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螳螂捕蝉
待扶苏与章邯向嬴政回禀完今日事务,两人一道出了政事殿。
虽然扶苏方才屏足了精神,没在嬴政面前露出什么破绽,但眼下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章邯知道他还在为胡亥的事而揪心,便坚持送他回了沅茝殿,又缓言宽慰了几句。
扶苏虽是难受,却也只能直面事实。未来将会如何,他不太敢想,然而也模模糊糊有了些预感。
离了沅茝殿,章邯心思越发沉重。胡亥主动来挑唆,故意引诱扶苏引火烧身,既然他们已经主动出击了,自己与蒙毅还需加快暗查的速度,尽快坐实赵高的罪证。
他只顾自己想着,脚下的步子不由缓了些。行至长廊拐角处,忽然听见两名宫婢正挨在一起窃窃私语。
若是放在平日里,他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事,可今日这两名宫婢说的话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屏气凝神放轻了脚步,慢慢挪到一处廊柱后,仔细听着这两人的对话。
“这真是赵夫人以前用过的?”
“那是当然!你没见这成色、这质地、还有这香味,别的殿里哪见过这种上等的胭脂?”
“你别说,这胭脂擦在你脸上,果然平添三分姿色!”
两人轻笑一阵,忽听其中一人叹道:“唉,可惜了。赵高大人费尽周折从宫外寻来这个好玩意,还没等她在陛下面前博得欢心,结果就这么去了,真是命薄。”
“可不是?”另一人跟着叹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赵夫人这病本来也没什么,可她自己一直瞒着不让说,拖得久了,这才病入膏肓,丢了性命。听说她死了之后,胡亥公子让人把她身前用的这些脂粉都扔了,一点没留。”
“嗨,哪里是胡亥公子的意思?明明就是赵大人的意思。”先前那人摇了摇头,语气甚是不屑,“赵大人说了,这些好东西若是留在宫里,被别人偷了去,怕是会蛊惑圣心、祸乱后宫。我看他就是想多了,陛下一年中踏足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他眼中哪有我们这些庸脂俗粉?”
“陛下是难见一面的,不过……”另一人低低笑了几声,“各殿的公子们倒是经常见到。咱们精心装扮一些,或许有朝一日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两人只顾说笑,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人。待章邯一脸严肃地闪现在她们面前时,两人皆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跪在地上叩拜。
章邯看着其中一人,冷言喝道:“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偷取赵夫人的遗物。”
小宫婢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话,惊慌失措之下语无伦次:“不是,将军,奴婢没偷……”
“没偷?我方才已经听得一清二楚,难道还要我亲自去搜吗?”章邯紧皱眉头,脸色阴沉如罗刹。
小宫婢哆哆嗦嗦地奉上一方精致的铜盒:“将军,您别抓奴婢,别告诉仲广公公!奴婢真不是偷的!那日整理夫人遗物时,宫人粗心漏了一盒,奴婢是无意中捡到的……”
这铜盒看着眼熟,章邯取过看了一眼,果真和当日胡亥送给德音的那盒一模一样。
“你是兴乐殿的宫婢?”
“是!”那宫婢以头杵地,哭着答道,“将军,奴婢不是有心的,请您高抬贵手……奴婢不想死……”
章邯握着那方胭脂盒,脑中回想着方才这两名宫婢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一时半会又理不清头绪。
他冷冷扫视两人,言语里尽是威胁之意:“我可以饶你们一次。不过,你们二人必须守口如瓶,绝不可将此事泄露给任何人。否则的话……”
“将军放心!将军放心!”未及他说完,二人齐齐磕头,“我们二人一定守口如瓶,只当今日之事没有发生过。”
章邯低低嗯了一声:“回去吧。”
那两名宫婢如获大赦,捣米一般磕了几个头,慌慌张张地跑了开去。
章邯掂了掂铜盒,打开来轻轻嗅了一下。一阵浓郁的香味袭来,令他不住摇头。
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可怕的猜测。在没有证据之前他不敢多想,迅速将铜盒收进怀中,快步出了宫去。
昌平君的族人已经开始被陆陆续续迁出咸阳。章邯和蒙毅料定,只要是被赵高留下活口的,定然都是不知内情之人,在他们身上下功夫就等于是浪费时间。所以二人决定分头查看,由蒙毅负责盯着昌平君府里的动向,由章邯追查那名被灭了口的内卫的线索。
内卫之死必然与阎乐逃不开关系。章邯与阎乐除了公事之外素无交集,加之之前与赵高联姻之事,二人对彼此都有些芥蒂。因此,章邯无法亲自出面,只能托章平暗中打探。
阎乐不是什么心无城府的莽汉,口风又是极严。章平不敢打草惊蛇,几番试探下来一点收获也没有。
章邯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很是焦急,斟酌半天决定让章平暂时停止行动。此案余波未平,阎乐必不敢大意,此时此刻确实不是什么套话的好时机。不套话不代表就不查了,章邯派了几名心腹,暗中调查阎乐在刺杀那晚的动向。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人还未查出什么蛛丝马迹,赵高那边又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赵高在清查昌平君府的田产时,竟胆大包天中饱私囊,暗中克扣下一部分田地和金银玉器。
这件事被他手下之人抖了出来,直接捅到了嬴政面前。人证物证俱在,赵高百口莫辩、无从抵赖。
嬴政最恨这等贪赃枉法之事,震怒之下将赵高投进了廷尉府的大狱,静待发落。
得知这个消息,章邯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赵高如此精明谨慎之人,明知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又怎会被金银之器蒙蔽了心智,干出这等荒谬的事情?
他料定这其中一定有蹊跷,便立刻前去寻找蒙毅,想与他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章邯到了衙署,却没找到蒙毅的人影。问起侍卫,才知道他已经入宫去了。
事不宜迟,章邯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往宫中赶去。才到宫门处,就见蒙毅从厚重的门后走了出来。
“蒙毅!”章邯大喊一声迎上去。
蒙毅笑了笑,拉他上了马车:“来,边走边说。”
章邯无计,只能由他拉着坐定,刚说了一个开头,就被他拦了下来。
“我已经知道了。”蒙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光。
“你知道了?”章邯觉得不太对劲。蒙毅并未显露出多少意外的神色,反而看上去很是平静,像是早有料定一般。
蒙毅自然也看出了他的疑惑,随即淡淡笑了笑:“我安排的。”
“什么?!”章邯难以置信,“你,你安排的?”
“嗯。”蒙毅点头,眼中是抑制不住的嫌恶,“对付赵高那种小人根本不需要用君子的方式。他不是喜欢暗箭伤人吗?那我便让他也试试这暗箭的滋味。我让人在他登记的簿册上做了手脚,铁证如山,看他那副伶牙俐齿还能狡辩出什么花来!”
“你让人做的手脚?”章邯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你疯了?!若是被陛下查出来,你有几颗脑袋能担着?”
“陛下查不出来。”蒙毅脸色铁青,大有不见黄河不死心的意思,“因为他已经将此案交给我来审理了。”
章邯被一连串的事情震得说不出话来。
见他半张着嘴,一脸不可思议,蒙毅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头:“事情一出来,我便佯装禀报军务入了宫,顺势向陛下请求,请他将此案交给我。赵高贪墨一案与昌平君族人谋逆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直接交给廷尉,难保不会惹出什么麻烦。陛下心里有顾虑,便同意了我的请求。何况,陛下一直以来希望我可以在文官中立稳脚跟,这个案子正好是我立下威名的好机会。”
蒙毅的话听起来有些道理,可章邯思来想去仍是觉得不太妥帖:“虽然你这么做确实一劳永逸,一旦除了赵高,便再无后顾之忧。可这件事太大了,你怎知赵高会乖乖听话、束手就擒?还有陛下,他心思复杂,顾忌颇多,你又怎能保证他一定会杀了赵高?任何环节上出了岔子,这后果都不是你我能承担的起的啊!再者,若是陛下因此而怀疑到扶苏身上,那……唉,你为何不先与我商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蒙毅咬着牙,神色狰狞,“赵高小人害得你我还不够吗?如今他竟胆大包天,意图行刺扶苏!这口气我绝不能忍!你放心,若是出了事,我一人扛着就是!绝不连累到你和扶苏!”
见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章邯情急之下一把拽住他的手:“唉,你怎么没明白?你若有什么差池,我岂能袖手旁观?除了我,还有蒙恬将军,他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蒙氏的清名可不能毁在赵高这种奸邪小人的身上!”
“我知道!我都懂!”蒙毅反手握住他,使劲点着头,“我承认,这么做是有些冒险。可是你想想,赵高这种人无所不用其极,若正面交锋,我们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反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他从陛下身边拔除,怎么拔不是拔?既然一时半刻我们查不出他勾结刺客的证据,索性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他直接送上断头台!这个机会太过难得,我绝不能放弃!即便冒着风险我也要试一试!只要能除掉他,什么样的后果我都愿意承担!”
章邯明白他的心情,想再劝些什么,然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
“你我与扶苏皆为一体,谁都不能出事!”章邯望着他,眼神笃定而坚决,“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便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你!不过,你要答应我,今后不论发生何事,一定要先与我商议,之后再做打算。”
蒙毅笑了笑,轻轻点头:“好,我记着了。”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