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目眦外决:决,同缺,开口的意思。指眼睛向外开口处,即外眼角。
(2)上为外眦,下为内眦:上,上目网,指眼睛的上半部,如上眼泡,眼球的上半部分;下,下目网,指眼睛的下半部分,如下眼泡,眼球的下半部分等;外眦,内眦,指阴阳关系。外为阳,内为阴。本句指眼睛的上半部分为阳,下半部分为阴。《灵枢识》说:“此节与癫狂不相涉,必是古经残文。”此节是否为古经残文,已无从考证。但观察目睛,对癫狂的诊断是有一定价值的,经文随后就说到“视举目赤”、“目妄见”、“善见鬼神”等与目睛相关的内容。
(3)视举目赤:视举,目不由自主向上凝视,说明癫狂发作前就已经有气机上逆,神情不能自主,目睛呆滞而向上视;目赤,白睛血管充血而见,说明气逆而致,血向上冲,不能下行。
(4)甚作极已,而烦心:已,结束,最后,终点。指视举目赤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烦的表现。
(5)血变而止:这是指放血疗法,刚刺破血管的时候,由于血管内血液淤积较久,流出来的血液一般呈紫黑色,但这些陈旧血液(败血)流完后,体内的新鲜血液向外流,就会呈现鲜红色,血液的颜色从紫黑色转成鲜红色,因此称其为血变。血液颜色出现血变后,说明败血已尽,即可停止放血,否则会损伤正气。
(6)癫疾始作先反僵:反僵,张景岳:“反僵,反张僵仆也。”即脊柱向后强制性牵引,出现角弓反张状态。说明督脉阳气阻塞,太阳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流通,而致脊柱强硬,筋脉挛急,与正常姿态相反。
(7)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说明医生经常和病人接触,才能深刻了解病情。常与之居,说明最好要和病人居住在一起,才能观察到病情的细微变化,选取有效的治疗经脉或穴位。看来古人也赞同医生在面对某些疑难病情的时候,不排除到病人家中住留,进行类似当今住院管理的方法。
(8)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瓠(Hu),即葫芦,瓠壶,即像壶一样的葫芦,实际上可以使用半边葫芦,更有利于对血液变化的观察。观察血液的变化,以确定治疗时机。当血液开始动荡的时候,以刺出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因为血液动荡,络脉必然充盈,所以观察体外的血液动荡程度,以了解体内的病情。但是后世没有继续跟进这种观察,很多细节无法得知。比如什么时候取病人的血液,取多少,如何使其不凝固,动荡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虽然如此,古人既然将其写进经典著作,大的方面应该有其可信性。
(9)骨癫疾:古病症名。为寒邪深入肾中,影响骨髓,除了有一般癫疾症状外,还可观察到病人
齿枯槁,络脉充盈,脉紧急等特殊表现。
(10)
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
(Kan砍),面颊,此处指腮;齿,牙齿;诸腧分肉,肌肉间的穴位、络脉;皆满,都充盈;骨居,只有骨骼存在,形容消瘦。这里的断句,应该是:“骨癫疾者,
、齿而骨居。诸腧分肉皆满。”其理由是牙齿上是没有穴位的,若和后句连在一起,于理不通。本句应该是说骨癫疾的主要表现是
部肌肉消瘦,牙齿枯槁(有如大肉陷下,大骨枯槁),分肉间的络脉瘀血充盈。
(11)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沃沫,白色涎末,痰涎与胃液混合物;气下泄,《证治准绳·杂病》:“气下泄不治者,癫本由邪入于阴,阴气满,风闭塞于下而逆上,今气下泄,则自肾间正气虚脱于下,故死。”可见是胃气上逆,肾气下泄。与合穴所主“逆气而泄”相似。
(12)筋癫疾:古病症名。历来有两说,一是认为病邪在筋而致;一说认为是病邪进犯足太阳经所致,其理由是主要症状为“身倦挛急大”为足太阳经脉拘急所致。如与骨癫疾相对而言,应该是后者所说为是。从治法上说,既然针刺大杼脉,也说明与足太阳经密切相关,与寒邪入侵相关。也就是说筋癫疾,除了有一般癫疾常见症状之外,还有足太阳经的变化,如筋脉拘急,颈项强直等表现。那么这里所说的筋,应该是背部筋脉。
(13)身倦挛急大:身体倦怠,筋脉挛急,脉大。所谓脉大,为血脉充盈过度,不能正常运行而致。大,是胀大的意思,不是指大脉。
(14)刺项大经之大杼脉:项大经。指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脉,指大杼穴及足太阳经上的其他有关穴位。
(15)脉癫疾:古病症名。指寒邪入侵脉中,影响到血脉运行的癫疾病。除了有一般的癫疾症状之外,还有血脉充盈松弛,气血运行不畅等表现。
(16)暴仆:突然仆倒。这是因为气血运行突然受到阻滞,大量血液停留在血脉中,心主血脉功能不能正常运作,心主神志功能丧失而致。
(17)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胀,胀大,血脉充盈过度;纵,放纵,松弛。由于四肢血脉松弛无力,造成血脉充盈,气血运行停滞于四肢而不能归心。
(18)脉满:血液过度充盈而致经脉胀满。尤其在络脉处更易见到。
(19)不满,灸之挟项太阳:不满,说明寒邪较强,经脉处于拘急状态,而致血液运行受阻,故使用灸法以温通经脉,而取足太阳经以祛寒邪。
(20)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腧:本句的断句应该为“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腧”。历来解释认为带脉穴相去于腰三寸许,这种解释不通。因为带脉上的穴位只有一个,即足少阳经与带脉交会之处的带脉穴。而腰是一个部位,即背部以脊椎为中心的空软处,带脉穴离腰部的距离无法用“三寸”许这样一个相对明确的数字来表示。而诸分肉本腧则可见于带脉穴旁三寸左右。因为带脉穴位置相对固定,“相去三寸”比较明确。一般来说应该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的外侧线上的穴位。
(21)疾发如狂者,死不治:《证治准绳·杂病》:“癫发如狂死不治者,由心之阳,不胜其阴气之逆,神明散乱,阳气暴绝故如狂,犹灯将灭而明也。”
(22)自高贤也:自己觉得高明、贤良。
(23)自辩智也:自己觉得精明善辩,才智过人。
(24)自尊贵也:自己觉得受人尊敬,地位高贵。
(25)善骂詈:经常恶毒骂人。
(26)舌下少阴:足少阴经上行挟舌本,但舌本处并无穴位,根据挟持舌本的含义,应该取舌下两旁的金津、玉液穴。此穴以放血为主,有开窍祛瘀的作用,治疗癫疾有效。历来解释为廉泉穴,不可取。①廉泉穴在颌下头颈交接处,与舌下相距尚远;②廉泉穴在正中线上,与足少阴挟舌本不符;③廉泉穴属任脉,是阴维与任脉的交会穴,与足少阴无关;④廉泉在治疗癫疾时,虽然可用,但不是主要穴位,不成为首选穴或特效穴;⑤选取廉泉穴与后文所说的“盛者皆取之”的说法不相合,“盛者皆取之”是指该处络脉充盈,取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因为廉泉穴处没有明显络脉,也没有放血一说,所以解释为廉泉穴不合适。
(27)不盛,释之也:指经脉或络脉不充盛的状态,就不要进行放血疗法。
(28)善呼:经常呼喊叫唤,不能安宁的表现。
(29)少气之所生:因气衰而神怯出现的以上症状。本篇说到了狂症的四种症候,本处说的是第二种少气所出现的虚证。
(30)善见鬼神:经常产生错觉,疑神疑鬼。
(31)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张志聪:“冷笑而无声也。”
(32)未应如此者:指没有表现出上述几种狂症的症状,也就是在上述狂症之外的一种狂症。
(33)先取曲泉左右动脉:此句的断句应为“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即取曲泉穴与左右厥阴经动脉附近的穴位。历来将曲泉穴与左右动脉合在一起说,认为是曲泉穴处有动脉,而左右是指左右两处的曲泉穴,这种解释不合实际。①曲泉穴处没有动脉;②曲泉穴左右附近也没有动脉,所以“左右动脉”,应该是指两侧厥阴经(曲泉穴属于厥阴经)上的动脉。因为上述所有的狂症均没有选取厥阴经施治,而此处的狂症与以上狂症均不同,故取经选穴也应不同,以此推测应该是选取厥阴经。厥阴经的动脉处,应该是劳宫穴(手厥阴)、气冲穴(足厥阴)及其附近的穴位。
(34)及盛者见血:指厥阴经的络脉充盛时,取用放血疗法。
(35)风逆:古病症名。张景岳:“风感于外,厥气内逆,是为风逆。”如外风引动内风的病症就是其中之一。
(36)身漯漯:漯(Luo,音络),形容感受风邪之后,有汗出的表现。
(37)唏然时寒:唏,唏嘘,抽噎且涕泪俱下的表现;时寒,时有寒冷感觉,形容恶风的表现。
(38)足暴清:足腿部非常清冷。
(39)胸若将裂:胸部好像马上裂开一样,形容撕裂状的疼痛。
(40)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暖,即后文所说的温。暖与清,历来解释为身体(或肌肉)暖和或清冷,这种解释不准确。①暖和或清冷是病人的一种自我感觉,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感觉会因人而异,作为治疗的主要依据是不恰当的;②中医辨证讲求的是症状,暖和或清冷感觉,在症状上容易表述为畏寒,不畏寒,作为辨证要求显得太笼统,很难作为施治的依据。因此暖(或温)、清应该是一种症候的表示,温指火(或虚火)上炎(或外达)的病症,清指寒(或湿)的病症。也就是说,症状上以虚热表现(或实热表现)为主,选取足少阴经进行治疗;如以虚寒表现(或寒湿表现)为主,则选取足阳明经进行治疗。
(41)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下胸二胁,指胸下部之两侧的胁肋处;咳而动手,指让病人咳嗽的时候,用手触摸该处,能感觉到有震动的部位。从穴位上说应该是章门、期门、京门、日月等。
(42)骶上以长针:骶上,指八髎穴。八髎穴可以进针较深,现代有人介绍最深可达四寸,以此主治肠道疾病和妇科疾病。
(43)言吸吸:说话不能连续,是气怯的表现。
(44)动作气索:索,消、乏。指动作少气无力。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