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关于“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所谓“得气穴为定”,其中“得气穴”,就是指要在穴位上进行刺灸,包括选定穴位(其中包括气穴和肉节的问题),确定穴位(其中包括形、神、关、机的问题),刺灸深度定位,刺灸时间确定和如何确定得气等方面。本篇主要说到了时间与灸刺深度的关系,《内经》中有关这一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按三刺来决定深浅度:
如《灵枢·官针》所说:“三刺则谷气出者……故刺法曰: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说明穴位的深浅分三层,针刺深浅的不同,可以治疗不同的病情。
2.按病情的轻重来决定深浅度:
如本篇所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说明同选一个穴位,同在一个季节,不同的病情,针刺的深浅不一样。
3.按病情的虚实来决定深度:
如本节所说:“一方实,深取之……一方虚,浅刺之。”
4.按外邪所在位置来决定深浅度:
如《灵枢·终始》所说:“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在阴,为邪在里,针刺深;病在阳,为邪在表,针刺浅。
5.按外邪的寒热来决定深浅度:
如《灵枢·官针》所说:“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刺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从表证来说,有恶寒时邪在表,但热不寒是邪向里发展的表现,邪在表(寒)针刺比较浅,邪在里(热)针刺比较深。
6.按季节不同来决定深浅度:
如本篇所说:“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夏取盛经孙络,取分肉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不同季节人体的气血所在深浅部位不一样,故针刺的深浅也不一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刺灸法中,仅仅一个深度问题,牵涉的范围就已经很宽,所以将刺灸法称之为“道”,是有道理的。
二、几种有特色的疾病治疗方法
1.徒
本篇所说的徒
,是指没有外感症状的水症,也就是说没有急性症状,仅仅有水肿的病症,而从其治疗的方法上反过来看,又主要是指腹水。
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两方面:①引流,将腹水直接排出体外,其方法是在关元穴附近用铍针开一个小口,在小口上插入细小中空的竹筒,并将竹筒与小口束紧,以便腹水缓慢地逐渐向外流出,而且每次只要排出部分腹水即停,两日进行一次引流,如此反复多次的进行,最终将腹水完全排出为止。②同时服用开闭行水的药物。
其注意事项是:①引流不可太急,每次引流的水量不要太多,在治疗腹水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进行。若每次引流量太多,则会使腹压突然降低,容易引起烦闷等不良反应。②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要马上进食,刚刚进食后,也不要马上服药。③要坚持治疗,本篇说的“百三十五日”,应该是说明治疗时间较长,否则难于取效。
2.疠风
又称大风,与当今所说麻风病相同。本篇的治疗方法是:
①直接用锐针在肿上针刺,然后去挤压肿处,由于针体比较大,针孔也比较大,可以将肿物内的恶性物质挤出(一般为恶血),直至挤干净为止。《针灸逢源·卷五》即有在黑紫搭上刺出恶血的记载。②在《素问·长刺节论》中还有一种以出汗的方法对疠风进行治疗的记载,其为“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在《张氏医通·卷六》中也记有出汗的方法,可以参考:“疠疡砭刺一法,子和谓一汗抵千针。盖以砭血不如发汗之周遍也。然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二者一律。若恶血凝滞肌表经络者,宜刺宜汗,汗用一味浮萍,曝干为末,每服三钱。以黑豆淋酒,食远临卧调服,温覆取汗。”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是:按照一定的要求进食,一些容易动风发毒、聚湿成痰的食物,比如烹炸、荤腥、油腻、五味过重的食物及容易过敏的食物都不要吃。食物尽量清淡,而且具有营养。
3.疝气
选用气海、三阴交、大敦、下巨虚等穴组成主方,并随症加减。由于脾胃经从疝气部位经过,故多在脾胃经上选穴。
4.三焦约
有小便或大便不通,但同时有小腹肿痛、腹水,选用足太阳经的飞扬穴及其附近的络脉和足厥阴经上的充血小络脉。根据治疗方法来看,以沟通肾与膀胱之气为主,同时泻血以行气去阻,应该是急性的二便不通,属气机突然阻滞,以致湿、痰、浊停留不去,阻滞空窍而生约束之病。《圣济总录》还认为是风邪入客后引起,与外感有关,并以针灸治疗为主,辅以汤药:“刺法取足少阴太阳之经,辅以汤剂,则三焦疏导,清浊判矣。”其用药方多为行气通淋的药物。《本草纲目·十剂》也说:“从正曰:前后不通,两阴俱闭也,名曰三焦约。约者,束也。宜先以滑剂润养其燥,然后攻之。时珍曰:着者(笔者:因刘完素说,此属气着,而不是气滞,故李时珍有此说。所谓‘着’为胶着,‘滞’为阻滞,‘着’比‘滞’更为黏腻难解),有形之邪,留着于经络脏腑之间也,便尿、浊带、痰涎、胞胎、痈肿之类是矣。皆宜滑药以引去其留着之物,此与木通、猪苓以去滞相类而不同。木通、猪苓,淡泄之物,去湿热无形之邪;葵子、榆皮,甘滑之类,去湿热有形之邪。故彼曰滞,此曰着也。大便涩者,菠菱、牵牛之属;小便涩者,车前、榆皮之属;精窍涩者,黄柏、葵花之属;胞胎涩者,黄葵子、王不留行之属;引痰涎自小便去者,则半夏、茯苓之属;引疮毒自小便去者,则五叶藤、萱草根之属,皆滑剂也。半夏、南星皆辛而涎滑,能泄湿气、通大便,盖辛能润、能走气、能化液也。或以为燥物,谬矣。湿去则土燥,非二物性燥也。”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