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巧妻

第16章 碰撞

巧妻 行走的叶子 4710 2021-04-06 14:49

  所谓不得了的隐私,竟然就是夏桑霖的长随遇到跟翠英钻进一个田堆的外来汉子,不知是什么情形之下,这外来汉子告诉长随,自己是拿了钱财替人消灾的。

  七拼八凑之下,夏桑霖倒也很快还原事件的十之八九,生觉此女实在过份,故而对她印象欠佳。偏生她弟弟又成了自己同门,这份别扭就别提让这正人君子多么难受了。

  “就算那位大婶不该高攀,可也没必要这样对她,可是对于妇人,名声……”

  方怡巧冷笑“原来,你还知道名声对于女子是多重要,她带了全村嘴最碎的婆子到家里,之前又借机支开我身边的人。你可有想过我的处境……”

  “你当时并未上当,不是全身而退?”这正是夏桑霖最为不耻的地方,明明识破了也没让对方得逞。何必事后再行追讨,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这人脑子傻掉了吧,方怡巧再次冷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是吧。男人只要与女人争论,必然会拿出这句话来给自己撑腰,以证明自己是君子。你就当你的君子去吧,别人算计你,你就由人算计,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再把右脸伸出去给人打。慢走不送,以后没事别来招惹我这个女人加小人,不然要你好看。”

  夏桑霖灰溜溜走了,方怡巧憋着一肚子闷气,刚回头看到吕先生站在她身后,脸上若有所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方怡巧刚走近叫了一声“先生”,她回过神摸摸巧姐的头发,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告诫她“这世上的规则本是男子所立,他们要求女人‘德、容、功’兼备,又要女人不嫉妒、不生事、不枉言。可对自己呢,无论做错什么事,都是有借口和理由的。你不需要与他们辩驳,驳来驳去,无论输赢,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完转身回房,巧姐看到一个落寞的背影,再不忿,也只得承认,先生说的对。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平等自由这些都已经植入了骨髓血液之中。说话做事,掩藏的再好,也会不自觉带出自己的想法。

  她知道,先生是在提醒她,这个时代容纳不了她这样的说话行事。可若真的变成标准的古代人,她这辈子岂不是要憋屈死。

  发现问题不怕,她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行,既然不让我做,那我就……偷偷做。方怡巧开始规划自己之后的行事准则,那就是外表低调、纯良、做一个标准的淑女。至于内里,哼哼,掩饰的好,谁知道。

  夏桑霖再一次郁闷了,厨娘做出来的还是不合先生口味。反而他无意中烤制一只,倒让先生赞不绝口。想到自己不远千里前来求学,最后沦落到在山野村庄捉鸟烤鸟的命运,不禁苦笑。

  一边帮他打下手的小石头,安静的过份,却总能在最适当的时候帮到他。让他纳闷,这姐弟俩性格还真是相差甚远。

  “夏师兄,你知道为什么一样的方子,你和厨娘烤出来的,会完全不一样吗。”这是先生出的考题,让他们一边烤制一边想明白,为什么同一张方子,却会出来二个不同的结果。

  “哦,为什么。”夏桑霖苦思许久,仍不得解。想到先生的嘲笑,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这么简单的事儿都想不透,又何谈理想,倒不如回内宅呆着的好。心里就委屈得很,闻言精神很是一振。

  “因为你放佐料从来不看份量,大把大把撒进去,差不多就行了。厨娘总是小心的很,生怕浪费了东西,所以烤出来的鸟儿,滋味不如你的醇厚。”小石头小心将已经裹好泥的土疙瘩埋进地里,又生起火堆,这才席地重新坐好。

  “就是这样。”竟然就是这么简单,夏桑霖皱着眉。瞬间一百一千个念头从脑子里转来转去,认真思考着。

  等捧回去看先生吃的尽兴,这才说道“……小师弟所言竟是真的,弟子……”

  林先生抹抹嘴,又拿起热毛巾擦了擦手,“你若只想考个进士,做做学问,老夫完全不必教你这些,读好你的圣贤书就是。”

  抬头看了他一眼,叹气道“谁让你念念不忘子归兄的遗愿,要当官,而且要当一个好官。小人诱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想当好官,无非就是六个字,或者说四个字。”

  “请先生赐教。”夏桑霖跪下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响头。待他起身时,已双眼赤红,让人不忍直视。

  “真君子、假小人或者说外圆内方。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少年失魂落魄的走了,开始游荡在村里的树林,小河和田梗。他的长随则尽职尽责的跟在后面,小心注意着少爷的安全。

  成天陪着周婉佩,还有一件事未办,方怡巧实在找不到机会,让金大叔替她跑了一趟。听到竟是这样的结果,一边的红杏也忍不住插嘴道“不是说一家子屋子都扒掉没地方住了吗,这么快起了新房子,还娶了城里的儿媳妇。”

  方怡巧一直疑心这“神医”,他再无才也该知道大寒之物不利怀孕。就是为自己的招牌,也不该故意让对方不孕。不错,巧姐一直怀疑“神医”就是故意的。

  只是方家良善,再加上与“神医”没有过节,便以为人人得此药方,并不是针对自己一个。

  “这城里的儿媳妇是谁家的。”方怡巧随口问道。

  “是老太太娘家许家的一个旁支庶女。”金大叔打听得清楚,报道。

  又与许家有关,还真是阴魂不散。方怡巧眉头皱在了一起,究竟为什么许家非要跟四房过不去呢。

  金大叔搓搓双手道“还听到一桩事,就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方怡巧一抬头,脸上似笑非笑“金大叔请讲。”早发现这一对家仆不简单,一点不象庄户人家的奴婢。倒象是大宅门里的下人,处处透着精明和干练。

  方老太太的亲哥哥共二子三女,大女儿嫁到京城商户人家,二女儿嫁到方家三房,三女儿本已出嫁,后夫死寡居,被许家接回。

  这小女儿无所出,年纪也不大,总不好看着她孤独终老。许家看方家四房无子,曾打过主意将这小女儿送到四房为妾。被老太爷直接喝斥住了,重申方家无子年过三十方可纳妾,否则就赶出去自生自灭。

  所以许家干脆让“神医”给慧娘下了绝子的药方,可后来为什么又变成想过继三房的儿子给他们,而不是将许家小女纳进为妾,这个就不可知了。

  方怡巧谢过金大叔,想到吕先生的提醒,顿了顿道“许家最是势利,怎么会将女儿嫁给庄户人家当媳妇,怕是母亲也爱听这些闲话。”

  金大叔果然没让她失望“小的一个粗莽汉子,不懂这些,就当个闲事让红杏讲给她娘听听也好。”

  这些事情自己找个线头,丢给母亲和金大娘,想必她们自己会去思量。自己小小年纪,爱听些闲事也罢了,为弟弟出头也情有可原,其他事还是不要参与过深为好。

  出来好几天,周太太已经派人来催过,先生也发了话。小河村离县城不过二个时辰,一个清晨,一行人坐着马车回到城里。

  第二天,金大娘陪着慧娘上张家去窜门子。回来后关起门来嘀咕了好半天,别说方怡巧,就是红杏送个茶进去,都给赶了出来。

  没过几天许家一件接一件出了许多事,先是许家寡居的小女儿被撞破与伙计在铺子中私会。伙计不是卖身的家奴,虽无家私却身家清白。又愿以正妻许之,若许家肯给足嫁妆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却没想到许家小女儿死活不肯认,说是有人陷害与她,死活不愿嫁。最后更是卷了家私,带着丫鬟去京城投靠大姐。

  许家虽堵了知情人的嘴,可无奈事情还是泄露出去。街头巷尾多有耳闻,碍着方家的面子,才没有传出更多香艳的版本来。

  让许家嫁出来的女儿,特别是三娘子在方家都有些抬不起头来。慧娘则有意无意在相公面前道“差点纳了这样的女子回家作妾,真是祖宗保佑。”

  “这是什么话,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纳她为妾……呃,也没想过纳任何人为妾。”方长略看慧娘瞪圆了眼睛,忙又加上一句。

  东一句西一句,方怡巧大概也明白了许家的心思。这许家小女儿不知那只眼睛瞧中了方长略,一心想嫁她作妾。当然,这也是许家喜闻乐见的事。无奈有方家家规在前,殊为不易。也不知道怎么被她们想到这个曲线救国的路线来。

  只要慧娘一直不能生儿子,他们便好行事。先过继再纳妾,虽是慧娘自己猜想,想来左右不过这些事。

  被人算计至此,就是泥人也要冒出三分火星,更何况慧娘这性子。逼走许家小女儿并不解恨,一心等着三娘子出错,要好好跟她算算帐。

  三娘子并不知道自己妹妹的事是四房所为,好容易等流言无人再提起,又借口老太太身体不好,将侄女接到家中与老太太作伴。

  老太太看到自己娘家的孙女,自是乐意的很,将她留在自己屋里,日日陪伴。

  老太爷虽未拒绝,人还没来就喊二老爷去,没头没尾教训了他一通。又让他回去好生教育两个儿子,不要给方家丢脸。 巧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