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桦一出南园,马上惊闻岳飞被害一事,当下悲痛欲绝,立即面见了韩世忠。他和韩世忠都很关注岳飞一案,认定岳飞不会造反,共同质问了秦桧。
韩世忠道:“说岳飞授意岳云给张宪写信一事无实证,为何要治岳飞的罪?”
秦桧道:“烧毁证据是极普通的事,岳云给张宪的信虽说没有物证,但这件事可能(莫须有)的。”
赵云桦大怒道:“就凭‘莫须有’三字,如何服天下?”
此时的赵云桦空有亲王之名,韩世忠也空有枢密使的头衔,但他们说的说话已经没有份量了,何况岳飞、岳云、张宪已死,一切都来不及了。
大理寺认定岳飞的罪名有二:
一是岳飞曾在众将面前说自己与太祖皇帝都是三十岁即为节度使,这是对太祖皇帝的大不敬。
二是在金人犯淮西时,朝廷连发十七道圣旨要岳飞出兵救援,岳飞都以各种借口拖延,此为拥兵逗留。
秦桧势力厐大,此时又是赵构和兀术的意思,赵云桦多次上书,却不能为岳飞平反,他不由心如死灰,只得带着赵伯琏颓然地返回苏州。
韩世忠也法反驳秦桧,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欲辞去了枢密使之职,他也心灰意冷,力求闲退,欲带梁红玉和韩亮回返故居。
南侵失败之后,令兀术充分感受中原民族的英勇顽强,兀术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南宋决不是想象中任人宰割的弱者,而是一个必须重视与值得尊重的对手,于是萌生了议和的念头。
兀术一改以往好战的立场,面对金国的主战派,他坚定地主张与南宋和睦共处。于是他放回了被扣押在金国的使者莫将和韩恕,表面上是通知南宋说,他又要举兵南下,背后的意思是希望与南宋求和。
赵构也听出了弦外之音,马上派出使者出使金国,探询金国的底细。才短短半个月,使者就带回了兀术的口信,要南宋派出职位高的大臣前去和谈。得到金国议和的确切消息之后,赵构十分高兴。
兀术早有休兵之意,只是想找个台阶下。
金国休兵原因有二:
一是今春兀术提兵南来,以为南宋好欺辱,不想有淮南之败,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二是以前南宋将帅各自为战,不相统一,现在听说朝廷重立纲纪,军政必修,所以望风而畏惧了。
赵构明确地指出,南宋这次要讲和,并不是惧怕金人,而是祖宗有天下二百年,有爱惜生灵,唯恐百姓受到伤害的家法。如果干戈不止,南北之民定会肝脑涂地。天地有好生之德,南宋朝廷希望两国能消弭用兵之祸。
秦桧道:“臣愚钝,总恨敌情难保,未能体谅皇上悯乱之意。”
赵构道:“人主之权,在于独断。金国之主,年纪小而没有独断之权,国事皆决于臣下。往年之和,决于挞懒,今日之战,出于兀术。或和或战,如此大事竟不是由人主做主,这样的国家以什么立国?这样的国家不足畏惧。”
赵构的这一番长篇短论,既说金国,又说南宋。既解释金国为什么总在变,也表明了本朝不变的决心。秦桧等臣心领神会,继续为议和之事而做好准备。
于是赵构再派魏良臣出使金国。魏良臣临行之事,赵构还特意交待,军前送给兀术的礼物不可用上等礼物,如果给兀术的礼物是上等的,将来送给金熙宗完颜亶的礼物就不好送了。送走了魏良臣之后,赵构就像卸下了一副极重的担子,突然轻松了许多。
赵构感慨地道:“凡事须熟思而后才能突然做,朕今年刚刚三十五岁,而头发大半已白,这全是劳心所致啊!”
秦桧回应道:“皇上圣明天纵,又慎思如此,一定不会有过失的。”
韩世忠一直反对议和,他本不想再管闲事,但听说到赵构又要派出魏良臣到金国议和,不由又上书反对,指桑骂槐地大骂秦桧误国。
秦桧趁此怂恿议和派弹劾韩世忠心怀叵测,想借此机会再除去韩世忠这枚眼中钉。但韩世忠在苗傅兵变之事曾经救过驾,赵构并不想取韩世忠的性命。赵构思前想后,给足了韩世忠的面子,见到了他辞职的奏折,不由心生一计,就顺坡下驴,晋封韩世忠为福国公,免去了他枢密使一职,总算了结了此事。
韩世忠看透了赵构的心思,当下也乐得清静。从此他闭门谢客,绝口不提兵事。整日提着酒壶,骑着青驴到处闲游。经常与平民百姓和随身童仆游西湖自乐,与昔日的部下早已断绝了来往。
不久,魏良臣等人使金回到了临安,向赵构奏明了金国兀术提出的议和条件:
一是宋金之间,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另割唐、邓二州及商、秦的一半归金。
二是宋向金称臣,每年要向金国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丝织品二十五万匹。
秦桧就和议条款提醒赵构道:“自古盟誓,从来都是双方各自提出自己的要求作为盟约的条款,从未有完全按对方的要求写成盟书的,望皇上圣裁。
赵构道:“这些朕都明白,但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是朕最不能容忍的,先帝已不可能养了,但太后还在。太后已年过六旬,身居蛮荒之地,每念及此,朕心中绞痛。今天朕虽按金国的要求签约,但朕一定要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如果归我太后,朕不惮屈己议和,如其不然,则此盟约不仅神不承认,朕也不承认,即使再动干戈,朕也不惜。”
绍兴十二年,金国派便者萧毅来南宋议和。萧毅随着魏良臣一同来到了临安,入宫拜见了赵构。
赵构大喜,下旨秦桧主持大局,与金国重新签订了“第二次绍兴和约”。
和约规定:
由金朝册封高宗赵构为帝,南宋对金称臣,宋金的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并割让唐、邓二州全部及商、秦二州的大半给金朝。每年要向金朝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丝织品二十五万匹。金朝同意将赵构的生母韦氏和徽宗、郑太后的灵枢归还,却没有答应释放钦宗。
仪式过后,盟约立即生效。
二十三日,赵构派知閤门事曹勋为使,去金国答谢许和。正在此时,云王赵云桦突然间来到了临安,正在金殿拜见了赵构。
赵构道:“皇兄所为何事?”
赵云桦伏地而泣道:“请皇上恩准臣与曹大人一同出使金国,迎回父皇的梓宫。”
说到伤心之处,赵构也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地道:“准奏!”继而扶起了赵云桦。
临行之时,赵构特意叮嘱道:“朕北望庭闱已经十六年了,几乎无泪可挥,无肠可断,之所以屡次遣使赴金,屈己奉币,都因为如此,老天爷也一直在默默地看着朕。”
赵云桦热泪盈眶道:“十六年来,又岂止皇上不能尽孝?臣也是不能尽孝,心中羞愧啊!故而才会亲到金国,迎回梓宫,以尽人子之孝。”
赵构又道:“皇兄,你见到金国皇帝,可代朕传话。作为人子,朕始终不得孝敬父母,颇感不安,何况亡者未葬,存者已老,每逢年节,无不北首流涕。若大国使我母子如初,此恩子孙万世不忘。我母在上国,不过一寻常老人而已,而在本国则所系甚重。”
赵云桦试泪道:“臣一定将话带到。”
二十四日,金使萧毅向赵构辞行。
赵构郑重地告诫道:“请转告上国,如果年内太后归国,本朝自当谨守誓约,如年内仍不见太后,誓文不过是一纸空文。”
赵云桦与李紫瑕依依惜别,与曹勋、萧毅一起离开了临安,向金国京师而去。 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