凭据长安独霸一方,则王业必成,而帝业可期也。”

  他一番话,抑扬顿挫,侃侃而谈,只把高岳听得瞠目结舌,心中激荡。

  人生途中,最重要的是有明智之士,能随时给你指点,让你少走弯路,甚至只走捷径,最快最好的达到成功的彼岸。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会少了多少不必要的茫然和困惑!

  高岳初临乱世,凭借的无非是对岳飞的感念信仰和少年锐气的勇往直前。要说跨马舞枪,冲锋陷阵,不要说高岳骁勇冠绝一时,虽千万人亦吾往矣。便是李虎何成骨思朵等人,也皆是粗莽勇悍、敢战之辈。

  但是说到长远规划,步步为营,高岳麾下,则显得捉襟见肘。韩雍倒可称得上文武双全,但韩雍的文,更偏重于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优在战胜攻取之间,说到底,还是属于武事。

  真要严格来说,高岳没有谋臣!他更需要一位智略过人,眼光长远、有治国安邦大才的军师,运筹帷幄,随时参赞,可以协商与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辅佐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句话,高岳本身自有霸王之勇,独缺姜尚和孔明之才。

  杨轲站立堂下,浑身充满了自信的气息。他略一拱手,又道:“在下自幼学习易经,颇有些心得。不过从来不在人前显露,因天机不可多泄,凡事还需人为。但今日与将军有缘,兴致即来,可给将军攵上一卦。”

  他说着话,抖索袍袖,片刻从中摸出一块黑沉沉的小巧龟甲。

  杨轲请求冯亮先倒了一杯水给他,又让冯亮去寻个细细的火把来。高岳闻言,忙不迭示意冯亮速去照办。

  不一会,冯亮手中举着一个小火把进了来。杨轲便用手指蘸着水,先在地上简单的画了一个八卦图。他朝向东方,郑重跪下,面色凝重的轻声颂告一番,便将龟甲倏地往八卦图上抛去。

  那龟甲落在八卦图中,滴溜溜的乱转。待到停下之时,杨轲立即接过冯亮手中的火把,跪在龟甲前,俯下身子,谨慎的烧烤起来。

  火焰燎灼,龟甲发出轻微的噼啪之声。不一会,龟甲之上,便现出了一些细微的裂纹。杨轲便收起了火把,全神贯注的盯着那龟甲上的裂纹,一面口中喃喃自语,计算起来。

  见杨轲跪伏地上,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样子,高岳脑中蓦然一道电光闪过,不由失声大叫道:“是你!你叫杨轲!”

  冯亮很奇怪的看向高岳。杨轲抬起头,有些困惑,只道:“在下姓名,适才就已告知将军。此时将军不可出声干扰,否则在下运算分心,结果便不准确了。”

  “……好,好好。”

  高岳激动的难以自制,勉强忍住暂时不再出声。他想起来这个杨轲究竟是谁了。

  两晋十六国时期,石勒得遇张宾,从一介羯奴而登上帝王之座,统一了整个北方。苻坚得遇王猛,从区区小氐能扫平群雄,坐拥中原华夏。然而后世曾有史家评论,如果当初匈奴汉国皇帝刘曜能留下杨轲,史上便没有张宾王猛之名了。

  杨轲,天水汉人也。自小熟读经史,学业优良,尤其精通周易。他出身寒门,家境贫苦,平日里只能粗茶淡饭维持温饱,衣着简陋,旁人都受不了那份清苦,而杨轲悠然自得。

  后来收受门徒,教授学业,名声越来越大。匈奴汉国刘曜称帝后,闻杨轲的贤名,便征召延聘他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杨轲本对仕途已心冷,更不愿意侍奉夷狄之君,便固辞不受。刘曜敬重于他高洁的品行和清雅的志向,便听之任之,也不逼迫他,杨轲便在陇山隐居起来。

  再后来,刘曜败死于后赵石勒之手。雍秦一带胡汉之民,被石勒强行命令东迁至河北。杨轲行至长安时,便寻机留了下来。等到石虎即位之后,也听闻杨轲的大名,用隆重的礼节和场面,专程来征召他。

  杨轲依然固辞。可是石虎生性残暴,没有刘曜那样的心胸气度,乃是赫赫有名的暴君。闻召而不至,石虎大怒,威胁逼迫,杨轲无奈前往后赵京都邺城拜见。

  见到石虎后,杨轲还是很有清高倨傲的气节,只鞠一躬,并不下拜。石虎开口问话,杨轲一言不发。朝上官员见状,请以大不敬之罪,处死杨轲。

  钦佩杨轲文弱却有傲骨,石虎最后竟然没有听从,只把杨轲暂时留置在文馆,下诏“听之任之”,随便杨轲行止,只要不离开邺城就行。

  不过为了观察和了解杨轲是不是真正的高洁之士,石虎耍了个恶趣味。他密令妖娆性感的美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前往杨轲的卧房,衣不蔽体反复挑逗诱惑,杨轲至始至终,正襟危坐,双目观鼻毫不动心,石虎闻报赞叹不已。

  而后石虎每每有赏赐馈赠,杨轲便上个奏疏表示感谢,虽然不愿接受,但更不想有亏礼节。其奏疏文,行笔优美,文辞藻丽,看过的人没有不深深敬佩叹服的。 晋末雄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