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如何终始
1.认病。
就是辨别病与不病。本篇主要是从对无病的平人的认识,达到对有病的病人的认识。如本篇说:“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主要以脉象为依据进行分析认识。其一,从人迎、寸口脉来说,平人应具有如下三点表现:①人迎、寸口脉均与四时相应,均有春毛、夏洪、秋羽、冬石的变化及其他相应变化;②人迎、寸口脉二者之间互相呼应,如脉跳次数一致,脉形基本一致,胃、神、根的表现基本一致,强弱变化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等;③人迎、寸口脉的主次明确,如春夏日阳气渐多,气机向上,人迎位置在上,因此人迎脉的表现应比寸口脉的表现更为清楚,更具有代表性;反之,秋冬日,寸口脉的表现应比人迎脉的表现清楚。其二,从六经之脉来说,在三部九候的诊脉法中,其中又以人迎、寸口脉为主,其他部位的脉象虽不及人迎、寸口脉重要,但仍要求其不结动,才能进一步确定其为平人的脉象。其三,脉形要与体形一致。因为血气行于脉中,充斥于体内,体格健壮则脉气旺盛,体格消瘦则脉气虚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正常值,只要脉气旺衰不太过,且与体格之强弱相适应,就应属于正常范围,可称之为平人。综合上述三方面来看,与其相合者为平人,不相合者为病人。
2.诊病。
①确定病变部位。本篇认为主要是从人迎、寸口脉的盛躁表现进行诊察。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这样就对足少阳胆经病变与手少阳三焦经病变进行了区分。通过类似的一系列诊察,可以对十二经病变进行区分。还可以腰分上下,病变部位在上属手经,病变部位在下属足经。如本篇说:“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②确定病邪深浅。如人迎脉盛,病在阳经。阳经主表,病邪较浅;寸口脉盛,病在阴经,阴经主里,病邪较深。
3.断病。
①断关格证。是从人迎、寸口脉盛大的程度进行论断。如:“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属急危证,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死症,此时的认识越清楚、越明确就越好。人迎、寸口脉的切诊主要由医生进行,应该不难;②断六经死症。主要是从症状上描述了各经之病死亡前的表现。其内容可参看《素问·诊要经终论篇》。③断痒痛证。也就是从粗线条上断病在阴或在阳。其中“病痛者阴也”,“痒者阳也”,同时还认为“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4.治病。
①对证治疗,就是从症候学的角度辨证分析,以找出病情根源。比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就可以足少阳为主进行治疗。②对症治疗。主要从症状表现作为治疗的依据。比如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上之病很多,所属经脉也多。但均下取之,以下治上;反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另外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均和病变部位及所见病症有关。③对病治疗。是从病的角度进行分析追踪,比如“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具体内容如:“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5.察气。
①从脉象上辨别正气与邪气。如“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②辨别四时气所在部位。如:“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总之,察气是为治疗服务的,只有正确的察气,才有恰当的治疗。
6.调气。
目的是使气机趋向于正常或比较容易趋向正常。因为正常人体的阴阳气是循环不绝,有一定的通道、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受邪之后或动乱惊吓之后,阴阳气的运行就会紊乱或部分紊乱,治疗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紊乱情况。也就是为了调整和调动气机。①静调。如“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目的是排除人为因素,使气机恢复成原来状态,便于识别疾病的真面目和便于正确治疗。②刺调。就是通过刺灸调动正气,祛除邪气。如:“一刺则阳气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在这个总原则下,具体的治疗法则和手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7.养气。
目的是为了让气机得以休养生息,从而使机体处于强健旺盛的正常状态。①静养。就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对气机的干扰。如:“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以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②保养。就是避免精气外泄以达到保存精气的目的。如:“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③调养。往往在采用自身的方法,达不到养气的时候,借用外来的方法使气机得养。如:“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
二、治疗程序的先后
在中医的治疗中,比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也就是根据疾病当时的症情,针对性的治疗。强调一个“辨”字,就是强调一个“变”字,疾病发展成什么样,我们就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什么又有先后之说呢?这是在疾病变化得比较复杂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因为病情比较复杂的时候,所牵涉的面比较广,影响的脏腑和部位比较多,形成了多种症情,各个症情的轻重缓急也不一样,对整个症情的影响力也不一样,选择一个对整个病情影响最大的治疗点,对整个治疗无疑是重要的,所以在治疗中就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就有一个先后问题。
1.疾病发展的时候有一个传承性,先病的病因传承到后一个疾病中。比如小儿咳嗽同时有泄泻发生。假若是先有咳嗽后有泄泻则治疗时以咳嗽为主,这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泄泻病往往是肺病的原因引起,所以治疗的时候以治咳嗽为主同样能将泄泻治愈。反之则以治疗泄泻为主。
2.病因最终到达的部位是选择后病先针的主要原因。如从口而入的湿热,最终到达的地方是脾胃,所以感染这种湿热以后可以先治疗脾胃。如湿热型肝炎(此时西医多认为是甲型肝炎),中医多采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3.在传变过程中,病因性质发生改变的,后病先针。如寒邪感冒病,经过一段时间后,病向里发展,寒邪化热,则以治疗热邪为主,兼治寒邪。如大青龙汤证,重用石膏,就是这种方法。
4.不容易传变的疾病以治疗本藏为主。如很多慢性病的治疗。
5.病因与部位相合的时候治疗本藏。如饮食原因引起的疾病,以肠胃为主,水湿侵犯以肺、脾、肾疾病为主,血液疾病以心、脾、肝为主等。
可见阴阳先后,是在一定的时期及范围之内的一种治疗程序。也就是说,在疾病较为简单、辨证比较清楚时,辨成什么证就用什么方法治疗,而在疾病发展较复杂时,开始考虑有先后之分,而先后之分,又是以影响症情的主要变化点为先,不是永远以原病变点为先的。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原病变点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原病变点为先的时候较多,但不能总以它为先,这是应该注意的。
三、调神与调气(得气)的异同点
1.本节说到调神和调气(得气),认为是一回事。其内容主要有二:①病人调神,要求病人集中精力,主动调整情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得让病人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干扰,如:“深居静处……闭户塞牖……毋闻人声”,然后让病人主动随着气机的往来,自身运气,以帮助气机的运行,如:“占神往来……专意一神”;②医生通过医疗技巧,使病人将精神集中在针灸的治疗上,如:“必一其神,令志在针……以移其神,气至乃休”,这样就能调动病人的内在积极因素,达到内外配合,以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
它包括:①病人自身调神(调气):如“深居静处”,“占神往来”,“专意一神”;②病人善后调神(调气):如“男内女外”;③医生治法调神(调气):如“以收其精”;④医生自身调神(调气):如“必一其神”;⑤医生手法调神(调气):如“浅而留之,微而浮之”。
2.调神与调气(得气)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者都是对人体气血的调整。
2)两者都需要医患双方共同配合进行。
3)调神是调气(得气)的前奏,得气是调神的延伸。
(2)不同点
1)调神范围比较宽,包括了调气(得气),血气的充足就能表现为神气。所以本篇统称为得气。
2)调神是在针灸过程中对气血的全面、持续的调整,调气(得气)是针灸操作中对气血的调整,尤其是对经络气血的调整。
3)调神强调神气的变化,调气(得气)强调经气的变化。
四、本篇有关补泻的看法
1.补泻的含义
(1)补虚泻实。
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凡用针者,虚者实之,满者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虚,指正气虚少,用实(补)的办法治疗。实则包括满、宛陈、邪胜等,既可因气机调理不当、血气郁滞不散的机体自身原因,又可因外邪为患,造成机体异常变化而成实证。虚证虽有正气虚少,营运不力,却没有实质性的异常产物和变化,故用补法使正气充足即可取效。实证则已有机体的异常产物和变化,故不泻邪则不能调理机体的异常。恰当的补泻均为补,不恰当的补泻均为泻。因为在临床实际上,纯虚纯实证并不多见,纯补纯泻法也并不常用,所以本篇对补泻的含义进行引申,如:“补须:(注意!此冒号是我加的)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前者是一般认识上的补法,后者是一般认识上的泻法,但均以“补”统之。可见补法包括泻邪扶正之补和扶正祛邪之补,无论泻邪或补正均是为了使气机回复到正常的旺盛状态,有益于机体,故对机体而言,均可称其为补。反之,补泻不恰当,有损于机体,从机体而言,均可称其为泻。如:“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病益甚必然有损于机体,所以说,在脉动而实时使用了补法,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虚而徐时使用了泻法也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反而成了伤害人体的方法,即泻正。所以本篇将补泻的含义进行引申,使其更趋全面。
(2)补泻的相互关系。
①本篇认为在调理正气的时候应着重补阴泻阳。因为阴阳相对协调是机体正常的主要指标,阴阳之气的动离,经常是由于阴不能内守而阳不能外使而产生的,后世养阴学派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看法,其思想不能说与此无关。本篇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把补阴泻阳誉为“刺之道”,且不能与此相反的使用补阳泻阴,可见补阴泻阳的重要性。②本篇认为在病态时,一般来说应先补后泻,补泻的对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③本篇认为无论使用补法或泻法,均要注意阴阳气的调节,不能阳病仅仅治阳,阴病仅仅治阴。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在泻足少阳之时要同时补足厥阴。因为足厥阴与足少阳相表里,阴阳气相通,互相关系比较直接和密切,治疗时注意调动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单一治疗的效果要好。在阴经有病之时也应一样。如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治疗时,一方面泻足厥阴,另一方面还要补足少阳与其相应。④本篇认为补泻阳气时,其幅度要大,补泻阴气时,其幅度要小。如人迎脉盛,病在阳经,用二泻阳一补阴进行治疗;脉口盛,病在阴经,用二补阳一泻阴进行治疗。无论补与泻,对阳来说是二,对阴来说是一。这主要是阳气主动,变化较为容易。阴气主静,变化较为缓慢,在阴阳气不协调的病态时,为了尽快达到阴阳气的相对协调,采用促阳就阴的方法,容易取得疗效。后世有“补阳容易救阴难”的看法,可以说其理论依据是基于这一看法的。
(3)针灸不能补泻证。
①阴阳俱不足时不能补泻。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不能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活动,而应采取甘味药物,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内服。因为针灸的方法,主要是调动机体的内在潜力而达到治疗效果,若正气大虚,机体本身已无能力发挥作用而勉强使用针灸法,就会使正气更加紊乱和衰败,从而加重病情。所以说:“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②阴阳俱溢时不能补泻。因为此时阴阳气机紊乱和偏离幅度较大,内外阴阳的互相调理比较困难,病情重,受害范围宽。如本篇所说的“血气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形成了内关外格、阴阳离位和互相格拒的局面,既不能泻阴,又不能泻阳,既不能补阴,又不能补阳。这时用针灸补泻只会加剧阴阳的偏盛,促成阴阳的更快离决,所以说不能补泻。
2.补泻的方法
本篇所说的补泻方法,后世称之为开合补泻。开合补泻其要点是适时按压针孔,从理论上讲,补法在出针后立即将针孔压住,目的是不让正气外泄;泻法则在出针后任针孔开放,让邪气透出。为什么压针孔就是护正气,而不压针孔又是出邪气呢?同样是一个针孔,一会儿是出正气,一会儿又是出邪气?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补法主要目的在于聚气,多使用于虚证,故针下正气充足,一旦针孔开放,正气就有可能沿着孔道外出,故此时针孔出来的是正气。而使用泻法时,针下正气聚集引起正邪斗争,正气守卫在内,邪气处于被向外驱赶的地位,因此针孔开放后,邪气则更容易被驱赶出来,所以此时是出邪气。二是针刺后有可能出血,有如血汗一样,出血即出邪气,若是正邪斗争之时,针孔出血就能泻邪,此时是出邪气;若在补正的时候出血而未按压针孔,则伤正气,故此时为出正气。
出针时若需按压针孔,一般在1分钟左右即可,若是身体非常虚弱,或有出血不易止的情况则需要将按压时间延长。若不是纯补纯泻(如治疗虚实夹杂证),则可以不按压针孔(若有出血则需按压以利于止血)。
开合补泻既是一种独立的补泻方法,又是其他补泻方法的继续。若是在行针时没有使用其他任何手法,而又希望其达到补或者泻的目的,则可单独使用开合补泻,即泻放补压的手法。这对很多手法不熟练的医生或不敢使用针刺手法的医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弥补性的补泻方法。若是在行针时已经使用了正确的针刺手法,出针时再加以开合补泻,则是对其他补泻手法的一种加强。这种手法技巧性不强,一般医生很容易掌握,是补泻手法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本节还说到脉实者需深刺,脉虚者虚浅刺,这是从“三刺”理论引申而来的看法。因为脉实者,其病在里(在属阴的内部),正邪斗争在较深部位,只有深刺才能到达邪气所在之处(这时的所谓深刺,是达到穴位的人部),再使用开合补泻才有泻邪的效果。而脉虚者,说明正气虚弱,故只要浅刺引动经络气机(如刺到天部,在属阳的外部),再使用开合补泻手法即可达到补气的目的。根据三刺的理论,还可以使用更深刺,到达穴位的地部,也可直接调动正气来复。
五、本篇有关针刺深度的看法
针刺的深度,本篇用膺和背来表示,以说明如何才能恰到好处。进针的深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穴位的层次性。
如上所述,穴位主要分成三层,所以每一个穴位都有三个深度。由于不同的穴位位于身体的部位不同,如有的在肌肉多的地方,有的在肌肉少的地方,有的在关节部位等,所以所谓三层只是总的说法,三层是相对而言,应视具体情况来决定其深浅。每一层都能得气,因此每一个穴位都有三次得气。故从医生来说,主要是从得气感来决定针刺已刺到了哪一层。
2.疾病的需要。
不同的疾病需要刺到不同的层次,如《灵枢》里反复所说的“三刺”,即阳邪为患刺第一层,阴邪为患刺第二层,正气不足刺第三层。这在后世针灸医家的著作中明确地称为“天、人、地”。还从此衍化为很复杂的针灸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就是在“天、人、地”这三部上反复用针,以此适应更为复杂的病情。
在《内经》中所谓“刺齐”,提到刺皮无刺肉,刺肉无刺皮,刺筋无刺骨,刺骨无刺筋等,实际上就是说要注意针刺的层次性或曰准确性。那么除了从得气来决定穴位的层次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内经》刺齐的内容来看,针刺的深度是以针尖所在位置的深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针尖处在第一层,针刺的深度就是在第一层,针尖处在第二层,针刺的深度就是在第二层等。这是因为得气的判断方法虽然很好,但不是每一个病人的得气感都是那么明确,甚至有开始针刺时不得气需停针待气的情况。所以有时也得以医生的自我感觉深度来决定针刺的深度。那么这种深浅该如何判断呢?就是从针尖所在的深度来判断的。②不同深度的得气感是不同的,如刺筋时是以酸痛感为主,刺骨时是以酸胀感为主,刺脉时是以刺痛感为主,刺皮时是以痛感为主,刺肌肉时是以酸为主、混合麻胀痛重感,至于刺到神经则多以酸重走窜感为主。穴位只有三层,皮、肉、脉、筋、骨是五层,穴位的每一层到底是落在肌肤的哪一层,这要看部位和肌肉厚薄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得气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刺神经应该少用,因为神经和经络还是有区别的,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可能会起到经络的作用,但大多数时候不能代替经络的作用。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