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灵枢解难

【新解】

灵枢解难 彭荣琛 12070 2021-04-06 13:51

  【新解】

  一、关于气血运行的方式和途径

  1.运行方式

  《灵枢》中关于气血运行途径有很多描述,如《经脉》、《根结》、《本输》、《五十营》、《营气》、《卫气》、《卫气行》、《营卫生会》、《邪客》等篇。乍看起来纷纷

  ,但取其大要,可发现其运行方式主要为两种。

  (1)五十营式。

  主要是气血在经脉中,循行如环之无端,营周不息,形成一种多经连续的大循环方式。也可以说是以营气为主、行于脉中的一种方式(见《灵枢·营气》)。气血虽然无处不到,但其循行的主干是十二正经、

  脉、督脉、任脉(见《灵枢·脉度》)。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经手阳明、足少阴、足太阴、心、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肾、心、心包、手厥阴经、手少阳、三焦、胆、足少阳、足厥阴、肝,其分支经督脉、任脉,复入肺,进入手太阴肺经,另一分支经

  脉进入手太阴经。这种循行方式,就是《针灸学》教材中所列的十二经循环的内容。其运行的规律是每日五十周(见《灵枢·五十营》)。

  (2)根结式。

  主要是经气在经脉上作单经、独立、向心性的小循环方式,也可以说是卫气循行于脉外(或谓脉上)的一种方式(见《灵枢·卫气》)。循行起于各经的根、本部,经标、结部通气街而达于气海(见《灵枢·卫气》、《灵枢·根结》)。如手太阴经经气起于大指末端,沿手太阴经向上经鱼际、太渊,入尺泽后,大部分进入体内,仍沿手太阴经向上进入胸部标、结处,入气街,到膻中、气海。循行的规律也是每日五十周。其中白天行于阳二十五周,夜晚行于阴二十五周(见《灵枢·卫气行》)。白天主要在阳经经络上循行,入夜主要在五脏间循行。虽然这是经气进行单经、独立循行,但不是各经同时开始、齐头并进,而是各经均有不同的开始循行时间和次序。如《灵枢·卫气行》说:“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然后下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足阳明等经。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等。说明单经循行,是一经循行结束后,另一经再开始循行。其控制调节中心是诸阳之会的头部。

  2.运行特点

  (1)营周不休。

  营气与卫气都沿一定的道路,按一定的途径循行不息,形成各自的一套系统而环周运营。

  (2)五十而复大会。

  五十周代表一天,故营卫之气一天大会一次,其相会时间在夜半,称之为合阴。

  (3)阴阳相贯。

  分开而论,营卫之气各自随着日出与日落行于阳和行于阴,形成各自的阴阳相贯。如《灵枢·营卫生会》有:“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而营气从手太阴进入手阳明经,又从足阳明经到足太阴经,形成阴阳经交接,营气相贯。合而论之,营卫之气又互相流注,除了五十营一大会的阴阳相贯之外,还有无数次小的交往。因营为阴,卫为阳,故亦称阴阳相贯。如《灵枢·动输》所说:“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无端。”相会的部位是气街。以上之说,虽然比较明确,但其中有两个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其一,营行脉中比较好理解,卫行脉外,而又在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那么它到底沿着什么道路循行呢?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是依傍脉道而运行。营卫之气运行时,既分开而又互相约束,互相呼应。但从五十营式与根结式的方式看,营卫二者的循行次序是不相同的。那么应如何理解这种依傍、约束、呼应呢?其二,营卫之气每日一大会,属五十营之后的会合,也比较好理解,除此之外,还有多次小的交会,这些小的交会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3.运行途径

  (1)营气:①主流: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脾-心-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肾-心-胸中-手厥阴-手少阳-膻中-三焦-胆-足少阳-足厥阴-肝-肺-畜门(外鼻孔);②支者:上额入督-任脉(缺盆)-肺-手太阴(《灵枢·营气》)。

  (2)卫气:①(平旦目张)头-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手、足心-阴分-目;②太阳-少阳-阳明-阴分-太阳(《灵枢·卫气行》)。

  (3)对气血在体内的循行进行多途径解释,支持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勾画出了气血在体内运行的概貌。对于营卫之气的循行途径,《灵枢·营卫生会》中说得比较具体,其载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此说明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之气以脉为界互相关联却分道扬镳。如《灵枢·营气》说:“精专者行于经隧。”《素问·痹论》说:“卫气者……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气由于柔顺故能受经脉约束,卫气由于性剽悍,故不能受经脉约束,因此,营卫之气,不能在一起循行,甚至有时还不能同一方向循行,但以经脉为“胶合剂”,处于一外一内,互相关联,且互相呼应。说明营卫之气循行时,虽然并不一定完全同步,但可以相互呼应而产生关联。

  二、气血运行方式对经络、腧穴形态实质的影响

  1.营卫之气共同在中焦生成,在运行途中分分合合而相辅相成

  营卫之气,同源于水谷精气,由于精气的不同内容,形成属清的营气,属浊的卫气(当然,这是指营卫的发生起始,并非指营卫之生成与生化,所以还有卫出上焦和卫出下焦之说)。营卫之气上注于肺,循手太阴经到达上肢末端,营气在末端进行阴阳交换后,进入手阳明大肠经,依据五十营方式循行。卫气一部分随着营气进入手阳明经,另一部分与营气分离开来,不进入手阳明经,而从手太阴肺经末端开始沿手太阴肺经进行根结式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汇集经脉附近游离的卫气,形成根、溜、注、入现象,也就是根结标本现象。卫气运行途中从合穴处开始进入体内到达胸部气街,然后汇聚于气海。营气通过十二经脉的聚散能力进入气海与卫气相会。全身其他气经过各种途径也来汇于气海,形成了营卫的一次小相会。从手太阴经上的卫气来说,运行到了气海,这一过程即算完成。与手太阴肺经卫气分出来的同时,运行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卫气亦在经脉末端阴阳交换的时候与营气分离,它不进入手阳明经内,而沿着手阳明经呈根结式运行,从合穴处开始进入体内,到达头部气街,止于髓海,与营气及其他气相会,形成了营卫的另一次小相会。其他经营卫的小相会亦如此类推。可见营卫之气多从四肢末端开始分离,营气及一部分卫气仍在经脉中循行,另一部分卫气则在经脉外(或说经脉上)进行根结式运行。这种根结式运行,由于经络不可能有很强的约束力,故更能显示出其剽悍滑利的特点。所以卫气既能四布走窜,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又能在根、溜、注、入各处返回经脉之上,形成能散能收,既有一定循行途径,又不受循行途径约束的方式。又因为进入四海的营气是通过十二经水而来,所以仅仅是营气中的一部分,因此称其为小相会。

  2.气血运行方式对经络、腧穴形态实质的影响

  由于营气是水谷精气,其性柔顺,故入脉之后与血成一体,成为血的组成部分,主要按五十营方式循行。卫气其性剽悍滑利,故入脉之后不能与血组合,只是借血而行。在四末分解(散)交换之时部分溢出,按根结方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离合走窜。根据这两种运行方式,可以认为:

  (1)经络(脉)是以营血运行道路为中心的扩散状结构,卫气以营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一直到达皮肤。由于躯干四肢近于圆柱状,而营血运行的道路不处于圆柱中心,是以在表皮上就会出现离营血运行道路(经脉)近的卫气作用强,远的作用弱的现象。这种认识与近代经络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近代发现经络感传带与经络循行部位基本一致。说明它是离中心位置最近的皮肤表面。由于每个人营卫能力强弱不同,是以感传带有宽有窄。由于它有一个中心位置,是以感传带中往往有一条更为清晰的中心线,由于皮肤上的卫气是离中心线位置越近越浓,越远越淡,是以感传带与其他皮肤有相对界限而没有绝对界限。由于卫气有保护机体、祛除外邪的能力,故邪在何处,卫气就容易走向何处,故感传呈趋病性。最有意思的是它能说明经络感传速度与气血运行速度的差异。气血运行速度根据五十营方式计算是每秒3.2cm,而中国人的感传速度约为每秒20cm(据循经感传现象调查协作组测定),日本人的感传速度为每秒15~18cm(长滨善夫与丸山昌朗报道),可见气血运行速度与感传速度差异较大。这就说明二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完全是一回事。由于经络感传是建立在针刺的基础上的,所以它所反映的主要是卫气的运行,由于卫气走窜明显,速度快于营气,所得结果即出现了以上差异。这种差异证实了气血五十营运行与根结式运行的存在。

  (2)穴位除了本身形成的条件之外,基本处于离营血循行线的最近位置。因此可以对穴位作如下认识:

  ①穴位之气是从中心点向外,由浓到淡,在表皮形成一个以点为中心的扩散圈,离中心点越近作用越强,越远作用越弱,直至表现不出任何作用来。所以穴位的大小是相对的,只有相对界限,没有绝对界限。如足三里在膝下三寸,可以说在三寸处的周围邻近部位作用基本一样,离三寸处这个中心越远作用越差(注意,不是没有作用),到达一定远的距离之后作用基本表现不出来。当然,这个距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穴位性质、机体状态不同而有差别。因此穴位是处于相对位置上,其位置范围的大小因穴、因人而异。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的穴位大小,在2mm~3cm之间,相差可谓不小。国内虽初步认识到,穴位大小可因人因病而异,但习惯上仍沿用“灸广三分”之说,看来不无道理。

  ②穴位处由于深浅部位的气机不同,因此功用也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穴位是一个从内达外的立体结构。在《灵枢·官针》、《灵枢·终始》中均有“三刺”之说,也就是穴位纵深大体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是皮肤部,其作用是祛除阳邪;第二层主要是在浅表的肌肉部,其作用是祛除阴邪;第三层是深层的肌肉部,其作用是出谷气,即调补正气。这其中的道理,用营卫运行的两种方式能很恰当地进行解释。卫气行于脉外,其行走窜,向表扩散的能力较强,所以卫气能聚于表,而阳邪是指在表之邪,故一刺刺皮肤即能调动卫气抗邪。营气受经脉约束,其性柔顺,向外扩散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在表的营气较少,越向里离经脉越近,营气越多,所以浅层肌肉有一定量的营气,但仍以卫气为主。阴邪是指在内之邪,二刺浅层肌肉,能使营卫合力祛邪,内外同时行动,故能祛除阴邪。而三刺部位深,已到达经脉上下,所以主要调动的是营气,故能达到出谷气的目的。由于这一原因,临床上深浅刺法的选择,自古以来就为医生们所重视。现代研究中,日本人芹泽胜助亦认识到:“经穴在体表,并非平面存在,还含有皮下、肌层,是立体的。”

  总之,经络是一种以营血循行部位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其部分气机(主要是卫气)放散到体表,由于放散距离远近的原因,在体表离放散中心最近处,形成了一条循行线的投影,这个投影上卫气最多,具有与其他皮肤不同的作用。这个投影就是经络在表的位置,可以在循经感传中观察到。穴位是经络上的特殊部位,在体表是以点为中心的扩散圈,在体内可分为三层。其大小和位置都是相对的。这些特点均与营卫运行有关。

  三、五十营与营卫之气的运行

  本篇所说的五十营,其循行途径是二十八脉。据《灵枢·卫气》所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可见,这里所说的是运行的规律。其具体途径,可见《灵枢·营气》。卫气的运行也是一天五十营,但却分成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行于阳”是指在阳经上循行,《内经》中的看法颇不一致,《灵枢·根结》、《灵枢·卫气》认为是从四肢末端开始,呈向心性循行,而《灵枢·卫气行》中岐伯的看法是从头开始,向四肢呈离心性循行,其原因可能是气血循行的多样性、复杂性所决定的。“行于阴”是指在五脏及其之间循行。从阳转入阴的经脉脏器是从足少阴进入肾脏;从阴转入阳,是从肾脏出来上升到目,进入到足太阳之本。营卫之气,五十周大会一次,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说明营卫之气大会于手太阴。由于营气循行每天均从手太阴经开始,所以营卫大会的时间是营气开始循行之前。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记载,只可从卫气开始循行的时间进行推测,这个时间据《灵枢·卫气行》所述,是平旦阴尽,人醒目张之时。白天,卫气与营气均主要在外循行,计二十五周,营气呈五十营方式,卫气呈根结方式。入夜,营气仍在二十八脉中循行,而卫气则进入人体内部脏器之间循行,仍各行二十五周。可见,营卫之气虽然都是每天循行五十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1.营卫之气循行表,见表7。

  表7 营卫之气循行表

  2.营卫之气循行图,见图8。

  图8 营卫之气循行图

  四、中医论三焦

  1.三焦的名与形

  三焦之名,在《内经》中,最早出现在《素问·金匮真言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这时已经将其称之为“腑”。所谓三焦之“焦”,过去一般解释为“火热”,是因为有医家认为三焦中运行相火,与火热有关,因此“焦”即指“火热”的意思。但是这种解释是出于一种模糊想象,“火热”与“焦”不是一回事,“火热”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出现“焦”,但“火热”毕竟不是“焦”,这里的问题出在“焦”字的解释上,“焦”,据《说文解字》是:“火所伤也”,无论烧伤或灼伤,“焦”均是“火热”的结果,不是“火热”本身。火热可以不出现“焦”的后果,与“焦”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将三焦之“焦”解释为“火热”则不是生理现象,而是病理后果。作为对脏器的命名是不恰当的。

  所谓“相火”,是与“君火”相对而言。如心为“君火”,心包为心之外围,故心包之火称之为“相火”,“相火”在“君火”的制约之下,变为主神志的心气,以发挥管理全身的功能,所以相火平时并不表现出来。一旦出现“相火”妄动,就是病态了。因此正常时候,没有什么“相火”出现。同样的道理,肾分为左肾右命门,命门中所藏即“相火”,但是命门与肾精阴阳调和后,产生原气,原气与“相火”有关,但原气毕竟不是“相火”,原气是越充足越好,而“相火”只能安守本位,不能过多,过多的“相火”就属于“相火妄动”,是病理现象,而不是生理功能。因此三焦中运行的不是“相火”而是原气,原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只对身体有好处,而不对身体产生任何伤害,这样就离火热之“焦”相距太远。可见,用“火热”解释“焦”是不恰当的。

  那么“焦”之所指,应该是“水”之名、“城”之名。据《康熙字典》引《左传》称,战国时期,“焦”是一个国家的名字,“焦国”在陕州,因城内东北不远有“焦水”而获名。因此用“焦”去命名通达水道的脏器是合情合理的。

  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的合称。虽然三处部位不同,但通达水道的功能相通,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一个水道网,因此常常三者合称为三焦。上焦在心之下,胃口之上,现代一般解释为胸腔部分,为胸腔之外围。古代所说的上焦应该是胸腔之中下部分,上界应该是平膻中穴之上下,下界应该包括膈肌在内,贲门之上。中焦在胃之上下,以贲门和幽门为中心的上腹部,上界应该为贲门之下,下界应该为平脐稍下处,阴交穴之上,包括天枢穴在内。下焦为从阴交穴开始到膀胱之上的下腹部。

  我们可以发现,上焦的主治穴是膻中,位于三焦之最高处,下焦的主治穴是阴交,也位于下焦之最高处,而中焦的主治穴为天枢,是中焦的最低处。这是因为,三焦虽然同是通调水道,但上焦如雾,下焦为渎,主要与水有关,水的运行是肃降。而中焦如沤,除了与水有关之外,还与食物有关,食物的运行是重降。故有肠胃道以通为顺,而水以降为顺,虽同为降,水之降取穴在其最上处,食物之降取穴在其最下处。这是因为,水虽然以降为顺,但对于人体来说,水之升也是很重要的,取穴在上,就有升降双行的意思;而食物之残渣,就只能以降为顺,所以取穴只能在其最下处。这样既能发挥穴位的功用,也能借势行物,与事物本性相合。

  《素问》中称三焦为决渎之官,决,为决断的意思。所谓决断,就是管理(若解释为通达,则有具体执行的意思,与古代官员的身份不一致。《类经》中虽然将决解释为通达,但在解释词义的时候,还是说:“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三焦气治不可能是“通达”后出现的,而是要经过“管理”后才能出现的,可见张景岳的实际意思仍然是将其解释为“决断”或“管理”),渎为水道的意思。可见古人认为三焦有如管理水道的官员。《灵枢》又称其为中渎之腑,所谓中,为恰到好处的意思,中渎,就是恰到好处处理水道,可见中渎之腑有如处理水道事物的衙门一样。三焦之腑在气街,虽然全身有四处气街,但《内经》中有关三焦时提到的气街,是指以气冲穴为中心的部位。就是腹股沟及少腹部分。五脏六腑中大多数都是有独立形态的,唯有三焦和包络没有独立形态,三焦之腑为人体的下腹部的一部分,包络为心之外围,是心脏的一个部分,所以《难经·二十五难》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自从《难经》称其和包络为“有名无形”之后,中医界产生了很多误解,即把《难经》在特定地方所说的“有名无形”误解为其他脏腑有如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形态,而只有三焦和包络没有解剖学所说的形态,近代甚至争论纷纭。之所以出现三焦“有名无形”之争,实是对中医学术了解不够所致。

  中医所说的脏腑都是没有独立形态的,比如中医所说的“心”,就包括了西医解剖所说的心脏、大脑、其他脏器的某些部分,内分泌系统的某些部分,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等。可见中医所说的脏腑是有形态的,但不是某一个独立形态,所以中医的脏腑既看得见,又看不见。不能独立体现,但能分散体现。三焦也一样,包括了腹股沟部分,少腹部分,还有其中的网络部分,淋巴部分等,也是不能独立体现,而能分散体现。

  中医的脏腑学说,自古称之为藏象学说,“藏”就是收藏在内,“象”就是“象形于外”,因此“藏”于内虽然不可见,但是可从外在的表“象”上观察出来。中医自古以来并不是没有解剖学,但是中医的理论不是建立在解剖学上的,所以解剖学也只是一种说理工具。如中医所说的“心”,虽然与西医解剖学上的心不等同,但可以解剖学上的心为想象对象,以便于人们理解,实际上中医所说“心”等脏腑的内涵要比解剖学上的心等脏器宽得多。但是,“心”等脏腑由于有可想象对象,所以“心”等脏腑就没有牵涉到“有名无形”的问题。而三焦(包括包络)由于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类似的想象对象,只能说其是“有名无形”。

  可见《难经》所说的“有名无形”的“形”,不仅指形态,而更是指独立形态。因为三焦之腑虽然在腹股沟、少腹上下,腹股沟及少腹部本身也是一种形态,但不是独立的形态。可见中医所说的“无形”不是指没有任何形态,而仅仅指没有独立形态。从这个角度上说,三焦与其他的中医脏腑是一样的,都是“有名而无形”。

  总之,中医所说的“形”与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形态不是一回事。西医解剖学脏腑是指独立形态下的某脏腑,而中医藏象的脏腑是指多种形态下的某脏腑及其所具有的功能。

  2.三焦与气的关系

  三焦中除运行水液外,还运行着温煦的气机,这种气机不是相火,而是原气,用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养经脉,育脏腑,精神明,维系着全身的正常功能。原气生成之后,首先进入三焦,其积聚之处是下焦丹田部位。然后经过三焦运送到十二经络、脏腑和全身各处。各脏腑生成的气机,也经过三焦运送到相关部位。所以又有上焦出宗气,中焦出营气,下焦出卫气之说。

  有些医家认为三焦与包络以“相火”相通,如《难经集注》中说:“今曰三焦,是为一腑,配心包络为脏,即脏腑皆有六焉,其二经俱是相火。”所以后世有人认为,三焦中流行的是相火。其实不然,进入三焦的是命门之相火与肾精互相促进后生成的原气,《难经》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就是原气从肾产生后而别入三焦,原气进入三焦的目的是借三焦的通达能力布散全身。若是命门相火太旺,直接进入三焦,就已经不是生理表现,而是病理结果。《难经》说:三焦中借原气“主持诸气”,说明三焦中的原气只有在灌注脏腑、经络的过程中,经脏腑、经络生化后才真正产生出对人体有益的气机。如原气送到上焦,在心肺参与下,与营气和天空之大气相结合化生后,出现真正能养护人体的宗气;原气送到中焦,在脾胃之气的参与下,与水谷精微物质相互化生,就产生出具有营养能力的营气和李东垣所称的元气;原气送到下焦,与肾气、肝气相化生,就产生出能保卫人体的卫气。

  可见原气就是人体的原动力,它源源不断在肾脏生成,储藏在下焦丹田部位,经三焦运送到全身,以维系全身的正常生理功能。三焦负责原气的储藏、运送,并促进原气在各部位的结合、转化,以形成一源而多流的变化,以满足身体的不同需要。

  3.原穴和以输代原

  原气经过三焦的作用到达全身,其运输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进入三焦经,然后沿大周天运行到其他经脉和脏腑,这种运送方法需十二经按序传递,这样从首条经脉传至最后一条经脉所需时间较长;二是沿三焦布散到整个胸腹部,直接进入脏腑,相对大周天的传递方法要快一些;三是让原气直接到达各经的原穴,从原穴进入各条经脉中,这种进入方法比沿大周天方法传递更直接,能更快地让各经接受到原气。十二经的原穴是:太渊、太冲、大陵、太白、太溪、神门、合谷、腕骨、京骨、解溪、丘墟、冲阳。①原穴的出处:原穴的名称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该篇记载了五脏的原穴(其中心的原穴,实为心包的原穴),另外记载了膏的原穴鸠尾,肓的原穴脖殃(气海),《灵枢·本输》加上了六府的原穴。《灵枢·邪客》补充了心的原穴:“少阴独无输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但只有部位,没有具体名称,在《针灸甲乙经》中才说出了具体名称。②何谓阴经以输代原?《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的原穴,它们是肺原太渊,心(心包)原大陵,肝原太冲,脾原太白,肾原太溪。这五个原穴在《灵枢·本输》中又称之为输穴,而阴经又没有另设原穴,故认为阴经的输穴与原穴是同一穴位,又称为“输原合一”。③为什么阳经另有原穴?《难经·六十二难》说:“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原穴就是原气进入各条经脉的部位。另上海编《针灸学》认为:“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这也说明阴经经脉较短,在五输穴中,原气直接从输穴进入经脉,故不必于五输穴之外另设一个原穴。实际上,原穴与输穴相邻,五输穴的顺序为井、荥、输(原)、经、合。

  4.三焦与水的关系

  三焦为水道,为全身水液运行的通道,水往下行需要一个水道,没有水道就会泛滥。水往上行就更需要一个具有提升能力的水道,没有或上升不足,则会出现水不上济,出现诸如口舌干燥、皮肤干燥、脏腑干燥等病理表现。

  上焦如雾,肺主肃降,在降气的同时,还需要降水,如风水证,就是水不能降的后果;心火下行也需要降,因三焦主水,故火下行途中与水相伴,则可互相制约,一旦下行之水不足,或心火太旺,也会出现病态,如心火下移小肠出现尿血证就是这种情况。中焦如渎,脾主湿而胃主燥,水谷必须化为雾状的精微物质,才能向上进入肺,肺也才能接收。雾化和上升都需要中焦水道的参与。而肺肃降的水液也需要通过中焦的鼓动,才能有序下降到下焦。若中焦水液不足,则会出现胃燥便结,口干尿多等水液代谢紊乱的病态。下焦如沤,大量水液下降的过程中,需由下焦的管理与运送,才能输入到肾与膀胱,肾为水之关门,分清泌浊,排浊升清,浊水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还需要经过下焦上升到上、中焦,进行新一轮水液代谢循环。因此《类经·三卷》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应该注意的事情有两点:一是三焦治理水液,有升有降,在升降的过程中,水液只有呈雾化状才能正常运行,雾化需要原气的促成,所以水的运行与原气密切相关,水液运行不力说明雾化较弱,这时应该重视原气的作用。二是升降不可能混在一条道路上进行,应该各有所出,根据脏腑和经络相属的关系,三焦为腑,虽然包括上、中、下三个部分,实为一体,水液运行,主升的时候,应该是腑气所为,因为这种气主上升;而三焦经为阳经,阳经主降,气往下行。可见水液之清是在腑气中上升,而水液之浊顺经络下降(水液不可能逆经气运行,只能顺经运行)。从这个推理上来说,需要升清的时候应该重视腑气的作用,需要降浊的时候则应该重视经络的作用。

  5.三焦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焦既是一个腑,又不直接与五脏相配,从水液的角度上说,“肾与三焦膀胱相合”。肾主水液,而膀胱与三焦一为水腑,一为水道,和水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故二腑与一脏相合。从相火的角度上说,因为心包中藏相火(因心火为君火,所以心包之火为相火),而三焦中蕴含着相火(三焦中运行着的是原气,但三焦本腑之火称之为相火),故三焦与心包络相合,此为脏腑阴阳相合。但水液需化为雾状,才能运行,故需要火气参与,从肾本身来说,其中既含有肾精之阴,也有命门之阳,命门之火是为相火,相火化肾精,产生原气,所以相火为原气之父,肾精为原气之母。从二者关系上说,膀胱主水,通水液,三焦主火,通原气,故膀胱与三焦均与肾相合。另外,虽然心包是心之外围,从大的方面来说,二者可统称为心,或曰“大心”,但毕竟为两个独立的脏器,所以心包与三焦相合,心则与小肠脏腑阴阳相合。小肠分清泌浊,下行心火,运行水液,与水、火均有一定关系,联系起来看,又是与“大心”顺延而来的一系列功能。形成了肾(水火)到三焦(水火)到“大心”(水火)的系列。以上关系可见图9。

  图9 三焦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 灵枢解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