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其五色各异:十二经应五脏六腑,故可以与五色相合,呈现五色。《素问·经络论》说:“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2)清浊不同:指十二经由于与四时相合而可以出现不同颜色,其中成分就会随之出现浓稠或淡薄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3)人之血气若一:人身中的血气只有一种。问话的意思是说,十二经脉可以出现五色的变化,而血气只有一种,如何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呢?
(4)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苟能,假如能够;天下,全身。本句说人的血气假如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身体就是处在一种状态之下了,怎么会出现各种疾病呢?
(5)夫一人者,亦有乱气:乱气,气机不能按照正常途径循行,甚至逆行,称之为乱气。本句说即使是同一个人身上,也会出现乱气的情况。
(6)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天下之大,芸芸众生,也会有作乱之人,故天下虽广也是一个“一”,可以像一个人一样同等看待。
(7)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水谷精微为气机中的重浊部分,有水谷之气进入则称之为受浊;大气进入体内,为气机中轻清部分,故大气进入称之为受清。
(8)清者注阴,浊者注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从大的方面说,清浊阴阳互相交汇,以形成阴阳相合气机运转;二是从具体内容上说,大气与水谷之气在上焦相会,互相交合成宗气。
(9)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浊,指阴阳清浊交汇后形成的新物质,如宗气;清,指此物质在上焦部位,故相对在下的物质而言又是属于清的部分。上句说到阴阳清浊相合,开始全身运行,强调了相合。本句说的是运行开始后,出现的阴阳清浊的变化,强调了分离。指清浊交汇后,产生新的阴阳体(如宗气),它们在新一轮的运行中,沿手太阴肺经向上(外),沿肺系宣散功能上(外)达咽部和皮肤、腠理;进行物质交换后,其中变浊的部分沿肺系肃降功能转而下行。向上(外)属于营养,向下属于排泄,均是代谢过程之一。
(10)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干,干扰。清浊之气互相干扰,不能按正常途径运行,就称之为乱气。
(11)夫阴清而阳浊:即上文“清者注阴,浊者注阳”的另一说法。说明阴阳清浊是需要互相交汇的。
(12)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阴阳清浊交汇后,故浊中有清,清中有浊。因为清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上焦的浊,相对下焦之气而言可以称之为清,下焦之清,相对上焦之气而言可以称之为浊。所以在这里发问,清浊该如何区别?
(13)气之大别:说明清浊之气可以从大的方面进行区别。
(14)胃之清气,上注于口:上注于口,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口,才能辨五味。所以这里的意思是用口的分辨能力代表各种不同的精微物质(清者)。饮食进入胃中之后,经过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属于清,水谷的糟粕属于浊。故说胃之清气,上注于口。
(15)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肺之浊气,指生成于上焦的宗气,一方面沿着十二经循行,另一方面在胸中气海部位积存。
(16)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所有的阳经都接受浊气,其中哪条经接受的最多呢?因为阳经通阳腑,而胃为六腑之长,消化水谷,吸收精微,是六腑功能的体现,故称诸阳皆接受浊气。
(17)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阳之浊,水谷从六腑而入,故称水谷精微为阳之浊;阴之清,大气从肺而入,故称大气为阴之清。说明手太阳小肠经收受浊气最多,而手太阴肺经接受大气最多,故说接受清气最多。
(18)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空窍,指口鼻。呼吸大气(清)经过口鼻,而形成的宗气沿十二经循行。
(19)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一般来说阴经接受清气较多,而足太阴脾经由于与胃互为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故接受浊气较多。
(20)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属清之气者比较滑利,而入阴经较多,阴在里,故需深刺,因阴气滑利,故需留针以待,以便于聚气。
(21)刺阳者,浅而疾之:属浊之气比较艰涩,而入阳经较多,阳在表,故只需浅刺,快进快出,不必留针,以免伤气。
(22)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数,张志聪:“与逆顺篇之无失常数同义”。清气与浊气互相干扰成为乱气者,应根据清浊之气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恰当治疗。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