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关于外邪中人的特点
1.中经
(1)因外邪不同而致:
①高下有度。如本篇认为:“身半以上者,邪之中也;身半以下者,湿之中也。”说明外邪性质与侵犯部位有关。因风为阳邪,在上,主动;湿为阴邪,在下,主静,本身所处就有上下的差异,从人体来说,不同的部位容易与不同的外邪接触,就容易产生外邪犯人的差异。②寒暑有别。如《灵枢·岁露论》认为:“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说明外邪性质也与发病有关。因寒性收敛,暑性宣泄,故使腠理出现闭开的不同,随之引起发病情况的不同。以上两类情况,主要与外因有关。
(2)因经络不同而致:
①从阴阳经而论。本篇认为:“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说明即使是同样一种外邪,由于所犯的阴阳部位不同,病情表现也就不同。因阳在外,阴在内,邪中阳经说明正气虽虚而不甚虚,故邪正斗争首先表现在阳经上。邪中阴经,说明正气较虚,所以邪往往内犯,但由于初病之时,人体最里之五脏之气尚实(若五脏不实,则易出现直中脏腑的病变,不属于中经络的内容),故邪留滞于经络与五脏之间的六腑,因此出现经络病与六腑病的差异。②从各经而论。如本篇认为:“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说明即使是同样一种外邪,同样中于阳,由于所犯经络不同,仍然存在着病情差异。因面部阳明经循行分布较多,后项太阳经循行分布较多,颊部少阳经循行分布较多。邪中什么部位就容易进入到什么经络,就会表现出与该经络有关的病症。从“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来看,以上的看法是可推而广之的。就是说任何部位中了外邪,都与该部位的主要经络有关。以上两种情况所出现的差异,主要与内因有关。
2.中脏
外邪直中五脏的主要原因是本篇所说:“阴阳俱感,邪乃得往。”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理解。
(1)阴阳邪俱感。
如“愁忧恐惧则伤心”。从七情来说,忧愁为肺所主,属阳;恐惧为肾所主,属阴。七情太过则为邪害,故此时易形成阴阳邪俱感的情况。
(2)阴阳部位俱感。
如“形寒饮冷则伤肺”。形寒伤表,表为阳;饮冷伤里,里为阴。此时表里阴阳部位均受寒邪,故伤脏。
(3)气血阴阳俱感。
如“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血为阴,气为阳,气滞血瘀,阴阳俱感,故伤脏。
(4)正邪阴阳俱感。
如“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入房汗出伤精,精在人体为阴之根本;风邪外犯,风为六淫之首,为阳邪。此时风邪犯人,内外阴阳皆伤,正邪俱感,故伤脏。
(5)肾之阴阳俱感。
如“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入房过度伤肾阴,汗出浴水伤肾阳。故此时亦易形成阴阳俱感的情况。
可见,所谓“阴阳俱感”,说明受邪部位的深沉广泛,正气逆乱虚弱明显,使邪得以入里伤脏,是一种较严重的情况。
二、关于“刺之道”的具体方法
《内经》中关于“刺之道”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取穴之道,即取穴的具体方法。
(1)按解剖部位取穴。
这种方法使用较多,如《素问·气穴论篇》、《素问·气府论篇》等篇章中记载。如“大椎上两旁各一”,就是以第七颈椎为准。“犊鼻二穴”就是以膝关节前两侧犊鼻处为准。
(2)按骨度尺寸取穴。
如《灵枢·经脉》所载十五络穴即是。有如列缺为“去腕半寸”,通里为“去腕一寸半”等。
(3)按“揄申而从之”取穴。
如本篇所在合穴的取法即是。有如“低跗取三里”,“举足取巨虚”,均是在肢体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殊标志选取穴位。因为低跗之后,由于胫骨前肌肉的牵拉,在膝下三寸处会出现一个凹陷,这样使穴位所在部位显得十分明显,便于穴位的确定。本篇还认为这种方法使用广泛,诸外经的穴位,均可利用这种方法予以确定。
(4)以特有感觉确立穴位。
如《素问·骨空论篇》中对
穴的记载:“厌之,令病者呼
,
应手。”首先通过声音在穴位处的特殊共鸣,使医生能感觉到穴位所在的部位。又如该篇“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就是以医生感觉有筋样坚韧之处,病人有明显痛感为穴。
(5)以病变部位定穴。
如《素问·骨空论篇》治犬伤病的针灸法是:“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
(6)以特有体位确立穴位。
如《素问·骨空论篇》:“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又如《灵枢·本输》:“转筋者,立而取之”,“痿厥者,张而刺之”等。
2.针刺之道。
在穴位初步确定之后所进行的针刺方法,即如何刺中穴位而达到气至的目的。
(1)必中气穴,无中肉节。气穴即腧穴;肉节为肌肉隆起处。虽然腧穴也是一种“节”,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称为“节之交”,并解释为“所谓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见腧穴之“节之交”与“肉节”在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穴位的形成有什么特点呢?因为穴位是气血停留之处,所以穴位必须有能够让气血停留的组织结构,这样就形成了穴位的结构特点:①孙络处:由于孙络是在经脉远端且浮于肌表的细小分支,与经脉之气相通,所以孙络上的某些特殊部位就有成为腧穴的可能,如《素问·气穴论篇》认为孙络:“以溢奇邪,以通营卫”,是“三百六十五穴会”。②溪谷处:由于溪谷是肌肉交会之处,所以经脉之气不但能从此经过,亦会经此处转输,故有成为腧穴的条件。如《素问·气穴论篇》认为:“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③骨空处:由于骨空是骨的空隙和骨的交接处,故能够停留气血,有成为腧穴的条件。④气血临时积聚处,如阿是穴。
而“肉节”为肌肉丰满、高起处,缺乏上述气血停留的条件,故不易形成穴位。穴位往往在“节之交”,但不是所有的“节之交”都是穴位所在地,关键看该“节之交”处是否有神气,有神气的是穴位,无神气的不是穴位。无凹不成穴,但有凹不一定是穴。
(2)“染于巷”和“皮肤痛”。这是是否刺中穴位的一个重要标志。“染于巷”说明针刺进入穴位以后,引起了穴位的反应,使穴位从松弛疲软而转向紧张积极,对针体产生一种收缩力量,故出现针下的紧张感,这就是“染”的意思,形容像染料一样,附着在物体上。针刺入穴位以后,由于较多的气血进入活跃期,气血向四周运动,撞击穴位四周,穴位处于气血的压迫,针刺的直接接触较少,故出现以酸胀为主的感觉。假如没有针入穴位,那么针下缺少较多的气血围绕,因而由于针的直接刺激,所以痛的感觉就会比较明显。所以在得气的时候虽然有时也有一些疼痛的感觉,但最主要、最明显的是酸胀感。
(3)刺有深浅,各至其理。这是因为疾病在人体,从部位上说有深浅不同,从程度上说有轻重不同。刺治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也就应有深浅不同。总的要求是《灵枢·阴阳清浊》所说:“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①皮肉筋骨各有所处。据《素问·刺要论》和《素问·刺齐论》的记载可以看出,皮、肉、筋、脉、骨是人体从表入里的五层,病邪到达哪一层,刺治就要到达哪一层,刺浅了易生外壅,刺深了易伤正气,治疗效果都不好。《灵枢·官针》中的五刺,就是针对皮、肉、筋、脉、骨的深浅不同而法定的规范。可见,针刺穴位的深浅,依据病变部位而定是一个重要方面。②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所谓布衣,可理解为身体强壮的人;所谓大人,可以理解为身体虚弱的人。这在《灵枢·根结》中有所介绍。说明不同体质的人对针刺的耐受力有所不同,对针刺的敏感性也有不同。身体强壮或敏感性差的人针刺应深,身体虚弱或敏感性强的人针刺应浅。其不同人的针刺深浅度,在《灵枢·逆顺肥瘦》里有详细记载。可见,根据体质不同决定针刺深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③疾病所在经脉不同针刺深浅有别。如《灵枢·经水》认为:“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阳明,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除了阳经部位针刺较浅,阴经部位针刺较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气之道”有远近不同,故针刺应有深浅不同。所谓“受气之道”主要是指经脉的长短。手的阴阳经脉比足的阴阳经脉短,故针刺“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可见根据经脉本身的特点决定针刺深浅是值得重视的。④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这种看法见于《灵枢·卫气失常》。其中除有病变部位的深浅因素之外,还包括同一部位疾病发作轻重不同的因素。如刚发与向愈之时应针浅,发作频繁与症状重时应针深。可见,根据病情轻重决定针刺深浅也是值得注意的。
(4)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这里讲的是针刺需要得气,得气除了需要注重针刺手法之外,还和针刺数量有关。在《灵枢·官针》中,提到的许多针刺方法中,有很多是多针刺的方法。如“恢刺者,直刺傍之”,“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阴刺者,左右率刺之”等。在《素问·缪刺论》中还根据时间的不同决定针刺数量的不同。如“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等。针刺数量的多少变化,是依据调气的需要而定。气机旺,针刺数量加多,以使气机得以恰当分布;病情重针刺数量也要加多,以使气机动力加大;病变部位大,病变局部针刺数量也要加多,以使气机能全面到达病变部位。这样针刺的效果就会更好。
3.手法之道。
主要是补泻手法的运用。常用的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等。这也是针刺手法中的基础手法,其他很多复杂的手法都是在这些手法基础上进行变化而来的。详细内容可参见有关针灸教材中的介绍。这些手法不管有多复杂,或者有多巧妙,其中一个要害点是,在使用手法的过程中,针尖不能离开得气点,或者虽然离开这个得气点,则需要马上进入下一个得气点,不能脱离得气点空说手法。手法的要点是:
(1)首先要得气,不得气谈不上补与泻。为了针刺得气,在针刺前可以使用多种手法(尤其是对那些气机不活跃的病人或衰老的病人),比如弹、努、动、伸等,后世医家还有“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通而取之”等诸多手法,目的就是使经络内的气血加速运行到针刺的穴位处。若针刺时仍不能得气,则可以使用弹动针体、摇动针头或推拿经络、停针待气的方法,以求气至。若还是不能得气,则可以请病人实施男女分居的方法,以蓄精养锐,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针灸疗法。若还是不能得气,就说明病人气血极度虚弱,反应能力十分差,这时,就不宜使用针刺疗法,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以求获效。
因为右手持针,不便于做其他动作,故使用多种手法的要点是使用左手(除使用手法外,还有点穴、护针、减痛、消毒、固定皮肤等作用),因此这里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信其右并不是不好,因为进针也是一系列需要高度技巧的动作,进针时机掌握,针尖的移动、角度,针体运作的好坏,力量恰当与否,与得气也是密切相关的。这里强调的是不要忽视左手的作用。左右手密切的配合,是得气的关键。
近代有一些针灸医生,对得气没有深刻的认识,仅仅将痛感作为得气的要点,或以针体纠缠肌纤维以致捻转不动作为得气的认识,都是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得气。在没有真正得气的时候就使用手法,犹如无的放矢,不值得效法。
(2)重视得气点的作用:所谓得气点,就是针刺进入穴位后,针尖触及的穴位最敏感处,它与穴位本身的结构、气血运行的高潮、穴位积聚气血的能力以及激发穴位的调动能力有关。气血每天在人体内运行50周,周即所谓运行周期,也就是气血运行中出现高潮的时候,有如潮水在一定的时候出现一样。针刺不能改变气血运行的周期,但能造成气血运行的小高潮。假若这个小高潮与运行周期相重合,则得气感最强,得气也最容易。假若不能与运行周期重合,也能出现得气感。这时就需要恰当的手法使针刺产生得气。能够得气,说明气血高潮或小高潮已经到来,而针尖恰好在穴位最敏感处,对经络保持气血高潮,调动、分配气血有促进作用,因此对针刺的治疗效果直接相关。有如《难经·七十八难》所说的“得气因推而内之”、“动而伸之”,是针体有所移动,而针尖不能离开得气点。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得气后,针体周围的肌肉及皮肤产生紧张感,将针紧紧咬住,针体周围的皮肤出现稍稍高起,捻转的时候“如鱼吞钩”,就是这个原因。那么将针下压或上提的时候整个肌肉和皮肤随之向下或向上,针尖与得气点仍然保持在一起。若是过分下压或上提针体,针体移动过大,超过了肌肉紧张时的咬合能力,针体就可能与得气点分离,并与肌肉、皮肤完全脱离松开,得气的效果就会丧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金针赋》说:“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就应该是这个意思。
针体离开得气点后,针体在肌肉内无论上下提插或左右旋转,都像针插在豆腐中一样,没有任何阻力。因此使用补泻手法的时候不应过分用力地提插或转动针体。根据临床实际来看,在转动的时候,一般转动旋转(无论左转或右转)均不超过1周;在提插的时候,针体有被束缚的感觉,针体周围的皮肤表现为随之上下移动(有这种感觉,说明针体与肌肉咬合较好,也就是得气较好)。针刺手法的目的就是让针尖保持在得气点上,并同时产生恰当的刺激感,以出现补泻的效果。烧山火或透天凉等复杂手法之所以较难实施,就是在穴位中很难恰到好处掌握住上、中、下(或曰天、地、人)三个得气点,使针尖每次动作的时候恰好在每个不同的得气点上。只有每次做动作的时候,针尖都在得气点上,才会出现热感或凉感。过去有个别使用针灸的人,将针插入肌肉中,并使针体与肌纤维纠缠,然后随意捻转提插,病人产生痛感,痛而出现热感,或疼痛过分出现身体发凉,都与补泻无关,也不会出现任何良性效果。
(3)补泻与按压、提拉之间的关系:无论何种补泻手法,其要点就是让针灸针在穴位中出现按压或提拉的感觉。补法要求出现按压的感觉,泻法要求出现提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得气后再使用手法就能出现。若是没有得气,针体插在肌肉中有如插在豆腐中,松松垮垮,互不相干,就不可能出现。按压就是一种给予,或曰加强,因此属于补法;提拉就是一种失去,或曰削弱,因此属于泻法。比如人体虚寒头痛的时候,需要将头紧紧裹住;虚寒腹痛的时候需要用手紧紧压住;失落的时候,需要拥抱等都是正气相对不足,需要用补的时候。外感实证使用红汗疗法;闭痧的时候需要使用刮痧出血方法;咽喉肿痛的时候,提拉颈部皮肤予以发散;而烦躁或压抑过分的时候,需要发泄等都是邪气相对较重需要用泻的时候。
所以在针刺手法中,提插针体使用补法的时候,是使针尖快速向下压迫,而慢慢向上恢复到原位,目的是让患者下压感明显,而上提感不明显;捻转补法的时候,是左转针体稍快、稍用力,右转复位的时候动作较轻,目的也是让患者有明显的下压感,而上提感不明显。以上若使用泻法则用力度、角度都应恰恰相反。其他针刺手法以此类推。
三、关于“合治内府”的含义
本篇“合治内府”的“合穴”,根据随后的经文来看是指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六个穴。其中上巨虚、下巨虚、委阳分别为大肠、小肠、三焦的下合穴。这三腑,从经脉上说与手之阳经相连,其合穴(即五输穴中的合穴)在手之阳经,但下合穴在足之阳经上。下合穴在《灵枢·本输》中称为“下腧”,是腑气下达之处,与腑有直接联系。阳陵泉、足三里、委中分别为胆、胃、膀胱的合穴(属五输穴中的合穴),文献记载中,五输穴中的“合穴”,只是气血进入体内的地方,没有笼统认为它与脏腑有直接沟通关系(实际上合穴确与脏腑有直接的联系,但其除直接联系脏腑之外,还与体内气街、气海有直接联系,因此它所联系的范围更宽),仅本篇认为“合穴”中的这三个穴是“下合穴”,除了有“合穴”的共性外,还能与脏腑之气直接相通。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胃合于三里。”因此与下合穴有相同之处。这三个穴既归于腑又位于足阳经上,因此把它们归于下合穴之内,曾引起过怀疑。首先就是“下”字不好理解。其实不然,所谓“下”,主要是指腑气下达,不仅是指上下位置而言。从《灵枢·本输》所说“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一句来看即可明白。从此可以说明六腑之气除灌注到该腑所属经脉之内,还与足三阳经有直接的灌注关系,这个灌注部位即所谓“下合穴”,并且经过“下合穴”与手三阳经之气相通。因此下合穴的定义应为“六腑之气下达于足阳经上的腧穴。”具有联系手足阳经和六腑的作用。其组成是上面所说的六个穴,足阴经上的合穴不应列入下合穴之中。
“内”是指在内的邪气。据《灵枢·官能》说:“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来看,大寒进入体内,可用合穴泻之,这个“合”当然包括了下合穴在内。其“中”并没有指具体部位,仅仅是与外相别而言。所谓“中”是指“大寒”入“中”,是邪入内的意思。大寒之邪,只要在“中”,无论具体部位如何,都可用“合穴”泻之。所以说“内”字主要是指在内的邪气而言,不仅指内外部位而言。所以“内”字可指筋、脉、骨、脏受邪,不仅指六腑。“府”据随后的经文来看,是指六腑,从《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来看,也可证明“府”在这里是指六腑。当然,从《内经》的总体思想来看,“府”可以包括脏和腑。因此“合治内府”既可以说下合穴治疗六腑为主,也可以推而广之说五输穴中的“合穴”,可以治脏腑病。
总之,合穴是卫气进入人体内部的地方,与内部的脏腑、气街、气海等相通。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达足阳经的地方,因此下合穴与六腑直接相通。合穴中包括下合穴,统而论之,二者可以称为一类穴;分而论之,则合穴与下合穴分属两类特定穴。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