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碧水幽潭
王翦终究还是上了年纪,只与章邯说了片刻,然后便去休息了。
章邯轻手轻脚从他书房退出,又贴心地替他将门扇关好。王翦终于不用再承受战场奔波之苦,安然无恙地回到咸阳家中,虽有些遗憾,但也算是件好事。
可眼下章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独自一人来到花园里,坐在水边的青石上发愣,脑子里回想的全是王翦方才说的那些话。之前他一直坚信,在嬴政心里唯一的继任者就是扶苏,除此之外再无旁人。可眼下,他却开始拿不准。明日一早,嬴政将在朝会上直接将昌平君踢出咸阳。昌平君与王后的关系盘根错节,不知还会引起多大的混乱。
越想下去,章邯心里越发没底。他望着一池碧色出神,直到夜幕降临,将那碧水映成一潭幽黑。
他只顾焦忧,完全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动静,直到蒙毅的一只手重重拍在他肩头,这才令他又惊又痛地跳了起来,仓促回神。
“找了你半天,原来猫在这里啊?”恶作剧得逞,蒙毅得意地抱着胳膊在青石上坐了下来,“你大父好容易回来,你怎么哭丧个脸?”
章邯心里正烦,又被他吓了一跳,只觉得魂魄都快出窍了。他不满地瞪了蒙毅一眼,将他往一边挤了挤,然后重新坐下。
“大父累了,已经歇下了。我不忍心打扰他,所以就一个人出来待会儿。”
蒙毅侧过身打量了他一番:“吃过晚饭了吗?”
章邯摇摇头,脸上仍旧毫无笑意:“不饿,吃不下。”
见他这幅模样,蒙毅忍不住笑出声:“都已经是中郎将了,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一有心事一眼就能瞧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章邯也觉得自己太过严肃,赶紧缓和了一些,挤出一丝笑意:“说吧,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
这下轮到蒙毅不高兴了,他撇着嘴啧了一声:“没事就不能找你了吗?我好容易回来,怎么说也该是你主动去给我接风吧?你倒好,一头扎回家里不见人影。我好心好意来看你,你还这么不识好人心,真是……狼心狗肺。”
蒙毅好容易想出这么个恶毒的词,随即又狠狠翻了个白眼。
章邯一听这话似乎有理,确是自己做的不够周到,赶紧凑近一些赔着笑脸请罪:“大哥说得对,是我不好,是我不对。你这么晚过来,军中的事务都交接妥当了?”
蒙毅本来就不是真心与他置气,见他一脸谄笑,心里的气顿时就消了下去:“今日没来得及,明日再去。你和王老将军走后,王上留我在政事殿里说了很久。”
“哦?”章邯猛地警惕起来,“他和你说了什么?”
蒙毅朝四周看了一遍,确定没人才压着极低的声音开口:“王上告诉我这次回来的任务,让我要尽心辅佐扶苏。他还说已经叮嘱过你了,让你我都不可掉以轻心。”
说着,他又朝院里指了指:“王离是不是今夜都不会回来了?”
章邯一愣,随即又迅速反应过来:“王上告诉你昌平君的事了?”
蒙毅轻轻点头,感慨不已:“当年权势熏天的楚系就这么倒了,想想也是令人叹惋。不过昌平君一走,楚系的人就再也没有能力牵制王后和扶苏了。没有楚系捣鬼,王上心里没了猜疑,扶苏以后也就能彻底放开手脚了。”
“是吗?”一声质疑脱口而出,章邯觉得有些不妥,立刻扭过头去闭上嘴。
蒙毅盯着他,不由皱紧眉头:“有话就说!你这个吞吞吐吐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
章邯脸上一白,垂着头沉默不语。蒙毅知道他憋着心事,也不逼他,只抱着胳膊冷冷看着他。
“那个……”过了许久,章邯终于犹豫着抬起头来,“我想问你个问题,你要想好了再回答我。”
蒙毅不耐烦地点点头:“你说。”
章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说,王上做这些真的完全是为了扶苏着想吗?”
乍被这么一问,蒙毅有些错愕:“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昌平君借着血缘之亲攀附王后,为的就是能控制扶苏,继而控制我秦国的社稷。王上这么做当然是为扶苏着想!”
章邯有些犹豫,顿了片刻又摇了摇头:“既然如此,他为何不肯直接立扶苏为太子?当年先王可是在王上归秦不久就册立他为太子的啊。”
蒙毅不可置信地瞪着他,猛地一个起身站了起来:“谁跟你说的这些?!”
见他似是发了怒,章邯忙将他重新拉了回来:“谁都没说,是我自己想的。在你回来之前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连你大哥都不敢干涉太多。前些天,王上又郑重地告诉我,让我和你尽心辅佐扶苏。扶苏是嫡长子啊,这么重要的任务我当然要思虑周全,不能辜负王上所托。可我越想却越糊涂……”
见蒙毅似乎没有再跳脚的意思,章邯略一沉吟,将之前受蒙恬指示试探扶苏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蒙毅越听越不是滋味,到最后恨恨一拍大腿:“这个赵夫人和赵高简直就是沆瀣一气、图谋不轨!”
“所以说,我才会想不通啊……”章邯叹了口气,“从王上对赵高的态度来看,他一定已经意识到他们想利用胡亥来对付扶苏,既然这样他为何不直接册立扶苏为太子,好彻底断了这些人的不臣之心?可事实上,王上非但没这么做,还把昌平君贬到郢城去。要知道,不管怎么说昌平君与王后同为楚国王室,王上这么做,明摆着就是给王后难堪。反正我想不明白,可能我是真的笨吧。”
“你才不笨。”蒙毅转身看着夜幕下的池水,浓黑一片,如洇开的墨,“以前大哥总说人心难测,王者之心更是如大海浩渺。坐在王上的位子上,他要权衡的东西太多,我们永远都看不明白的。”
说罢,他又坚定地点了点头:“王上既然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照顾好扶苏,那就说明他还是很在意扶苏的。我想,王上迟早要册立他为太子,眼下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就像你说的,楚系不安稳,后宫里有人蠢蠢欲动,若是贸然册立太子,就是直接将扶苏推到了风头浪尖上。我们俩是年轻后辈,资历尚浅,不似昌平君那般树大招风。王上做这番安排,也许正是为了保护扶苏。”
听他这么一说,章邯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他知道蒙毅的性子,也明白眼下不适合再继续争论。但是王翦的话如同魔咒一般,依旧久久盘旋在他脑中。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再提醒蒙毅一些,便顺着他的话锋说道:“也许你说的对,王上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扶苏。你刚回咸阳,很多情况还不甚了解,我们以后尽量不要与赵高、赵夫人他们正面冲突,以免给扶苏树敌。”
蒙毅恨恨咬着牙,虽心有不甘但还是点了点头:“我蒙毅从不怕事!那个赵高实在可恶,本来我是真想好好收拾他一番。为了扶苏我得忍下这口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朝一日我定叫他好看!”
说着,他盯着章邯仔细打量了一番,托着下颌的手来回摩挲:“几年不见,你小子好像变了……嗯……好像又没变……”
“嗯?”章邯不解,“你什么意思?”
“也没什么。”蒙毅摇摇头,“小的时候你就喜欢瞎琢磨,现在大了,脑子里想的东西越来越多。其实想想也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战场上奔波,虽然危险,但说到底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事儿。可你不一样,你在王上身边,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不得不多思多虑。若要我选,我宁可去前线杀敌,快意人生,哪里像现在处处被人掣肘,行不得一丁点随心的事。”
章邯默默笑了笑:“前线杀敌也不是随心所欲啊,在外有军法,在内有王命,哪像你说的这么肆无忌惮?”
“我就是打个比方,行军打仗当然也要严守军规。”蒙毅眨眨眼,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诶?对了,王老将军这次回来没跟你抱怨什么?说来也是,威风八面的三军统帅说换就换,这要是换做别人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模样,可王老将军高风亮节,二话不说就将位子让了出来,着实令人佩服。”
听他由衷赞叹,章邯不由生出一种自豪:“是啊,之前王上还当着满朝文武夸过大父,说他胜过廉颇、白起和李牧,是真正的一代名将。”
“那老将军就真的一点也不遗憾吗?”蒙毅不死心地追问,“剿灭六国进程过半,作为统帅,眼见胜利在望,他却无法亲临战场,还要将这旷世奇功拱手让人,他真的一点也不在乎?”
章邯叹了口气,语气却十分坚定:“若说不遗憾那是不可能的。大父为秦国征战了大半辈子,最大的愿望便是能亲自为王上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助王上完成旷古烁今的伟业。不过我很小的时候大父就告诉过我,王命大于天,作为王上的臣子,必须敬奉王命行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嗯!”蒙毅大为感动,因为心存敬佩不由站直了身子,“老将军的心胸实在令人佩服。其实这样也好,行军打仗免不了奔波劳顿,老将军年近七十,每每见他与将士们同袍浴血,我们都心有不忍。虽说为将者都希望自己能死在疆场上,而不是老死于床榻间,但他杀伐半生如今能颐养天年,也不是什么坏事。”
章邯叹息着点点头,似乎赞同他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没再说话。
蒙毅忽然有些尴尬,憋着通红的脸欲言又止。见他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章邯忍不住揶揄:“怎么?你也有吞吞吐吐的时候?”
蒙毅撇了撇嘴,犹豫半天放弃似地甩了甩手:“算了算了,不说了。”
见他一脸窘迫,章邯立刻猜出了他的心思。好容易有机会还击,章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故意夸张地挑起眉,一副失望的神色:“说起战场杀敌你都能谈笑风生,什么事能让你畏畏缩缩成这个模样?不就是想问容兮的近况吗?直接说不就行了?瞧你这出息。”
听章邯如此瞧不起他,蒙毅又羞又愤。他刚要跳起来准备走人,一眼瞧见章邯奸计得逞,正满脸坏笑地盯着他。
“好啦!连玩笑都开不得,你脸皮可真薄。”章邯一把将他拉住,见他又要发作,忙忍住心中的好笑,“行了行了,我不逗你了。你放心,德音虽然娇蛮了些,但对容兮还是很好的。只不过,前些日子王后曾对她有些怀疑。你也知道,这都是因为赵高和昌平君挑唆作祟。眼下赵高被撤了公子师,昌平君发配郢城,王后不是心胸狭隘的人,容兮又任劳任怨,以后她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完此话,蒙毅却没有觉得轻松:“她在深宫之中,往往身不由己,有时只是一句无心的话也能要了她的命。我真是无用,不能保护她,还要任她一人应对环伺的危机。”
“这也不能怪你啊。”章邯拍着他的肩头,轻声安慰道,“之前你在前线杀敌,自顾不暇。眼下你已经回来,只要你在咸阳,一切都会有转机的。” 少府遗珠:帝女逾墙来