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第一百二十九章 秦宫闯祸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室鞅 5264 2021-04-06 13:19

  一番长谈之后,章邯与蒙毅辞别扶苏出了宫,各自牵过自己的马,想着各自的心事。

  “你出来的太久,想必……嫂夫人该着急了,赶紧回去吧。”

  章邯最先打破了沉默。不过说到嫂夫人三个字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蒙毅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刚准备跃身,忽然又收了回来:“你方才那么说,只是为了宽慰扶苏吧?其实你并没有什么良策。”

  章邯拍拍马背,眼眸沉如浓墨:“这种事还能有什么良策?不过就是死不松口罢了。你成亲之前曾和我说过,希望我以后遇上和你一样的事能够奋力一搏。没想到这话这么快就应验了,真是有趣……”

  蒙毅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担忧:“我倒是宁可当初没说过那样的话,宁可你一辈子都不要遇到这样糟心的事。”

  章邯叹息苦笑:“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我宁死不服,陛下还能强绑不成?而且……之前我已经深深伤害了德音,我不想再令她难过。”

  说罢,他飞身上了马:“大父这段日子一直卧病,我还需尽快回去照顾他。你也赶紧走吧,改日再聊!”

  蒙毅还想说些什么,却见他猛地一夹马肚,如利剑而出。知道他心情低落不愿再多说,蒙毅只得深深叹了口气,策马回了自己的府中去。

  一连几日,章邯在宫中行走时皆是小心翼翼,尽量避开赵高,生怕再祸从口出,弄出不必要的麻烦。赵高也没再提起此事,不过那副扭捏的模样一看就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章邯又恨又气,只能将漫天的流言蜚语当做耳旁风,努力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过,看似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兴乐殿的內侍惊慌失措、连滚带爬地跑进政事殿的书房,哭诉靖安公主大闹兴乐殿的时候,书房里的三个人皆是瞠目结舌。

  嬴政怒目看着扶苏:“德音何时回来的?!”

  扶苏大惊失色,说话也磕巴起来:“这……儿臣不知……”

  说着,他偷偷瞄了章邯一眼,却见章邯也是一头雾水。

  嬴政狠狠瞪了他一眼,继而转头问內侍:“德音为何突然闯去兴乐殿?”

  內侍脸色惨白,似是吓得不轻,连连磕头:“陛下息怒,小的也不知。只知道方才赵高大人正在教授胡亥公子课业,公主如从天而降一般夺门而入,直接将赵大人摁在了地上……夫人赶来劝说,可公主什么也听不进去。公子受了惊吓,直在殿中泣涕不止……公主乃天之骄女,无人敢碰,夫人无计可施,只好请您移驾相救。陛下,您快些去看看吧,不然真会出人命的。”

  “出人命?”嬴政面色一沉,“德音不过姑娘家,最多闹一闹,何谈人命?”

  內侍惊魂未定,又被嬴政的气势吓到,声音抖得厉害:“公主……公主携了剑……”

  嬴政大惊,旋即起身往门外冲去。扶苏不知如何是好,又放心不下德音,便跟在他身后准备一同过去。

  嬴政猛一回身,语气不容置疑:“你留在这里,没有朕的命令哪里也不许去。”

  扶苏被他严峻的神色震住,乖乖俯身退了几步。嬴政见他没有反驳,这才返身出了门去。

  扶苏不能去,但作为嬴政随身护卫的中郎将自然是要跟去的。章邯顾不上多想,匆匆跟上,与扶苏擦肩而过时被他低声唤住。

  “一定劝下德音,不可让她激怒父皇。”

  章邯使劲点头,脚下生风一般飞了出去。

  还未进兴乐殿的院门,就听见里面传出一阵阵哀嚎和哭声。章邯心如乱麻,暗叹不妙,果不其然,嬴政的脸色又阴沉了一些。

  进了门,章邯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德音一脚踩在赵高背上,一手揪着他的后襟,一手以剑迫在他的颈间。赵夫人搂着哭啼不止的胡亥躲在一边,吓得花容尽失,如筛糠一般颤栗。

  殿中其余內侍皆如临大敌一般躲在一边,大气也不敢出。

  德音身边还跪着一人,章邯一瞧,正是容兮。她背对着自己,看不见脸上的神色。

  “德音,你先放开赵大人,有话好好说,好不好?别吓坏你弟弟。”赵夫人带着哭腔哀求,又将胡亥搂得更紧了些,“容兮姑娘,你快劝劝公主!赵大人是朝中重臣,可不敢乱来啊!”

  容兮膝行几步,苦苦劝道:“公主,夫人说的对,您……”

  “住口!”德音狠狠瞪了她一眼,“重臣怎么了?我是公主!就算取了他这条贱命,父皇也不会把我怎么样!”

  “是是是,公主说的是。”赵高被重重踩在地上,惊悚交加,几乎喘不过气来,“臣乃是贱命一条,犯不上脏了公主殿下的手……”

  德音冷笑一声,脚下加重了力道,赵高恍惚间似乎听到自己骨头发出了咯吱的声音。

  “你既知道自己是贱命一条,凭什么去高攀我章邯哥哥?山鸡岂能配凤凰?简直白日做梦!”

  殿内一团糟,根本无人注意到嬴政已经站在门口。

  嬴政实在受不了这闹剧,一步上前压低了声音顿喝:“住口!”

  所有人听到这声呵斥时皆是一愣,转眼间赵夫人已经拉着胡亥顺着墙角扑到嬴政身边,梨花带雨泣涕涟涟:“陛下,您总算来了……您再来得晚些,臣妾和儿子的小命都要保不住了……”

  嬴政略显失望地看着这对恨不得抱头痛哭的母子,朝胡亥指了指:“把脸上的眼泪擦掉!堂堂男儿,哭什么?”

  胡亥闻言,立刻收了声,憋得肩头一颤一颤。赵夫人听出嬴政不悦,忍着泪将胡亥揽到了一边。

  胡亥躲在赵夫人怀中,眼神瞥向一旁的章邯,噙着泪光的眼中夹杂着委屈、恐惧以及怨恨。章邯感受到这如利刃般的视线,心中一紧。但嬴政已经迈步朝德音走过去,他只得忽视掉这莫名令人如坐针毡的目光,故作镇定地随侍在嬴政身侧。

  “父……皇……”

  德音怔怔地盯着渐近的人影,心虚地垂下眼眸。

  嬴政寒着脸,没有理她,伸手夺过架在赵高脖子上的剑,轻轻掂量了几下:“几年不见长本事了。”

  这话说的平淡,听不出是赞许还是讽刺。德音猛一抬头,一眼瞥见满脸担忧的章邯,随即倔强地撇过头去,重重跪下身来:“儿臣闯的祸,儿臣自己担着,与别人无关。”

  “你担?”嬴政将剑递给章邯,歪头打量着她,“谋害朝廷重臣,你担的起吗?你真当我秦国的律法只是摆设?”

  德音自知理亏,却又心有不甘,只得垂着头一声不吭,以沉默相对。

  赵高此时终于喘过气来,匍匐至嬴政脚下连连磕头:“陛下,臣错了,臣不该痴心妄想高攀章将军!是臣不知天高地厚,是臣的错!”

  事实上,方才在门外,嬴政已经将德音的话听得清楚。

  德音近三年未归,忽然回来就直接将兴乐殿闹得人仰马翻,而这一切仅仅因为赵高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章邯。

  嬴政心思通透,随即便猜出了这内里隐藏着的不宜为人道明的隐衷。只不过,这件事关系到公主的名誉,他并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拆穿。没想到赵高这一顿哭诉,竟似要直接将德音的秘密戳破。

  赵高是个明白人,若是放在平时,绝对不会说出这般鲁莽的话。嬴政不悦,但看他一副魂飞魄散的惊慌模样,知道他是实实在在受到了惊吓,便强压着心中的怒气低声说道:“这件事和章邯有什么关系?朕看你是吓糊涂了。”

  赵高一愣,猛然回过味来:“是是是,陛下说的是,是臣口不择言,臣被吓傻了,不知道说的都是什么混账话……”

  嬴政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章邯听得清楚,知道一切已经落入他的法眼,顿时憋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句话也不敢说。

  嬴政没有看他,只盯着跪在地上的德音,剧烈起伏的胸口昭示着他越加难忍的愤怒。

  方才还哭闹一片的兴乐殿顿时静了下来,只偶尔听见一声短短的抽泣。

  嬴政猛地回头看向胡亥:“再哭就给朕滚出去!”

  赵夫人惊恐万分,连忙用手捂住胡亥的嘴,委委屈屈地蜷在一边。

  “三年几乎音讯全无,一回来就捅娄子!你可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朕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嬴政恨得牙根直痒,恨不得一脚踹在德音身上,“章邯,找人把她送去廷尉府,让李斯看着处理吧。如此胡作非为,朕管不了,也不想管。”

  章邯还未来得及求情,一直跪在德音身后的容兮立刻伏身哀求:“陛下开恩,公主她并非有意,她绝无伤害赵大人之心,还请陛下明鉴!”

  嬴政深深吸了口气,瞄了她一眼:“身为公主的贴身侍婢,竟然不知道劝着,任由她乱来!若非看在太后的份上,朕早已砍了你的脑袋,哪里还有你说话的份?”

  一听这话,德音立刻直起身来,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父皇,儿臣说过了,一人做事一人当,和别人无关!父皇要罚儿臣,儿臣认了就是!”

  “呵,你倒是挺有骨气。”嬴政盯着她的眼睛,虽有嘲讽之意,但怒气明显减了许多。

  赵高已经从惊吓中恢复了大半,心思也敏锐了起来,他随即察觉到嬴政态度的微妙变化,赶紧见缝插针地替德音求情:“陛下,公主并未伤到臣,不值得兴师动众,更不必惊动廷尉。这件事本就不是大事,还是尽量化有为无,以免伤了皇室尊严。”

  这话明着是替德音求情,暗地里则是给了嬴政一个台阶。

  嬴政叹了口气,俯身将赵高扶起:“让你受委屈了。”

  “臣不委屈。”赵高衣袖拭泪,惊恐之下失了色的嘴唇微微颤抖,“能为陛下解忧才是臣的荣幸。”

  嬴政听得心中舒服,脸上却该绷着还得绷。

  “既然赵高都替你求情了,朕就暂时饶你一命,不将你送去廷尉府了。”嬴政皱着眉头,冷冷瞄了德音一眼,“不过,无规矩不成方圆,该罚还得罚。赶紧给朕滚去政事殿,听候发落。”

  德音咬着唇轻轻哼了一声,依旧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见嬴政又要发火,容兮赶紧上前搀住德音:“公主,奴婢送您去政事殿。”

  她手中暗暗用劲,轻轻拖了德音一把。德音明白了她的意思,转身怏怏地朝嬴政磕了个头,然后起身快步离去。

  望着她的背影,嬴政忍不住摇头,随即又行至赵夫人母子身前,一转之前的声色俱厉,缓言宽慰:“德音与胡亥是姐弟,不会真的存什么恶意。朕这次会好好罚他,让她记住教训。”

  胡亥瑟缩着不敢说话,赵夫人委屈着抽抽噎噎:“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嬴政笑了笑,抬手抚在胡亥的脸颊:“回头朕让德音来给你道歉,不许再哭了。”

  胡亥瘪着嘴,脸上尽是泪痕,可怜兮兮地点点头。

  嬴政舒了口气,直起身来环顾一周,声音冷冽且不容置疑:“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谁也不许说出去,否则朕严惩不贷。”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