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灵枢解难

【释难】

灵枢解难 彭荣琛 9773 2021-04-06 13:51

  【释难】

  (1)邪气:张志聪:“邪气者,风雨寒暑,天之邪也。”说明这里所说的邪气是指外邪。

  (2)邪气之中人高:《黄帝内经太素》:“高者,上也。身半以上风雨之邪所中,故曰中于高也。”可见,这里的邪气是指风雨之邪,高指人身的上部。也即风从上受的意思。

  (3)高下有度乎:指邪气伤人,伤上或伤下有一定的规律吗?

  (4)无有常:没有一定的常规,这里的常规指邪侵犯人体时,由于受邪的经络不一样,故没有一定的向内的入侵方式。因为前文根据天地之气的不同而指出了侵犯人体的一定部位,所以这里的“无有常”是指或中于阴,或中于阳,或中于脏,或中于腑,没有固定不移的方式。是前文的进一步说明。

  (5)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阴、阳,这里指阴经、阳经。溜与留、流同。外邪从表而入,首先使经络受影响,中于阴经者,因阴经与脏相连,若邪内传,本应传于脏,但邪初犯,脏气尚强,故转至留于六腑。腑为脏之表、经之里。中于阳经者,其邪尚浅,或外邪尚弱,故不能立即向里传,因而留于阳经。

  (6)阴之与阳:这里指阴阳经脉。虽有阴阳之别,但都是经络的一部分,故后文说是同类。

  (7)异名同类:张景岳:“经脉相贯合一,本同类也。”因阴阳经名称虽然不同,但首尾相接,共同完成沟通表里、营运气血的作用,故称之为同类。

  (8)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指手足三阳经脉均循行上头,故精阳之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此即头为诸阳之会的意思。

  (9)中于面则下阳明:因阳明经脉经面部循行,故邪中面部多犯阳明经。下:张志聪:“下者,谓三阳皮部之邪下入于三阳之经。”因外邪犯人,先舍于皮毛,入络而后入经,逐渐向内侵入,故经在络之下。

  (10)亦中其经:邪中不同部位,影响不同经络。与上文所述理由相同,故称“亦中”,也就是同样侵犯经络的意思。

  (11)胻:足胫。

  (12)阴皮:阴经经脉循行部位的皮肤。

  (13)淖泽:指肌肉丰满,柔润。

  (14)不必动藏:不一定会影响到内脏。

  (15)两寒:指前文所说的“形寒饮冷”,指内有所伤,外复有感。

  (16)得往:得以前往,指邪气入犯人体。

  (17)卒寒或手足懈惰:突然感受风寒之邪,手足因寒冷而不温,无力而懒于动作。

  (18)精阳气:张志聪:“精阳气者,心肾神精之气。”可见精是指最好、最重要。

  (19)睛:睛明,眼睛,视觉。

  (20)别气:指别行于耳的心肾之气。

  (21)宗气:脾胃上行于肺之气与大气合而积于胸中,以布散全身,此气即为宗气。

  (22)浊气:张景岳:“浊气,谷气也。”可见不是指混浊之气,而是指脾胃化生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23)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指五脏之气及其所属津液,均能上头,在面部和五官表现出来。如心主汗,肺主涕,肝主泪,脾主涎,肾主唾。均是五脏之津所化,随五脏与七窍的相通关系而上达。

  (24)厚:作营养丰厚解。五脏之气上注面部较多,故气血充斥,因称为厚。

  (25)坚:作致密敦实解。

  (26)虚邪:《灵枢·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指不合时令的不正常之虚邪贼风。

  (27)洒淅动形:指恶寒振栗。指既有自觉症状,也有他觉症状的恶寒。

  (28)正邪:指人体正气一时虚弱而与外界环境不适,使本来并非致病因素的气,也成了能致病的邪气,这种邪气称为正邪。

  (29)微:症状轻微,病情不重。

  (30)见于色:在面部皮肤的五色变化上表现出来。

  (31)不知于身:在身体上没有明显感觉。说明正邪犯人开始症状并不明显。

  (32)问而极之:极,尽也,详细而彻底。通过问诊而详细了解病情。

  (33)桴:鼓槌。

  (34)出候:候,《集韵》:“访也,又伺望也。”互相关联的意思。本句说像本与末、根与叶一样表现出关系密切。

  (35)色脉形肉:张志聪:“形肉谓尺肤也。”色,指面色;脉指寸口脉。

  (36)其脉代也:张景岳:“代,更代也。脾主四季,脉当随时而更,然比欲皆兼和耎,方得脾脉之平。”任应秋老师说,《内经》中代脉有三种含义,一为更代更换之意,代为脾之常脉,脾主长夏,寄望于四季,春脉如弦,弦中有代,其余钩、毛、石脉以此类推,是脾脉代于四季之脉也。二为脉在搏动过程中,偶有1~2次比较软弱,也谓之代。三为但代而无胃气的真藏脉。这些与后世张仲景、王叔和所言代脉之含义有别。

  (37)相胜之脉:是从五行来论色脉关系。如青色属木,青色得毛脉,毛脉为肺之正常脉,属金,此种色脉关系即为金克木的相胜关系,此时色脉即称相胜之脉。

  (38)相生之脉:如青色得石脉,青色属木,石脉为肾之正常脉,属水,此种色脉即为水生木的相生关系,此时的色脉即称相生之脉。

  (39)五藏之所生:指由于五脏的原因所产生的疾病。

  (40)应:相应。本句指首先应该了解五色、五脉在疾病过程中代表了什么含义。

  (41)定:确定。本句说五色与五脉已经诊察清楚,以后该如何分析病情呢。

  (42)调:(Diao,音掉)察也。访查、了解的意思。

  (43)缓、急、小、大、滑、涩:《内经》中所载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而用此六种脉象进行分类。所以,这既是脉象的具体名称,又是类别名称。

  (44)贲:大也,这里指膨隆状。

  (45)全:治愈。

  (46)心脉急甚者为瘛疭:筋脉引急曰瘛,弛长曰疭。病变表现为抽搐状。心主血脉,急主风寒,感受风寒之邪,影响到血脉运行,甚至影响到神智,产生有如肌肉紧张,沉重疼痛,活动不利,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故说心脉急甚则为瘛疭。

  (47)引背:牵引到达背部,一种疼痛放散的感觉。

  (48)缓甚为狂笑:张景岳:“心气热则脉纵缓,故神散而为狂笑,心在声为笑也。”指有发热或高热症状,出现诸如神志模糊,掀被露体,四肢张开,或汗出肤耎等症状。

  (49)伏梁:古病名。指脘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疾患。多由气血结滞而成。本篇所指的伏梁其症状如后文所言:“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50)喉吤:吤通芥,芥蒂之意。喉吤指喉中有物哽塞妨碍。

  (51)心痹:痹者闭也,常因心气闭塞不通而致。有心膈闭塞不通,饮食不下,如贲门痉挛或膈肌痉挛,出现胸膈阻塞,心背胀满等症状。

  (52)善泪出:因手少阴心经之脉向上挟食管连目系,故心气动乱,热气向上,以致泪出。

  (53)善哕:因手少阴心经向下过横膈络小肠,故在心气不足之时,寒气下犯,以致肠胃寒滞,气不下行而向上,故善哕。哕是胃气上逆所致。

  (54)消瘅:消即消耗;瘅即内热,消瘅多指消渴病。

  (55)心疝:为心经受寒而发生的一种疾病。症见腹痛,有形块凸起,自觉有气自脐上冲心。因心气下通小肠,心之寒致小肠之气不能下行,故停滞而反向上逆。

  (56)维厥:维,四维,指四肢;厥,厥冷。

  (57)颠疾:颠,颠顶,指头部有病。

  (58)癫疾:指癫痫。张志聪:“肺主清金而畏寒,寒甚则为癫疾。所谓重阴则癫也。”

  (59)痿瘘:指痿证,鼠瘘证。

  (60)偏风:《脉经》作漏风,据后文有汗出不止的记载,应以漏风为是。

  (61)起恶日光:起,起居,指日常生活,有经常的意思。本句指持续性的怕光。

  (62)息贲:古病名,李今庸教授认为即是息积病。指呼吸急促,气逆上奔的疾患。

  (63)上下:张景岳:“上言口鼻,下言二阴也。”

  (64)下不胜其上:下指足膝,上指躯干以上。足膝酸软无力支撑身体。

  (65)应:反应,表现。

  (66)恶言:语词激烈,声调高亢,缺乏理智的语言。指容易发脾气。

  (67)肥气:古病名。指胁下痞块如覆杯的疾患,多由于肝气郁滞,瘀血凝结所致。

  (68)水瘕痹:《黄帝内经太素》:“阳气微热,肝气壅塞、溢饮为水,或结为瘕,或聚为痹。”由于肝气壅滞,气滞程度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病态。

  (69)肝痹:为五脏痹之一。表现为腹部胀大如怀孕状,胁胀痛,阴部挛缩,咳引小腹,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等症状。五脏痹从其成因来看,与筋、脉、骨、肌、皮五痹有关联。如《素问·痹论篇》所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就说明了脏腑亏损和形体受病有密切关系。同时,五脏过用(所谓淫气)、阴阳失调是其内在的因素。但既病之后,两者却有轻重之殊,一在内脏,一在形体;从预后来说,“其入脏者死,其流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70)

  疝:古病名。指寒邪侵犯肝胃二经,内蓄瘀血而致少腹部拘急疼痛;牵引睾丸,或下腹部有包块,内裹脓血。

  (71)瘈挛:抽搐挛急。

  (72)膈中:古病名。马莳:“木邪侮土,其在上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脾气不上通也。”症见饥欲得食,但噎塞于咽与胸膈之间,或未曾入胃即有痰涎挟食而出。

  (73)后沃沫:后,指大便。沃沫,指溏软泡沫状。

  (74)击仆:《黄帝内经太素》:“脾脉大甚,是脾气盛血里,当是被击,或是仆倒有伤,故发此候。”可见是指外伤性的致病因素。

  (75)里:《脉经》作裹,当从之。本句指腹内有团状的瘀血。

  (76)

  癃:

  ,《诸病源候论》:

  者,阴核气结肿大也。”癃,癃闭,小便点滴不尽或闭塞不通。

  (77)蛕蝎:蛕,通“蛔”,指蛔虫;蝎,木中蠹虫。泛指肠内寄生虫。

  (78)肠

  :指脱肛,有时也指妇人带下病,李今庸教授认为妇人可指“子宫脱出”。

  (79)内

  :指腹(肠)中溃败,多有大便脓血的表现,如痢疾等病证。

  (80)骨癫疾:属癫痫的一种,指癫病深入于骨者,有汗出,烦闷,呕多沃沫,气下泄,病情较重,治疗较为困难。

  (81)沉厥:指足脚沉重,逆冷不收的病症。马莳:“盖风邪入肾则为厥,而肾气不足,则当沉滞而无知也。”

  (82)折脊:脊痛如折。形容脊椎异常疼痛,有如骨折一般。张志聪:“督脉属肾,贯脊,缓者督脉懈弛,故脊折也。”

  (83)洞:洞下,泄泻的一种。

  (84)阴痿:阴精不足而致下阴痿软,指性欲减退或不能勃起一类病变。马莳:“火盛水衰,当为阴痿也。”阳极反阴之谓。这种病情容易误诊,因为阳痿治疗一般使用壮阳药,而此时则越壮阳火气越盛,阴痿者越重,故应泻火,诸如使用龙胆泻肝汤等。这种病多见于年轻人所发。

  (85)腄腄然:腄(Zhui,音坠)下垂的样子。

  (86)不月:月经不按时来。

  (87)沉痔:沉,内也,指内痔。

  (88)六变:指病情与六类(即前文所说的缓急小大滑涩)脉所相应的变化。

  (89)涩者多血少气:这是从涩脉所反映的气血关系而说的。血凝涩不通、瘀滞而称多血,非血脉旺盛之多血;气机不能推动血行,无力而称少气,与气虚也并非完全一样。

  (90)内:同纳,入针、刺入的意思。

  (91)发:同出,出针、拔出的意思。

  (92)中:到达。

  (93)随其逆顺:指根据气血运行的逆顺情况而用针。临床上因虚而出现涩脉时,当用补法,即在气血来旺之时,顺经刺之;因实而出现涩脉时则当用泻法,即在气血去衰之时,逆经刺之。

  (94)按而循:候气的一种方法,即顺着经脉推按,使气聚于针下。

  (95)疾按其痏:痏,针孔,指迅速按住针孔。

  (96)取以针:取用针刺之法。

  (97)甘药:甘味之药。甘先入脾,脾胃气和,即可充实五脏,以壮阴阳形气。

  (98)何道从入,入安连过:因为气血在合穴处从表入里,入里之后如何运行仍有必要弄清楚,故有此问。本句指,气血到达合穴后,从什么通道进入体内?进入体内后又经过何处并与何处相络属?

  (99)别:别经,经脉上分别出来的一条较为重要的通路。

  (100)名:职名,作用。

  (101)外经:体表经络,因经络与脏腑相比处于体表,所以此处泛指经络。

  (102)府:本指六腑,但《内经》中也用府代表内在的脏腑,所以虽然主要指腑,但有时也同时表示脏腑。“合治内府”说的是合穴,由于合穴不仅与六腑直接相通,也与五脏直接相通,所以五脏有病的时候也可以借鉴“合治内府”一说,选合穴进行治疗。由于合穴广义上也可以包括下合穴,而下合穴主要治疗六腑病,所以“合治内府”,主要指治六腑病,但不排除五脏的治疗。

  (103)三里:指足三里穴。

  (104)低跗:指将足背伸直,此时在足三里穴处会出现肌肉凹陷,此为一种简便取穴法。

  (105)举足:将足上翘。一般在下肢伸直时将足尖向胫骨方向上翘,即会在上巨虚穴处出现肌肉凹陷。

  (106)屈伸而索之:将小腿做屈伸活动,在膝关节后面用手探索,可摸到外侧肌腱处的一个凹陷,此即委阳穴。

  (107)正竖膝予之齐:张景岳:“谓正身蹲坐使两膝齐也。”即正坐使两膝相平,两腿下垂,膝关节成直角。

  (108)下:膝关节之下。

  (109)委阳之阳:外为阳,此指委阳穴的外侧。

  (110)外经者:指治疗外经病的穴位。

  (111)揄申而从之:揄,《说文解字》:“揄,引也。”“申,明也。”本句说活动肢体,以弄清穴位的确切位置后而取穴。

  (112)鱼络血:鱼际络脉充血。

  (113)两跗之上脉:两足背之上跳动的脉,指足阳明胃脉上的冲阳穴。

  (114)竖陷:张景岳:“竖者坚而实。陷者弱而虚,皆足阳明胃经之病。”可见竖陷是指冲阳处胃脉的脉形。所谓竖,就是脉形高起充实;陷,就是脉形凹陷下沉。

  (115)濯濯:(Zhuo Zhuo,音浊),原意为洗,引申为洗物时的水声。形容肠鸣声。

  (116)上支:向上支撑。形容疼痛放散,气机走窜,向上顶塞。

  (117)控:牵引。

  (118)时窘之后:时,时常、不断;窘,窘迫;后,大便。本句指经常出现大便窘迫感。

  (119)溢则水,留即为胀:水气溢出经脉则成可见之水,水气留于经脉之中,即有胀满的感觉。

  (120)偏肿:《黄帝内经太素》:“偏肿者,大腹不肿也。”因此属膀胱为病,故肿仅见于小腹。

  (121)淡淡:同澹澹。形容动而不安。

  (122)吤吤然:好像有芥蒂状物体阻塞。

  (123)气穴:即腧穴。因神气所在,所以又称为气穴。

  (124)肉节:肌肉隆起处。多不是穴位所在地。

  (125)染(一作游)于巷:染,附着的意思。巷,通道之狭窄处。本句说得气后,针下沉紧,有如附着在狭窄处,活动受碍而有重滞感。

  (126)笃:沉重,加重。

  (127)真:正气。

  (128)还:回返。

  (129)着:停留。 灵枢解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