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洞见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打破职业壁垒:别以为跳槽就好了
凡是听说我是职业生涯咨询师的,都会把我的工作内容和帮助一个人进行职业转型联系在一起。
前些年,在一些公开的场合遇到企业做HR的朋友,他们都会躲着我,他们总说:“我们企业可不需要职业生涯服务,别一不小心我们的员工给规划走了。”可是,在私下,他们又总会找到我,询问自己的职业该如何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有点尴尬的事情了。
近些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HR们自己也开始学习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生涯咨询的技能了,他们说,了解生涯越多,就越会发现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做着打算:职业生涯咨询更像是可以傍身终老的技能,结合自己的人力资源从业背景,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备胎。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大家对生涯培训、辅导、咨询这些相关服务有误解。我做过几百个生涯困惑者的咨询,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来访者最初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咨询的:老师,你看我可以转换到哪里工作?可是,当咨询结束的时候,这些来访者中,十之七八却又调整状态,回到原来的职业中工作去了。这些人都是自己付费过来咨询的,我也谨慎地秉持着生涯咨询师的职业操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然而,咨询下来,我们发现,“从现有工作中离开”“做一个职业的转型”,这些说法往往是一些职业问题的借口,却让转型成为替罪羊。
求诸转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背后往往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是职业能力不足的逃避。职场竞争是要拼实力的,如果业务能力缺乏,一定会缺少发展机会,同时会早早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也自然得不到期待的回报。屡屡受挫的感觉让他们心生逃避,希望逃到一个发展理想的领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个并不善交际的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逼着自己做了销售。三年下来,她做得确实辛苦,而且勤勤恳恳。业绩没有落到最后,但是也总在中等徘徊。几年之后,她就有些失望了,向前看不到可能的发展空间,当下又没有让自己开心的工作体验,过去也找不到辉煌的成就感。在反复思考之后,她决定还是要尽早转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这是很典型的一类案例,我把他们叫作“二次失策者”。第一次失策,是明知自己的特点,却非要把弱势发展为优势,而且是在刚入职场这个关键自信建立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第二次失策,是遭遇屡次挫败后,决定转型,而不是认真分析,现有职业中,有什么是不需要依赖自身性格特点可以发展出来的通用能力。这两次的失策,其实都与自卑相关,希望在某一次实现“翻盘”,没想到却用错了方法。自信的建立,往往是依托于具体的小成就,是在优势发展基础上的逐渐泛化。
还有另一类能力不足的逃避者,从没想过要面对需要克服的困难,只是希望通过转型来“碰运气”——他们想,或许就有这么一个职业,一旦做起来,就会很开心地发挥天赋了。于是,他们就会陷入没有尽头的寻找中。
有位曾经找我咨询的来询者,法律专业名校毕业,擅长考试,考到了很多相关资格证书。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只是没有机会得到施展。他先是考入一个公务员职位,然后因为不满于每天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认为领导对自己不重视,于是跳槽。本以为进入企业可以更加聚焦做事情,于是进入一家企业做法务。但是,工作没多久,又感觉上司只接受同事的阿谀奉承,并非识人善任,于是继续跳槽。也亏得他有个聪明的头脑,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个职位。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他说,这次看好了,一定要进入金融行业,挣钱多,只是愁于没有相关经验,请我给规划支招。
我知道他的问题在他自己身上。并没有着急告诉他什么求职技巧,而是一点点分析过去的职业经历,帮他换位到领导的位置来看职场的评价体系。几次分析下来,他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缺的不是经验,而是基本的职场认知。如果没有能力提升的调整,即便如愿进入了自己期待的职位,依然很难得到发展。
第二类求诸转型的情况是因人际关系而逃避。职场上有工作就有合作,有工作就有竞争,人与人之间出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合作者之间心生罅隙,并因此而耿耿于怀,互相处处刁难,那么,不仅工作心情不好,还会很影响发展。
有一个在国企工作的中层管理者,他来咨询的时候面带愁容,并且提出了一个令他纠结好久的问题。之前是业务骨干,工作十分出色,于是连续升职。被大老板看重,提拔为人力资源的主要负责人,熟稔职场的同事都说,他这是要接近权力中心了。但是,主管人力资源的半年时间里,他非但没有体验到任何的成就感,反倒是每天都备受煎熬。原来,大老板是一个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工作能力强,对下属的要求也很高,脾气大,动不动就拍桌子骂人。之前因为做业务,并没有太多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了解得也不多。现在做了人力资源的主要负责人,而且还被重点培养,几乎每天都要汇报工作,少不了挨骂。之前积累的成就感荡然无存,开始是谨小慎微,后来竟然神经衰弱了。他求助于生涯咨询也是无奈之举:到底还要不要坚持?还是转型回去做业务?或者直接跳槽?
这就遇到典型的人际关系危机了,这时出现的转型念头并不是主动规划出来的,而是情形所迫,不得已的一种逃避想法。只有人际关系处理好了,职业发展才能走上正轨,而“非理性”的转型只是一种“休克疗法”。为了逃避而转型,终究会回到遗憾和后悔的情绪中。
我们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多是与上司有关,这是我们面对权威时的挑战。除此之外,人际关系问题在同事的竞争关系中也会出现。某公司的法务主管孙女士,业务能力强,深得领导赏识,于是在离职前半年将其提升为法务总监。新任领导并没有不好的评价,但是一个同级别的同事对于法务总监一职觊觎已久,资格老,之前还是她的直接上级。这次没有得到法务总监的职位,就处处为难孙女士,不支持她的工作,还把棘手的事情推到她的部门。时间久了,新领导也有了不好的看法。孙女士带领部门开展工作,感觉到举步维艰,因此还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一度因为工作遇挫而感觉抑郁,准备放弃现有职务,辞职另谋出路。
这样的情况在职场竞争中,并不少见。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折戟沉沙,兵败职场,职业生涯一蹶不振。还有些人被迫转换组织,转换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些人的转型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是也算不上完全盲目,实属无奈。
第三类求诸转型的情况是职业倦怠。职场人对于倦怠感恐怕一点都不陌生,一件事,做着做着就没有了激情,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工作,会出现与自己兴趣相悖的工作,会出现不得不与人合作的工作。这时候,人们最先浮现出来的想法就是:不能把兴趣作为工作,否则,就再也没有了兴趣。
这其实是一种对于兴趣的误解。兴趣本来就不具备持久性,特别是作为业余爱好的兴趣,在没有成为“专业选手”之前,在没有依靠技能赚钱换回价值之前,很多的兴趣都是要“花钱”的。比如喜欢踢足球,如果没有达到运动员水平,没有上场打比赛赚出场费,那只能作为一个爱好。但是,一旦持续训练,有人又会因为单调、乏味而厌倦。这正是一般的兴趣爱好和职业之间的区别。
因职业倦怠而准备转型的职场人,最终确定转型的实属少数,原因有二:一种情况是转来转去,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只能做本行,或者转换起来并不轻松,于是作罢。另一种情况是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式,没有了倦怠。
有一位中学教师,四十多岁,硕士毕业,同龄人中学历算是不错的。但是教了好多年书,早就厌烦了重复的内容,而自己对于教育事业又没有十分的热情,加上职称评定不那么如意,于是就来找我咨询,看是否适合转型。这个念头她自己也觉得不靠谱,除了做老师,她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职业选项,如果辞职,只能去培训机构做老师,收入虽然多一些,但是社会地位、孩子上学机会这些福利又都没有了。我们就继续分析她的其他兴趣和技能,发现她特别喜欢写作,还开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在小领域里有些名气。慢慢地,我们就找到了这一兴趣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她可以利用写作这一手段来表达和传播作为教师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她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感兴趣,她就可以利用自己平时工作中接触的大量学生作为案例,一边研究,一边分享。这样做,既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又树立了自己的专业地位,职业倦怠感自然就消失了。
职业中的倦怠多数都是出现在从业十年后,如果更早出现倦怠,要么就立刻转型了,要么就是因为能力不足,意识到之后自己会做调整。而在一个领域工作了十年左右的时候,专业能力需要提升的地方都已经提升,职位晋升、收入增加这些价值回报又不大可能有太多增长,对于职业未来,不甘心就此停滞,倦怠才会出现。
有位传统媒体人,做技术出身,四十多岁,之前是单位特别倚重的技术骨干,也有过让自己引以为豪的职业经历。但是,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出现,自己原来的专业领域受到挑战,新人辈出。先是有一些危机感,后来,就把目光转向了发展其他可能性。其实,他是在寻找新的职业价值点。可是探索的过程并不顺利,他先是学英语,后来学管理,也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可当他准备申请做讲师的时候,发现能力并不能达到要求。他在考虑是否要破釜沉舟的时候,找我来做咨询了。
我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尽量帮助来询者呈现全面的信息、大局的视野,选择权在其个人。比如转型,既要考虑到转换成本,也要考虑到继续调整和适应的成本,既要考虑到转换之后的价值,也要考虑到原有职业的价值。这位媒体技术人,最后的选择是在原有工作中嫁接进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内部转型,等到自己有了突破之后,再去寻找新的职业可能性。有了新的努力方向,职业倦怠自然就消失了。
盲目进行职业转型,都是因为能力不足、兴趣不再、遇到障碍、拿不到价值等原因,而生出来的逃避想法。从个人来说,并不是一定要转型,而是对于当下的问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对于组织而言,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就离职了。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不管是组织还是管理者都开始越来越重视个人生涯发展,他们发现:生涯发展不等于另谋职业,恰恰相反,是从多个角度帮一个人扩展职业维度,提升职业能力。 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