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洞见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远离盲目:转型前,你需要算好这笔账
有些转型,之所以说“盲目”,一方面因为原来的职业发展遇挫,转型只是逃避行为;另一方面,这样的“逃避”并不明智,没有解决原有问题,甚至可能会增加新的烦恼,正像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盲目的“盲点”在哪里呢?
第一类盲点:对于不熟悉职业的“美好幻觉”
很多人总有这样一种心理:没做过的职业都是好职业,别人家的工作都是好工作。在自己的职业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我能不能跳槽过去呢?我能不能转行呢?
千万别。这可是盲目转型的最典型表现,有几类职业是最容易产生“美好幻觉”的。
第一类,兴趣类行业。比如旅游行业、健身行业。有人希望边工作边玩,比如做个瑜伽教练,自己锻炼身体了,持续积累经验了,又能有钱赚,岂不是很好?是很好,但是你知道一个专业教练需要花多久积累专业能力吗?然后还需要做个人品牌和营销,如果依托平台,那和一个一般打工者没有什么区别,可能就不再是优哉游哉地工作了。如果独立自己做,就要面临房租、招生等问题。这个领域不像想象的那么“美”。还有人喜欢旅游,就希望以旅游为业,比如导游、旅游体验师、酒店体验师,不了解的情况下,以为只是去玩一玩,住一住酒店就算是工作了。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些职业需要会写作、会摄影、会交流,辗转不停出差的话,还会以为这个职业好玩吗?兴趣与热爱永远都不一样,花钱和赚钱也有区别。
第二类,助人行业。这又是一个容易产生“美好幻觉”的重灾区,比如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咨询师、公益组织从业者、培训师。有些人因为受益于这些职业而对这些职业心存幻觉,比如做过心理咨询,对自我进行了疗愈,感觉这一职业不错,可以助人,又能赚钱。殊不知,助人者不仅要有助人之心,以此为业者更要有助人之力,这些需要经年的学习与成长才做得来。还有些人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以外行人眼光看内行,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相关职业。比如有人以为自己能说会道,可以做培训给别人分享一些经验以及知识。他们只是看到了培训师站在台前的光鲜时刻,只是看到了一两个自己可以模仿的环节,殊不知每一位成熟的培训师都有多门绝活,可以应对各种场景,是经过磨炼的。甚至有些人不追求物质回报,给别人做公益,只是认为,我都要助人了,你还要求怎样?这样的转型,于己于人都没什么好处。
第三类,高薪行业。谁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越多越好,收入高,说明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因此而产生更强的成就感。但殊不知,放在整个市场上来看,行业、职业的投入与回报、机会与要求,总会形成一种相对平衡。高薪行业的入门要求会比较高,竞争会比较激烈,需要的投入也会比较高,从这个角度看,物质回报高就是正常的事情了。有些传统行业的从业者找到我做咨询,最开始的诉求就是:老师,你看我该怎么做才能进入金融行业?我能不能进入互联网行业?而一旦听我分析了这些行业的特点之后,他们又会说,原来哪个行业都不容易啊。如此看来,对一个行业根本没有了解,只是“听说”收入高,就希望把自己托付过去,确实太过草率了。
第四类,自由职业和创业。自由,是人们在职业中希望追求的一种工作状态,人们喜欢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自由地决定工作目标,自由变换和决定工作地点,所以,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这个时代是个体崛起的时代,个体的价值被尊重,被释放,被追捧,人们不仅满足于做自由职业者,还希望能够通过创业来自我实现,获得不限于自由的事业成就和梦想满足。不管是自由职业,还是创业者,这当然是个体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方式之一,但同时也是能力高要求的职业。自由职业者要求有自己的“产品”,还要有将产品变现的价值链,一个人要具有一个团队的能力。而创业者更是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忍受各种辛苦与委屈。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由需要有自由的能力,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创业,只有一些技能也不能自由执业。
解决第一类盲点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对于不同职业的了解。了解一个职业,只需要真的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这个职业的入门要求是怎样的?
2.这个职业的发展空间是怎样的?
3.这个职业的价值回报是怎样的?
4.这个职业最大的缺点是怎样的?
5.这个职业最好的企业和最牛的人都在哪里?
我把这五个问题称为“入行五问”。回答了这五个问题,基本上就对一个职业有了大致的解了。至于了解方式,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查询,也可以找到相关从业者进行访谈,要注意的是,兼听则明,只有从多个渠道获得信息,并进行互相印证,才能了解准确的职业信息。
第二类盲点:对自我缺乏认知
我在咨询中发现,一个人在寻求转型的时候缺少目标,并不是真的需要你给他提供一些选项。实际上,即便列举了一些可能性,他们往往会问:还有别的选项吗?这是一种内心不安的表现,因为对自我的不了解,于是将不安表现在向外诉求。他们希望知道所有的职业可能性,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可能喜欢的。
可惜,这样的假设并不成立。一个人永远无法在品尝之前,从一堆糖果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颗。而品尝这件事,不仅仅只是对于糖果的了解,还在于对自我品味和感觉的验证:我是喜欢甜的,还是咸的?是喜欢巧克力味的,还是草莓味的?这样的体验,在职业生涯中,就是通过不同的职业经历对自我进行持续认知: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自己的兴趣方向,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晰,就越容易寻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实际上,自我的清晰认知会促进一个人有意无意地接触相关职业,而且一旦遇到,立刻可以识别。外在的表现就是容易抓住机会,容易看到机会。
自我认知的维度主要有:能力维度、兴趣维度、性格维度、价值观维度。这些维度,都是从不同侧面对一个人特质的分析,它们之间既有不同的侧重点,又有相关的链接。毕竟,人作为整体而存在,分析的时候只是进行了人为区分而已。
在这些维度中,能力是与任务完成相关的,兴趣与天然喜好相关,性格与人际沟通相关,价值观与阶段性需求以及人生追寻相关。这些维度都有各自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最初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是从众多兴趣中选取自己比较了解的,然后在其中培养能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这时候有些能力就变得可以通用和迁移了。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兴趣会进一步明确,更多的选项也会出现。工作中,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逐渐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且进行逐步调整,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或者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方式。在一份工作中,组织形态、企业文化、组织目标都会验证一个人的价值观。
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这些维度的划分,可以帮助一个人编织一张无形的列表,通过对这张列表的分析,更容易知道当下的问题所在,以及需要探索的方向。自我认知需要持续探索,探索的方法很多,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求助于专业的测评量表和专业人士的解读。人们都很喜欢测评,因为那会迅速得到一个答案,但是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解读,一份量表基本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会因为一些结果的误读,反而有害。同时要了解,一般的测评都只是从过往的经验中发现和总结归纳出一些特点,以及可能的相关特点,它并不能准确地预测个人的特质,所有结论都仅供参考,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断确认。
第二种,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并及时归纳总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自我探索,如果愿意的话,我们每个人的特质都像是一个巨大的矿藏。换言之,与其说是进行自我探索,不如说是进行着自我扩展。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我们喜欢做哪一类事情,或愿意与人交往,或愿意埋头于数据和事务的整理;我们发现即便不与别人比较,至少在自己的诸多能力中也算得上是强项;我们还会发现我们对某些价值特别看重,或是看重成就感,或是看重自由安逸。对这些发现的总结,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如果对自我充满好奇,还可以继续扩展,尝试做不一样的事情,这样就会在探索中丰富了自我。
第三种,在重大经历中,发现自我。我们之所以对自己的特质不敏感,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过平淡无奇,缺少矛盾冲突。如果一个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做起了计算机工程师,除了开会,其他再无机会与人交流,估计他一定会感到痛苦。如果一个崇尚自由的人进入一个体制化的工作环境,那么任凭待遇有多好,也难展笑颜。生活就是如此奇妙,那些让我们不开心的部分,甚至是十分矛盾和冲突的事件中,往往隐藏着自我发现和提升的密码。这些都是自我发现的机会。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与其说是发现,或者探索,不如说是持续的成长和扩展。谁也不知道一个人身上的特质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发展出来的。但是不管怎样,当我们开启对自我审视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开始向我们打开了,我们的选择才不会那么盲目。
第三类盲点:没有对投入和收益进行充分评估
有很多人的转型是“激情”之下的行为:因为受不了老板的压迫,一气之下离职转行;因为受到吸引,幻想能够成功而转型;因为要摆脱某种束缚,而决然离开原来领域。这些激情之下的行为,往往被看作任性,而当事人却不以为然:不行再换;我也没办法;得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是否应该转型,是否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是一个连很多生涯咨询师都困惑的问题。我督导咨询师的时候,总有人问我:赵老师,我明知道这个来询者在原来领域发展得不好,有不努力的因素,也有组织小环境的因素。但是他对于转换行业又那么言之凿凿,充满着期待,不排除尝试成功的可能。我的咨询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来算一笔“经济账”,就可以看出来是不是盲目转型了。
首先,要搞清楚,有两类选项,一类是关于适应的,适应原来的领域或者工作。一类是关于转换的,转换到别的行业、职业,或者组织。这两类选项,分别有各自的价值、成本和风险。成本包括心理成本、探索成本、适应成本;价值有:新的职业可能性、确定的既得利益、可能的可预期收益;风险包括难以适应之后还需要转型的风险,不断尝试总也找不到方向的风险,等等。如果把这两类情况的价值、成本和风险都考虑清楚了,再选择起来,估计也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有位来找我咨询的工程师,刚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向我寻求的帮助是:看看是否适合回老家考公务员。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时,他说出了让我惊讶的理由:因为上司对他不够尊重。接着,他讲出了自己的逻辑:每次他提出的创新建议都不被认真对待和积极采纳,所以,他会认为上司不尊重他。进而,准备离职,问了一下自己的同学,得到的说法是,每家公司都差不多。这时候,家里人又希望他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要在大城市打拼了,于是,他就开始纠结: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工程师呢?是否需要转型?要不要再考一个研究生?还是回去考公务员?
听了他的考虑,我笑了,思维果然奔放啊。我帮他做一个分析:对公务员有多了解?自己是否喜欢那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如果考研究生的话,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继续适应原来的工作,不管是跳槽,还是待在原来的职位,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是否能够克服和避免?最大的价值是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这样一轮澄清之后,他终于发现,所谓的选项只是自己在工作不满之下的逃避而已。其实,他并不喜欢,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公务员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至于考研,本来也并未考虑,可以不作为选项。对于他来说,当下的问题在于:适应原来的工作,与尝试新的可能性之间,哪种选择的成本更低,价值更大。他一下就明白了,自己还是很喜欢工程师的工作,不然也不会总提一些创意的想法,只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和上司而已。而这里的不适应问题,既有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也可以通过主动沟通、转换项目组等方法解决。转型,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风险更大,价值未知的选项,目前他并不准备这么做。
如此,我们发现,很多转型的方向都很盲目:一方面因现实职业发展中的问题而生出逃避的想法;另一方面逃往何处的转型方向并不清楚,与此同时,外界还有各种来自他人的干扰。在此情形之下,非理性的选择,一定会带来不理想的结果,看似是尝试,其实是“折腾”。这也是很多寻求转型的来询者经过咨询,看清楚了状况,选择了待在原职位,继续适应和调整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HR和管理者很有必要学习生涯技术,从个体发展的视角重新看待员工的职业困惑与职业选择,通过“转换”的现象看到发展的本质。
思考 自我认知的探索
从以下维度对自我进行分析与探索
1.兴趣
你会对什么样的事情感兴趣?
你喜欢做的事情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你喜欢与机器、数据、事务打交道,还是喜欢与人打交道?你喜欢思考、做抽象的事,还是喜欢做具体的、操作类的事情?
在你过往的经历中,你的职业和兴趣相关吗?
2.能力
你擅长做什么事?
在你做得不错的事情中,能看出你的什么能力优势吗?
做哪一类事情是你不擅长的?经过刻意练习也不行吗?
你怎么管理你的能力?
3.性格
你有什么性格特点?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的交往方式有什么特点?
与你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如果尝试改变你的一些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思考方式,让你的特点更丰富,你选择做些什么调整?
4.价值观
在做选择的时候,你看重的是什么?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
你的人生榜样是谁?为什么?
如果此生无憾,那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为什么?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是什么?
通过以上这些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