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病 案 分 享
第七节
病 案 分 享
【病案介绍】
患者女,41岁,1年前因为乏力、发热就诊;行CT检查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行剖腹探查,淋巴结活检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ⅣB期”。患者确诊后行8次ABVD方案化疗;虽复查CT示腹部淋巴结减少,但PET检查发现胃壁、腹膜后、盆腔多个淋巴结长大,全身骨骼多灶性淋巴瘤浸润。随后又行了6次ABMOPP化疗。此后骨髓活检提示“淋巴瘤骨髓浸润”。3天前患者出现高热再次入院。查体:T 39.3℃,P 96次/分,R 24次/分,BP 120/58mmHg。右下肺少许湿啰音,心脏和腹部查体无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均正常。X线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入院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ⅣB期。经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好转后,予ABVD方案化疗(吡喃阿霉素20mg,博来霉素15mg,氮烯米胺400mg,长春新碱2mg,地塞米松5mg)。在化疗后患者即出现寒战、高热、气促、呼吸困难、无尿。查体:T 40.3℃,P 123次/分,R 30次/分,BP 100/70mmHg,双下肺大量细湿啰音;右下腹压痛;生化示 BUN 16.3mmol/L,Cr 192.3µmol/L,UA 712.3µmol/L,LDH 11 656IU/L,K
+
6.58mmol/L,Ca
2+
1.72mmol/L,P 2.74mmol/L;PT 35秒,APTT 114.8 秒,TT>120 秒,FIB 0.97g/L,D-二聚体阳性;血气分析 PO
2
17.33kPa,PCO
2
2.34kPa,pH 7.25,HCO
3
-
7.6mmol/L,SaO
2
99%。考虑出现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合并DIC,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故于化疗后12小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采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模式,连续透析12小时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体温降低、呼吸困难改善、自解小便400ml。复查各项指标均 好 转,BUN 12.7mmol/L,Cr 135.9µmol/L,UA 239.8µmol/L,LDH 9735IU/L,K
+
4.18mmol/L,Ca
2+
1.51mmol/L,P 1.75mmol/L;PT 31.5 秒,APTT 74.6 秒,TT 67.4 秒,FIB 0.97g/L,D-二聚体阳性;因故停止CRRT治疗。14小时后患者症状再次加重,复查BUN、Cr、UA、K
+
、P再次升高,故再次给予CRRT治疗12小时,后复查所有指标又有所缓解。第2次透析停止后8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呼之不应,昏迷,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经验总结】
有研究显示,恶性程度中等到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具有实验室证据的TLS的发病率比症状性TLS明显升高(42% vs 6%),接受诱导化疗的急性白血病儿童无临床症状但具有实验室证据的TLS占70%,而具有明显临床症状者仅占3%。本例患者根据2004年Cairo等分类,存在高尿酸、高磷、高钾、低钙、急性肾衰竭,符合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断。而感染更加重肿瘤溶解综合征病情。
小结
本例患者病情严重,早期使用CRRT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各项指标好转,患者在因故停止CRRT期间病情加重,虽恢复CRRT但最终仍死亡,提示TLS危重,进展快,在进行CRRT治疗时应持续进行,稳定患者内环境,增加患者代谢产物的排泄,才能最终保证治疗成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