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中医论“得气”
1.什么叫“得气”
得气一词见于《灵枢·小针解》:“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得气是气至的继续,是守气的依据。神、道、气这三者的关系在《灵枢·终始》内作了详细的描述。可以说神是中心,道是方法,气是要害,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有一定的具体操作要求,而且相互影响。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得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病人的感觉:
主要是酸麻胀痛重五种感觉。是否这五种感觉越强越好呢?不一定。要因人因病而异。如长期失眠身体虚弱的病人,神经脆弱,气机易动,只要略有一点痛胀感就行了,不可多,多了则起反作用,更加睡不着。但是对一些痹证,则往往刺激量比较大,尤其是一些顽固性的疾病,只要病程不长,往往刺激量都比较大,使病人的得气感觉明显,效果会更好一些。若是正气比较虚的刺激量就比较小,病人只要稍有感觉就行了。可以这么说,“得气”是点到为止。除以上五种感觉之外还有热感和冷感。如《素问·针解篇》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2)医生的感觉:
主要是针下的沉滞感,古人形容是如鱼吞钩,也就是在逐渐向里捻针的时候,突然感到用同样捻针的力量有捻不动或旋转速度减慢的情况,突然出现针下沉滞感就是得气的表现。但切忌过分单方向旋转造成肌纤维缠绕,那种沉滞不可取。
(3)客观可以观察到的表现:
①针孔周围皮肤上有红晕;②皮肤随针的上下提插而上下起伏;③留针时,针体周围皮肤稍稍高起。
(4)仪器测定:
主要用在科研上。
是否以上四方面均同时出现才算得气呢?可以不必。临床上主要以医生本人的感觉为主。若是医生手下有了沉滞感而病人并没有说(也可能有的病人没有明显得气感觉),也应认为是得气。有时扎针后没有得气感,而在留针时病人出现得气感也应认为是得气(留针待气而得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病人可能没有得气感,医者可用手法催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扎完针后到底是得气还是没得气,从旁人来看有两种表现:一是针处于紧滞状还是松垮状;二是病人感到疼痛适中还是刺痛不舒。有紧滞状、疼痛适中为得气,相反为不得气。
2.“得气”的原因
“得气”是经络的气血集中在被针灸的穴位处而出现的一种感觉。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五十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气血的高潮28分钟多出现一次,其他时间处于低潮。疾病时则可能在某些经络中打乱这种运行规律,或使气血运行量减少。得气也就是通过针灸的方法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从而调动和调整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所以得气首先是穴位的振奋,穴位要达到振奋状态,就得有气血的集聚,有了气血的集聚,穴位的感觉和活动就会增强,因此在穴位上就会出现上述的4种情况。
3.得气的层次感
穴位有三层,每个穴位一般都有三次得气,但每一次的得气感不尽相同,得气感与刺中的部位有关。如第一层疼痛感比较明显,第二层酸胀感比较明显,第三层麻重感比较明显。从刺中的内容上来说,刺中外周神经痛感较明显,刺中神经干或神经干附近酸感比较明显,刺中血管刺痛感比较明显,刺中骨头胀痛感比较明显,刺中肌肉出现得气时,则胀重感比较明显。由于穴位中就包含有这些组织,所以这些感觉就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得气感中,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酸麻胀痛重的综合得气感。实际上不同穴位、不同层次所出现的得气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感觉,不一定是五种感觉同时出现。
4.为什么要得气
(1)得气是疗效与预后的标准。针刺得气说明扎针后效果必然好。若一些老人,或身体十分虚弱的病人不得气,可能说明该病人不适合进行针刺治疗。
(2)得气是针刺施用手法的基础,若没有首先取得得气的效果,那么以后无论使用什么手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治疗效果都不会满意。
5.“得气”与疼痛感
既然痛感是得气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针刺是有疼痛的。有人提出的所谓“无痛进针法”,我想应该和当年的无痛分娩法一样,是不可能出现完全不痛的那种“无痛”。但是针刺穴位的疼痛是可以忍耐的,这是因为穴位中气血比较充足,针尖游于巷的余地比较大,避让疼痛点的可能性增强,所以能有效地减轻疼痛。若是刺得非常痛那就说明针刺点不在穴位上,说明选穴有问题。当然针灸医生在针刺时能得神,也能够明显地减轻疼痛,在比较满意的时候可能出现有感觉、无明显疼痛的情况,病人会表示很惊奇。
总之,得气感虽然有五种感觉,但其中的任何一种感觉都不是难过感,而是一种舒适感。病人不会产生抗拒心理。病人在扎针之前,可能有害怕情绪,一旦扎过针以后,即能接受针刺治疗,其中疗效是一方面,舒适感往往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过分捻转、过强刺激、过分疼痛都不利于得气感的取得和保留,会影响疗效。尤其在慢性病和内脏病时更是如此。急性病中有些病,因为只需要散气即能取得疗效,和得气不同,所以使一些医生产生误解,以为刺激量越大越好,甚至有针刺疼痛以病人能忍耐为度的提法,不值得我们提倡。
6.“得气”与滞针
本篇对得气的描述是“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著于针,故坚焉”,由于没有明确说明这是得气的表现,所以容易使人因“肉著”一词而误会为滞针。得气重点是气聚于针下,这里说的是热气,即阳气。由于有阳气的充斥,肌肉胀满有力,故将针体牢牢吸引住。但是这种吸引属于一种黏滞,而不是一种捆绑,所以在出针的时候,是可以从容拔出的。而滞针往往是有以下原因:一是针体被肌肉缠绕,死死地被拖住。二是患者体位变动,针体被骨骼压弯。一般称之为弯针或折针,出现这种情况,针体很难拔出。由于二者均出现针体在肌肉内不易旋转和拔出,有人误以为这就是得气的表现或者以为都是滞针,实际上属于操作不当而致,是需要医者提高针术水平的地方。前者需要将肌肉纤维返回到原来状态,即将针体向当初旋转进行反向旋转,以恢复肌肉的平直,才有机会拔出。后者需要将体位回复到原来位置之后,再慢慢拔出。
过去曾经有人为了得气,在进针后不停地向一个方向捻转,以致肌肉纤维在针体上缠绕,产生一种滞针感,并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如鱼吞钩,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如鱼吞钩是针下的一种沉滞感,这种感觉的产生是由于穴位处呈现紧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出现调动和调整气血的力量),而肌肉纤维缠绕不会有紧张的力度,产生不了调动和调整气血的力量,所以应该区分滞针和得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如鱼吞钩”感。还有人针下不得气,就用很大的力度、捻转很大的角度,使病人产生疼痛,以此作为得气感,这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过分的疼痛,经络的气机就会散乱,与得气的聚气不是一回事,也达不到得气的效果。
二、关于刺络放血
1.奇邪与奇病①奇邪是指不正之邪,如虚邪贼风之类,入侵后流溢于络脉之中不去,如《素问·气穴论》所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本篇也说“奇邪而不在经者”;或流溢于空窍之中,如《灵枢·口问》中说:“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奇邪可引发多种疾病,病种如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涕、太息、涎下、耳中鸣、啮舌等。这些疾病也称为奇病。如《素问·缪刺论》所说:“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②奇病是指少见而异乎平常的一些疾病,多为脏腑的病变引起,见于《素问·奇病论》。奇病的特点是疾病变化、死亡与四时的变化无关。如《素问·病能论》所说:“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但特殊脉象的出现与死亡预测有关,如《素问·大奇论》提到脉至如浮合多为九十日死,如火燃薪则在木叶落而死等。病种如瘖、息积、伏梁、疹筋、厥逆、脾瘅、胆瘅、厥、胎病、肾风等。
从奇邪之病和奇病之病的病种上,可以看出二者相距较远。奇邪之病,由于是奇邪流溢络脉而后出现,病情较轻,影响的范围较窄,治疗起来较为容易。而奇病之病,由于与脏腑气机变化相关,说明病情较重,影响范围较宽,治疗起来较难。
2.奇邪与刺络放血本篇说到奇邪之病的治疗,主要是刺络放血。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除此之外,奇邪之病还可以补足外踝下以留之(见《灵枢·口问》)。足外踝下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补此,有助于补阳气,充实足太阳膀胱经,有助于阳气到达全身。刺络放血一般属于泻法,故主要针对实证或虚实夹杂证。由于刺络放血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变故,所以必须诊断清楚,尤其是望诊,需要看清络脉的颜色、充盈度,并掌控放血量的多少等,达到“无失其数”的要求,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除此之外还有虚证,如《灵枢·口问》说:“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此时则应使用补足太阳膀胱经的方法。
3.本篇简述了刺络放血后的十种综合表现,其中有两种血液颜色表现,如血黑、血淡;有四种血液流量出现变化,如突然大量出血(喷射状)、血量多少不定(若多若少)、出血量多、不出血(肿者),说明针刺的部位、深度没有掌控好;有三种患者身体表现,如扑倒、烦闷、面色苍白,说明针刺的对象,刺激量没有掌控好;还有一种人经过刺络放血后并没有什么特殊反应,说明患者身体体质较好。可见其中九种表现都说明医生的医疗能力有待提高,也因此说明刺络放血并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需要十分了解患者的体质、刺络放血的部位,在放血的过程中掌握好放血量,随时处理并发症、后遗症等。以达到“各如其度”的要求。否则会出现“失数而反”的可能,就是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出现其他病情或危急病情,危害身体健康。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