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四时之气,各有所在: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因太阳相对地球位置的变化,而出现温热凉寒,生长收藏的不同,由于天人相应关系,人气也在体内出现位置的变化,如《灵枢·终始》说:“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由于针灸治疗主要在调动人气,故应以天时变化为指标,而推测人气之所在,然后刺灸,方能恰到好处。如《灵枢·五乱》说:“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2)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气穴,指穴位,但又不是泛指穴位,而是指与四时之气相合的穴位。如本篇所说秋取经腧,冬取井荥,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类疾病,四季不同,人体气机所在深浅部位不同,所选取的穴位也应不同。有时候即使选用了同一穴位,也应在针刺深浅,灸焫壮数,留针时间长短等方面有所差别。
(3)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经,指大经,即经脉;血脉,也指经脉,前者“经”讲气,此处讲血,就包括了充血的络脉;分肉,肌肉分块而论,因此肌肉与肌肉之间,称之为分肉,即肉分。分肉一般为经脉循行之道,穴位所在之处,所以取分肉之间就是选取穴位。根据《灵枢·本输》所指,应以荥穴为主。关于四时取穴在《内经》、《难经》中有以下篇章提到,见表8。
表8 四时取穴对照表
续表
春天取穴,这几篇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取穴的原因,在《素问·水热穴论》中,已经有解释,即“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也就是说春天人体气机向外,所以位置比较表浅,而络脉、分肉,甚至荥穴正是气机到达之处,所以取用这些穴位,能恰到好处调动气机,以治疗疾病。
(4)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盛经孙络,指充血而不能自去的孙络;分间,仍指分肉之间;绝皮肤,到达皮肤;分间绝皮肤,指位置在分肉之间,但处于表浅的皮肤部。《素问·水热穴论》说:“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这里所说的分腠,就是指分肉间的腠理,指皮肤之表面,比皮肤更为表浅。因为夏天阳气较强,人气也外达体表,故取穴在更为表浅的孙络、分腠等处。
(5)秋取经腧:《素问·水热穴论篇》:“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可见所谓“经腧”,指五输穴中的经穴和输穴,还应该包括“合穴”。因为秋天天气开始主收,正阴生长,邪阴开始衰败,故用输穴之主“体重节痛”的功能以去阴邪;用合穴协助阳气内收。而“经穴”主秋,与秋天之气相合,为秋天的主用穴。
(6)冬取井荥:《素问·水热穴论》:“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因为冬天阳气进入体内收藏,故取井穴以深入体内,方能有效调动气机,以祛除阴邪;而阳气聚集,不足则更易虚损,集聚过多,则易化火,故取荥穴(属火)以调气平抑阴阳。
(7)温疟:《内经》中疟疾之一,《素问·疟论篇》已有解释:“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中“亦以时作”,说明其中也有发作定时者,应该包括了现代所说的疟疾,但又不全指疟疾,还有一些寒热病,也属于温疟的范围。后世莫枚士在《研经言·温疟辨》作了详尽解释,可以参阅:“《内经》以先热后寒为温疟,与先寒后热之寒疟反对,而以但热不寒为瘅疟。《金匮》瘅、温二疟皆但温不寒,注家不能分别。泉(作者字文泉,故自称泉)谓疟之命名,本对温而立。冬感于寒及非时之温,至春发者,其状和顺谓之温;夏感于暑及非时之寒,至秋发者,其状酷虐谓之疟……曰温疟者,合二病以名之。”其中和顺者,应指一般的寒热病,而酷虐者,应该与现代所说的疟疾更接近。
(8)五十九痏:痏(Wei,音纬),针孔,这里应指穴位。《素问·水热穴论》中有治热病五十九俞,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左右共十二穴;后溪、中渚、三间、少府、束骨、足临泣、陷谷、太白,左右共十六穴;五处、承光、通天,左右共六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共十穴;听会(双)、完骨(双)、承浆、哑门、共六穴;百会、囟会、神庭、风府、廉泉、风池(双)、天柱(双),共九穴,合为五十九个腧穴。
(9)风
:
(Shui,音睡),与水通。风
,即风水病。《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命曰风水。”
(10)五十七痏: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素问·水热穴论》中有水俞五十七处,为长强、腰俞、命门、悬枢、脊中,共五穴;白环俞、中膂俞、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左右共十穴;秩边、胞肓、志室、肓门、胃仓,左右共十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左右共十穴;气冲、归来、水道、大巨、外陵,左右共十穴;大钟、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左右共十二穴。以上共计五十七个腧穴。
(11)补三阴之上:一般解释为三阴交穴,《针灸甲乙经》甚至将其改成“补三阴交上”。但这种“补穴位上”的表达方式,在针灸学中不是惯例,在说“××之上”,《灵枢》中一般是说“某部位之上”,“某经之上”,而没有“某穴位之上”的表达方式;三阴,通常是指太阴,飧泄的治疗,除了三阴交穴之外,太白、公孙、阴陵泉都可选用。所以在说完“补三阴之上”后,紧接着就举例说“补阴陵泉”,而且在临床上,三阴交穴主要与血的关系密切,多治疗瘀血、血热、血寒、血虚等症,用在治疗水湿之证并不多,若是说此处是治疗飧泄用三阴交配阴陵泉,这种配伍极少见到,以这种极少见的方法进行举例,应该不可能。所以补三阴之上,应该是指在足太阴经上根据病情选用穴位。
(12)热行乃止:指针下有热感后即可出针。
(13)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前面的阴和阳,指病变部位,是指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后面的阴和阳是指治疗经脉。本句说是四肢外侧转筋时,对阳经进行治疗;四肢内侧转筋,对阴经进行治疗。马莳说:“凡手足之外廉,皆属阳经,若转筋于阳,则治其阳经。凡手足之内廉,皆属阴经,若转筋于阴,则治其阴经。”过去,有人进行直接针对性治疗,就是阴经转筋,直接选阴经的穴位;阳经转筋直接选阳经的穴位,疗效并不好。此时治疗应该使用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方法,以达到阴阳协调的目的。具体治疗是,急性转筋,一般不在转筋的局部进行针刺,而是在对侧相应位置选穴针刺,如左腓肠肌转筋,一般不在左承山穴针刺,而针右承山或右手三里。慢性转筋一般在对侧面针刺,如足外翻,多选用照海穴,足内翻,多选用申脉穴;腿外侧转筋,一般选用阴陵泉,腿内侧转筋一般选用阳陵泉等。
(14)皆卒刺:卒,突然,很快。卒刺,指快进快出。因寒而致转筋者,也可使用焠刺法。
(15)徒
:徒,只有,仅仅。徒
,有水无风之水肿病,指不因外感而致的水肿病,多指腹水胀大者。
(16)先取环谷下三寸:环谷,神阙穴之别名;下三寸,指关元穴。
(17)已刺而筩之:筩,竹筒,应该是细小而中空的竹筒。在关元穴用铍针划破之后,插入细小竹筒,以作引流用。看来古代对腹水病人已有引流一法。西医现在使用的腹水引流法与此稍有不同,但无大异。
(18)必坚:《针灸甲乙经》解为“必坚束之”,可见是指一定要牢固束紧的意思。
(19)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针灸甲乙经》解为“束缓则烦闷,束急则安静。”也就是说将竹筒插入腹部的时候,要将接口处束紧,若接口处松动,腹水突然大量外溢,腹压突然减低,会出现烦闷不安。若有序、有节引水,则没有不良感觉。
(20)饮闭药:闭,大小便不通。指服用启闭的药物。包括能行气化水、通便利尿的药物。
(21)方刺之时徒饮之:方,刚刚。指刚刚使用铍针加竹筒疗法以取腹水的时候,只要同时服用启闭的药物即可取效。
(22)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饮,服药;食,食物。张景岳:“药食不宜相混,混则难于取效。水肿既消当忌伤脾发湿之物。”本句是指在饮用药物的时候,不要马上进食;在进饮食之后也不要马上服用药物,药物和食物同时混杂,会降低治疗效果。还不要食用伤脾发湿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3)百三十五日:就是说以上注意事项,要连续坚持一百三十五天。实际上是说,这种治疗方法要进行一百三十五天,可见腹水的治疗所需时间比较长。
(24)卒取其三里骨为干:马莳:“此句与上下文不相蒙,意者乃经脉篇之脱简欤”,故“骨为干”三字为衍文。因着痹为湿邪留滞肌肉而成,阳明主肌肉,故选用阳明经上的合穴足三里进行治疗。因本句有衍文,故还可能有脱简,因为着痹的治疗仅仅使用足三里是不够的,可能还有记载其他穴位或药物的文字丢失。
(25)肠中不便:张景岳:“小肠不便者,不能化物;大肠不便者,不能传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当取足阳明之三里穴。”可见“不便”不是指大小便,而是指大肠、小肠互相不协调,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26)素刺其肿上:素刺,指《素问·长刺节篇》。其理由有二:一是该篇说到了疠风的治法,包括“刺肌肉”、“刺骨髓”。这里对该篇进行了补充,即刺“肿上”以后该如何办?即“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这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将《素问·长刺节》与《灵枢·四时气》的这两段经文一前一后连在一起论述,即可见端倪。二是,《针灸资生经·卷一》中说到尺泽穴的时候,也提到“素刺禁云: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此句话,正是见于《素问·刺禁论》。可见“素刺禁云”,就是指《素问·刺禁论》所说。可见古人有这种简捷的表述方式。因为疠风病人面部、臀部、四肢等处,俱发红色结节,故刺其结节,有促使其早日破溃的作用。
(27)按出其恶气:因疠风病人发红色结节,很快溃穿,这是一个病理发展过程。所以针刺后,对结节处进行按压,尽快将内容物挤出,以阻断病邪的恶性刺激。因此,所谓“恶气”,是指疠风造成的病理产物。
(28)常食方食,无食他食:方食,指按一定规矩,有一定调理方法而制作出来的食物;他食,与方食不相一致的食物,也就是对病情来说,五味过分的食物,比如有动风、发毒的食物。本句说,在治疗疠风的时候,也要进行食物的调理,按照一定的要求进食,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29)肓之原:《灵枢·九针十二原》指脖胦,即气海穴。
(30)小腹控睾:控,控制,牵引。指睾丸被小腹部牵引。这是疝气发作时的主要症状之一。
(31)引腰脊,上冲心:引,引诱,放散;心,指心下,胃部。本句说睾丸被牵引,出现的疼痛感,放射到腰脊部,并在心下(胃部)出现冲抵感。
(32)睾系:包括睾丸在内的生殖系统,如睾丸、附睾、阴茎、会阴部及女性卵巢等。
(33)取之肓原以散之:肓原,指气海;散,散结。疝气为肓膜之气凝滞,而致肠气胶结,气滞不能布散,故用散结的方法。指取用气海穴,布散肓膜之气。
(34)刺太阴以予之:选用足太阴脾经穴位,予以补法。因此时主要为气滞血停,故可选用三阴交穴以行气活血。
(35)取厥阴以下之:选用足厥阴经的穴位,予以泻法。此时可以选用大敦穴行气开闭。
(36)取巨虚下廉以去之:下巨虚为小肠之原穴,疝气主要为小肠病,故用下巨虚治本腑之气滞。
(37)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疝气病位多为脾胃之经所过,故此处主要指在脾胃经上再辨证取穴,以加强治疗效果。
(38)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胆液,胆汁;泄,泄漏,呕苦,呕吐苦水。胆汁正常是排泄到(十二指)肠中,若胆汁不能正常排泄,就有可能逆行入血,胆汁随血运行全身,就会有口苦的感觉。胆腑受邪,胆气旺,木克土,则胃气不能下行,故逆而呕吐。呕苦,正说明是胆气旺而致胃逆。
(39)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血络,指充血而高起的络脉;闭,关闭,停止;胆逆,胆气上逆,因胆火上炎而致木克土。本句说刺胆经的血络,以泻胆火,而达到降逆的目的。血络多见于与阴经有关的络脉,而少阳经为多气少血之经,历代著作并不见有少阳血络的记载,临床也没有少阳血络一说,所以这里所谓的血络,应该是指足少阳络穴光明。
(40)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张景岳:“谓刺胃上脘以泻其至高之食气。”膈塞不通,邪在胃脘,表现为上膈和下膈,所谓上膈,指贲门阻塞;所谓下膈,指幽门阻塞。《灵枢·上膈》认为,上膈是由于气滞而引起,下膈是虫阻而引起。六腑以通为顺,表现为上膈的时候,胃气不能下行,气滞于贲门,反而上涌,故针灸治疗的时候选用上脘穴,抑制胃气上涌,而使之向下顺行。中药用启膈散也是同样的意思。
(41)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取用下脘穴,散其虫阻,而去食停。
(42)三焦约:病名,指三焦之气受到约束,不能发挥水渎之官的作用,而致水液停留。《圣济总录》中专门有“三焦约”篇,可参阅。
(43)取之太阳大络:太阳大络,文献中各说不一,有如下三个穴位,即飞扬、委阳、殷门。飞扬为足太阳之络穴,委阳为手少阳之下合穴,殷门为《针灸甲乙经·卷三》所说:“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阳之别络也。”应以飞扬为是。若是直接治水湿,则委阳穴更为恰当。而此处不是直接针对水湿的治疗或排泄而言,因此,以飞扬穴沟通肾与膀胱,对于解除三焦之气的约束更为有利。从后文的治疗方法,取“血者”就可知,此处是以行气活血为主。
(44)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结,胶结、高起;血者,出血疗法。本句说在太阳络脉上及厥阴经的小络脉上,若有高起血鼓者,即采用放血疗法,以祛瘀活血,行气去水。
(45)肿上及胃脘:水肿向上到达胃脘部。
(46)察其以,知其散复者:以,以来,以往;散复,神采、气机的散失、来聚,指病情朝加重或向愈的变化情况。本句说通过追问以往的神色变化,就可以推测出现在病情的好坏变化。
(47)一其形:一,形神合一。指要综合考虑病情,从形态的变化,看到神气的来复,不要就事论事。
(48)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本句应断为“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软,和缓、从容;将下,将要离开身体;实,充实有力,已,痊愈。本句说脉象平和,说明疾病即将离开人体,经络充实,则说明疾病将在三日左右痊愈。
(49)气口候阴,人迎候阳:气口脉在手腕部,为手太阴经所过,故为阴;人迎脉在颈项部,为足阳明经所过,故为阳。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