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灵枢解难

【新解】

灵枢解难 彭荣琛 2401 2021-04-06 13:51

  【新解】

  有关本篇所说的“迷惑”

  1.迷惑的概念

  所谓“迷”,是指迷迷糊糊,晕头转向,对事务的辨别能力下降;“惑”,是指惑乱不安,疑神疑鬼,对事务的掌控能力下降。均为精气紊乱,神不守舍所致。如本篇说“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只要神回志定,则症状消除。二者属于程度上的差别,较轻者称为“迷”,较重者称为“惑”。由于迷惑可以出现善忘、善饥、失眠、多卧、目不得视等不同的病症表现,故将这些病症归为迷惑一类进行探讨。

  2.迷惑的原因

  ①“邪中于项”。《内经》中所说之邪,多指外邪,从“中于项”来看,又多属于风寒之邪。这种风寒之邪不一定十分强大,主要让人感觉到突然清冷或持续清冷,神志上的感受超过身体上的感受,从而影响到神志发生变化。②“神劳”。过分的劳伤神志,引起五脏精气不协调,进而出现神志不宁。

  3.迷惑的机理、病理

  本篇强调眼睛接受外界刺激,进而影响到神志的变化。迷惑与眼、脑、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①眼与脑之间的关系。本篇认为眼睛“裹撷筋骨血肉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即眼睛通过眼系上与脑相连,进而与项相通。说明颈项受邪,会影响到脑,目视改变也会影响到脑;同时脑内神志变化也会影响到眼,出现“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可见颈项为外邪进入的途径,而目与脑为神志变化的主要原因。说明此类病症,在防御外邪的时候,要注意颈项的保护。安定神志的时候,需要注意目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②眼与五脏精气之间的关系。本篇认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不同的精气上注于眼睛的不同部位,其中肝之精灌注于黑眼,肾之精灌注于瞳孔,肺之精灌注于白眼,心之精灌注于血络,脾之精灌注于眼泡。五脏的精气互相之间能够协调,则目视良好,一旦不相比(不能协调),就会出现视觉上的紊乱,如出现视歧现象等,进而影响到神志迷惑。对于迷惑病症来说,精气不协调,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即肝肾之阴与心肺之阳为阴阳关系,二者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从临床上看,眼底小血管充血,大多数情况为虚火,应该补肝肾之阴以养心阴;而眼球上小血管充血的时候,则多为实火,应该泻心肺之火而平阳以合阴。

  4.与迷惑有关的病症

  ①善忘。其主要原因是“肠胃实而心肺虚”,肠胃实,有两种含义,一是肠胃功能好,水谷精微吸收好,即肠胃壮实;二是肠胃不通,营养物质运送不及时,容易停留在局部,即肠胃满实。心肺虚,说明水谷精微物质运送困难,肺经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之后,无力过膈上行,从而出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心气得不到营养供给而神志不转,因而迷惑以致善忘。可见善忘的治疗应以补气升阳为主。②善饥。其主要原因是“胃热则消谷”,实际上是脾胃关系失调的一种表现,正常时是脾升胃降,升降协调,若脾升太过,则胃气下降受影响,胃属阳腑,久聚生热,因此胃热偏盛。这里说的是在神志变化、情绪激动时,产生的大量进食现象。这是因心火下降助长了胃火而致。所以在治疗善饥的时候,除了需要泻胃火之外,还需要泻心火。③不得卧。其主要原因是阳不能入阴。白天卫气行于阳,人才得以清醒,夜晚卫气入于阴,人才得以入眠,气机的一进一出,关系到醒与眠的正常出现。卫气不得入于阴,可以因为阳气太旺,也可因为阴气太弱,阴阳之间不能协调,所以本篇说“阳气满则阳

  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主要原因是阳气过旺。这是在神志动荡不安、积郁化火时容易出现的失眠现象。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调节神志,泻心火,安心神。可参见本书“邪客”篇【新解】中的内容。④病目不得视。其主要原因是阳气不能从阴出阳。可见这里所说的是一种欲眠现象,即白天精神不旺,疲倦欲眠,却又睡不着。有如闭目养神状态,实际是行于阳的阳气太少,阳气不能支持神志活动,属于阴盛阳衰、阴阳不协调。所以本篇称之为“目闭”。以老年人多见,多是阳气虚弱,此时治疗应该以壮阳为主;若是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则多为寒湿阻滞,阴寒太盛,造成阳气运行不畅,不能按时从阴出阳而致,此时治疗应该以驱除寒湿为主。⑤多卧。其主要原因是卫气不能按时运行,留于阴的时间长。本篇认为这时卫气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肠胃过大而皮肤湿使卫气运行延迟。因为卫气夜晚入于足少阴后,沿着肾、心、肺、肝、脾顺序灌注,并循行二十五周,若是肠胃过大,则使在内脏的运行时间变长,皮肤潮湿,经络乏力,使卫气运行缓慢,阳气不能按时从阴出阳,使睡眠时间延长,或整天迷迷糊糊,总觉得睡不够,甚至出现嗜睡现象。这在虚胖人群中常见,常见饮食过量,体内多湿,故治疗的时候,化痰祛湿、控制食欲是主要方法。⑥卒然多卧。这是多卧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既不是因为肠胃大,也不是皮肤湿,而是上焦受邪后出现闭塞,中焦的水谷精微物质不能向上输送,卫气留滞在中焦,不能外达,出现精神不支而昏昏欲睡的表现。这种现象可以在疾病,尤其是发热病中见到,此时精神萎靡,出现半睡不醒的状态。这时的治疗主要是祛除存在于上焦的邪气,假若是外感引起,则主要治疗外感即可,没有必要专门治疗嗜睡。 灵枢解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